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红梅 王向德
[摘 要] 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塑造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忽视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对校园物质文化传承和渗透不够重视,导致文化教育效果一直不够明显。要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的积极建设,不断培养中職学生、塑造中职学生的良好思想政治素质。要整“活”内容,用“活”手段,激“活”氛围,大力营造对物质文化引领的思政教育内容自觉学、真心爱、抢着看的良好氛围,使教与学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
[关 键 词] 校园物质文化;文化育人;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0-0174-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校园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基地,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校园物质文化的引领和熏陶,必须着眼新时代院校学生的文化需求,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着力深化对时代发展、文化传播工作内在规律、教育对象不断变化的认知,积极改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不断增强中职学生对校园优秀传统物质文化传承弘扬的自觉性,在文化培养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益。
一、新时代中职学校物质文化育人存在的短板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各中职校园积极打造思想政治和文化传播基地,在物质文化中大力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我国物质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文化底蕴的自豪感,在文化传播方面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在学校开展的唱红歌、弘扬红色物质文化等活动中,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一些中职学校红色歌曲蔚然成风,作为思政教育教师倍感自豪。但是当前校园物质文化传承、弘扬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有的学校和教师一味地重视学习成绩,对校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一些教师甚至说不清校训的由来和含义;有的学生喜欢看欧美大片,深受欧美文化影响,言必称欧美,对弘扬红色文化的纪录片兴趣不高;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注重感官享受,不注重文化的积累,对编程等信息知识比较熟悉,对校园文化和历史掌握得不够,坐在课堂上,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等。这些现象反过来影响了施教者的积极性,让学校施教者对物质文化教育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在教育与被教育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从物质文化教育传播方面考虑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施教者观念比较落后,思政教育和物质文化宣传与时代发展、社会环境相脱节,与学生生长、生活实际联系得不紧密,甚至是简单重复、老生常谈,让物质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缺乏吸引力;二是对学生的思想特点、价值观念、心理状况等摸得不透,对他们关注的一些现实矛盾、热点问题和学生疑惑解释不清,校园物质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缺乏感染力;三是不注重从学生所思所想出发讲解优秀校园物质文化内容,而是单从主观角度要求强调,校园物质文化教育缺乏穿透力;四是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够强,文化教育授课方式单一,满足于单打独斗、夸夸其谈,课堂缺乏活力;五是不善于利用新媒体,校园物质文化传播和教育形式不够新颖,缺乏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文化传播还缺乏亲和力。
二、优秀校园物质文化在中职学生文化育人中的价值
(一)促进固化精神支柱
物质文化是校园传统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信念和价值体系,是优秀校园传统在长时间的实践、传承中慢慢形成的文化观念,是传统发展的重中之重,展现了校园传统的价值取向、道德和精神。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物质文化的价值观,是物质文化的价值理念的象征。将物质文化中良好优秀的基因构建起来,肯定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借助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相同的愿望,能够促进学校学生传统责任感的增强,并把中职学生参与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让所有学生都能优势互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传统核心文化观的宣传教育,引导中职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其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自觉用以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指导日常行为。
(二)促进内化道德品质
优秀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传统内部一种价值观的共同追求,是凝聚广大学生向心力的重要价值观。道德感召力是文化育人和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文化育人工作与物质文化建设的融合,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内化为广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要切实发挥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激励和道德约束功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道德水准和物质文化软实力。要教育引导学生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传统核心文化学懂悟透,做到入脑入心、耳熟能详,成为指导自己认知判断、干事业、成长进步、立身做人、提升个人品德修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
(三)促进强化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
