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框架对捐赠意愿的影响

2020-05-08 16:11翟晴盈井淼
上海管理科学 2020年2期

翟晴盈 井淼

摘 要: 探讨募捐信息的统计数据呈现方式是否会对捐赠意愿有所影响,即究竟是短时间框架与低数值结合,还是长时间框架与高数值结合的表述更能引发个体捐赠行为。解释水平理论认为更短的时间框架表述会使事件距离更近,而基于基础概率谬误理论,人们在进行主观概率判断时倾向于使用具体突出信息而忽略掉基础信息。两种理论应用于此将得出相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解释水平理论是时间框架对捐赠意愿影响的作用机制。短时间框架下个体感知的事件距离更近,因而捐赠意愿更高,并且这种效应对未来结果关注度低的人作用显著,对未来结果关注度高的人无明显区别,解决了将时间与数值信息结合的框架效应的理论矛盾,为慈善机构改善募捐策略提供了启发和实践方法。

关键词: 时间框架;捐赠意愿;未来结果关注;解释水平理论

中图分类号: F 270

文献标志码:A

The Impacts of Temporal Framing on Donation Intention

ZHAI Qingying JING Miao

(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Whether the statistical presentation of donation information will have an impact on donation intention is discussed.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of every day framing with low numerical valu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every year framing with high numerical value, which can trigger individual donation behavior? Construal level theory holds that short-term temporal frame make the event seem more proximal. Based on base-rate neglect theory, people underutilize relative information and overutilize other salient inform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theories results in opposite conclusion.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construal level theory is the mechanism of temporal framing effect on donation intention. In every day framing, individuals perceived proximity increased, resulting in higher willingness to donate. Moreover, this effect is mainly significant on people with low 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 The research solves the theoretical contradiction of framing effect with both time and numerical information, and provides enlightening and practical approach for charity to improve fundraising strategy.

Key words: temporal framing; donation will; 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 construal level theory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慈善事业也更多得到社会与政府的关注重视。长期以来,中国的慈善事业主要依靠少数企业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大额捐赠,体制不透明与募捐程序设计的不成熟使得积极参与捐赠行为的个体群众比例极少,这无疑降低了捐款总额和社会福利,因此促进个体捐赠行为的研究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

个体捐赠行为的影响因素繁多,目前募捐策略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情绪、劝捐策略、信息呈现形式(图片、数据、叙述)以及框架效应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影响。不同于以往框架效应的研究,本文将在健康行为领域获得广泛关注的时间框架概念引入捐赠领域,并根据实际应用将其与数据信息结合以考察其对捐赠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探究 “每天有150人因……死亡”(按天计的时间框架)与“每年有5万人因……死亡”(按年计的时间框架)哪种表述更能激发消费者捐赠行为。这类统计数据出现的目的在于吸引观看者注意,使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与紧迫,并促使他们采取行动加入慈善以改善这种状态。相较于其他详细背景资料描述,这类信息简洁有效地抓取人们的关注,而每天与每年两种不同的表述框架常常等概率出现,究竟两种不同框架哪种在慈善领域更有效?其中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种作用是否对于不同特质的人群同样有效?本文将予以解答。

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1.1 框架效应与时间框架

框架效应是市场营销中经常运用到的一种沟通策略,不同的信息表述方式会对个体的心理感知造成不同影响(Tversky and Kahneman,1985;Levin et al., 1998),这种现象已被广泛运用到沟通决策、健康行为、公共政策等各个领域。在慈善领域中,捐赠者对慈善目标的感知价值也依赖于信息所设定的框架(Das et al.,2008)。研究表明损失框架相比于得益框架,更具说服力并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Banks et al., 1995; Homer and Yoon, 1992),同时倾向于激发个体的自我涉入及同情心(Chang,2007)。随后针对慈善机构营销的实验研究证实了在损失框架下,劝捐效果更佳(Chang and Lee,2010)。

消费者对于数据信息的表达差异非常敏感(Chandran and Menon, 2004; Chang, 2006; Wong and Kwong, 2007)。时间框架如每秒、每天、每月、每年是统计数据的常用表现形式,客观上意义相同的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时间框架产生不同效果。目前针对时间框架的研究较少,研究较为成熟的“时间距离”概念与“时间框架”有很大的相通之处。时间距离指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例如“明天”“明年”)与参考点(通常是“今天”)之间距离的远近,较多应用在风险决策领域,探究疾病或危险描述的距离远近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基于解释水平理论,人们往往使用低解释水平概括时间距离较近的事件的相关信息(Liberman and Trope, 2003),对后果的感知更具象、细节化,因而更近的时间距离描述更能让被试者意识到疾病危害或潜在威胁,并及时体检(Orbell and Hagger,2006)、接种疫苗(Kim and Nan,2016)、戒烟(Zhao and Nan,2015),等等。

