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对学生今后的学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其今后的个人素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对课前备课、课前预习、教学方法、学习兴趣这几个方面来探析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路径策略
语文是小学阶段众多科目中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的快速发展了,老师应该从各方面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阶段,是巩固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段。因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重点去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来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发挥小学语文的教学意义。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几个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
1、老师需要深入研究语文教材,做好课前备课
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认真做好课前备课,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很关键。通过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来备课,可以提前了解课程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内容,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制定能解惑的备课方案,提高之后课堂中的教学效率。这套备课方案要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课堂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有效的完成学习内容,通过备课出来的教学方案去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学会在课堂上探索交流,去自主的探索和学习,去思考去质疑问题本身。让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有效发挥,既提升了教学质量,也让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得到提高[1]。
2、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挖掘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位置。所以,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引导学生去做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让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课前预习分为常规预习和能力预习,一般的常规预习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先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然后再进一步的学习,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成语抄录下,面对不懂的句子和问题,可以通过常规预习整理出来,在之后的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得到提升。而能力预习,是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问题布置,让老师在课文学习中去自主探索和思考问题的答案。比如:在统编版小学五年级的课文《祖父的园子》中,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內容和学生的能力来布置相关问题,如“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到什么?”、“你印象中的花园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建造一个花园你准备建成什么样?”这类问题,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讨论和阅读,去思考问题的关键点。通过这类问题型的能力预习,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类型,在观察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后,慢慢的使用不同难度的问题去考察学生,通过这种积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逐渐提高,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进而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2]。
3、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很大程度的方便了教学课堂,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课文内容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率,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去有效的运用多媒体,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比如在教小学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找圆明园的相关图片和介绍,然后将介绍和图片制作成为PPT,给学生们展示圆明园的相关知识的图文介绍[3]。让课堂在图片和视频的帮助下,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能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朗读课文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网络上找到的专业人士的朗读视频,让学生去模仿。在学生朗读的时候,老师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平和的钢琴曲,让学生随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增强学生的朗读技巧,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兴趣特点去合理有效的运用。
4、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对语文产生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冲动,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思考和创新。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从各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容易不专心,发呆走神是常有的状态。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特点来丰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从学生兴趣出发的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①创造轻松生动的教学氛围,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中,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氛围,小学生只有在轻松生动的环境下学习,才能没有压力的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能去独立思考和探索,让语文学习更加高效化。若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很严厉,在话语中随意去否定学生的能力,给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压抑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害怕厌恶和紧张,那么,最后的教学效果势必很差。老师需要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不是去打击学生,让学生越来越自卑,创建一个轻松生动的教学氛围,才能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②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增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并把这种沟通当成语文教学的常态,通过在沟通中了解当下学生们的学习进程,明白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去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把这种沟通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能打破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氛围,让学生在沟通中了解语文知识,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③组织活动教学,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去合理的组织一些活动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的去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活动教学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比如开展小游戏、根据课文演小话剧等,利用这种活动教学,在教学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感受到语文带来的乐趣,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
通过对课前备课、课前预习、教学方法、学习兴趣这几个教学路径的高效引导,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水平,既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能推动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徐广智.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 (14):96-97.
[2]沈冬宇.小学语文体验教学课堂范式构建探析[J].名师在线,2019 (25):32-33.
[3]张晶.探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 (07):55.
作者简介:陈显超(1966-)男,汉族,一级教师,大专,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保福小学,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