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及启示

2020-05-10 03:01王婧馨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

王婧馨

[摘  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成功抵御外敌、全面实现民族解放的伟大壮举。中国共产党以夺取抗战胜利为根本任务,开展了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汇聚起人民群众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表现为发挥“生命线”作用,凸显战略地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彰显鲜亮底色;围绕抗战胜利大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扎根人民群众,创新工作方法;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深刻认识、科学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推动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8-0040-06

2020年是中华民族全面夺取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回顾恢弘壮阔的抗战历程,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对全党全军、广大群众和友党友军开展了成效显著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动员工作,激扬起全国各族人民保家卫国、奋起抗争的爱国情怀,提振了官兵无畏牺牲、浴血奋战的斗争精神。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党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宝贵经验,对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发挥“生命线”作用,凸显战略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斗争中,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完成好其他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并用“生命线”这一生动比喻凸显其在党内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积极将党内教育和党外宣传相结合,凝聚起全民族抗击敌人的合力,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最初集中体现在革命军队的宣传教育中。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生命线”概念首次在《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信》中被提出,“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1]310。在之后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全国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上,王稼祥指出:“政治工作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一切战争中如果没有政治工作的保障是不能达到任务的。”[2]78将“生命线”论断提升到理论高度获得全党的认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高度肯定政治工作在八路军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在《论持久战》中,他进一步明确提出,进行普遍的政治动员是“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3]480。周恩来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中也指出:“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4]9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熟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论断,还提出“在一定物质基础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5]199的思想领先原则。党中央随后将掌握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政治局五大业务的首要位置,通过宣传动员来改造人民的思想、调动人民的情绪,以此推动我军战争形势不断进步。在抗战即将取得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6]1094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党的领导人不仅能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而且发展了“生命线”论断,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提升至全党工作的“中心环节”,将其发挥的“生命线”作用扩展至对经济、文化等各项工作的宣传动员中,使之成为提挈全军和动员人民参与革命战争的精神武器。

二、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彰显鲜亮底色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这一鲜亮底色,不仅在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中为其自身奠定深厚的哲学基础,而且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党的指导地位筑牢了坚实的思想防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为我们掌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个体思维发展规律提供辩证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改造主观精神世界和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提供科学导向。抗战时期,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深入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形成大量独具中国革命特色的哲学理论著作,其中“《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高度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2]111。《实践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继承辩证唯物主义鲜明的实践特征,指出:“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7]287。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深入劳苦工农大众的生活实践中以了解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在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中检验工作的实效性,还要根据战争形势更正并制定新的作战任务和工作方案,不断提升革命认识水平,并依据革命情况的变化教导人们破除旧观念以接受新思想。《矛盾论》系统全面地论证对立统一规律。一方面,详尽阐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并强调把握好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宣传动员时既要找准并重点处理好中心工作,又要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出發,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强调要利用条件促成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向人民群众分析宣传抗日战争的胜利趋势,激励全党全军充分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抓住关键机遇促成敌我作战形势的有利转变。

马克思主义既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7]264,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救亡图存的科学指导思想。然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一些错误思想冲击了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指导地位,这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捍卫党内的思想纯洁性。一方面,同错误思想展开激烈斗争,通过批判、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深刻剖析错误思想的根源在于违背“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充分揭露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实质。集中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动员全体党员学习重要历史文件,及时纠正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思想倾向,实现了从高级干部到基层党员自上而下的思想改造。另一方面,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承担着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加紧认真地提高全党理论的水平,自上而下一致努力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8]763。党中央相继出台系列文件,对于全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任务作出详尽周密的部署。通过成立高级学习组、举办理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理论学习活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营造全党研究马克思主义、品读马恩经典原著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特别强调要避免将理论学习教条化,告诫党员干部不能将经典著作中的只言片语看成是包治中国社会百病的“灵丹妙药”,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研究得出的结论,还要学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探索中国革命的内在规律。教育同志们只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矢”射中我国革命具体问题的“的”,才能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围绕抗战胜利大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国共产党充分考虑抗战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精心制定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战争形势与策略教育以及劳动生产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广大群众凝聚思想共识、认清战争时局、发扬优良作风,从而实现全面夺取战争胜利的总目标。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激扬革命斗志。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领导中华民族战胜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基石,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形成根本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一直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而不懈奋斗,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更加注重开展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广泛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并且我们应当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704。一方面,着力宣传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使群众明确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向人们呈现中国革命必将走向胜利的光明前景,以显示共产主义的磅礴伟力。在抗战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为保卫祖国而战”的响亮口号,主张开展爱国运动,给予人民以充分的爱国自由,激励广大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此外,毛泽东特别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3]520,并号召党员干部发扬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理想信念教育鼓舞了百姓的革命热情,激扬起官兵武装上前线奋勇杀敌的革命斗志,树立起全国人民克服困难、推翻封建殖民压迫的民族自信。