Chandran 和 Menon(2004)通过实验证实了解释水平理论同样可以解释时间框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每天的表述相比每年,其时间距离更近,对风险的感知距离更近、更具体。因此,短时间框架表述的健康警告更有效果。但研究中为避免后果数据的大小对消费者风险感知的干扰,表述中并未考虑引入具体数值的巨大差异,仅探究“每天有很多人……”与“每年有很多人……”框架对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影响。Chang 和Lee(2010)首次在捐赠领域研究中引入了时间框架概念,指出:当使用得益框架时,短时间框架更有效,因为对应的小数值会让目标看起来更易达到,捐赠者更有动力;当使用损失框架时,长时间框架更有效,因为对应的大数值会让损失看起来更严重;当图片与文字都是得益框架时,长时间框架更有效;当图片与文字都是损失框架时,短时间框架更有效。

1.2 未来结果关注度

未来结果关注度(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由Strathman等人(1994)提出,是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当前行为的潜在远期结果,并在多大程度上受这种潜在结果的影响。未来结果关注度属于个体相对稳定的特征,未来结果关注度低(即时取向)的个体通常更关注及时需求和短期后果,而未来结果关注度高(未来取向)个体往往会顾全其行为的长远后果和收益,理性权衡做后出行动,他们愿意为了未来收益而牺牲当下的幸福。研究显示未来取向个体更可能参与到保护健康行为中(Morison et al.,2010; Beek et al., 2013),即时取向个体则更可能做出冒险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Jean, 2012; Daugherty and Brase,2010)。

由于未来结果关注度捕捉了个体对现在及未来的看法,因此它对时间距离具有调节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健康行为领域研究。Orbell等人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出当采取某项行动的积极影响以远时间距离呈现而消极影响以近时间距离呈现时,未来取向的个体参与该行动的态度更积极,而即时取向的个体则相反(Orbell et al., 2004; Orbell and Kyriakaki, 2008)。

1.3 研究假设

已有研究表明每天的时间框架相比每年,使得人们对风险的感知距离更近、更具体(Chandran and Menon,2004)。因此,当面对每天与低数值结合的数据表述框架时,相比每年,捐赠者对该事件的感知距离更近。大量募捐策略旨在通過连接捐赠者与被捐赠者、缩短其心理感知距离来促使其捐赠(Smith and Berger, 1996)。同时根据解释水平理论,当个体感知到某项行为的后果在心理感知距离上(时间、空间、社会距离、不确定性概率)较近时,他们将更具备行动动机(Trope et al.,2007)。由此可知,对被捐赠者不利事件的感知事件接近度会激发人们的捐赠意愿。综上,我们推断每天时间框架下消费者的感知事件接近度更高,因而捐赠意愿更强。其中,感知事件接近度(perceived proximity)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件离他有多近或多远的看法(Wilson et al.,2011)。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1: 按天计的时间框架表述相比按年计的时间框架表述使人的捐款意愿更强。

H2: 感知事件接近度是时间框架对捐赠意愿影响的中介变量。

然而,基础概率谬误理论应用于此可得出相反的预测结果。该理论指出人们往往会忽略基础信息,而只关注显性信息(Yamagishi, 1997),例如“1万人中有1286人因此死亡”与“100人中有24人因此死亡”,前一种表述下被试感知事件更为严重。因此,数值更大更能让被试者意识到风险,而每天或每年的基础信息则会被忽略。由此判断,每年的时间框架与对应的高数值表述框架会使消费者的感知事件严重度更高。当人们感知到可能存在的未来事件有不利影响时,会有动机改变其行为以试图改善事态,对被捐赠者不利事件的感知事件严重度(perceived seriousness)会激发人们的捐赠意愿。综上,可以推断每年的时间框架下消费者感知事件严重度更高,因而捐赠意愿更强。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3: 按年计的时间框架表述相比按天计的时间框架表述使人的捐款意愿更强。

