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合作背景下赴台学生身心问题预防及应对

2020-05-10 19:35金旻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老师

金旻

[摘           要]  闽台合作“3+1”项目中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赴台学习一年。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等变化带来的适应性问题,赴台学生较其他学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如不及时发现易导致心理危机。通过对一则赴台学生因身体疾病导致的心理困境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下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更加积极地预防及应对学生赴台学习中遇到的身心问题。

[关    键   词]  闽台合作;赴台学生;身心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158-02

一、案例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及《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闽台高校合作办学的几点意见》等文件精神,福建省自2010年开始进行“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招生工作。“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依托大陆高校,引进台湾地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资源,采取分阶段对接的“3+1”或“4+0”办学模式。其中,“3+1”模式的学生在大陆高校完成三年学习,赴相应合作台湾院校学习一年,毕业时颁发大陆高校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取得台湾高校研修证书。随着赴台学生人数的增加,赴台学生心理健康成为赴台学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案例综述

小李,女,来自农村,性格较为内向。第一学期赴台学习不久,小李在宿舍里突然晕倒,过程中出现尖叫、抽搐等行为。赴台管理老师将其送入学校附近的医院进行检查。医院根据检查结果,将其诊断为癫痫,开药并嘱咐其好好休息。小李得知医院诊断后,情绪开始发生变化。一个多月后,小李再次在宿舍晕倒,症状与前一次相同,一段时间后自然清醒。矛盾从第二次晕倒后开始激化,她的舍友集體找到赴台管理老师,表示对小李晕倒时的尖叫、抽搐状态感到害怕,心理压力很大;另外,小李对自己身体状态不重视,没有按时服用医院开的药。而根据医院的诊断,小李需长期服药才能控制住疾病的发作。赴台管理老师随即找小李了解情况,小李表示,第一次晕倒后,舍友对自己的态度像对待病人,让她感到很苦恼,再次晕倒后,舍友不再与她交流,周围同学看待其眼光也与往日不同。对老师的关心,小李充满排斥,并拒绝任何帮助。因此,需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小李可能出现的身体状况和不良心理情绪。

三、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学院重视,加强指导

学院在得知小李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困境后,高度重视,联络校心理健康中心,并带领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开展工作,确定了应对小李身体状况及心理困境的基本方向:一是确保小李的人身安全,保证疾病发作不对其本人和同学的人身安全、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妥善处理小李与其舍友间的矛盾,纾解舍友的心理压力,同时让小李不因身体疾病而产生消极情绪,正视疾病,积极生活;三是及时将情况与合作的台湾高校进行沟通,取得合作高校的支持和配合,形成两岸高校的联动机制。

(二)不断沟通,分析原因

赴台管理老师多次找小李谈心,希望其重视身体疾病,按时服药,定期检查,不要单独行动,并安排学生干部关注小李动向。起初小李并不配合,拒绝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甚至躲避大家。与家长联系时,家长也并不是很在意,表示小李的问题不大,不需要担心。分析原因,首先,小李的心结在于生病后周围师生的眼光,不希望被作为特殊个体对待,过多针对性的关心、关注,对其心理会造成较大压力;其次,舍友的紧张、疏离无形中形成了其对自己身体疾病这一事实的强化,使其更加感到自己的特殊和孤立,进一步导致心理压力的增加;最后,小李身处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环境,家人对小李生病和治疗情况态度也不是很积极,小李无法从日常交往活动中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在分析了小李由于身体疾病导致心理困境的原因后,赴台管理老师及时上报学院,同时联系合作的台湾高校,希望能够另外为小李安排宿舍。在学院的沟通协调及合作高校的协助下,专门为其安排了一间宿舍。

(三)同伴关怀,消除隔阂

调整宿舍时,考虑到小李的身体情况,需同学对其进行陪护,以防意外发生。同班同学小林主动提出愿意与其同住,关注其身体、心理方面的情况。一次小李疾病发作时,小林镇定地将其扶到床上休息,并在身边守护,直至她清醒。同时,我院的优秀青年先锋岗成员及班级两委也充分发挥了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在知道小李平时有运动的习惯后,班级自发组织了“跑团”,与小李相约在田径场跑步。在相处中,同学们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让其放下戒备,再次融入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

