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于日常生活、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思维领域的控制,阐明了科学技术对于现实性否定性的否定,指出科学技术实际上取消了社会的革命性,使资产阶级永恒化,提出“大拒绝”的主张。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出发,马尔库塞实际忽视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割裂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显著的局限性。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历史发展规律;整体;部分
马尔库塞的一生伴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迅速变化,生活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之中,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深刻地体会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表现出强烈的革命精神。但由于处在工人运动低潮时期,并且不满德国社会民主党迫害卢森堡的行为以及纳粹的反犹太主义,在流亡美国后开始进行社会研究,反思发达工业社会造成的“单向度”的缺失。
一、技术进步造成“单向度”的极权主义社会
“能够毁灭人类的核灾难威胁,不也在保护着那些使核灾难威胁永恒化的势力吗?”,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开篇就指明了科学技术维护现存生产方式及其阶级的作用。“发达工业社会在使这种危险永恒化的同时,变得更加富裕、更加庞大、更加美好”,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意识形态控制的有力工具,它让人们在舒适的生活中失去超越思维,并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优质生活,从而无意识地被新的意识形态形式——科学技术所控制。现阶段集权主义“不再表现为恐怖与暴力的实行,而是表现为是否允许对立派别、对立意见、对立向度的存在”。
科学技术消除了政治领域中的否定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民提供了愈加舒适的生活,使人民习惯于既定社会,无法想象一个存在着质的不同的话语和行为领域。一方面,大机器的使用极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数量,在更舒适的环境中弱化了否定性。科技的运用减轻了工人在身体上的痛苦,使工人阶级感受到科学技术所带来工作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着劳动的环境与感受,但科学技术不仅没有改变工人被剥削的地位,却实际上改变了被剥削者的态度和地位,在加快劳动速度的同时,控制了机器操纵者,使其成为机器本身,重复的简单操作也固化了工人的简单思维,失去否定能力;另一方面,机械化加速了职业同化的速度,弱化了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否定性。机械化的普遍将人异化为机器的附属品,从蓝领成为白领,赋予无产阶级以表面化的资产阶级的工作方式与环境,并提高了职业自主权的地位,劳动性质和生产工具的变化使得无产阶级在继续被剥削而失去理性思考能力的同时,逐步产生资产阶级的阶级认同,从而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的否定性;此外,资产阶级在发展生产,满足人民“需求”,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生活自由化平等化的基礎上,“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工具把特殊利益作为所有正常人的利益来兜售,社会的需要变成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从而实现意识形态的思维控制与同化,削弱否定性。
科学技术同化了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拓展了社会生产的延伸领域,强化了生产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并通过提供社会生产效率降低了商品的价格,“使得工人可以和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漫游同样的风景胜地”等等,拥有同样的生活方式,营造出“自由”、“平等”的假象,从而取消了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否定性。
科学技术的思维弱化了文化的超越性与否定性。科学技术直接影响了物质生活,资产阶级在逐利过程中掩盖了人们的真实需求,创造了许多虚假需求,其中不乏哲学、艺术等高层文化。但资产阶级通过调查研究社会的审美、思维,针对性地将脱离生活的高层文化同经验性、贴近生活的庸俗需求结合起来,“克服了高层文化与现实的‘间距”,所以 “表达理想的高层文化便不再能够提供与现实根本不同的抉择,不再具有同现实有根本区别的另一向度” 。
科学技术弱化了思想领域的否定性。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物质生产的生产力,更是长期生产方式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层面的思维性存在。科学技术的思维方式将多向度的思想与语言 “同具体经验事实和具体的操作等同起来,把既定识事实无批判的接受下来” ,使得多向度的语言与思想“单向度化”和经验化生活化,抽象的理论成为服务于现实的需要,一切具有超越性的否定思想都在改变世界的科学技术中被操作和洗清为肯定性思维。
二、技术统治必将在技术进步中被否定
马尔库塞固然细致地观察到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和思想维度两个层面对于维护资产阶级合法性的物质手段和意识形态的意义。一方面,他看到资产阶级利用机器削弱了现实的否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的出现取代繁重的体力工作,将产业工人从蓝领变成白领,减轻了剥削过程的痛苦,改善了剥削环境,并为被剥削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科技产品与服务,创造和满足无产阶级的虚假利益,弱化被剥削者的现实的否定性感受;另一方面,科技思想弱化了否定性思维。科技的物质性发展引发科技的思维性的发展,数字化和程序化的规定性及其现实效用突出了客观性和工具理性,逐步弱化和掩盖了人所拥有的主观性和理论理性。数字化的科学思维通过把具有性质的事实偷换成客观的经验的数字,取消了现实的价值判断性,将其打扮成客观事实,赋予其肯定性特征,最终掩盖了现实和事实的本质;程序化的科技思维将整体分裂为部分,并为其确定了具体的操作步骤,通过割裂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突出了部分的地位与作用,掩盖了整体的合法性前提,将整体性问题偷换成个体性问题,实际上,程序化思维完全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忽视了整体与部分的本质的不同,否定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歪曲地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为部分的机械相加,通过整体性问题的部分化过程,取消了对事物的整体性否定,从而丧失了对于根本性质的否定性。
(一)马尔库塞割裂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