H4: 感知事件严重度是时间框架效应对捐赠意愿影响的中介变量。

每天的时间框架相较于每年,时间距离更近(Chandran and Menon,2004)。Orbell(2006)指出即时取向的个体会对更近时间距离的后果感到敏感、具体,在极端情况,他们甚至完全不理会未来时期的后果(Strathman et al., 1994)。因此,面对按天计的时间框架,未来结果关注度较低的人感知事件接近度更高、捐赠意愿更强。而未来取向的个体会关注到更远时间距离的后果,理性权衡后做出判断,即使看到每天的时间框架,也可以自然形成对更长时间框架结果的考量,因此他们通常不会被时间框架表述的不同所迷惑,时间框架对其感知事件接近度的作用不显著,对捐赠意愿的作用也不显著。综上,若假设一、二成立,即解释水平理论是其中的作用机理,则该主效应还可能因个体是否有长远视角、是否仅仅关注眼前短期收益而产生不同效果。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5: 未来结果关注度(CFC)调节了时间框架效应对感知事件接近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捐赠意愿。

H5a: 对于未来结果关注度较低的人,在按天计的时间框架表述下感知事件更接近,捐赠意愿更强。

H5b: 对于未来结果关注度较高的人,两种时间框架下感知事件接近度无显著差异,捐赠意愿无显著差异。

2 实验1

实验1目的在于探究究竟是由解释水平理论推出的H1、H2成立,还是由基础概率谬误理论推出的H3、H4成立。亦存在两种理论都成立的可能,感知事件接近度与感知事件严重度同为中介。

2.1 参与者与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中国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作为被试。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总共收集165份样本,排除填写无效的问卷,最终得到148份有效样本。其中,男生61名,女生87名,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的为30岁。实验基于两种时间框架选项——每天vs.每年,采用组间实验设计。

2.2 实验过程

首先,我们要求被试仔细阅读后续呈现的某帮助儿童重返学校慈善募捐项目的背景资料,其中操纵性信息以大号加粗字体凸显,被试随后根据阅读后的实际感受回答后续问题。被试被随机分配到每天和每年两个时间框架组,在每天组,操纵信息为“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天有2700名儿童因家庭困难失学”,在每年组,操纵信息为“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00万名儿童因家庭困难失学”。

参考过去相关研究(Bagozzi and Warshaw,1990; Batra and Stephens, 2010),采用4个问题衡量被试的捐赠意愿(α=0.925),具体如下:1)我会捐赠;2)我会关注捐赠的信息;3)我会参与活动相关的志愿者项目;4)我会将捐赠活动推荐给亲友。答案选项采用Likert 7点量表(“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使用语意差别量表法同时测量了感知事件接近度与感知事件严重度两个可能的中介变量。感知事件接近度通过4个问题测量(α=0.753),具体为“看到以上募捐信息后,我感到儿童安全问题”:1)很少发生vs.随时发生;2)发生在此刻vs.发生在未来;3)抽象vs.具体;4)与我无关vs.与我有关。其中,第二题反向计分。感知事件严重度通过两个问题测量(α=0.756),“看到以上募捐信息后,我感到儿童安全问题”:1)不严重vs.严重;2)数量少vs.数量多。实验还收集了被试的性别、年龄、学历、家庭年总收入、最近是否受捐助以及捐助他人等人口统计信息。

2.3 数据分析

2.3.1 捐赠意愿

首先初步分析各人口统计信息变量是否对捐赠意愿有显著影响,得出最近有无捐赠行为与捐赠意愿有显著关联。有捐赠行为的被试捐赠意愿(M=5.096)显著高于没有捐赠行为的被试(M=4.120),F=23.447,p=0.000。因此,在后续分析中,将该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时间框架对捐赠意愿有一定影响,但显著性一般(F=3.868,p=0.051)。对比发现,按天计的时间框架下被试的捐赠意愿(M=4.816)高于按年计的时间框架(M=4.398),支持了假设1。

2.3.2 中介检验

为进一步确认感知事件接近度是否为以上时间框架效应的中介变量,使用HAYES PROCESS模型4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图1给出了中介检验结果。数据表明:时间框架对感知事件接近度作用显著,β=0.419,se=0.170,t=2.465,p=0.015;感知事件接近度对捐赠意愿作用显著,β=0.724,se=0.078,t=9.307,p=0.000。通过5000次boostrap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时间框架通过感知事件接近度对捐赠意愿的间接效应,β=0.303,se=0.120, 95%置信区间为[0.078,0.549],不包含0,证明感知事件接近度的中介效用成立。同时,加入中介后,时间框架对捐赠意愿的直接作用不显著,β=0.051,se=0.162,t=0.313,p=0.755,说明感知事件接近度完全中介了时间框架对捐赠意愿的效用。使用相同模型探究感知事件严重度是否存在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并不存在时间框架通过感知事件严重度对捐赠意愿的间接效应,95%置信区间为[-0.105,0.140],包含0,因此感知事件严重度并未发挥中介效用。实验结果验证假设2成立。

