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告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六家教研和培训机构的调研,深入总结分析了与吉林省教育学院功能相近或相同单位和机构在完善自身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深入贯彻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在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相关要求和文件精神,得出建议和对策:继续发挥教研支撑作用,为我省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做出新贡献;进一步优化培训,深入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办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发展的急需人才和特色人才;以新理念新机制吸引和用好人才,营造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氛围;抓实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立德树人、教学相长的精神家园;切实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建设面向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将自身打造成为教育智库,为全省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吉林省教育学院;发展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2.00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2—0001—07
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教育的政策文件,以及吉林省教育大会精神、全方位服务吉林省教育强省战略,科学谋划吉林省教育学院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近距离地感受、体验、总结、借鉴功能相近或相同單位和机构在完善自身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带着这些问题,吉林省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威一行于 2019年6月, 赴湖南、福建、辽宁、黑龙江四省,先后调研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辽宁教育学院和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等六家单位,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六家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沿革:其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991年成立的湖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和1996年成立的湖南省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研究中心。2001年2月,上述三个单位合并,成立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机构设置:除常规部门外,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和湖南省教育史志编撰委员会等三个机构挂靠该院;湖南省教育厅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室与其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些机构设置都为实现其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职能:服务决策,指导实践,理论创新,引领舆论。目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已进入建设一流新型教育智库的转型发展阶段。
(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历史沿革:其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湖南省中师函授学校。2003年经湖南省教育厅同意、湖南省编办批准,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全额拨款的湖南省教育厅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2013年12月,更名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机构设置:设有师德建设与师资培养科、发展研究科(职改办)、远程培训与资源建设科、示范项目科、信息技术科、培训管理科等科室。主要职能:负责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遴选推荐培养的相关基础事务性工作;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业务指导工作;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牵头建设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组织开发并指导使用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等工作。
(三)福建教育学院。历史沿革: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承担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训和在职教师学历提高教育及具有普通高校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机构设置:设有校长研修部、文科研修部(马克思主义研修部)、理科研修部、信息技术研修部、外语研修部、体育与艺术研修部、函授教育部等教学单位。主要职能:2008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发文明确:“大力加强福建教育学院建设,强化其培训、教研的功能以及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将福建教育学院建设成为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主要基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研究咨询和业务指导中心。”在清晰的职能定位下,福建教育学院坚定方向,不仅在服务本省的教师发展、培训质量方面位列前茅,还在委托培训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四)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历史沿革:该研究室成立于1984年,是福建省教育厅的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处级建制。主要职能:承担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服务工作,负责福建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反馈的实施。
(五)辽宁教育学院(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沿革:2018年11月24日正式挂牌成立。省属高校序列,由原来辽宁省教育厅所属辽宁教育研究院、辽宁省教师培训交流中心等13家事业单位整合而成,并有辽宁省实验中学等5所学校归入管理。机构设置:机构规格为副厅级,人员编制382人。调研时该院正以10个专项工作推进组的形式开展工作。主要职能:组织全省教育科学研究,重塑新时代全省教研管理体系,以教育评估评价引领教育改革发展,以教研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组织承担全省教师培训工作,规范全省办学工作,为辽宁省教育厅工作提供支撑等。