校园物质文化中始终闪烁着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把优秀物质文化渗透到思政教育中,能够让中职学生立足现实,不懈追求,使理想之光伴随整个人生之旅。促进学生从具体事物入手,不拘泥于现状、不满足于简单重复,敢于打破陈规、敢于质疑权威,采用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相结合、理性思维与感情思维相结合、超前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等多种思维方法,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寻求在小事上有小突破,在大事上有大建树。
三、传承弘扬校园物质文化不断加强文化育人效果的对策措施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充分发挥校园优秀物质文化特有的功能和作用,真正让中职学生成为校园优秀物质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让中职院校的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有本事、有精气神的高素质人才,既是新时代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要让校园物质文化成为培养学生精气神的大熔炉,成为培养思想政治素质的大家庭,必须突出做好三个方面:
(一)增强传承弘扬校园物质文化的积极性
必须着力解决校园物质文化教育内容设置不科学、与实际结合不紧的问题。学校和社会有关文化教育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在每年年度会议上,对全年的优秀物质文化教育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做到通盘考虑、整体规划,使物质文化教育重点突出不漏项、比例协调不失衡,为物质文化教育健康运行、有序实施奠定基础。学校要定期召开思想形势分析会,集中汇总、分析当前阶段学生的思想实际,号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找准症结、定好物质文化教育对策。重要阶段围绕任务展开,坚持把优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作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种宏观战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优秀物质文化的知识典故,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优秀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邀请专家教授全面分析当前文化建设的新形势,让广大中职学生认清优秀物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涉及校园古代物质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法治文化、管理文化、廉洁文化等要素的复合结构,各种因素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形成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随着时代发展,优秀物质文化的科技、信息和知识含量会愈加丰富,其内涵将由课堂、纪念馆、博物馆的静态展示向全方位文化熏陶拓展,由被动组织参与学习向主动融入提高文化素养拓展,由传统弘扬向修德益智拓展,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广大学生来说,其教育、激励、导向、育才、调节作用将更直接、更明显。认清了形势,明确了内涵,广大学生眼界开阔了,认识提高了,参与校园优秀物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会增强[2]。
(二)增强传承弘扬校园物质文化的新颖性
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樣的物质文化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激励和熏陶,而且还能对外投射出校园优秀物质文化独特的吸引力、感召力甚至是震撼力,从而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要有时代性的手段,就是要着眼时代发展,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校园优秀物质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吸收国内外文化建设的一些好的形式和做法,克服活动内容陈旧、形式老套等不足,进一步增强校园优秀物质文化的时代感和鲜活感;要有多样性的手段,就是着眼当前学生审美标准提高的客观实际和求新、求异、求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样性、经常性、群众性的物质文化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尽可能地健全电视室、图书室、棋牌室、球场、健身房等硬件设施,同时还应广泛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把红色歌曲、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办好,把校园和班级的阵地文化、操场文化、广场文化、学习沙龙文化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要有战斗性的手段,就是要体现思想性、先进性,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文化和思想水平,坚持用高尚健康的优秀物质文化占领文化阵地,坚持弘扬主旋律,而不能仅仅为了满足学生娱乐,同时还要坚决抵制和摒弃那些落后的、颓废的、不健康的校园文化,要确保学生在物质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和激励。
(三)增强传承弘扬校园物质文化的自觉性
针对少数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表现出的不用心、不专心、不热心的问题,中职学校要从更新理念,增强互动积极性入手,大力营造自觉学、真心爱、抢着看的良好氛围,使教与学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要搞好优秀物质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包装、传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位,树立文化品牌意识,扩大在校园文化阵地的占有量,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扩大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学校大力投资兴建图书馆等学习资料室,定期补充报纸、杂志,使图书资料常看常新,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的知识“含新量”“含金量”。学校和有关单位要用评比活动激励。积极开展类似于《诗歌咏流传》的“读诗成曲,传唱经典”的“诗词秀”“国学辩论明星”等评比竞赛活动,以现场直播、光荣榜、通报、广播等形式大力进行宣扬,不断激发学生开展优秀文化传承弘扬的热情,使广大学生在参加活动、融入活动中,改变被动听、被动记的局面,在积极阐明自己的主张中,成为传承、弘扬校园优秀物质文化的主角。
总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院校品牌发展至关重要,应从物质文化内容、形式和氛围入手,不断提高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兴永.弘扬校园优秀物质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J].理论学刊,2018(4):133-137.
[2]未然.坚守住校园民族的根与魂[J].经营与管理,2018(11).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