实验1为上述假设1、假设2提供了支持,并否定了假设3、假设4。解释水平理论相较于基础概率谬误理论显然是揣摩不同时间框架表述对人们心理影响更有力的工具。基础概率谬误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统计数据信息表述的研究中,但该类研究中指出的常常被忽略的基础性信息为和显性信息同一性质的数字。这里有理由认为当基础信息与显性信息为不同性质信息时,人们对二者的选择性关注度会有新的改变,“每天”“每年”的字眼并不会被忽略。但以上时间框架对捐赠意愿的影响效应显著性一般,考虑或许这种效应因人而异,不同人群通过时间框架感知到的事件接近度不同,实验2据此研究解释水平理论的适用条件。

3 实验2

实验2目的在于探究个体的未来结果关注度高低对感知事件接近度是否有调节作用,从而对捐赠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H5),进一步清晰时间框架作用的理论机制与边界条件。同时,实验2更换了慈善项目的内容及相關统计数据,并以海报方式呈现,增加了研究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3.1 参与者与实验设计

共153名中国高校的大学生通过回答线上问卷参与该实验,排除填写无效的问卷,最终得到146份有效样本。其中,男生61名,女生85名,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的为35岁。实验为2×2的组间设计实验,即时间框架类型(每天vs.每年)×未来结果关注度(高vs.低)。

3.2 实验过程

该实验中首先要求被试仔细观看一幅关于儿童安全慈善项目的募捐海报,海报的上方位置以大号加粗字体展示操纵性信息,被试根据观看海报后的实际感受回答后续问题。被试被随机分配到每天和每年两个时间框架组,在每天组,操纵信息为“据统计,我国每天有150名儿童因意外而失去生命”, 在每年组,操纵信息为“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万名儿童因意外而失去生命”。

采用与实验1相同的方法测量捐赠意愿(α=0.926)、感知事件接近度(α=0.758)、感知事件严重度(α=0.880)。选择Joireman 等人(2012)的CFC量表衡量被试的未来结果关注度高低(α=0.853)。该量表共有14题,其中7题测量即时取向、7题测量未来取向,通过反向计分即时取向题,计算均值得出被试的未来结果关注度,得分越高则被试越关注长远后果,M=4.654,sd=0.773,未来结果关注度的分布见图2。此外,测量了被试对海报信息的评价(α=0.919),具体题项如下:1)海报的制作水平很高;2)海报很好地强调了其宣传内容;3)海报有很大的信息量。最后,被试填写了与实验1类似的人口统计信息。

3.3 数据分析

3.3.1 捐赠意愿

与实验1相同,得出最近有无捐赠行为与捐赠意愿有显著关联。有捐赠行为的被试捐赠意愿(M=4.843)显著高于没有捐赠行为的被试(M=4.002),F=14.882,p=0.000。因此,在后续分析中,将该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海报信息的评价通过对3个题项得分均值衡量,结果显示每天组对海报信息的评价(M=3.757)与每年组(M=3.681)无显著差异,F=0.086,p=0.770,因而可对两个实验组数据开展后续研究。

与实验1类似,使用方差分析得出按天计的时间框架下捐赠意愿(M=4.565)高于按年计的时间框架(M=4.183),但显著性并不理想(F=2.868,p=0.093)。

3.3.2 调节效应

下面将探讨时间框架对不同未来结果关注度的个体捐赠意愿的影响。由于未来结果关注度的测量是连续的,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究该调节效应。以均值±1标准差(sd)将被试分为未来取向和即时取向两组,进而分析两组个体对时间框架效应的作用是否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使用HAYES PROCESS模型1,以时间框架(每年=0,每天=1)为自变量、捐赠意愿为因变量、未来结果关注度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 2显著增加0.055(F=9.475,p=0.002),未来结果关注度对主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具体地,时间框架对捐赠意愿作用显著,β=4.215,se=1.281,t=3.289,p=0.001;未来结果关注度对捐赠意愿作用显著,β=0.621,se=0.186,t=3.343,p=0.001;时间框架与未来结果关注度对捐赠意愿的交互作用显著,β=-0.836,se=0.272,t=-3.078,p=0.003。通过对未来取向和即时取向组进一步比较分析得出:对于即时取向的个体(mean-1sd=3.881),面对每天的时间框架表述时捐赠意愿显著高于面对每年时间框架时,M每天=5.830,M每年=4.859,β=0.971,se=0.297,t=3.274,p=0.001;对于未来取向的个体(mean+1sd=5.427),每天的时间框架与每年的时间框架对其捐赠意愿的影响区别不显著,M每天=5.498,M每年=5.820,β=-0.322,se=0.296,t=-1.086,p=0.280。捐赠意愿数据见图3,初步验证了假设5a、5b的合理性。

