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务芳
[摘 要] 當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促使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升级,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教育信息化2.0加快提升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分析教育信息化生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优化教师专业成长发展新模式。
[关 键 词] 教育信息化2.0;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0-0160-02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由信息时代1.0提升至信息时代2.0,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达到空前的高度。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更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挑战和契机。
一、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概述
纵观各个行业专业化进程,教师专业发展日渐被催向高潮。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是百花齐放,共同寻求符合本国国情、地域特点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交流。2018年4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按照新科技技术应用转型能力素养拓展的要求,构建信息思维意识解决教学、学习和生活问题。教师专业化从最初的社会学领域被运用到教育学领域,探索过程中,日渐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型迫切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育信息化技能的提升给新时代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教学技术力量。
(一)信息化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地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技术支持。”百科定义信息化,随着人类进步发展规律,信息时代的到来已被现代社会普遍接纳,视作各个领域公共服务采用的基础设施辅助工具。
(二)教育信息化2.0
按照技术发展规律,教育信息化2.0是在教育信息化1.0的基础上注入数据技术,形成参与主体、教育元素及教育行为数据化的基本特征。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总结得出教育信息化2.0将更以“数据”为基础。新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分布式计算等科技新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也为教师教学手段提供了科技支撑,实现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法多元化以及教学方式一体化。
(三)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提出各有其趋向性。作者认为,教师本属教育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是教师作为解惑授业本职工作的思想、能力、知识的综合体现。发展过程的完善则需教师实践、培训等多层次、多模式、多样化的磨炼和反思,借助外界环境和内在机动的合力,逐步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能力。
二、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挑战
当今,伴随着各种职业的专业化进程,如若教师无视眼前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技术,坚守老道,必然导致教学改革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一)教师对信息素养能力的定位较弱
时代的快速发展,高科技信息技术不仅替代了人的部分智能,还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未来的教师、学生必然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由于教育信息化最开始被定位于教辅工具,不占主导地位,部分教师忽视教育信息化,并因其使用性有一定的难度,更是摒弃信息化技术,导致信息化以花拳绣腿之势呈现在教学舞台上。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教师先要对信息化素养做好定位,清楚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领域所占的比重以及它的应用性和实效性,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逐步增强师生信息素养,培育学生跟进社会进展的步伐,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社会中避免淘汰,健康安全地学习、生活。
(二)教师对专业发展盲目自信
以出身师范学校及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认为自己已达到专业化水平,误以为自己是圈内的专业人员,对自己定位不准确,然而基础的理论知识无法达到专业认知,必须配合高效的教学实践和适应现代教学手段才能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专业发展取决于科技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思想导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之路处在多元趋向中,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专业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发展形态和把握发展方向。
(三)教师对专业发展主动性差
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理解只体现在表面直意,没有深入研究其本质。一般情况,教师被动地接受固定模式顺延下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较少地探究课程与教学论。实际情况是教师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缺乏主动探索,顺理成章地接纳上级部门统一选定的教材进行教学,学生知识背景不同,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不等,地域文化影响有差异,因此教材的选择权应放在一线教师手里。
三、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新模式
应运而生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技术与教育的交融革新已经全面提速,技术深度融入学科教学内容及学科教学方法,直接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目前,各领域基于云计算的精确诊断和智能化内嵌已全面性普及。大数据、云计算及高科技软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促进教学策略、研究方法的改革创新,促使新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的变革,传统教育模式与信息化教育模式的交互融合,探索其交互发展。
(一)教育信息时代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时代要求
1.總体方向。针对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发展,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的理念。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细教育教学工作,准确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掌握信息化技术高效为传授知识能力”。教育信息化为教师多样化育人、授业、教育信息宣传带来更广泛、优化的教育模式。
2.新技术的输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教师优质教育资源的自主开发能力的提升。运用新技术实现自我提升,教学质量的优化必然来自高效地获取资源。因此,教师主动增强教育资源的自主开发能力,将教育资源紧贴实际、与时俱进。教育信息普遍应用技术的输入源于学校资源及教师自身需求,校内及校外培训是新技术输入的有效途径。
3.学习型教师的养成。信息化时代的知识爆炸使得传统被动低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偏离了现代教学手段,也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求知需求。教师提高业务能力不只是学科知识理论的广泛性和深度,更重要的是如何高效解惑授业,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更是现代教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传输知识链接为提升获取知识能力提供了便捷、高效、实用的途径。学习型教师身处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中,教师追求知识能量和获取技能的内动力不可估量,教师在琳琅满目的信息资源中择其适合本学科的应用性技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信息化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师生信息化思维。
(二)教育信息时代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现代模式
1.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理论知识与技能。梁伟雄编著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与教学》、罗儒国《教师生存方式的境遇与变革/信息化进程中的基础教育变革研究丛书》以及叶澜著的《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全球化信息化与学校变革丛书》等书籍中明确信息化时代教育趋向的理论支撑。同时教师用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Windows基本操作步骤,Word、Excel、压缩文件的基础运用及处理;微课制作的基本操作和转换格式能力,如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万彩动画大师等;教学设计的辅助软件,熟练掌握PPT制作技能操作,还应多掌握几种教学设计软件,如Focuky、备课大师等。教师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才能有效辅助教学实践,教师只有掌握新时代教育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
2.提升教师的教学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广泛的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师教学应用和创新提供更多的参考。教师能熟悉地运用互联网资源查阅教学资料,如相关电子教案、学术文献;教师还可利用互联网查询论文发表信息,扩大论文投稿范围,不只局限于线下投稿;教师抓住信息化2.0时代的发展方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简捷、快速获取教学数据,如今年火爆风靡的Pathy语言;教师学习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授课课件、微课录制、教学检测等基本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体现?教师教学应用和创新能力走在发展的前列,发展与创新是每个行业领域前进的推动力,教育领域更要走在其他行业的前端,发展和创新理念是每位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3.转变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在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学习及培训紧锣密鼓地实施,教师自身也要树立 “无畏困难、不惧障碍、主动探索、想方设法”的新理念。以下教师获得专家引领的途径可供参考:阅读教育信息化相关书籍、文献,多听专家学术讲座,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提供的慕课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等。学习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有学会的自信心和必须学会的决心,可“随学随卖”地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并在实践中受到更真实的启发。最终,教师能用信息技术手段配合个人教学风格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新兴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教育基本生态,是应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为此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新旧教学模式结合,顺应时代发展。外借教育信息化技术资源,内供网络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Englund T,Goodsoon I,Hargreaves A. Are professional teachers a good thing ?[M].Teachersprofessional lives.London:Falmer Press,1996:75-87.
[2]王晓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38-47.
[3]周向伟.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6(9):23-24.
[4]王晓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任务与新途径探析[J].科教文汇,2016(24):24-25.
[5]喻武.教育信息化: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13):236-237.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