逐渐地,小李不再对身边的人充满戒备,赴台管理老师也对小李的病有了较为成熟的了解,能够较好地应对她发病的状况,保障她的人身安全,确保其顺利完成赴台后的学业。

四、主要成效及经验

为应对已经存在或者可能发生的赴台学生心理困境问题,加强对赴台学生心理危机的及时干预,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较好成效,自第一批学生赴台至今,未发生任何重大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一)加强赴台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训及教育

做好学生赴台前关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安全等方面教育,安排台湾风土文化、人文地理、风险防范、应急及突发事件处置等适应性教育和培训,提高赴台学生适应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支持是以个体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支持者之间的交往活动以及在交往活动中所获得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1]。对有心理困境的学生,赴台前应根据其实际情况,积极进行谈心谈话、心理辅导、朋辈帮扶等强化性的心理帮扶,为其搭建好稳固、强劲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赴台后由于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

(二)建立赴台管理老师的遴选和培训机制

建立赴台管理老师合理、有效的遴选机制,选拔有带生经验及处理学生心理危机经验的带队老师,对赴台管理老师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保证赴台管理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独立地进行心理危机的应对,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学生赴台后,及时配合合作高校做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增加生活辅导等与学生心理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尽快融入台湾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团两委及其他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赴台学生的服务他人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赴台学生优秀青年先锋岗成立几年来,不仅在争先创优、志愿服务方面取得不俗成绩,也协助赴台管理老师进行自我管理,积极关注班级成员的思想和心理动向,对有苗头的情况及时向赴台管理老师汇报,保障赴台学生人身安全。

五、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按照《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校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各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四级网络体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覆盖。在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然而,在学生赴台学习期间,身处不同的校园环境,由于外部客观条件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原有的心理预警防控体系有所弱化,给赴台学生的心理困境的应对和解决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建立两岸高校双向协同心理健康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台湾高校中心作用,对赴台学生心理困境的预防和解决,是很好的改进方向。

(一)建立两岸高校双向协同心理健康网络体系

与大陆高校相类似,台湾高校针对在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案,如台湾东海大学的“东海大学生命教育与自我伤害三级预防工作计划”,设立校级职能部门(由学务处、军训室、教务处、总务处、人事室等组成)、学生咨商中心及院系导师、校安中心三级网络。通过强化组织运作,推进生命教育,增进师生身心健康,积极预防抑郁及自伤行为。充分体现了发展重于预防、预防重于治疗的教育理念。[2]学生在台湾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由合作的台湾高校进行补充,建立两岸高校双向协同的心理健康网络体系,弥补大陆高校心理健康防控体系中的缺失或薄弱环节。

(二)充分发挥台湾高校咨商中心作用

台湾高校辅导工作的内涵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服务,前者是指直接的咨商和咨询服务,后者指的是心理卫生教育的推广服务。[3]台湾高校多设有学生咨商中心,处于三级预防工作计划中的第二级,主要工作为规划心理问题学生的筛检辨识工作,建立学生档案,提供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心理卫生教育、危机处理、身心障碍学生的辅导与服务。咨商中心有专门网站进行介绍,如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心理咨商、心理咨商中心辅导老师背景、如何预约及进行心理咨商等,学生可自行通过电话或到咨商中心预约,也可通过系所老师、助教介绍进入咨商中心。有的高校咨商中心還设有夜间的精神科咨询,由专业精神科医师驻校,主要提供精神方面的评估及用药咨询服务。

在此个案中,学院高度重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的指导有力,赴台管理老师的责任心强,积极探索沟通方法,台湾合作高校的积极配合以及班级同学的团结关怀,共同构成了小李的社会支持系统,让小李在异乡求学的过程中感到温暖,及时化解了小李的心理困境所产生的问题。赴台学生的管理,在深入了解台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台湾高校咨商中心作用,借鉴台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环节,更加积极地预防和应对赴台学生中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2]陈谞.台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与启示[J].教育教学研究,2011(3).

[3]赵祥和,陈秉华.发展大学辅导教师在校园合作辅导个案的工作架构[J].彰化师大辅导学报,2004(12).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老师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心理小测试
六·一放假么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