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革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太湖流域水利对长三角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区域有着丰富的水土环境和河网交通条件,宋代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为了维持农业文明,古代太湖地区有着丰富的水利经验。在古代,水利以抗旱排涝为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水利工程基本上也是以解决太湖防洪排涝为主。随着现代化机械工程的使用,21世纪的太湖流域基本上解决了防洪排涝。而水资源与水景观的利用,水污染的防治,日益成为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利的安排也日益重视生态结构与生态环境的适合。由于水流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景观建设方面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水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随着现代化工程的兴建,许多具有生态特色的古代水利治理技术不再采用,虽然长三角地区现在有着几乎全中国最大的产业规模,然而随着污染的加剧,水文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要恢复古代的那种清、静、活、缓的水流,古代的经验也值得借鉴。在太湖流域,古人有丰富的治水经验,也有在城市建设、园林建设中水景观处理的经验。从整体水环境到具体的桑基围田,都有具体的内容。为了传承丰富的水文化,新形势下的水利系统改进应借鉴古代经验,对已有的水利工程进行相应的水生态技术方面的调整。本文以太湖流域古代水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对古代生态水利文明中的一些内容进行相对的归纳,并对诸多现代水利工程的改进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太湖形成的过程,塑造了太湖流域水网与水利的基本格局。这一塑造与三江及太湖的形成有关系,整个太湖和主干河流以及相关的河网,都有着一体化的整体关系。大约在公元前2000多年到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即现代长江的大拐弯处,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局面。这时期的长江三角洲,在一个大范围内形成了水文一体化。当时三江中的北江是现代的长江,由于太湖尚没有形成,中江流经太湖平原,当时称具区,还有与现代钱塘江系统相合一的南江。太湖形成以后,太湖之水仍得中江的供水补充。长江、钱塘江以及中江,有着密切的联系。具区平原的水流与长江也是互通的。丁文江在《芜湖以下扬子江流域地质报告》一文中指出,扬子江有一条支流,携带大量泥沙,自常州以北流过来,注入太湖地区,滆湖和太湖之间由长江淤积而成。(1)丁文江:《丁文江选集》,黄汲清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5页。宋代,中江水流受到堰坝体系的抑制。随着东坝体系的形成,太湖从三江分流处的供水基本上被阻断。以此可见,早期的三江,就是一个整合了比现代太湖流域更为宽泛的地域水环境。在太湖形成以后,宋代的治水者,基本以整体观对太湖上下游统一治理。宋人单锷以人的肢体比水之整体流动:
宋代以后,许多治水者并没有继承早期的三江概念,后人把太湖东部的小三江即吴淞江、娄江和东江的概念,运用到太湖治水中,放弃了整体治水思想,现实中遭到了挫败。明清时期,甚至一度放弃了吴淞江的主体地位,造成太湖东部水流在疏导中不断的淤积和积水难排,一些原有的丰水区成为干旱区。其实,明代的一些学者,就怀疑过当时流行的太湖东部的三江学说,以此为恢复大三江的治水观念做过努力。(3)〔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八《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周本淳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9-168页。
通过太湖东西水流一体化的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要经验。现在的技术手段非常先进,官方可以通过各地的水文数据,从整体动态上把握水流,控制水流,并且仍需要有意无意地遵循这种长期以来的整体观。一些重要的工程,整体观仍有具体的现实意义。2007年以来,国家引长江水接济太湖,通过太浦闸及环湖河道向流域下游供水,改善了太湖水环境,提高了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这本身就是无形中传承了三江一体化和整体化水环境治理的传统。
