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燕
主流新制度经济学家以交易费用为核心,分析经济系统由均衡到非均衡再到一个新的均衡的变化,即制度变迁的过程。这种分析框架过分依赖于交易费用这个概念,由于交易费用概念本身存在问题,导致这个理论框架并不完善。从该框架分析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可以抽象出主体理性、利益结构、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制度约束等关于制度变迁分析的关键变量,以这些变量为基础初步构建一个全新的制度变迁个体决策综合模型。
一、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分析框架
市场交易过程存在交易费用,当市场交易费用达到一定程度时,组建企业并进行交易将有利可图,而当市场和企业在交易费用达到均衡时,企业的边界也得以确定。以交易费用、交易收益和交易利润为核心变量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很容易定义一种制度均衡状态。制度非均衡产生潜在的获利机会,进而引起制度创新乃至制度变迁以达到了新的制度均衡,这个过程的不断重复构成了制度变迁。对制度变迁供求分析框架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从时间角度分析过去的制度结构对现在和未来制度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从空间角度分析制度结构矛盾对制度变迁的意义。
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导致整个社会制度的有效变迁,制度变迁分析越来越趋于微观化。制度变迁的微观分析研究如何由个体利益最大化决策推导出整个社会制度的变迁。
二、制度变迁个体决策变量设计
(一)制度变迁中的经济主体
制度变迁主体有单一经济人、家庭或组织、政府或国际机构。不同的主体分析产生了不同的制度变迁理论,经济主体行为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是无法忽略的。
(二)制度变迁中主体的利益结构
该因素基于任何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欲望无穷的假设,不同的经济主体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但又有一定的共同利益。新制度经济学家中制度变迁的理性构建主义虽然认可主体利益最大化行为对制度变迁的意义,同时强调了经济主体的不同,但是对利益结构的强调仍然不足。
(三)制度变迁中的主体理性
理性问题是新制度经济学得以产生的关键因素。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有限理性的经济主体和不确定的决策环境导致决策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因此为弥补有限理性、减少不确定性、获得足够信息而采取相应行动的交易费用将不可避免,由此引入了制度分析。经济主体的理性对经济主体的行为有重要影响,进而在制度变迁中起重要作用。
(四)制度变迁中经济主体面临的资源约束
制度的建立、运行和变迁都产生交易费用,因此,一个特定经济系统的资源积累量和分布从根本决定了这个经济系统的制度变迁的方式、途径和方向。资源的重要性来自于资源对于人们无限制的欲望和需求总是有限的,另一个与资源变量密切相关的是技术因素。由于技术的限制,人们往往对某些资源无法利用,或者无法发现某些重要资源,都会导致某些重要制度无从产生。特定资源的存在,是人们对些资源的产权和基于这些产权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重要基础。
(五)制度本身构成对经济主体行为的一个重要约束
经济学家学将制度定义为行为的规则,认为制度限定了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空间,同时给予了经济主体相应的行为激励。制度本身对制度变迁的重要意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另一个就是任何制度变迁都是一个结构性变迁过程,即在某个制度框架内,某个具体制度安排的变迁,影响其它具体制度安排的变化,结果制度变迁在量变上逐步积累,达到临界点时整个制度体系的变迁就会发生。
(六)经济系统变化的历史依赖性和影响的非线性
任何变量的本期的变化取决于其自身与其它变量的本期关系和过去关系,即变量路径的依赖性。与变量的路径依赖性相对应的是变量之间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及变量A对变量C的影响,可以是A直接作用于C,也可以是通过B间接影响C。在现实当中的这种非线性关系如团队生产、委托代理关系、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甚至搭便车等。
三、制度变迁的个体决策模型
(一)模型的简单描述
一个简单的个体决策模型可以被简单的描述为:假设经济系统中有无数个同质的经济个体,任何经济个体都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采取相应的行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该行为导致经济体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改变,进而改变经济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空间,从而激励经济个体在新的约束条件下进一步追求更大的利益,如此循环。
(二)经济主体行为的初始环境
经济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行为激励来自于模型系统外的一个冲击,原有的均衡状态发生改变,然而首先是主体行为约束条件的改变,然后是激励的改变,最后主体行为的改变。
如果外部冲击是连续的,那么经济个体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与约束条件之间的循环就不会终止;如果外部冲击比较缓慢或较少,则经济个体行为的约束条件变化较小,对经济个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的激励以及由此导致的约束条件的变化也将是缓慢的和较少的,反之亦然。如果外总冲击是多元化的、复杂的、层次性的,以及各处冲击是交织在一起的,那么,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与其行为的约束条件之间也将是多元化、复杂的和层次性相互交织在一起发生作用的。
可见分析思路的起点是一种均衡状态。由于变量不均衡必然导致行为不均衡,所以设定这种均衡状态同时包括了变量均衡和行为均衡。本模型中经济主体的行为约束条件有主体理性水平、主体利益结构、主体资源凛赋、主體技术水平、主体制度结构。当不存在外部冲击时,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必将导致主体行为和约束条件及约束条件之间的静态均衡。
(三)主体性或者非主体性的意义
无论是制度变迁的自发演化传统分析,还是制度变迁的理性构建传统分析,都承认制度变迁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当人类为了实现某个具体的目的而采取行动时,行动的受体对象是其有意选择的结果,行为的结果也是其采取该行为的目的,且主体意识到了自身在采取行动。主体性是指以下几种变量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在则说明某项结果是存在主体性,否则不存在。情况1:主体A的A行为是为了实现A结果而采取的,如果A结果因为主体A的A行为产生了;情况2:虽然主体A的行为A是为了实现结果A,但结果A却是因为主体A的B行为而产生了;情况3:主体A的为了实现结果A的A行为却导致了结果B的产生。以上情况1中的结果A可以称之为是主体理性构建的产物,而情况2和3中的结果A和结果B则不是主体理性构建的产物。如果结果C不是任何主体任何行为的直接对象,但是结果C还是产生了,我们只能说结果C是与C相关的经济系统自发演化的产物。
四、结论及展望
制度是均衡模型的变量之一,既是主体行为的初始约束条件,也是外部冲击下主体行为的结果。但究竟是主体有意为之的结果,还是主体无意为之的结果我们并不知晓。重要的也许不是在这两个传统之间的争论,而是当我们假定了这个世界存在两个异质经济主体或多个异质经济主体时,制度或集体或组织或群体产生的细节过程是什么。在此,博弈论在制度分析中的应用也许是一个最佳的工具。《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最早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制度现象,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肖特在该书中试图用博弈模型向人们展示斯密—门格尔—哈耶克—诺齐克的制度演化理论的细节过程,此后其它经济学家,如H·培顿·杨、青木昌彦等沿着这个方向做了大量工作,这个方向模型化综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校级项目:本文属于西安翻译学院校级项目“陕西民办高等院校预算编制与执行现状研究”(项目编号:18B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