3.3.3 中介检验

在实验1中,我们验证了感知事件接近度在时间框架对捐赠意愿影响中的中介效用,此处我们进一步明确调节变量未来结果关注度是否通过作用于中介来影响捐赠意愿。本研究以时间框架(每年=0,每天=1)为自变量、捐赠意愿为因变量、未来结果关注度为调节变量、感知事件接近度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使用HAYES PROCESS有中介的调节模型8进行boostrapping分析,中介模型见图4。

研究结果表明:时间框架与未来结果关注度的交互对感知事件接近度作用显著,β=-0.436,se=0.210,t=-2.079,p=0.039;对捐赠意愿作用显著,β=-0.459,se=0.206,t=-2.228,p=0.028;感知事件接近度对捐赠意愿作用显著,β=0.864,se=0.081,t=0.609,p=0.000。依据PROCESS运算得到的判定指标INDEX可得β=-0.377,se=0.197, 95%置信区间为[-0.803,-0.027],不包含0,说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是显著的。假设5成立。

具体地,对于即时取向的个体(mean-1sd=3.881),时间框架通过感知事件接近度影响捐赠意愿的间接效应为0.826,se=0.197,95%置信区间为[0.473,1.251],不包含0,中介效应显著。对于未来取向的个体(mean+1sd=5.427),时间框架通过感知事件接近度影响捐赠意愿的间接效应为0.244,se=0.226, 95%置信区间为[-0.217,0.675],因此中介效应不显著。

实验2验证了未来结果关注度对感知事件接近度中介效應的调节作用。对于未来结果关注度低的个体,感知事件接近度的中介效应显著,越短的时间框架表述越能引发其紧迫感,从而捐赠意愿显著更强。而对于未来结果关注度高的个体,感知事件接近度并未发挥中介效应,该类人群在长时间框架下的捐赠意愿略高于短时间框架,但差异并不显著。实验2是对实验1的有力补充完善,进一步清晰了解释水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理论机制,验证了感知事件接近度的中介作用及其适用条件。

4 結论

4.1 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假设1、假设2及假设5、5a、5b成立。得出募捐信息的统计数据呈现方式会对不同人群的捐赠意愿产生不同影响。解释水平理论是时间框架对捐赠意愿影响的作用机制。未来结果关注度调节了时间框架效应对感知事件接近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捐赠意愿。实验结果否定了假设3、假设4的合理性,意味着在纯数字统计信息中存在的关注度差异,即基础概率谬误理论,并不能推广应用至时间框架下统计信息的研究中。

具体来看,对于未来结果关注度低的个体,他们对眼前短期的得失更敏感,因此越短的时间框架表述越能吸引其关注,也更能引发其紧迫感(感知事件接近度),从而更有意愿通过捐赠来改善这一现状。同时,这类个体更愿意为可以立刻取得的成果而努力,每天加小数值的表述方式下,捐赠行为似乎更可能使现状有所改观,而每年加大数值的表述则使一份爱心变得杯水车薪、难见成效,因此未来结果关注度低的个体在每天的时间框架下更有动力采取行动。相反,未来结果关注度高的个体,不易被短时间框架表述感染,他们更关注长远后果,并及时采取行动,因此长时间框架下的捐赠意愿更高,但这类群体往往更具备全局观,并善于权衡长期与短期后果合理做出选择,相比即时取向的个体,他们也能兼顾短期得益,因此尽管每年的时间框架下捐赠意愿更高,但差异并不显著。

4.2 研究贡献与展望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将在健康行为领域获得广泛关注的时间框架概念引入慈善捐赠领域,探讨“每天”与“每年”的时间框架对人们捐赠意愿的影响。此外,以往研究单纯考虑时间框架下解释水平理论的应用,而本文根据实际应用在时间框架之后添加了与之对应的具体数据信息以考察其作用机理。由于究竟是数值高低引发的基础概率谬误理论,还是时间框架适用的解释水平理论发挥作用,抑或二者的影响都存在,学界并未达成统一,也未对此进行深入考察,本研究通过验证感知事件接近度的中介效应对该命题进行了解答。过往研究证实未来结果关注度往往与时间距离有交互效用,这里得出未来结果关注度与时间框架同样具有交互效用,短时间框架的有效性存在适用对象。

