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初中语文九年级写作的优化与实践研究

2020-05-09 10:20蒋海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记叙文议论文教材

蒋海燕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与1992年人教版教材相比,变化大,写作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新的教学框架,以随文写作为主又按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被人们争论不休的写作的“术”与“道”,也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下表是两个版本中九年级写作部分的单元训练点:

統编本九年级写作与旧人教版最大的不同集中在上册,将原来芜杂的训练转为以一般议论文写作为主,下册除了将作文技能训练点略加删改与调整,还增设了修改润色、活动探究课。其实,议论文写作进入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偏晚,我们看看其它地方什么时候将议论文作为训练体裁的?上海H版语文教材八年级,台湾国中一年级,香港中一,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七年级……当然,统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加入议论文的写作,无疑已经考虑到学生到初三思维的发展,希望学生学会准确地阐述并论证自己对生活的体会、人生的思考,与以前相比,这是一大进步。

然而,统编本九年级的写作在构建作文教学框架的同时,给出的路径与方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一线的老师在践行时如果综合考虑三年的教学任务,发现要兼具中考与审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需要重新确定相关的写作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初三实现写作能力的层进与提升。

由此,我们“统编本初中语文写作体系的优化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在现行统编本教材七八年级写作训练基础上,对九年级写作内容进行了思考、研发与实践,力求给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更好的策略。

一、优化训练点,实现层层推进的写作阶梯目标

初中写作教学应是三年一盘棋,阶梯性层层推进。可是统编本九年级的单元作文部分训练点设置不够合理,例如教材编写者对记叙文的进阶只停留在改写、扩写与谋篇布局等技能传授上,没有注意随着时间的发展,年龄的增长,初中三年级学生到这个阶段应该学会写较为复杂的记叙文,应该掌握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依据现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现行教材为基础,我们优化12个单元的作文训练点,将重点放在复杂记叙文、一般议论文及写作技能上,并结合现实需要,加上应用文写作,让三年写作训练由点到面、由散点到综合,实现层进式的目标。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优化方法指导,让学生获得写作上的成就感

旧人教版几乎不谈写作常识,教授的内容需要一线老师二次开发,导致老师们教学的随意性。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还是以选文为主的“文选型”教材,不光注重写作知识的呈现,还有着对写作方法的提示。不过有的方法可操作性不够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放在现在,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终究不现实。事实上,写作技巧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种不会过时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拥有这种能力?不妨将写作方法指导进行优化,让学生及时运用、巩固,增强写作自信。

在具体授课前,我们的老师会就单元作文课题展开讨论,确定三至四点可操作的技巧,在具体操作中一一细化。

如九上第四单元复杂记叙文、散文技巧传授:

虚构人事

妙用视角写事或抒情

努力写出画面感

九下最后一个单元考场作文立意技巧传授:

小中见大表深意

反弹琵琶出新意

景中议论托寓意

如本人建成的全区初中作文交流微信公众平台“壹作文”曾推送袁瑞繁同学《海之怀想》的片断如下:

那是任何华美的词藻也无法形容的存在。从里到外一致的蓝色调,沾染了日光和沙的色泽,向下逐渐沉淀为深暗色。浮光游影跳跃于海面上,澄澈中混同着些许混浊,隐约得见水中之景。浪过风帆,在视线尽头与天交合成画,风与海相融,携上独特的咸香再次腾空,似是阿芙洛狄忒温柔的吻。

风是回忆,是流光,是年华,是美好,是心系辽原的远行。海是无垠,是深邃,是爱恋,是希望,是放荡自由的流浪。古老的海上荡着激浪,水手高亢的歌,引来月下海妖塞壬摄人心魂的歌声。海之魂魄,月之精华和着鲛人的幽泣化泪成珠,是这片海所被赋予的神秘信仰。海上星星点点的渔家灯火与天空闪耀的辰星交相辉映,是今天亦是亘古。