(六)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原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历史沿革:该院成立于1959年,其发展历程与我院极为相似。在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把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教育评估院等6家单位并入该院,按正厅级事业单位管理,列入省属高校序列。该院于2019年6月28日收到中央编办通知,获批正式更名为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机构设置:调研时该院正处于整合、磨合阶段中,由党政综合、研培部门、教学教辅和挂靠单位(含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指导中心、黑龙江省基础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等单位)等四大部分组成。主要职能:原有职能与我院类似,包括基础教育教研、教师培训和成人教育。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合并中职院校,成立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新增师资培养内容。
二、经验和启示
梳理调研中各单位的情况和经验,得出以下可资借鉴内容:
(一)教研工作。调研中发现:一是省级教研机构应切实发挥引领、服务作用。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每年由其省级教研中心把年度计划下发到省内各市县,引领各地开展年度教研工作。每年围绕一个教研主题召开全省研讨会,总结推广县区优秀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二是省级教研机构要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统筹指导,同时促进市、县级教研机构重心下移。辽宁教育学院加强对下级教研机构的业务指导,通过送教送研、教研教改實验、教材教辅开发、教学经验推广等方式,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指导服务。三是注重汇聚经验,坚持理论创新。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重大项目、规划课题研究等途径创新教育教学理论,丰富教育理论研究体系。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申请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教研基地,并借助基地参与到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持的多项研究课题中,再分解课题到各市县校级教研机构协同研究,助推全省形成教科研合力。四是注重教研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激励号召教研员协力开展教育科研,通过错位教研、成立项目组等方式鼓励支持开展教研。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通过设立奖金和加分等措施,引导教研员多出成果;每年组织教研员赴省外培训,建立教研员系统提升的培训课程体系,促进教研工作的专业化。五是科学运用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以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建设了比较成型的监测工具体系,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了覆盖全省各县区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并及时把监测结果反馈至各县区,促进了各县区教育质量有针对性、有效地提升。
调研还发现:进入新时代,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研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全省教研机构体系发展不均衡、教研队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学等问题,急需加以解决。
(二)培训工作。一是培训工作应紧跟国家教师发展战略的转变。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针对教育所面临的形势、所承担的任务、所培育的对象发生的变化,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培训工作,比如对培训师培养的个性化、体系化设计。二是构建更有激励性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涵养创新型的学习生态,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通过争取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使教师参培学分成为其资格认证的标准之一,学校参培情况与评优挂钩,形成双向互动的学习态势,为培训提供体制、机制上的保障。三是突破体制束缚,进行培训市场化运营探索。福建教育学院成立了独立法人、独立账户的培训中心,更加充分地调动、整合了院内外资源,扩大了培训体量。
作为国家级教师发展计划,在全社会普遍体制升级的背景下,“国培”已开始“进阶”,对这种趋势的预判和跟进决定了在这一关键期能否下好“先手棋”。目前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给予厚望,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提供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是我们迎来的机遇;同时,在《意见》中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队伍建设,这也是对传统教师培训机构的冲击。我院现在大力推进的委托培训,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在市场中博弈的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整合、潜质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办学工作。一是适时抓住机遇拓展办学工作。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所面临新的形势主要是,高等教育将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同时又呈现出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总体下行、局部上升的不均衡态势”,这就意味着成人学历教育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传统业态需求甚微。同时,《意见》还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差异化、高质量、调结构的要求,为此,辽宁教育学院和黑龙江教育学院的定位都是建设一所师范专科院校,为事业发展拓展了新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办学支撑。现代高校越来越注重以学校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增加稳定的、可持续的物质支撑。辽宁教育学院在校办企业方面,做到市场化运营与强化监管相结合,确保合法增加事业发展保障。三是空间等物质因素是实现高质量办学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质量办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几家机构都力图在办学空间上为其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有的和当地政府做好沟通,争取教育用地;有的通过机构合并,整合校舍资源。
因此,高职办学不失为我院发展的途径,为此要系统谋划、循序实施。可适时适机建设一所高职院校:承担吉林省乡村教育和学前教育短缺师资的培养任务,缓解成人高校面临的发展危机。另外,在办学支撑方面,我院一直保持较为良好的稳定发展态势,但在增加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方面还显得招法不多。另外,我院校区空间相对小而零散,有些校区因不符合办学条件而闲置,现正使用的南校区又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培训体量的需要,同时高职还在租借场地办学,严重制约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办学。
