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兆峰
【摘要】 目的:分析快速血糖仪与检验科测定血糖结果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100例接受血糖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快速血糖仪和检验科测定两种血糖检测方法,比较采用两种检测方法检验后的血糖值。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验后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和检验科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差异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快速血糖仪;检验科血糖测量
糖尿病是一种成因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生。糖尿病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会对患者的健康带来诸多的潜在危害。有研究表明,高血糖人群发生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亦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血糖高会增加恶性肿瘤的罹患风险。在糖尿病的治疗当中,需要基于检验科提供的血糖报告选择合理的用药剂量,以免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而检验科一般采用常规生化仪进行血糖检测。糖尿病患者在家庭生活当中,也需要做好自我管理,因此快速血糖仪得到了广泛应用,定时监测血糖,有助于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用药后低血糖的发生。检验科血糖检测和快速血糖仪检测的准确性是否存在差异,目前临床上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我院开展了本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100例接受血糖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0例、女50例,年龄26~85岁,平均年龄66岁。纳入标准:于我院住院,包括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和血糖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均有血糖检测的实际需要;在知情的情况下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病;神志不清。本研究已经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快速血糖仪和检验科测定两种血糖检测方法。为避免其他因素对血糖测定值的干扰,所有患者均于晨起空腹条件下进行血糖检测及快速血糖仪检测,参数设置、血糖试纸等完全一致,检验科生化仪参数设定完全一致,血液抽取方法完全一致。
1.3 观察指标
比较采用两种检测方法检验后的血糖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先将数据录入到系统当中,再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检验后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过程中,血糖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的血糖监测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血糖控制质量[1]。快速血糖仪操作简便,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检验结果,目前已在门急诊和各个临床科室当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此外,在患者的居家血糖管理当中,快速血糖仪的应用必不可少。检验科测定血糖需抽取外周静脉血,主要用于患者入院检查和健康体检时[2~3]。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两种血糖检测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易对临床病情判断和用药调整带来干扰。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种血糖检测方法得出的血糖值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在合理范围之内。且在血糖测量当中,影响血糖值的因素较多,包括测量前饮食、消毒方法以及测量仪器的参数和操作规范程度等,均可能影响血糖的检测结果。因此,可以认为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无显著差异。
两种血糖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领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检测结果均较一致。快速血糖仪主要应用于患者住院期间或者居家血糖测量当中,而检验科血糖检测方法在医院体检当中应用更为广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对于临床用药和护理工作均具有指导作用,血糖检測也是临床上评估糖尿病患者居家健康管理质量的主要措施,快速血糖仪操作简便,因此是患者居家病情监测的得力助手。
综上所述,快速血糖仪和检验科血糖检测的应用领域有所不同,操作方法不尽相同,但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均较为准确。
参考文献:
[1]岳丽娟.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价值比较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3):119-120.
[2]郭翠红.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3):33-34.
[3]任守花.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血糖的效果对比[J].智慧健康,2020,6(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