远古至今,这片蓝海一直横贯在天与陆之间,为生命最初的起源。它维持着风平浪静的外表,又留存着内在的野性与凶险。它以这宽广的怀抱拥着它的众多生灵,更新换代,保持着自我情怀,不为外界所动摇,独立又不失色彩。它是生命的先知者,不占有,不被占有。我们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先知者,在前行路上不断判断和选择,有人迷失,有人坚持,那都是内心的历程。人本身就因存在而独特,又何须因外在而迷失了自知的美好。

此篇复杂散文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再停留在单纯的写景描写上,既有画面感,同时又具有思想的高度。可见老师指导优化,要求适当变高,学生也就能实现作文跨越式的进步。

三、整合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寻找无限多的可用素材

理论上说,初三学生积累了许多可用素材,写作时应该可以顺手拈来。实则不然,很多学生这个阶段还记“送伞”“让座”“老师谈心”“骑自行车”等事,议论文素材更是乏善可陈。为何会旧材多用?为何会无材可写?

一是因为大部分学生生活接触的人、事不多,观察力不强;二是部分老师除了让学生多观察多阅读之外,并无更具体可行的指导,学生不知道如何观察生活,不知道如何从阅读中积累能为自己所用的素材;三是学生缺乏体悟与思考,不会挖掘手头素材的意义。

为此,我们在全区推出《素材从未走远》《妙用诗词 巧铸佳文》《让作文与歌曲共舞》《生活化写作》《巧设活动 丰富素材》《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影视作品走进课堂》等一系列示范课、讲座,意在让听课老师有教学思想的顿悟,有教学方法的调整。如上示范课《素材从未走远》的陈玉兰老师先让学生回忆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秋天的怀念》一文,思考如果将其作为事例素材如何用,学生觉得将1242字变成一个例子比较棘手,回答时多半将其缩成三四百字。陈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人物+起因+发展+高潮。最后学生顺顺当当概括如下: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母亲相邀去北海看菊花,儿子答应了,未去成母亲却走了。

本人则教學生学会按文体寻找素材:记叙文以“我”为中心、单元主题、中考命题分类梳理自我、家庭、学校、社会的素材,议论文按主题分类寻找初中所有学科教材中的素材:

毅力    植树的牧羊人(语文教材)

专注忘我  康德拉·劳伦兹(语文教材)

担当 《洪湖赤卫队》中韩英母女(音乐教材)

人文 沙特阿拉伯麦加大清真寺(地理教材)

创造 谷登堡 布歇内尔(美术教材)

学习(思考)洛伦兹“蝴蝶效应”(物理教材)

很多初三老师听课后,收获颇丰,组织学生在后阶段中从生活、时政、阅读、试题和其它学科中以聚焦的方式整理素材,教会学生从不同维度深入思考,进而形成学生个人的资源库,加以选择、分析运用到写作中去。

写作课,不能只讲要求、技法、范文,还得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不绝的源头活水。

四、分层改作文,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帮助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部分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确,初中写作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一个班级的学生作文层次定然有高有低,不排除会有作文高手出现。学生习作完成以后,常见的讲评方式是把高手的美文佳作念一下,学生看一眼评语收好作文本便了事。有少数悟性极高的学生可能会有所得,大部分学生下一次仍会出现相似写作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将学生的作文水平分层,在学生习作上交后,老师和同学一起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安排修改,让层次低的学生文章能达到字数,有内容,层次中等的学生文章像模像样,主次分明,层次高的学生文章语言具有文采。如此一来,学生自然明白自己文章是能够改好的,他们也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努力达到上次的标准。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痛点。要想突破难点,直击痛点,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深挖,真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就此层面而言,有关写作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我们仍然在路上。

参考文献:

[1]邓彤.写作教学密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省级一般资助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JK19BJC067。]

猜你喜欢
记叙文议论文教材
教材精读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记叙文阅读专练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