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2020-05-08 10:05吴贵春
关键词:着力点探析课程思政

吴贵春

摘 要:“课程思政”的提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课程思政”的根本点在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为此,必须把握三个着力点:即“教书”与“育人”的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结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着力点;育人;探析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標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20)04-0095-04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The fundamental point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educate people in all aspects and to play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Therefore, the three key points must be grasped: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explicit education” and  “implicit educ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doctrination” and “inspiration”.

Key words: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cus; Education; Analysis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课程思政”的提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为此,必须把握三个着力点。

一、 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多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政工队伍,而忽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课程思政从立德树人的高度,要求专业课教师要担起育人责任,要将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要求教师既要“授业”,又要“传道”。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授业、解惑当然必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传道。也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道德品质得到提高,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可反观我们的高校教育,重智轻德的现象还依然存在。一些教师认为教书是我的责任,育人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把教书与育人完全对立起来。一些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审时,只重视论文、课题的考核,而忽视师德的考核,导致教师一门心思报课题、写论文,把育人工作放在一边。这样的教师怎么能称得上合格的教师,这样的教育怎么能适应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习近平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只有做到“教中有育、育中有教”,才无愧于新时代教师的光荣称号。

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要求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良好品德。专业知识是教师的看家本领,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教师就得不到学生的信任,更谈不上育人,这就是“亲其师,而信其道”的道理所在。但一个教师仅具有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品德。习近平指出:“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一是爱岗敬业。要干一行爱一行,自觉抵制金钱、物欲、名利的诱惑,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作自己的神圣责任。二是热爱学生。教师要富有爱心,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促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三是以身作则。加强自律,用“四有”好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境界得到提高,道德品质得到增强。

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要求教师既要潜心问道,又要关注社会。广大教师要潜下身子钻研学问,研究教育规律。学问之道在于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只有心无杂念,不断探索,才能有所成就。同时,教师要关注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关注社会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潜心问道”的实效性的体现[4]。关注社会要求教师要认识社会的政治要求。国家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教师要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责任。关注社会要求教师要认识自己的时代责任。高校教师要从时代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把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关注社会要求教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5]。教师要把学问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为生产实践解决技术难题,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 把“显性教学”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显性教育是教育者有组织的对教育对象有意识地、直接地、公开地施以思想政治影响的方法[6]。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来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的教育过程。两种教育方法各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显性教育的优势在于教育目标的明确化、教育主客体的固定化和教育内容的系统化,隱形教育的优势在于教育目的的隐蔽性、教育双方的平等性和教育效果的愉悅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重视显性教育,又要重视隐性教育,只有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才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显性教育,而专业课程侧重于隐性教育。尽管两类课程的教育方法不同,但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立德树人服务。强调课程思政,并不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不重要了,抑或被专业课程替代了,而是强调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等重要。

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要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明显的显性教育功能。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如何进行思政课改革呢?第一,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专题性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发挥各位教师的特长,使教学内容更加精细化,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强化问题意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千人一面,不是从问题入手,而是满足于理论的灌输,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导致学生感到“不解渴”,甚至有抵触情绪。强化问题意识,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惑,直面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让理论接地气,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将总体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 [7]第三,发挥网络课程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正成为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借助网络的传播优势,开发思政课在线课程,打造一批思政精品微课和慕课,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覆盖面,以适应新形势对思政课教学的需要。

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隐性资源。从表面来说,专业课程主要是知识传授,但从教育的本质来说,专业课程除了知识传授外还具有思想教育的功能,而且这种教育具有隐蔽性,更易被学生所接受。西方国家对隐性教育比较重视,如“美国的公民教育表面上看来都是知识性的教育,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但美国的价值观、政治观、美国文化等意识形态却无形地渗透在其教育内容之中” [8]。因此,重视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各门专业课程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人格也得到滋养。如《中国法制史》课程,可以结合中国封建社会刑法的残酷来引导学生认识现代社会法制的文明和进步;再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可结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引导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各门专业课程中都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关键是教育者要善于挖掘并巧妙应用。渗透式教育并非是将德育因素强加于知识之中,而是强调知识本身就包含有德育功能,只要稍作提升便能发挥独特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与品德的同步发展。