太湖流域西部、北部和南部区域的大圩,基本上为防止水流冲击而建。如西北部的芙蓉圩,是为了防止上游湖泊与河道的季节性来水的冲击。全国其他地区的圩田多是此类圩田,唯有太湖东部的江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溢流系统。苏、松和杭、嘉、湖地区,外面的冈身高地与里面的低地相结合,形成太湖水流从低地向高地流动的溢流格局,这种流动使支河与小河充分充水。溢流利于全面地使各区域得到水流供应,利于沉淀浊水,形成清、静、缓、活的水流。这种水流对宋以后江南鱼米之乡的繁荣起到了关键作用。郏亶以来的地方水利专家,多以疏水建圩为治水的举措。古代的活水周流,体现在吴淞江和圩田治理方面。官方抬高修高圩岸以抬高河道水位,以此导流吴淞江支河水道入吴淞江,然后由吴淞江出海。吴淞江上游淤积时,水流难以入中游吴淞江,散流于吴淞江南部低地,特别是淀山湖低地地区。明清时期,黄浦江形成以后,水流大多通过淀山湖入黄浦江再入吴淞口出海,溢流格局因此也受到了影响。尽管如此,吴淞江工程长期以来决定了太湖东部诸水流的动态,官方尽量加强吴淞江的疏通,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溢流格局。吴淞江基本上是通过人为疏浚,尽力维持由低地向高地水流流动动态。另外,活水周流还包括自然状态下的疏河、开河、修圩岸和置闸坝。为了便于交通,古人宁可多修桥,不会轻易筑塞河道以使水流断流。明代的姚文灏在《修筑圩坦事宜》中指出:“近时河道大半筑塞。官府惮于修桥,则筑塞沿塘河口。”民间也常有人“懒于修圩,则筑塞通水沟头。小利大害,上下不知。”(4)〔明〕姚文灏:《修筑圩坦事宜》,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苏松”,稿本。
宋代的水学不单讲究大圩狭水以抬高水位,使冈身高地与低地的圩田都得以灌溉,同时讲究蓄水,特别是通过河道弯曲蓄水,这是古代的水利生态机制。当时的太湖流域水面远大于现代,人们重视蓄水,重视活水周流。早期的太湖流域水面达12000平方公里,现代水面只有5550平方公里,消失的水面,大都在圩田开发过程中消失。(5)黄宣伟:《谈水利规划》,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圩田开发使水面集中于太湖和一些大湖泊、大河道,主干道的水流加快,支河与小湖泊消失。这些变化使太湖东部的河湖联通性大大降低。弯曲的利用、留淤与水生植物的利用,是江南蓄水传统的一部分。单锷非常重视吴淞江弯曲的益处:
古有七十二会,盖古之人以为七十二会曲折宛转者,盖有深意,以渭水随地势东倾入海,虽曲折宛转,无害东流也。若遇东风驾起,海潮汹涌倒注,则于曲折之间,有所回激,而泥沙不深入也。后人不明古人之意,而一皆直之,故或遇东风海潮倒注,则泥沙随流直上,不复有阻。凡临江湖海诸港浦,势皆如此,所谓今日开之,明日复后者,此也。今海浦昔日曲折宛转之势不可不复也。夫利害挂于眉睫之间,而人有所不知。(6)〔宋〕单锷:《吴中水利书》,清嘉庆墨海金壶本。
胡恪的观点基本上与单锷一致:“五汇、三十六浦、四十二湾当曲为之制,则水有所归,永不为患。”(7)〔元〕任仁发:《水利集》卷六,明钞本。古人对河道的认识,并不是像现代这样以直线河道为合理。现代化的直线型河道与圩田的结构,固然利于排水,却不利于蓄水,不利于使水流缓慢,不利于土壤和水生植物对水流的净化,在美学上也失之于简单。
古代的河道淤塞比较严重,不利于水流互动,但一定程度上的淤塞,可以截留污泥浊水,形成水生植物群落以净化水流,产生缓流与清流。江南运河中的吴江长桥使太湖东出水流被横截,太湖出水相对不利,却益于太湖出水水流的清静。长桥引起的淤塞导致太湖东部整体水流变慢,大量泥沙沉积,水流清缓。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下,圩田河道体系重整,太湖东部清、静、活、缓的水流得以维持。长桥一带出现大量的优秀鱼种和水生植物,如松江鲈鱼和优质的太湖莼菜,就与这一区域淤塞后形成一定的清缓水流有关。水生植物的留淤,使下源地区形成清水。此处淤积,彼处开流,整体上不失活水周流。现代的水泥河道使水生植物难以形成整体的截留作用,泥沙和污染物也被迅速捞淤清除,大量的污水不能留淤并转化,污水的净化就受到了影响。利用水利工程和水生植物的配合,在具体的地点形成留淤去污,才能使下游水道的水流清、静、活、缓。
