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更优秀

2020-05-09 10:20刘永辉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仔民族精神

刘永辉

音乐通过旋律对人的性格和审美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的作用,对人的情绪有良好的安抚作用,对培养健全人格有着积极作用。早在先秦,儒家诸子就曾提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对育人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至今日趋成熟,且音乐教育对修身养性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修身养性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弘扬传统文化

音乐课教学都能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如乐理知识课,讲解中国古代民族调式(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这部分教学结合故事,是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契机,有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荣誉感。

除了了解古代音乐知识,一些流行的古风歌曲,教师也应该引进课堂以引起学生兴趣,与之产生共鸣。比如某音乐网站今年创作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系列歌曲,创造了一首首很别致新颖的歌曲。短时间就火遍大江南北,人们争相吟唱,好评一片。歌词古色古香,节奏轻快明亮。古风的歌词融合了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音乐元素。歌曲之所以这么火爆,与其里面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密不可分。歌曲的主题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一种独特的时间观念,是指导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二十四节气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融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艺术形式为一体,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集中华文化之大成,但很多年轻人不看或看不懂戏曲,认为唱腔拖沓,节奏太慢,欣赏不了。但保留并保护戏曲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尤其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当下。欣赏戏曲我们也可以从学生听过的好的流行歌曲入手,如戴荃的《悟空》、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后弦的《西厢》,这些歌曲里面都有与传统戏曲的碰撞。启发引导学生,如果去掉里面的戏曲元素,这些歌还有这么好的传唱度吗?还有吸引人的魅力吗?

最直接反映人的情感

教唱革命歌曲《我的祖国》时,可以让学生听不同时期对此首歌曲的演绎,看看不同时期人们的情感抒发,从中体会自豪感。这首歌唱出是希望,因为能看到祖国的强大,充满憧憬。而今中国世界瞩目,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改革发展可喜可贺。社會进步正在努力实现中国梦,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民族歌曲最直接、最质朴地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生活的态度。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学唱这类歌曲,可以培养学生对各民族的喜爱之情,对祖国各地的向往之情。民歌《茉莉花》为扬州民歌,起源于南京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据已故音乐史论家章鸣等专家考证,清代的“鲜花调”是在明代已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的发展。扬州清曲、扬剧都与“鲜花调”曲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茉莉花》在世界范围传唱度非常高,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这充分说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教唱此歌,不仅可以对中国文化产生敬仰,还会对扬州地区文化产生兴趣,进而了解该地区。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家乡的歌曲,说说家乡对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比如,网络上十分流行的闽南语歌曲《大田后生仔》,“后生仔”为大田方言音译过来的,意思是年轻人。该歌曲作者林啟就是福建省大田县人。别人夸家乡,一般用“美”,但林啟通过每个细节,去唱家乡的风土人情、精神风貌、地方特色文化,唱出了对家乡的祝福,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大田后生仔”敢拼敢闯的精神。

培养成为更优秀的人

革命歌曲能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体现了民族气节与风骨,契合现今中国梦的现实。如由阎肃作词的《红梅赞》,以梅花为喻,唱出了革命党人面对革命斗争的严峻形势,依然奋力抗争、追求光明的精神,其中蕴含的坚贞不屈、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不仅带来音乐上的艺术享受,还给人力量,启人奋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抗争精神,是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升华。

利用合唱教学,渗透革命传统,集体主义。大型合唱声乐《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以黄河为精神象征,讴歌了顽强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这是此歌留给人们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合唱这首歌不仅从音乐中感受到那股凝聚人心的力量,鼓舞斗志,而且合唱本身的形式也有助于集体合作精神的培养,没有好的配合,再好的歌曲也不能很好地合唱出来。让学生重温经典,能更好地理解那时在动荡年代革命者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使班集体变得更加团结。革命歌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继承和弘扬其中的经典作品,可以重拾正能量。

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带给人们身心的放松,其修养身心的作用也早已被人们认识和推崇。而教学不仅仅是培养智力的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更不可能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音乐家,但我们每个人可以成为鉴赏者,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美,接受美,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成为更优秀的人。

参考文献

[1]刘树娟.音乐教育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J].黄河之声,2016(4).

[2]李月.高师音乐教育对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作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3(8).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生仔民族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MINORITY REPORT
拿出精神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