2.重视形势与策略教育以把脉革命形势。认真分析战争不同阶段的时局特点,针对部队官兵、党员干部和百姓进行革命形势与政策的宣传教育,是动员人民团结一致打败敌人的中心一环。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判断出日本帝国主义要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严峻形势,并积极教育群众要注意中日民族矛盾将代替国内阶级矛盾,成为党和人民需要共同面对的主要矛盾,并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共中央洛川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对政治形势作出精准判断,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到“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的新阶段,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3]397。中国共产党深入分析敌我双方在战争中三个阶段的力量变化,宣传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和战争发展趋势,以凸显我军作战实力和优势。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面对日本的诱降政策和国民党顽固派高涨的反共势力,党呼吁广大群众反对投降和分裂活动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要任务。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打退反共摩擦的高潮,制定并宣传“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策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此外,还开展减租减息、发展合作社和精兵简政等经济政策的宣传教育,成功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为顺应夺取大反攻胜利的总形势,党中央大力宣传部队整训的指示,以期提高军队战斗力。由于中国共产党向人民群众及时传达和讲解抗日战争不同阶段的形势变化情况、战斗目标和斗争策略,使得百姓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纷纷投入到抗击敌人的革命实践中。

3.强调劳动生产教育以磨炼精神品质。伴随日本侵略者实施的“三光”政策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困难。毛泽东在1937年为抗日军政大学题词时,提出“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延安召开的干部生产动员大会上,中国共产党依据当时紧急形势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动员党政机关、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组建一支劳动大军。各个生产部门都行动起来,举办趣味十足的生产技能竞赛,组织开办种菜训练班、养猪训练班和炊事人员训练班等,传授劳动技能。各根据地学校也将劳动实践课列入教学计划当中,将学生的劳动表现情况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由于教职工和学生们亲自加入生产劳动中,即使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各学校也能够自行解决大部分的物资匮乏难题。中国共产党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发展生产中,不仅为继续抗击敌人提供物质保障,极大提升我军的经济建设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发展生产中弘扬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磨炼了革命青年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

四、扎根人民群众,创新工作方法

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复杂战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原则,创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其中包括坚持与群众保持情感高度一致、注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发挥榜样的模范引领作用,极大提高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1.坚持以情感相通打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教育和争取群众的目标,必须要处理好对群众情感态度表达的问题。一是深入了解群众,向群众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结合自身与工人农民和革命军队战士逐渐熟悉相互了解的亲身经历,讲述如何将情感从一个阶級转变到另一个阶级的思想改造过程。要求党内同志一方面要了解工农大众的所思所想,为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搜集生动真实的素材和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向百姓学习语言,在做演讲写文章时多运用生动活泼的人民大众的词汇。二是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决反对不顾实际利益,单纯宣传思想的形式主义。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百姓的物质生活需要。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强调,向群众讲理,以理服人。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方式的说教,予以群众充分的言论自由,在讨论中摆清事实、讲明道理。通过细致、深入、耐心地宣传讲解,让百姓感受到真理背后所蕴藏的科学力量和逻辑力量,使他们能够心悦诚服地、自觉地接受并践行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和行为规范。

2.坚持以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质上是通过批评教育来提升群众辨别和改正自身错误的自觉意识,实现“他教”和“自教”的结合、主体与客体的融通,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毛泽东将其看成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6]1096。一方面,扩大党内民主和优化民主集中制是实现有效自我批评的必要条件。给予群众自由评论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激发他们讲真话、提意见、敢批评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勇于直面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成因、勤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所遵循的宗旨。对于党内犯错误的同志不应采取过火的斗争,而要给他们留有自觉醒悟和自我改正的余地,通过批评教育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并改正错误,最终达到团结和争取他们的目的。