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品质,具有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就如同阳光和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塑造着学生的品格。可以说,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忽视校园文化这一重要载体。一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包括学校的校徽设计、人文景观、建筑布局、校园环境等,这些物质资源饱含着学校师生的创造,凝聚着师生的情感,对师生精神品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学校要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使之更富有精神内涵。二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良好的精神文化对师生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要切实加强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凝炼学校的精神品质,形成学校鲜明的文化内涵。三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在规范师生行为、构建良好校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要从有利于师生成长角度,制定相关制度,使师生的行为有明确的参照标准,使学校的良好精神品质得以传承。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既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又要保证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制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 把“灌输性”与“启发性”结合起来

灌输与启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灌输教育本质上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教育,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人们进行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使之树立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9]。启发教育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把灌输教育与启发教育结合起来。

灌输教育符合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规律,因为科学的理论不可能自发产生,需要从外部灌输进去。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适时对他们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把握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这就决定了灌输的必要性。当然,在实施灌输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多采用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师生互动中实现育人的目的。运用启发性教育方法,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为课程思政营造良好氛围。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反思我们的教育,仍然存在“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现象,这样怎能提高教学效果,怎能达到课程思政的要求。教师教学过程是双向的,既有知识观念的双向交流,也有精神情感的双向沟通。通过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为构建师生教育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与心交流,既是实现碰撞与知识创新的过程,也是情感交融与道德实践的过程,更是灵魂对话与人格塑造的过程” [10]。教育是探索和启蒙,而不是压制和独奏,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双方才有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教师才能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因势利导。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理解和宽容是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尊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与自主作用,从而提升其向善的力量。

运用互动的教学方法,为课程思政注入活力。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自说自话,而是师生的共同探讨。只有通过师生互动,才能促进学生思考,进而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教师要采用辩论式、案例式、讨论式等互动的教学方法,使教而有思,思而有新,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互动式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为:教师通过设计具有争议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受教育者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争辩。同时,教师要对学生不同的观点进行归纳和评判,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于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并针对他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思想的相互碰撞、相互交锋中,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运用互动性教学方法还要注意三点:一是所选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既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又要反映社会热点问题。教师要结合自身的课程特点,选择恰当的内容,来组织学生讨论。二是对于学生在讨论中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三是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不能让讨论冷场,更不能把讨论课变成信口开河。

改革考核评价机制,为课程思政提供制度保障。考核评价机制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体现育人思想,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坚决摒弃传统的应试思维,解决考试与学习错位的问题[11]。坚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考试与日常学习的衔接。摒弃单一考核的传统思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围绕增进知识、培养能力、培育情感、践行价值的考核维度,引导学生“知能情行”的全面进步。摒弃约束性考核,建立激励性考核机制。学生的学习重在鼓励,通过公正的评价,激励学生更加自觉地学习,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从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育目标。

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只有坚持把“教书”与“育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灌输性”与“启发性”结合起来,才能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发展,开创课程思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本报评论员.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09-15(01).

[3]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02).

[4]郭战伟.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N].河南日报,2017-10-11(10).

[5]習近平.习近平治国理政“100句话”之: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EB/0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611/c1001-28425302.html,2016-06-11/2019-06-02.

[6]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8]燕秀梅,陈冬林.美国公民教育的隐蔽性对我国思政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13(5):230-231.

[9]何明.关于新形势下“灌输”教育的几点思考[J].2003(1):131-133.

[10]王宏.新型师生关系的伦理向度与价值追求[N].光明日报,2019-03-18(15).

[11]张健华,聂丽琴.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N].天津日报,2016-12-19(09).

[责任编辑:范 君]

猜你喜欢
着力点探析课程思政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VR阅读探析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