但是马尔库塞局限于科学技术,忽视了整体性思维,未能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看待科学技术问题。一方面,他忽视了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马尔库塞只看到了科学技术对于人的控制和否定性的否定,便由此悲观地认为无法通过革命来超越资本主义社会,他实际上忽视了科学技术为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的作用,也忽视了生产力仅仅是生产力范畴中的一个要素,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决定要素是劳动者,而非作为生产工具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只是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和实践能力,即增强人的生产能力,它的发展不仅符合历史规律,还能够促进“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即整体性社会历史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马尔库塞忽视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马尔库塞并没有看到科学技术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达到顶峰后,才会随着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被取代而发生改变,成为服务于共产主义的生产力。
再次,马尔库塞忽视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原理。马尔库塞仅观察到科学技术对于削弱社会否定性的方面,忽视了科学技术对于无产阶级的历史性作用,从而只得悲观地提出“大拒绝”。但实际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并不具有阶级属性,只是由于依附阶级的不同而具有相应不同的性质。一方面,从资产阶级的角度出发,科学技术的确可以控制现实的人,并对否定进行否定。科学技术不仅产生于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逐利需求,也是资产阶级创造技术理性,以此促进高层次文化及艺术的经验化,弱化无产阶级的批判性思维理性,并在强化剥削程度的同时满足被剥削者虚假需求、缓解经验性压力,以此增强自身合理性,加强意识形态控制,弱化否定性,永恒化自身存在的手段与工具;另一方面,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角度出发,科学技术也可以成为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从属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及其规律,它不仅是资产阶级控制社会的手段,同时还是无产阶级发展生产,直接操控的物质武器。
此外,科学技术附属于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范畴,它是促进物质生产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性物质条件,它的出现与发展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物质资料生产的速度,促进劳动产品的积累,激化并积累以劳动者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革命的到来,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引导经济基础的变化和相应地推动上层建筑的合理发展。
(二)技术统治会在技术发展中被否定
科学技术在现阶段尚不能推动物质生产达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需求,所以,现在不可能也不能够促进否定性发展。一方面,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分工不可能实现否定性思维的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分工的出现,占人口绝大多数物质生产者局限于物质生产的生存,很少有时间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并“编造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只能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接受经验性肯定事实,这就是说,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否定性思维只有在无产阶级成为物质生产的统治力量是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现实的生产力不能够促进否定性的发展。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尚未得到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不能满足共产主义社会转向的物质要求,现存社会否定性的发展,即否定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会导致现有生产关系的共产主义转向,最终导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激烈矛盾,影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
否定性将在物质生产极大发展和资源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充分发展。随着现存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分工趋向于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会主义中国积极的无产阶级成员将有大量时间从事意识形态的思考与研究,会自觉摆脱技术理性的控制,从而具有形而上学的抽象思想和超越性、否定性的能力,具有了否定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術及不平等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能力。
三、结语
技术理性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产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受制于社会历史规律,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下,随着不合理经济基础的消失而失去作用,并不会在根本上阻碍社会的发展。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消极等待其自己走向终结,最终陷入宿命论之中。相反,在现阶段,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激发科学技术对于人发展的帮助作用,遏制科学技术对人的控制,是当前需要积极思考与解决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1-12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179.
作者简介:李鹏飞,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