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杰
摘 要:大学物理在理工科高校中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专业基础的搭建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是必不可缺的,因此有必要对其课程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与改进。翻转课堂、慕课、互联网+等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少数全国甚至全球知名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管理和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大部分一般普通高校中却很难实际推行起来。本文基于一般普通高校(非重点名牌大学)教師和学生的客观情况和基本特点,针对部分高校在大学物理课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事务混乱、分工不明确、师生教学积极性低、课程教学效果差的客观实际问题,从端正教学态度和理念、核心管理团队的组建、团队成员的分工与激励、教学与考核制度的规范与统一等方面,对大学物理的课程管理模式进行探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经过实践验证的改进方案,以确保各项课程事务有序高效完成,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物理 课程管理模式 探究 改进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1(a)-0208-02
大学物理作为普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类高校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专业基础搭建和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大学物理的重要性,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很高的价值意义。相对于名牌重点大学,由于任课老师和学生基本素质的差距,在很多一般普通高校中,如笔者所在的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曾经出现过由于课程管理混乱,影响任课老师的备课和授课,进行影响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更严重的是有些同学甚至产生了恐惧和厌倦心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也难以满足国家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基于普通高校(区别于重点名牌大学)任课老师和学生的客观情况和基本特点,针对性地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期望能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管理模式,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1 当前大学物理课程管理模式改革的分析
大学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大学物理课程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究也早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也得出了很多的创新模式和方法,如当前界内广为流传的慕课、翻转课堂、同伴教学法和互联网+教学模式等[1]。这些模式和方法确实有一定的创新性,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对各个环节进行详细推究,在实现和推进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具体的问题。当然这是创新过程都会遇到的难以避免的挑战。这些新颖的教学管理模式,用客观数据证实了,在提出者所在的高校(斯坦福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确实取得了比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更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不能回避和忽视的客观事实是,这些高校都是全国甚至是全球著名的名牌大学,这些高校的任课老师大都是知名专家教授,能进入这些高校学习的学生都是同龄学生中的学霸和尖子生。这些创新的课程管理模式能开展和推进的必要前提是任课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高尚的师德师风;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而在教师水平和生源质量一般的普通高校,如果刻意忽视这些差距,而只是简单和机械的套用这些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实际能达到的效果很难保证,甚至连是否能顺利推进下去都存疑。对于创新和优秀的教学管理模式,我们应该积极去学习和接受,但是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造。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这些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要必须坚持的。
2 大学物理课程管理模式改进的探究
由于普通高校任课教师和学生客观情况和基本特点的差异,在实际大学物理教学和管理中,我们很难简单套用慕课、翻转课堂等与传统教学管理截然不同的新型模式。更为稳妥和切实可行的策略,或许是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进行适当的微创新和改进;在保证课程基本的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针对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着力于加强任课老师教学的规范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提高[2]。
作为学校大学物理课程的负责人,结合多年大学物理实际教学和管理过程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2.1 端正教学态度和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学校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影响着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的根本。作为高校课程基础和核心的基础必修类课程的典型代表,大学物理值得也应该被老师认真教好,被每一个学生认真学好。任课老师应该要首先充分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积极认真地备课和教学,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同学们尽可能地学好。学生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本课程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主动认真学习,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学好。如果在基本的态度和理念上都出现了问题,老师和学生都不重视,都是消极应付地对待,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就是不可能的了。