农民有利用水生植物留淤,垦种水缘的习惯。农民挖河泥或留淤土地,使水流在小规模乡村河道环境下形成自循环。早期水面多,水生植物多,水流自净程度高;晚期圩田多,水面少,水生植物少,水流的自净程度虽然降低,但农民利用留淤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水生植物对水流的净化效果。留淤淤塞了河道,却维持一定程度的水流清洁。“农人之利于湖也,始则张捕鱼虾,决破堤岸,而取鱼虾之利。继则遍放茭芦,以引沙土,而享茭芦之利。既而沙土渐积,乃挑筑成田,而享稼穑之利。”(8)〔清〕钱泳:《履园丛话》四《水学》,钱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9页。垦种水缘,使水面被侵占,但也形成留淤,使水环境得以洁净。河道不断地形成留淤,同时又不断地被疏浚,总体上有更多的泥沙留于田地,水体也因留淤和积淤而得以净化。在桑基围田区,农民不断地挖河泥自然将泥堆叠于圩岸。徐琪先生说三百年的堆叠就会形成一米高的耕层。(9)徐琪等:《中国太湖地区水稻土》,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第44-45页。不断地挖河泥堆叠,植桑养蚕,净化了水质,同时支持了江南桑基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
1949年以后,太湖流域东部兴起了一系列疏水和引水工程。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太浦河和望虞河水利工程,其功能是从太湖出水方向的排涝。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现代工程借助于国家所组织的大规模人力与物力,达到了古代所没有的规模。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改变水流方面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水利工程使人们获得了丰厚的利益,也因大规模改变水利生态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现代工程不像古代工程那样重视自然生态,为了减少现代工程所形成的污染和水生态灾难,应该在千年以来的水利生态的基础上,对现代水利工程进行一定的生态调适,可以防止意想不到的环境灾难。
太浦河与望虞河工程西起太湖的时家港,东接泖河,经斜塘流入黄浦江。沿河穿越大小湖荡十余处。全长57.6公里。太浦河于1958年至1960年开挖,为防洪所设。从水流的古今演变而言,太浦河在吴淞江南部的低地行水,加强了黄浦江入水干道的规模,本质上属灵黄浦夺淞以后水系的发展。望虞河起于太湖滨的沙墩口,向北穿过江南运河、漕湖、鹅真荡,在常熟市耿泾口入长江,全长60.8公里。望虞河开通后成为太湖洪水骨干的东北向排水河道。(10)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流域治理工程图册》,1991年,第16-20页。这条河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古代白茆河的排水地位。白茆从低地出冈身排水,望虞河基本上沿着东北向的高地向长江排水。太浦河是完全的沟通低地水流,望虞河在高地上排水。
这两道河的开通,加快了排水,却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以吴淞江排水为特征的由低地向高地排水的传统,干支互动和活水周流的特点进一步减弱。太浦河与望虞河的排水的格局,在东南部和东北部寻求出水方向,这是明代夏原吉治水路线在现代的继续。明初黄浦夺淞,以淀山湖——三泖、拦路港系加黄浦江的出水干道,替代了低地水流北上吴淞江的出水干道,当时的黄浦江有一时排水之效,对郏亶所说的那种低地与高地的水文水利动态,则大大失效。这种方式的排水格局,使吴淞江沿岸许多区域变为旱地,水稻种植受到影响,部分民众只能以植棉和纺织为生。到清末,作为太湖出水正流的吴淞江非常衰微。“自分流南入黄浦,而吴淞日微,浏河亦逐渐增淤矣!每遇霖潦,水无所归,涝而成灾。”这是黄浦一路在水灾时的出水情况,清末大臣陶澍说得很清楚:“就使挑挖全通建瓴直下,而水无潴蓄,一泻无余,岂民田之利哉。”这时的出水路线很短,有浅阻则成水灾。太湖流域的水路排泄“源短而流亦短,非如洞庭、彭蠡有千数百里之来源也。而所灌苏、松、常、太、杭、嘉、湖数府州之田亩,以亿万计,漕粮居天下之大半,皆恃太湖为之润溉,此不徒忧涝,而并宜防旱也。其间纵浦横塘,十湾九曲,皆天然之沟洫,所以资蓄泄而犹不免于偏灾偶见者,其来有渐,殆非一朝夕之故。究其弊端,由民田侵占,争及尺寸,而江流日隘”。陶氏认为吴淞江为江浙水利第一枢纽,“臣思吴淞江为江浙水利第一枢纽,其上源不宜直泻,所以蓄水势;而口门则断不可梗塞,以致停淤也。石闸有害无利,应行拆除,其闸前、闸后所积沙泥,并沿江湾曲浅滩,均应设法疏挑,俾资通顺,以利全省。”明清时期的出水以快速排泄为主,清末江南水利的圩岸建设很松散,每到水灾时官方才提倡戽水修圩。“至三吴农田绝少堤圩,每虞潦涝。惟有照业食佃力之法,于隆冬闲暇时,按亩出夫一二名,挑浅浚深,即因出土以为圩围。每岁通力合作,以三日为率,约计出土可高一二尺。越三四岁,而圩围可成矣。”(11)〔清〕陶澍:《请拆除吴淞江口石闸附片》,《陶澍全集》第一册,长沙:岳麓书院,2010年,第263-265页。此时的堤圩,与宋元时期相比大大减少,这是长期以来出水路线变化所致。低水水流畅入黄浦江,不用通过大盈和千灯诸浦北上吴淞江,低地无需修高圩岸以抬水入吴淞江。为保旱涝两全而筑圩岸以狭水抬高水位,使水由低地向高地溢流的体系至清代几乎接近无效。