(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持续建设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辽宁教育学院正着力建设专兼结合的教研员队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在保留原有教研员队伍的基础上再建大专教师队伍,湖南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着眼于培训专家团队建设,进行了“培训师培养工程”,在专职化、专业化方面构建活跃的培训师团队。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固化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设立专项资金,每年组织全院教研员赴省外培训,形成了一套教研员培训课程体系:素养提升培训(2015年),评价改革和技术方面的培训(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培训(2017年),2018年到东北师大进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训,核心素养方面的培训(2019年)。三是以鼓励教科研促进人才成长。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为全国两家拥有博士后工作站的省级教科院所之一,高级职称人员占比73.4%,因为待遇等问题,他们发觉自身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故而强化了对现有人员的科研支持力度,同时通过组建临时项目组的方式,促进人才协同教科研创新,强化内生动力。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通过设立奖金和加分等措施,激励号召教研员提高科研水平,引导教研员多出成果。
我院在培养现有人才方面还需完善扎实有效、持续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途径,现有的绩效体系难以做到真正奖勤罚懒,激活人才动力。
(五)校园文化建设。一是以校园文化汇聚团结干事、众志成城的斗志。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教育学院等单位的校史馆及宣传片等文化载体,体现出浓厚的爱院兴院之情,其用心之作能看出对发展每一步的设计与留存,积淀了几代人的青春与热血。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共商大计、共成大事的干事合力相映成趣,互惠互进。二是以人性化的校园基础设施设计和基础服务涵养文化内涵。有些机构不仅图书馆、廊台庭院等布置陈设显示出雅致的书香韵味,就连培训的飲食起居等都饱含着细致的人文关怀。三是以相得益彰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共同营造适宜师生的精神家园。尽管是主要进行培训的成人高校,福建教育学院也狠抓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以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干净整洁的校容校貌、整齐划一的学校标识丰富精神品味。
(六)教育信息化。一是教育现代化首先要跟得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培训的服务由互联网向移动端的转移已逐步开始。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已将主要核心工作基本都置于其网络平台上,绝大部分培训工作的开展都依托网络管理和服务来提升效率、优化质量,在“互联网+培训”方面已经实现手机端应用于培训。二是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服务平台正向着多元化、立体化交互的趋势转型。辽宁教育学院正统筹推进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启动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并力图实现同步直播与线上辅导。三是科技公司可以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将功能研发全部交付给专业的科技公司(即以资金买设计与服务)来设计和运维,内设的信息技术科只负责监管和提供功能需求信息。
而我院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安全隐患和发展瓶颈,在资源建设、顶层设计、体系构建等方面有待提升;我们虽然依托“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实现了现代化培训的一些功能,但还达不到全体注册教师“想用”“爱用”的程度。网站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的缺失,使网络安全问题成为短板。我院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技能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对以上单位的调研,我们发现:运行良好的单位都是结合自身优势,坚持住了自身特色,从而实现了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比如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服务决策方面,积极参与重大项目研究、主动承担事关教育发展大局的调查研究,其创办的内部杂志《教育决策参考》共出版28期,18期都有省领导的批示。以其在湖南省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位置赢得了主动权,获得了上级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积极争取湖南省教育厅及政府的支持,打造自己稳固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及运行平台。打破以往遴选项目县——专家评审——拨款建设的传统模式,变被动等靠为主动争取,待选项目县要参加答辩阐明自己的优势与发展目标方向,经过争取获得的资质项目县在后期建设中会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不达标,还会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约谈,所以在项目县建设上更具创新性和积极性,其在湖南省超然的教师培训地位与教育厅的大力支持有一定的关系。
三、建议和对策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我们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总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来进行宏观指导,对深化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都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和发展的指引。当前,深化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对于我院来说,进一步紧跟教育改革形势、深化自身发展的难度加大,面临的情况也错综复杂。学院的任务不仅包括延续和创新原有优势领域,更有随社会主要矛盾、政策要求等变化而产生的新需求和新问题。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教育强省等宏观政策方面要充分研判、主动对接、勇于担责。
近年来,学院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坚持研培一体,构建并完善了四级教研、五级教师培训体系;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以我院为平台正在吉林省筹建;教育信息化成为新的发展着力点。为此,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继续发挥教研支撑作用,为我省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做出新贡献。一是准确把握新时代教研工作职能,高效完成教研工作使命。及时深入跟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继续做好关于教育教学理论、课程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服务和指导。二是根据形势和要求完善教研管理体制和制度。根据《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政策,协助教育厅研究出台并贯彻落实我省的相关意见和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根据新政策和新理论研究成果,理顺教研管理体制,明确省、市、县、校级教研机构主要职责,发挥四级教研系统的联动作用。三是完善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教研工作规范,促进健全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的制度体系,紧密围绕高考、中考改革导向,聚焦深化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强化课程教学研究。四是创新教研方式,深入开展“研培一体化”的理论探究,以研带培、以培促研,实现教研和培训工作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教研和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五是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选拔部分一线优秀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充实省级教研力量,完善教研员准入、考核、培养、培训制度,制订出台《吉林省教育学院兼职教研员管理办法》,保持兼职队伍的流动与相对稳定,形成对学院专职教研员的有益补充。