在实践方面,本研究为慈善机构募捐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式指导,两种信息类型的交互是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表现形式,因此本研究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以短时间框架与低数值的结合方式呈现统计数据,尽管无法通过事件数目之大博人眼球从而引起重视,却可以通过“每秒”“每天”给人们以事件近在眼前的紧迫感,从而更有效地促使人们即刻行动捐出爱心。这一效应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公共政策、卫生健康领域,如以短时间框架描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或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从而促进人们加入绿色出行或定期体检等积极活动。未来结果关注度高的人自身更可能参与到有长远积极影响的行为中(Morison et al.,2010; Beek et al., 2013),并不需要督促提醒,这类引导性信息的侧重对象无疑是即时取向、及时行乐的特征人群,也正是时间框架作用显著的人群。因此,本研究具备积极的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实际生活情境毕竟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两个不同项目背景实验增加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未来仍可以考虑通过对真实的募捐项目实地考察来获取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此外,研究未对时间框架的长短给出明确的界限,后续可以进一步研究以“每秒”和“每小时”作为时间框架,相比“每年”,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差异是否会更加显著。时间框架效应不仅可以应用在慈善捐赠、公共政策和卫生健康领域,也可以拓展至产品促销、广告宣传领域,如考虑“每天/年销售……件产品”的标语对消费者冲动消费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ANKS S M, SALOVEY P, GREENER S, et al. The effects of message framing on mammography utilization[J]. Health Psych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Division of Health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5, 14(2):178-84.

[2] BAGOZZI R P, WARSHAW P R. Trying to Consume[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0, 17(2):127-140.

[3] BATRA R, STEPHENS D. Attitudinal effects of ad-evoked moods and emotion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otivation[J]. Psychology & Marketing, 2010, 11(3):199-215.

[4] BEEK J V, ANTONIDES G, HANDGRAAF M J J. Eat now, exercise later: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sideration of immediate and future consequences and healthy behavior[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6):785-791.

[5] CHANDRAN S, MENON G. When a day means more than a year: effects of temporal framing on judgments of health risk[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4, 31(2):375-389.

[6] CHANG C T. 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Influence of graphic illustration on framed advertisements[J].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006(33):104-112.

[7] CHANG C T. Health-care product advertising: the influences of message framing and perceived product characteristics[J]. Psychology & Marketing, 2007, 24(2):143-169.

[8] CHANG C T, LEE Y K. Effects of message framing, vividness congruency and statistical framing on responses to charity advertis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010, 29(2):195-220.

[9] CHANG C T, LEE Y K. Framing charity advertising: influences of message framing, image valence, and temporal framing on a charitable appeal[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39(12):2910-2935.

[10] DAS E, KERKHOF P, KUIPER J.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Fundraising Messages: The Impact of Charity Goal Attainment, Message Framing, and Evidence on Persuasion[J].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8, 36(2):161-175.

[11] DAUGHERTY J R, BRASE G L. Taking time to be healthy: predicting health behaviors with delay discounting and time perspective[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0, 48(2):202-207.

[12] HAYES A F.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2013, 51(3):335-337.

[13] HOMER P M, YOON S. Message framing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AD-based feelings, affect, and cognition[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92, 21(1):19-33.

[14] JEAN A. Consideration of immediate and future consequences, smoking status, and body mass index[J]. Health Psych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Division of Health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2, 31(2):260-3.

[15] JOIREMAN J, SHAFFER M J, BALLIET D, et al. Promotion orientation explains why future-oriented people exercise and eat healthy[J]. Pers Soc Psychol Bull, 2012, 38(10):1272-1287.

[16] KIM J, NAN X. Effects of 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 and temporal framing on acceptance of the HPV vaccine among young adults[J]. Health Commun, 2016, 31(9):1089-1096.

[17] LEVIN I P, SCHNEIDER S L, GAETH G J. All frames are not created equal: a typology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framing effect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8, 76(2):149-188.

[18] LIBERMAN N, TROPE Y. Construal level theory of intertemporal judgment and decision[J]. 2003:245-276.

[19] MORISON L A, COZZOLINO P J, ORBELL S. Temporal perspective and parental intention to accept the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ation for their daughter[J].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1, 15(1):15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