三江互通格局是古代基本的水文格局。唐代以后的儒者,把三江定义为太湖东部的吴淞江、娄江和浏河,使太湖东部的治水,偏离了吴淞江的主干方向,也不注意与钱塘江和长江的联系,因而收效甚微。元代以来吴江一带成陆成市,出水口北移,大量水面消失,吴淞江逐步成为一条一般性的河流。元代官方仍注重吴淞江工程。到明代,虽过于注重两边的分水,但无论是掣淞入浏还是黄浦夺淞,都没有从吴淞江分擘形成新的入海通道,黄浦夺淞只是夺了吴淞江中部的出水通道,下游仍要由吴淞口入海。黄浦江对近代上海的产生和发展有利,对当时的治水者而言,黄浦江分流太湖低地之水,众水汇流吴淞江的格局不再,吴淞江沿岸水流枯竭,这是水利的困境。由于溢流形成的萎缩,太湖东部的水旱灾情不断地产生,官方只好一次次疏通吴淞江。吴淞江工程在那种水环境下,长期以来仍然被治水者所重视。从客观上讲,只有维持吴淞江在太湖出水方面一定的地位,溢流格局才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低地与高地水流互通的局面才能在一定程度的得以维持。
20世纪下半叶的太浦与望虞河,是明以后黄浦江的低地排水治理体系的加强,仍重视排水效果而忽视水利生态。这使太湖流域东部的疏水防洪能力提升,泄水加快,而活水周流的维持能力却大大减低。水流由低向高输送和干支分散的缓流局面较传统社会时期大大消退。到21世纪,随着活水周流程度的降低和污染的加重,以及水景观需要的增加,缓活水流是必要的。缓,可以增加水面;活,可以使污染消除。太浦河和望虞河使太湖出水不依靠吴淞江,而依靠低地水流快速排水,这对用水需求日益加强和清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上海,形成了新的问题。快速排水使中、高地段的水流周流程度降低,水流封闭化程度增强,难以形成缓流与支流密布。
现代工程对农业排灌和城市生活带来了方便,但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在嘉定县,20世纪末就形成了大量的水污染,全县水面污染达7万多亩。县东南河水污染严重,已经不能饮用,亦令水产绝迹。由于吴淞江地势较高,污水甚至倒灌北侵,吴淞江南岸的上海县、青浦县各河口已建闸封堵,使吴淞江污水北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12)嘉定县水利局编:《嘉定县水利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页。到21世纪,吴淞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程度更高,为了合理地利用吴淞江,应该实行更为精细化的水位和水流管理,促成缓流局面,增加水面。这需要部分地恢复吴淞江的主干河道地位,加强支流汇入的格局。在现代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建设加速的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景观水需求,应该通过闸坝体系控制黄浦江、太浦河和望虞河的排水格局,扩大活水周流区域。
现代上海属于吴淞江河网的一部分,简单地将吴淞水流排入黄浦江使水流集中,并无太多的益处。需要进一步加开支河,用密布的水流支持良性城市生态的维持。20世纪以来,大量的填浜筑路,恶化了城市生态。肇嘉浜早期可通航七宝、泗泾,随着不断的公路建筑,民国时期即已成为黑臭水沟,以后不断填筑,路下布设大型水管,中间形成林荫路,现成为肇嘉浜路。类此情形甚多,原水道陆家浜现成为陆家浜路,方浜成为方浜东路和方浜中路,洋泾浜成为现延安东路等路段。大量泾浜消失,只剩少数主干河道。(13)《上海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水利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307-310页。上海地区高楼林立,主干河道往往忽略与支河的水流互通。为了改善上海的水缘生态,增加水面,提升小区域的景观。应该部分地恢得泾浜体系,这不单可以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大,也可以用活水周流的方法涵养上海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这种做法是对传统水系结构的回归。由此可见,长期的水文结构对现代大都市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决定意义。在传统时代,人们筑坝和河流改道的能力低,欲实现一定程度的水流控制,必须适应水系结构和当地最为基本的水文生态结构。现代技术使人们改变水流的能力增强,如果由此而忽略长期存在的生态结构,轻易改变水流方向,由此造成的灾害性后果可能大于一时之便。传统的溢流结构靠大圩与高岸以及水流的干枝互通起作用。长期的河道此淤彼通,形成太湖东部地区特有的清、静、活、缓的水流,进而提供了全国大半的赋税,维持了最好的园林和东亚最具活力的市镇体系。长江三角洲未来的发展动力具仍将依靠这种稳定的水流动态,以消除污染和维持城乡的生活环境。为了不使太湖流域水质进一步下降,应该对现代水利工程进行精细的改造以适应水生态结构,尽量恢复传统的河网和活水周流。