(二)进一步优化培训,深入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建设好“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切实改善市(州)教育学院基础条件,推动体系内教师进修院校能力升级,优化县域内“县—片(学区)—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以吉林省教育学院为龙头的“省—市—县—片—校”五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推进大学区内涵发展,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二是强化全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和吉林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培训和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建设,做实做强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强化通过承担重大研究项目,整体推进基于培训实践的学术研究,促进培训队伍的专业化;以优质的学术研究成果指导培训实践,促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树立学院在培训业界的专业化形象。三是抓好培训品牌建设,培育名优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形成教师培训、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品牌;完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突出吉林“研培一体”特色;制定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需求的培训质量提升计划,构筑具有学院特色的培训工作理论体系和实践规范,完善学院培训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优化流程管理,提升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效率。构筑“学术化、专业化、信息化、社群化”的品牌形象。四是继续做强委托培训,调研制定委培培训的战略发展规划,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进行市场化运营的切入点。五是继续巩固校(园)长培训的优势,加强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和专家队伍建设,拓展培训途径与平台,建立丰富、完善、多元、立体的校长培训体系,推动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校长培训工作专业化水平。六是争取拓展国外研修的渠道,拓宽国际视野。
(三)持续推进办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发展的急需人才和特色人才。一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功能,坚持全流程管理和规范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二是提升现有办学质量:加速提升高职学院的办学质量,探索特色化、有需求的专业和学科建设;积极探索民族预科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注重形成学院民族教育特色;努力拓展成人教育办学领域和规模,响应国家“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设计特色专业,增強办学吸引力。三是统筹推进高职办学工作,采取联合办学等方式,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新模式,着力提升办学品质,打造符合省情的高职品牌专业。四是强化办学物质支撑:统筹考虑办学空间,形成指向学院未来发展的、更长远的方案。整合现有闲置资产,合理调配资源,使其功能利用效能最大化。依据现有条件,着手建设几间设施先进、具备升级空间的“智慧教室”,以此优化学院研训条件。五是适时壮大办学格局:提前研判深化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需求,着眼于教育现代化2035的要求,本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原则,借鉴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经验,合并或新建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力求承担乡村教育和学前教育短缺师资的培养任务。
(四)以新理念新机制吸引和用好人才,营造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氛围。一是构建完善的“引、育、用、留”人才制度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和落实,切实推出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我院人才培养措施。二是统筹建设教研、培训、教学、管理及教辅五支队伍,结合学院工作的现实需求加强对院内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设计各类人才的素质提升计划,制定实施教研员、培训师、教师、管理者和教辅人员等的研修规划。三是适时引进一线优秀的学科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尽快完成对教研队伍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的调整,建设合理有序的人才梯队。四是加强科研条件和薪酬待遇等保障,积极搭建学院科研和学术平台,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继续完善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五是搭建高层次人才个人职业与学院事业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平台,形成“育得起、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育才、用才环境。六是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提升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水平,基于大量扎实而生动的一线教研、培训经验,通过重大项目、规划课题、系统调研等途径创新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使学院具有活跃而善于升华的学习力、思考力和执行力,构建人人心情舒畅,人人积极向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良好氛围,让追求卓越的上进精神在学院蔚然成风。
(五)抓实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立德树人、教学相长的精神家园。一是构筑以办学特色、校训精神、办校理念和文化品格等要素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体系,发挥其凝聚人心、展示学院形象、提高学院文明程度的重要作用。二是通过建设校史馆、改造图书馆、拍摄学院宣传片、统一对外宣传标识等工作,丰富承载学院“进德修业、自强不息”校训精神的物质载体,进一步汇聚学院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三是强化环境育人功能,建设有文化品味、有人文内涵的校园环境。四是加强对学院的宣传,力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上宣传学院工作,推介典型经验。五是依托学院网站、院报、微信公众号、学报等思想宣传平台,弘扬全省先进教育思想、经验和成果传播,做大做强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传播。以实际行动展现学院的文化自信和教育自觉,争做我省先进教育文化的探索者、引领者和践行者。
