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幸
小学美术教学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美术课堂教學主要是在绘画、鉴赏、审美讲解等不同的课型中实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问题意识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有让小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探索的欲望,才能实现小学生美术水平的提升,达到美术教学的最佳效果。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多数小学生课堂发言机会是少的,学生对师生的话语量认可度不高,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占有更多的主动权。小学美术教师对自身课堂话语表现情况有十分清楚的认知,而且多处于全程输出的状态。因此,笔者通过对美术课堂教学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
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大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但是却很少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学习。美术教学工作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找到最佳的学习模式,实现共同进步。如果说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输出美术知识,却不与学生进行互动,不给学生预留反思时间,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如果说学生不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过程,就会对教师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就会被削弱。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主动与教师分享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导致教师教学被动,不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
同时,在具体调查过程中发现,多数同学希望教师能够调整自己的话语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开始采用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格局。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合理的教学模式往往会直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相对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美术知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
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学生只有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学习能力才有可能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不会与教师沟通,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与教师沟通。同时,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是巨大的,如果不能给予学生充足的话语权,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另外,师生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特别是在具体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教师的话语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保证师生话语的真实性,要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交流过程,学会用正确的方式与同学进行交流。绘画课和习题讲解课、鉴赏课等课程的展示性是不一样的,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不同课型下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具体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制定鉴赏主题,学习自由组队进行绘画作品的制作,并将作品在课堂中予以展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表现机会的控制,应该尽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鉴赏学习中来,特别是调动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果教师重复要求同一部分人做鉴赏技巧分析,就会造成其他同学的积极性降低。所以,教师就具体问题向不同的学生提问,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鉴赏课堂学习中来,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完善美术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是初次接触美术相关内容,不能快速发现作品的美。但是,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清晰可见的,他们往往能够对事物有独特的看法。教师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寻找适合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方法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技巧。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情境学习中去,要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找到小学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绘画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就能够为学生做好带头作用,帮助学生把握美术学习的重难点。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有关美术的视频和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表达自身对美术作品本身的理解、作品认知度挖掘和学生对相关作品的分析经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持有一种欣赏、尊重、批判的态度,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内涵的作品欣赏观念。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的美术体验感得到提高,同时改善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敏感程度,进而提高美术的审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去参与一些公益性比赛,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当然,教师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公益性美术比赛活动,来提高学生对现代美术的认同感也是有必要的。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参与到实际活动中。
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只有师生共同学习,才能够逐步实现更长久的进步和发展。教师通过采取创新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实现课堂中的学生主动权的控制,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机会发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美术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砖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