杭嘉湖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洪涝水流自西向东排入太湖和黄浦江。杭嘉湖水流南排黄浦江,这种水流方向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明代黄浦夺淞以后的结果。其早期并不是这样,而是还有南排钱塘江的水流。《禹贡》三江的南江路线,即从太湖向东南入钱塘江。《汉书·地理志》也讲到南江,在丹阳郡“石城”下有:“分江水首受江,东至余姚入海,过郡二,行千二百里。”(1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八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277、1278页。东汉末年,太湖形成,向钱塘的一路基本上消失。自此以后,南江一路的地形与湖泊明显多次发生变化。海盐县的地势当时稍高,故县城武原乡“沦为柘湖”。又有古代的记载:“汉安帝时,武原之地,又沦为湖,今之当湖也。”(15)〔南北朝〕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段熙仲、陈桥驿点校:《水经注疏》卷29《沔水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431-2451页。太湖形成之后,出水集中于吴江一路,南江水路随着钱塘江岸堆积而消失。运河开通之后,这一区域水流向几个方向流动,只在一定环境下才会向钱塘江方向流动,其他时期向太湖和吴淞江南部方向流动。黄浦夺淞以后,更多的水流入黄浦江。现代的杭嘉湖南排工程,遵循了传统的南江水流的方向,这对于整个杭嘉湖水流连通有益,可以使太湖水体较顺畅地进入杭嘉湖东部平原,平原河网最低水位较工程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工程实施之后,太湖南岸与南排出口水位差增大,促进了太湖及东苕溪清洁水流向杭嘉湖东部水质较恶劣的海宁、桐乡、海盐等地流动,(16)章宏伟、李晓燕、黄昉:《改善杭嘉湖河网水环境水利工程总体布局及效果分析》,《科技视界》2014年第3期,第308-309页。从而改进了当地的水质与水环境。
早期的中江从长江大弯曲处分水入长三角地区,太湖流域和长江的关系在上游自然形成。以前的具区平原,也与北部的长江水流有互通关系。这种历史水文结构的特点,使现代水利工程可以与太湖周边水系,特别是长江有诸多的联系而少有生态灾害。现代太湖有许多长江引水工程。武澄锡引排工程便是可以从长江引水的干程,引江水的区域与古代太湖流域和长江间的通道相一致。(17)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志》编纂委员会编:《太湖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年,第222页。这些工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治理太湖污染,官方利用望虞河引江济太是引长江水以济太湖。古代太湖水流较江水为清,现在的太湖出现大规模的藻类污染等,这类污染的解决,往往要靠引江水以济太湖的办法。
在苏州一带,胥江污水有时会倒流太湖,沿湖各县排放的工业污水,加上农田大量化肥与农药残存,农村畜棚的污水污染,这些源水污染都会加剧太湖污染。太湖水体的自净能力虽然很强,长期以来地面水质可以达到二级标准,但越来越严重的源水污染使太湖污染的危险日益严重。在太湖周边,特别是苏州的城市建设,往往增加了太湖污染的危险。20世纪50年代,苏州的河道水质基本良好,内城河尚见鱼虾;到80年代,环城河黑臭,波及吴县水域。(18)苏州市水利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水利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57页。水入太湖以后,形成严重的污染。死水化和富营养化,在雨量减少的情况下,特别可能会使河道与湖泊的活水流动性减少,从而污染增加。用水增加时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2003年夏季,太湖流域发生了50年一遇的高温和30年一遇的干旱,太湖和河网水位急速下降,太湖局部湖域大规模暴发蓝藻,河网水质亦大规模地恶化,官方启动引江济太,有效抑制了蓝藻的暴发。(19)崔广柏等:《太湖流域富营养化控制机理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第105-111、210页。