(六)切实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建设面向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体系。一是着眼于5G时代的发展趋势,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我省实现同步互通、共享为目标,统筹推进各类教育、教研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构建并完善服务于全省的、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的平台,切实助力教育公平与均衡,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二是完善“吉林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强化互联网+“研培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全省各级教研、培训工作的开放性,提高各级教研、培训部门工作的协同性,放大教研、培训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学院服务的普惠性;在此基础上,推动建设符合我省教育需要的智能服务平台,拓展为全省教育现代化服务的能力,结合学前、中小学和职业教育教师研修、教育教学需要,规划建设吉林省教育教师大数据平台和教师、干部在线培训学习、在线互动教研、质量监测评估、师德师风研修、城乡教学互助等子业务平台。三是积极利用现有教研、培训优势,积淀具有学院版权、知识产权或使用权的数字资源。四是努力打造智能教育学院,做到智能党务行政办公、后勤服务、财务管理,师培干训、教研管理、职教管理、教学管理,规划并实施面向学院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提高其应用信息技术转变研培方式的能力,积极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五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完善“吉林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平台,结合全省“十四五”重大平台建设,拟在平台上丰富如下系统功能:师德师风研修管理系统、全省教师在线教育系统、支持校本研修平台、学分管理系统、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管理分析系统、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城乡教育教学互助系统、基于AI技术的全省教师信息化管理分析系统,努力奠定我院在推进全省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为助力吉林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全面腾飞发挥重要而坚实的作用。六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吉林省信息化应用创新展示中心,汇集从学前到职教的教育信息化研发最新成果,为全省信息化应用提供最新解决方案。
(七)将自身打造成为教育智库,为全省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一是建设教育行政部门“看得上、用得着、信得过、靠得住”的体系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智库,主动紧密对接省教育厅各处室工作,全面提升服务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二是注重将全省的教育现象、教育经验、教育问题归纳总结,形成对教育热点问题、本质问题、关键问题的理论升华和对策研究,主要为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既要有中长期的研究项目策划,同时也要有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回应。三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协同研究的工作机制,探索在一些事关全省、时效性强的任务中进行项目管理,合力攻关。四是强化在教育政策咨询和教育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实效,发挥更大的作用。五是要强化自身在专业领域内的优势,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解读,对各类教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通过信息发布、权威发声,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2017-02-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1/201702/t20170217_296529.html.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2018年11月7日.http://www.moe.gov.cn/s78/A06/A06_ztzl/ztzl_shgggffz/shgggffz_wj/201811/t20181116_355005.html
[4]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2019年6月23日..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7/t20190708_389416.html.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9年06月19.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trs=1
[6]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8年1月31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Abstract:In The era of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moting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the repor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six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has thorough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the units and institutions with similar functions 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Jilin Province in improving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horoughly implementing the important discuss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education. And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in the new er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lated requirements and document spirit, draw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continue to play the rol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upport, make new contributions to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in our province; further optimize training,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era teachers; continue to promote school running, cultivate the urgently needed and characteristic talents to adapt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o attract and make good use of talents with new ideas and new mechanisms,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enterprising and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build campus culture, build spiritual hom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education, and build an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oriented to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education modernization;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development
[責任编辑:黄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