刘萍
(乐都区中坝藏族乡畜牧兽医站,青海海东810799)
猪气喘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养殖户猪舍的管理条件极其卫生条件不过关,尤其在养殖过程中对猪舍内的粪便、杂物、尿液没有捉到及时清理,导致猪舍病菌滋生过快,同时养殖会在喂养时进入猪舍时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导致外部病毒带入猪舍内,发生传染导致发病。以上这些原因都会导致猪气喘病的发生。
急性型朱气喘的特征主要是发病速度快,病猪会出现精神萎靡,采用坐姿并且头部上扬呼吸,并且在互相的过程中伴随有哮喘的蜂鸣声,偶尔伴有较长连续咳嗽症状。感染后的病猪在前期体温比较正常,但是到达中后期以后会出现体温升高现象,体测温度可达到40 摄氏度,同时伴有饮食量减少,走路平稳性差。在发病一周后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病猪发生慢性哮喘疾病,肺部病灶呈现肺气肿与肥部充血。
急性型猪气喘病发生后由于治疗不当或者未给与治疗,会导致病猪发生慢性气喘病,这种慢性型猪气喘的表现特征是长期伴有咳嗽,尤其在早间喂食前以及晚间咳嗽尤为严重,同时猪群在剧烈活动后也会出现咳嗽的现象。在病猪咳嗽的过程中,会发现从猪口中喷出粘液分泌物,如果咳嗽严重的病猪会发生抽搐痉挛的现象。腹式呼吸是感染慢性型猪气喘的一般表现特征,同时,猪的饮食量会大大减少,并且体型逐渐变得消瘦,慢性型猪气喘的发病时间长,最长可达到六个月以上。
一般隐性型猪气喘病不容易被新养殖户察觉,由于症状较轻,伴有偶尔咳嗽现象,往往对于新养殖户对养猪经验不足,导致对隐性型猪气喘病的忽视。但是对隐性型猪气喘病的病猪进行解剖肺部分析时发现,猪肺部呈现淡红色的斑块,并且病变区会出现纤维硬化的现象,猪隐性型猪气喘的隐蔽性强,很容易给养殖场造成猪群大面积感染,导致养殖户出现重大经济损失。
在日常的猪场管理中,要以预防为主的同时要加强猪场的管理体制,对将要出栏的猪群进行消毒清洗。同时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做好通风工作,随着季节的变化,对养猪场进行合理的温度控制,避免忽冷忽热的情况发生,饲料的采购要经过严格把关,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已经营养的均衡,在饲养的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进行饲料的合理调整。尽量坚持从繁育到育肥的全过程养殖进行自己知足,同时对猪舍进行合理的分配,在育肥前仔猪挑选时尽量选择仔猪体重相近及其品种相同的进行分舍,防止在仔猪大小不一在同舍中出现欺凌现象。导致弱小仔猪生长速度变缓。严格控制不同阶段的检疫环节,为猪舍提供足够清洁的引用水已经安全卫生的饲料,发生霉变的饲料要严禁使用。饲养者在进入猪舍前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带入外部病菌,切断外部病毒的传播途径,从而保证养殖场猪群的健康生长。
在养猪场养殖猪群的全过程中,会对在不同阶段进行疫苗免疫注射,用以降低猪群的发病概率,疫苗的注射能够大大削减猪群的发病率,同时可以阻断病原体的相互交叉感染以及途径,疫苗防疫注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猪群起到保护作用,降低猪气喘病发生感染的可能,同时减轻猪肺部病变的程度。在仔猪期间仔猪出生后5到7天进行第一次育苗接种注射,在仔猪出生后半个月进行第二次疫苗接种注射,在疫苗的接种前要对疫苗的可靠性进行严格把关,通常疫苗的时效其在8个月左右。
在一些养猪场的饲养实践中得到的结果证明,在猪群养殖的过程中,加入一些中草药或其它预防类药物能够对猪气喘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其中中草药的选择包括金银花、白芍、黄苓、板蓝根等药物进行熬制而成,熬制好的汤汁混合如饲料中供猪群食用。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西药进行针剂注射的方式进行对猪气喘病的预防,如土霉素注射液,每日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三次,可有效的抑制猪气喘病的发生。但是在选择这类药物时应该考虑此类药物是否有副作用以及毒性。在药物的使用上,要避免长期使用和重复使用,可在无毒副作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混合使用,提高猪群的自身免疫能力及其疾病的预防能力。在对于已经确诊被感染的病猪要进行分舍隔离处理,并根据病猪的相应症状进行药物注射治疗,确保对症下药,禁止盲目用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更加重视。尤其是猪肉作为我国的主要肉食来源,要切实做好养猪场的管理工作,防治猪群的疾病发生,在日常的猪舍管理过程中,做好猪舍的卫生清洁和对猪舍的定期消毒工作,对猪进行定期的疫苗免疫注射,同时控制好猪舍的环境温度以及湿度,做到工作认真彻底,降低猪群的猪气喘病以及其它疾病发生的概率,为我国人民吃上放心肉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