3.坚持以榜样引领激励群众。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众多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英雄模范,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以无形的力量给予人们正向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选举各领域的先进代表,凝练他们身上的高尚品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育人功能来激励群众。其一,树立无产阶级先锋模范。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的文章中高度评价这位加拿大共产党员,号召党内同志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党的领导人动员全党学习他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其二,树立文化新军模范。毛泽东称赞鲁迅为“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3]698,是中国革命的民族英雄,引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战线的前进方向。在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中,将鲁迅复《北斗》杂志社讨论怎样学文章的信作为党内学习的指南。其三,树立劳动生产模范。“种地状元”吴满有体现大生产运动中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他的典型事例在农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唤起了人们劳动生产的热情,劳动光荣深入人心。正是由于先进模范人物身上所承载的榜样力量和优秀品质,鼓舞了广大人民紧跟党的领导,不畏牺牲,冲锋陷阵,发展生产,不懈奋斗。

五、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党的组织领导这一根本保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宣传动员活动的极为重要经验,就是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组织机构,配齐建强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1.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抗战期间,党中央及时调整政治工作制度,巩固和完善组织机构,以确保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首先,恢复政治工作机关和政委制度。在抗战初期,为了更好进行国共合作,在改编红军时曾同意取消军队中的政治委员制度,将政治部改为政训处。朱德、彭德怀等党的领导人认识到部队的改编直接导致政工人员的职权、地位降低,严重影响他们工作积极性。因此,党中央及时恢复政治机关的原有制度,巩固了抗战时期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通过在部队和农村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方式,为顺利开展群众的政治动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一方面提出军队政治工作要在各地方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从而为群众提供更多接触党的机会。另一方面提倡从部队中抽调经验丰富的政治工作人员组成民运工作团组,到农村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最后,设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在1941年6月制定的《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明确指出,不能忽视在各级党组织内部设置独立的宣传部,要求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各宣传部内设立不同的具体部门,用来专门负责党的宣传鼓动工作,并强调其必须统一于中央的总宣传政策之下。

2.配齐建强高素质的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带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用亲身行动去带动群众,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群众。抗战时期,迫切需要大量优秀的政治宣传家和革命者来唤起军队和百姓的战斗热情。因此,党非常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精心选拔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政工干部。正如周恩来所言:“对于政治工作人员的选择与培养必须慎重。”[4]99一方面,严格规定政工干部的选拔标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坚定政治立场、深厚政治觉悟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党政干部,才能启发群众的政治自觉,教导人民始终紧跟党的正确路线。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水平精湛是对政工干部工作能力的要求。他们需要精通思想政治基础理论,能够熟练运用思想教育方法,需要具备广阔的视野,通晓国际情况和党内政策,还需要高瞻远瞩,具有精准把握时局的能力,能够抓住合适的时机进行深入浅出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动员。另一方面,注重对政工干部综合能力的培养。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敌后根据地创办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综合能力极强的高素质政工干部。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干部学校制定系统的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设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政工干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之掌握指导民主革命的科学思想。设置的各门课程都围绕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展开,使学员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理论修养。进行时事教育,督促学员看报纸,定期举办时事报告会,提醒学员时刻关注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注意观察国内战争形势的变化情况。

六、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成功动员全国人民为民族解放事业奋勇拼搏,取得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终胜利。这些宝贵经验对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新形势下,要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发展的关键位置,强化其在党的各项工作中的“生命线”作用。应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确立教育内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情,抓住不同阶段党和国家发展的主要任务,实时更新宣传教育内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重视社会实践教育,培养担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从尊重人、引导人、服务人的价值起点出发,关切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质需要和心理诉求,进行耐心说服和循循善诱的思想教育。在无人不网的信息时代,要贴近百姓的兴趣喜好,运用新媒体和大数据技术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和现代化。

4.建设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强化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管理权,压实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要严格规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选拔标准,做好教育培训,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形成合理的激励制度,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精湛的专职化、专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八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毛澤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攻  克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