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彦
(延安市安塞区林业局,陕西延安717400)
树木作为当前人类生态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活生产环境。近些年,国家主张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很多地区把退耕还林还草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政策。但是在增加树木种植范围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树木栽培技术的深入分析,可以通过引入多个树种、珍稀树种等方式来优化树木种植结构,同时还可以在栽种过程当中,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来实现树木种植面积的扩大化。
选苗和育种工作对于树木是否能够健康成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树木栽种前应该针对所在地区的土壤、气候、周边环境、以及病虫害发生频率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同时也要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工作模式,兼顾经济效益来综合评定。在栽种过程之前做好充分的预算和准备,栽种树木做好基础。
土壤是树木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如果想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改善树木的生长质量,要对树木生存的土壤进行优化和改良。在改良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调整土壤肥力和结构还要完善林地周围环境的薄弱环节,同时在人工调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要引入药物的调节来有效改良土地资源。不断优化环境,提升林地的抗风险能力,努力营造一个适于林木生长的良好环境。
在栽种树木之前要开通沟槽,槽的深度要符合树木种植的要求,不同品种的树木,沟槽深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挖槽的过程当中,宽度要适宜,大约50厘米左右,同时还要选择农家肥,并且经过腐熟,这样不仅能为树木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还能够有效杀灭肥料当中的细菌。在施肥结束之后,将沟槽填平。在树木的实际栽种过程当中,要根据树木的不同生长特性进行剪枝,去掉生病的干和树叶,同时对于新长出来的树叶也要进行及时的剪除,根据栽种时的天气情况和季节因素进行适量的浇水。栽种树木一般都会选择在春季栽种,这时雨水少、土壤干,这就需要人为保证土壤中有适量的水分供树木吸收。当在夏天雨水充足的时候,也要保证水分不会长期在根部积聚,避免树根长期浸泡在水中,导致缺氧。在树木的实际栽种过程当中,也要注意树苗栽种的深度,深度一般以10 厘米到15 厘米适宜,种入树苗时,土要夯实,使根部和泥土能够得到充分的接触,从而使得树木能够吸收到水分,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在树木生长的开始阶段,需要在根部喷洒生根溶液,这样可以有效的使树木尽快适应周围环境,并且生出新根,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也要定期的为新种植的树木施肥,另外还要采取一定的防病虫害手段。
树木在生长过程当中遇到威胁最大的就是病虫害的侵袭,一旦发生病虫害,这有可能直接造成整个植株的死亡,并且病虫害就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反应时间短等特点,如果控制不当,则会直接影响整片森林。因此,在树木培育过程当中,需要对树木的整体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现象,必须马上采取有效的除害措施,同时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将得病的树木与其他健康树木分隔开来。如果出现病死的树木,要及时的砍伐,焚烧和掩埋,以减少病菌对其它健康树木的危害。
在一些大风天气,为了提高新种植树苗的成活率,需要在一些部位进行缠绕树干做支撑,用人为干预的方式增加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把树木的主要枝干和分支,用草绳或者是其他的布条等物品相缠绕,也可以放置木棍或其他物品作为支撑。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了抵抗大风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减少树木本身的水分蒸发。
在新种树苗的季节选择上,一般都是春季,这个季节土壤相对干燥,树木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在栽培的过程当中,要保证树穴的水分充足,再放置幼苗、填土完毕之后,也要保证其透气性,以确保根部的正常氧气交换。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要做到树木根部有15厘米左右的软土层,在回填过程当中,要边回填边夯实,每20 厘米土壤夯实一次,这样可以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增加树木的成活率。
我国是林业种植大国,树木品种繁多,幅员辽阔,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不同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林业种植的树种。避免一成不变的种植陈旧观念,敢于改变,积极探索,找到适合自己区域的农业树木种植方案。
在新树苗种植之后要做好树苗的护理工作。在具体养护过程当中,需要利用草绳或者是布条等其他透气性好的物品来对树干进行缠绕捆绑。定期施肥,为树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并且如果发现有病虫害的情况发生,要及时的监测并处理。
树木栽培技术对于林业乃至于我国的农业发展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通过提高树木的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林区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林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对树木栽培技术工作要高度重视,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