21世纪以来,周边河流和太湖的污染更加严重,太湖东出水流的死水化也日益严重,厌氧降解,形成黑臭水流。长期以来,由于水流快速排涝,剩下的水体流动性降低,水质污染便随着天然蓄水量和河湖联通性的降低而加重。湖泊中出现了由于流动性不够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污染的蔓延随着流动性的降低而不断加剧,因此须引入更多的水量才能够有效增强内水的流动性,使得部分富营养化的水质在湖泊自身系统调节中减少污染带来的影响。(20)卢沈煜:《引江济太对保障太湖流域供水安全的作用探讨》,《工程技术研究》 2019年第3期,第255-256页。总之,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古代的活水周流,建立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流动系统,已经非常必要。引江水济太湖,可以增加太湖水量,改善水的流动性,使东出水流强盛,这是利用现代化的水流控制能力恢复古代活水周流的有益措施。此方法不单可能缓解死水化形成的污染,使水流复氧化加强,还可以增加流动性水体总量,增加景观水体,支持上海和昆山一带的市镇建设。
太湖有众多的进水河港和出水河港,众多的溇港使太湖水流与诸河连通,长期的水环境变化,形成了太湖诸出水通道。南部和西部河港是入水河港,相对比较稳定,东部出水河港与江南运河相联系,变化甚大。在唐宋,太湖东部出水水流位于现吴江地区的一片五十六里的水域。随着吴江的陆淤和江南运河的修建,江南运河桥洞成为太湖的出水口。元代以后,江南运河西部形成大规模湖田,出水口和太湖岸逐步西移。明清时期的出水口,是沿东岸的一系列出水孔道。东太湖的各出水河港,出水自由,东南方向的河港有出水与进水两个方向,都在自然的流动状态。南部溇港是东、西苕溪和长兴山洪宣泄的入湖通道,是杭嘉湖平原与太湖相沟通的纽带。洪涝时向太湖排水,干旱时向太湖引水,兼收航运交通之便,自有一套水利圩田和水文平衡机制。太湖南部的横塘为东西走向,横塘纵溇构成沿湖圩田的水网。湖溇圩田区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无论东部还是南部,这些区域的自然进水与出水,作为世界文化的水利遗产,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作进一步的保护。在这种条件下,现代工程,特别是环湖大堤工程,应该对河港体系的保护有切实的应对措施。
长期以来,太湖东部出水的孔道,关乎整个太湖东部的水文环境,太湖与东部湖河本为一体,是水利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的单锷与苏轼认为,苏、常、湖三州水患的根源在于吴江长堤阻水,落淤导致吴淞江下游不畅,太湖水溢不泄。“今欲泄三州之水,先开江尾,去其泥沙茭芦,迁沙上之民;次疏吴江岸为千桥;次置常州运河一十四处之斗门、石碶、堤防管水入江;次开导临江湖海诸县一切港渎,及开通茜泾。水既泄矣,方诱民以筑田围。” 苏轼甚至建议将余处塘路再建千桥,加大过水面宽度。(21)〔宋〕苏轼:《东坡奏议》卷九《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苏文忠公全集》,明成化本。宋代以后,吴江一带不断地淤塞,水流环境逐渐改变。明清时期,太湖出水路线的改变北移至瓜泾口,吴江区域的出水量大减。即使如此,清代太湖治水方略的重点仍集中于太湖出水诸口的疏通,官员们注重除茭草以通水流。凌介禧言:“苏文忠公曰:‘吴江长桥,实三州众水之咽喉,不敢梗塞水道,宜加迅驶,则泥沙不积,水患可以少衰。’当时东南去委深宽,只虑长桥之淤,而今则大异,是并太湖滨去委渐淤。苏、常、湖数郡水患安得不加甚哉!其淤若何,沿吴江城西至北一带皆太湖泄水要处,今数十里茭葑密则流停丛生,一望弥漫,不见湖面,大碍水利。盖湖底茭根密连,根流停则泥积,愈积愈厚,势所必至。究其故,初因长桥之淤,上致太湖去流不畅,浊垢少积而茭即藉以生,继由太湖口之阻,下致长桥,壅滞日增,荡涤无由,而河更形其塞,此互相受害之由也。茭草散生,料近河居民未必即敢私占,日盛一日,见无禁除利,颇滋生贪为已产,恐久堙成田积。”(22)〔清〕凌介禧辑:《东南水利略》卷四《太湖去委水口要害说·附鱼簖弊说》,清道光十三年刊本。清代的治水者大力疏通出水之口的堵塞,重视湖流枢纽区域的淤塞,力行茭草等植被的清除常态化,说明这是长期以来的治水重点。