端正对本课程的教与学的态度和理念,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专门提出这一点来强调并非多此一举,没有意义。笔者所在学校之前就出现过部分老师和班级,对待本课程态度不认真,老师教得水、学生也学得水的典型反例,不能不让人警惕和反思改进。
2.2 组建规范的课程管理核心团队
部分高校由于没有规范的课程管理核心团队,导致在课程管理方面的分工混乱,各方面管理事务难以正常高效地展开,严重影响到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由于各种客观情况和特殊原因,没有设立专门的大学物理教研室。每年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由全系的几十位老师共同承担,而每位老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都是不固定的,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这样就导致之前的课程负责人很难安排各种教学任务之外的课程事务和工作,勉强安排下去之后,最终完成的效果也很不理想。即使是高校教师,也不可能人人都做到任劳任怨,大公无私,大都希望付出有收获,多劳多得。所以在安排期末考试命题、补考阅卷、课程竞赛等教学之外的课程工作时,被安排到的老师很多都觉得吃亏不满意,完成工作时也经常是应付了事;为了尽量公平和照顾各位老师的感受,一般又是轮流安排,做不到专人专职专业,各项工作的实际完成效果都很难尽如人意。这一点在期末考试命题表现得尤其明显,被安排到的老师主观上不满意,出的题目比较随意质量不高,而且又是偶尔出一次题,导致最终出的题目在难度和范围上不合理,对任课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备考,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和误导。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担任大学物理课程负责人后进行了改进,组建了一个五人的核心管理团队。其中两人分别专门负责课程两个层次的期末考试试卷命题,务求命题的规范准确和科学合理;两外两人协助笔者处理试题审核、随堂听课、补考阅卷、新教材调研以及考核资料整理归档等其余的课程事务。核心管理团队的各个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协作,重要问题通过核心团队集体会议商议解决。对于团队成员的辛劳付出,每学期以固定的适量的额外大学物理课时进行补偿,在保证公平性的同时,促进提高成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成立两年以来,团队成员都能积极主动、认真高效地完成各项分配的工作,大学物理课程的各项管理事务有序推进,解决了以前长期存在的很多问题,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2.3 规范和统一教学与考核制度
基于普通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与考核制度方面,过度的自由可能反而会带来课程教学与考核的混乱。如果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命题标准,任课老师在知识讲授和学生在听课学习时,就把握不住重点和要点,久而久之,還有可能造成学习态度和思想认识上的误解和懈怠。
比如,某些高校在考试命题时没有明确的标准,在授课内容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而采用给期末考前复习题和公式表等简单粗暴的手段来解决课程通过率低的问题。导致不少任课老师把握不住上课的重点和要点,不分繁简主次全部通讲,或者天南地北的胡吹乱侃。长期下来,不仅任课老师会觉得疲倦懈怠,学生自然也难以持续积极认真的学习。到最终,就难免走到平时老师不认真教,学生不努力学,就都指望着靠期末考前复习题冲刺应付的境况,教学效果自然很差。
这类现象在笔者所在的高校也曾经多次出现过。笔者组建起核心管理团队之后,首先通过团队会议,根据师生具体情况讨论、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然后与团队成员达成统一和明确的认识,严格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期末考试命题,并参照教学大纲制作统一的授课PPT和习题集。再通知和要求各位任课老师严格参照教学大纲,采用统一的授课PPT和习题集,进行认真充分地备课和授课。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发挥和扩展,但一定要有基准有界限,要能收放自如。然后取消了之前长期存在的期末考前复习题和公式表,要求所有任课老师和学生形成普遍的共识,平时就要认真努力地教与学,而不要寄希望于期末的考前冲刺来应付了事。
改革两年以来,各位任课老师平时备课上课认真规范,大部分学生平时学习积极努力,逐渐营造和形成了良好的教风与学风,科学而合理地整体提高了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6]。
3 结语
本文基于普通高校师生的基本特点和客观情况,结合笔者多年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对课程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探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这些方案已经在笔者所在的高校得到具体的施行与实际的验证,对高校大学物理管理模式的改进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思思,罗莹.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大学物理,2018,37(6):50-56.
[2] 李士军,于秀玲.大学物理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2011,28(4):368-369.
[3] 丁启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探索[J].山西青年,2018(7):205-206.
[4] 刘小妹.高国军.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27):225-226.
[5] 王慧君.大学物理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8):69-71.
[6] 何军,潘长宁.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界,2018(1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