1949年以后,为了加强环太湖的水文控制和防洪抗涝,政府在20世纪70~80年代兴建了环湖大堤。环湖大堤工程堤线长度达282公里。自苏浙交界的吴溇起,逆时针经吴江、吴县,北经直湖港,再经西部的宜兴,抵父子岭。在浙江段,部分洼地还有土堤和直立挡墙。20世纪50年代初,太湖周边共有出入湖河港314条;1991年,环太工程开工前,沿环湖堤线有口门219处。治太工程实施后,大堤西段部分口门仍保持敞开的状态以接纳上游来水,其余口门或建闸控制,或合并封堵。保留敞开的口门76处,建闸控制的口门108处,封堵的口门35处。(23)王同生:《太湖流域孙洪与水资源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第48页。大堤固然加强了太湖出水和来水的控制,为控制太湖水位提供了方便。但由于部分口门的封堵,自然溢流水平降低,水流的自然交流减少,河湖连通程度下降。没有建大堤以前,水流多是自然流动。太湖水位高涨时,湖水流入港渎;枯水或灌溉用水较多时,或太湖水位低落时,港渎水流又回注入太湖。环湖堤筑后,自然交流减少,活水周流性减少,水流易滞,污染易生,甚至引起大规模的蓝绿藻暴发。堤防可使环太湖水生植物生长区域的水流相对封闭,水生植物区域水流的自然流动性减少,也是太湖水流自净能力下降的一个因素。为了加强太湖本身的水流流动和太湖与周边地区的活水周流,当吸收传统水利经验,对环湖堤进行完善疏导与改良,适当增多口门,并尽量使口门闸处于开敞状态,促进水流流动。在沿太湖地区,应注意水生植物区域管理,增加水生植物区域与口门区域的水流互动。
江南运河横截江南地区东西方向的水流,形成南北向的水流与河道。为了维护运河水流,长期以来,封建王朝政府使其他东西向的水流和圩田河道水流服务于运河水流。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运河的运输功能下降。江南运河几乎仅为一条南北的纵向水道。为了东西向排水,运河功能日益被忽视。运河区域的景观价值和水利遗产价值也被长期忽视。为了完善这一区域的水利遗产,应该借鉴古代这一区域的景观形成的条件与水流管理机制,通过水流控制与管理,增加南北向水流,建设并恢复传统的运河景观。以下两个区域的水道,尤其应该加强传统景观的恢复工作。
1.近杭州区域
这一区域的运河长期以来行于桑基鱼塘和市镇之间,无论是市镇还是农业区,都有较好的水域景观。运河还与西湖、南湖等风景区相联系,使运河成为古代的旅游路线。南浔和平望等著名市镇,也与运河密切相关。古代这一区域的水网特点是有网无纲,有网无纲的水流促进行了桑基水塘和各种联系运河的水道之贯通。现在,这一区域由于水道的集中程度增加,细小的河道被集中到干道中,相应的水网结构也被破坏,圩田和桑基鱼塘等景观自然减少。
明代的河网分化程度是很高的,有网无纲的特点使得各处都有美丽的风光。嘉靖年间(1522—1566),嘉兴运河的河道分支甚多,二十里河道上有泾十八。“至崇德穿县壕北出,又二十里,受塘左之泾十有八。”差不多一里就有一泾,分出的河道或名泾,或名塘,或名溪。早期的河道对大区域水环境形成了分割,晚期河道在小区域内有分割。在桐乡境内,“入桐乡境一十八里,受塘南之泾五”。市镇多在旱地上,“濮院镇在梧桐乡,元有右族濮氏居焉,流水环绕,土沃宜桑,云即古槜李墟也”。(24)〔明〕赵文华:嘉靖《嘉兴府图记》卷六《物土一·山川》,明嘉靖刻本。霅溪河流部分直接入太湖,部分分流于杭嘉湖平原,行水时通过渠系河道。“霅溪折而东过仓桥溪湾,又东出迎春门与岘山漾,合东入乌程界,大会诸水于昆山漾。过八里店是为运河,即荻塘,东流为旧馆,为浔溪,入吴江县界北分流诸溇入太湖,东循荻塘至平望入莺脰湖。”(25)〔明〕沈岱:《吴江水考》卷一《水道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650页。要形成这种传统的水网景观,就需要进一步分散河道,加强水网的构建。
宋元时期,市镇规模较小。明清时期,随着河网与圩田的发展与细分,市镇也不断发展。运河与其他较大的河流在细分,与节点市镇相联系的水网也愈加发达。以菱湖为例,宋代的菱湖镇与周边水系,是在不断的圩田开发、河道细分和蚕桑业扩展条件下形成了发达的市镇功能。唐中叶之后,因凌波塘的修建,菱湖地区的沼泽地中有了稳定的河道。南宋时期菱湖曾一度繁盛,再次兴盛是在明初之后。“集体化”以后,枝河相对减少,交通的网络集中到人为划分的干河上,在这种环境下,江南市镇与大运河水道的网络联系减少。要恢复传统的市镇景观,仍应该恢复更多的支河,并同时结合桑基鱼塘的农业遗产的建设。现代水道纲目分明,主干水道和次级水道非常明显,为使这一区域的水道丰富,促进农田景观和小市镇景观的恢复,承载更多的旅游人口和就业人口,应该适当地调整水网,使水网更加分散,更加密集,以此形成小区域的特色景观。
2.吴江长桥一带
吴江长桥区是宋元时期江南运河最重要的区段,当时有广阔的水面,长桥各点集中了唐宋元明时期大量的文人雅会。唐宋时期,这一区域有着与西湖一般的优美景观。垂虹桥一带逐渐成为著名的旅游区和经典农业风光区。“自庆历以来,松江始大筑挽路,建长桥,植千柱水中,宜不甚碍,而夏秋涨水之时,桥上水常高尺余。”(26)〔宋〕苏轼:《东坡奏议》卷九“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苏文忠公全集》,明成化本。大量的中国诗歌,产生于这一区域 ,大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随着陆淤增加,明代以后,这一区域的水景逐步消失,景观衰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荟萃的景观不再呈现。
在唐代,这一区域行船的河道还不稳定,水面却更广阔。白居易《忆旧游》中有:“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长洲花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27)〔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459页。到宋代,水环境相对稳定,有一些陆地淤积成田,文人的描述开始更加细致。当时这里也有优秀的生态物种,特别是松江鲈鱼和莼菜。北宋诗人陈尧佐称此地为鲈鱼乡:“一波渺渺烟苍苍,菰蒲才熟杨柳黄。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南宋时期,屯田郎中在这里作亭,命名为鲈乡亭。“中郎台榭据江乡,雅称诗翁赋卒章。莼菜鲈鱼好时节,秋风斜日旧烟光。一杯有味功名小,万事无心岁月长。安得便抛尘网去,钓舟闲倚画栏傍。”(28)〔宋〕郑虎臣:《吴都文粹》卷四《鲈乡亭》,卷十《吴江》。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松江鲈鱼与吴江莼菜一时成为名味。“河豚荻笋春风老,鲈鲙莼丝秋水寒。多少侯门天样阔,筭来何似钓船宽。”(29)〔宋〕陈起:《江湖小集》卷六十三《抱拙小藁·钓者》,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长桥的修建使停淤作用加强,局部有缓慢水流,为莼菜生长创造了条件。蔡戡有诗曰:“垂虹亭上少迟留,卧看冰轮万里秋。正是莼丝鲈鲙美,不妨乘兴五湖舟。”(30)〔宋〕蔡戡:《定斋集》卷二十《送葛谦问》,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曹勋题《吴淞秋远》画诗有:“萧萧木叶下西山,便觉莼鲈兴不闲。莫踏长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间。”(31)〔宋〕曹勋:《松隐集》卷十九《题俞·画八景》,民国嘉业堂丛书本。南宋时期,由于大量的文人政客通过此入杭州,风景讴歌更多,已成一绝,这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句。“太湖缺处束为桥,总把吴中景物包。去百里间山独立,跨三州地水平交。”(32)〔宋〕陈著:《本堂集》卷十三《长桥望湖》,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湖缺处,指的是吴江长堤的吴淞江大缺口处。吴江县宰张子野对于吴淞江口的捕鱼与山水风光描述堪称一绝。“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合太湖。”(33)〔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张子野吴江诗》,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明末以后,吴江长桥淤塞不用,现在的垂虹桥遗址只是吴江城中的一处景点。要恢复大运河在这一处的水利文化遗产,应该从河道与水流的局部恢复入手,通过在吴江地区增加水面与水景,再现当时的盛景。
从长期的生态文明的承传看,尽管不同时期的水流利用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长期以来的水资源利用和水利生态的基本结构是一脉相承的。古代偏于灌溉、防洪和生活用水,现代对生态调节和水景观的利用有更多的需求。而古代的水文结构,仍可以引导人使更多的现代需求得到满足。新时代的基本生态水文结构形成的水环境问题,可以从古代的水利生态结构中寻求解决之路。许多现代工程的功能以及工程所产生的问题之解决,可以从古代的经验中得到解决。水污染的解决,景观水面的增加,活水周流的经验,都可以直接应用。传统生态格局与文明发展的结构,往往有长期的稳定对应。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都依赖相同的河湖环境和山水资源。资源的固定,决定了这些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生活消费的结构。传统的食物资源,传统的水土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支持了一个区域的文明特色,这种特色往往不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在太湖流域,现代社会固然解决了农业与食物问题,但更清洁的水质和更安全的食品,更美丽的水景观,仍然依靠旧有的水生态结构。文明中超越农业与工商业的生活审美,似乎千年来都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基于这种认识,21世纪的国家与社会,应该加倍努力地恢复遭到污染的传统的山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