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立 高永昌
【摘要】以沟通关键事项段为核心的审计报告改革为社会所共同瞩目。将2016年12月财政部批准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这一政策作为外生冲击事件,选取2015 ~ 2016年我國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具有高业务复杂度、国有性质、非国际四大审计以及高分析师关注度特征时,上述关系更加显著。
【关键词】关键审计事项;审计收费;新式审计报告;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0)08-0073-8
一、引言
传统的“二元制”审计报告因存在内容简单、决策有用性差和审计透明度低等问题,一直为投资者所诟病。为此,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FRC)、欧盟委员会(EC)、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相继推出改革审计报告的新政策。其中,在审计报告中引入关键审计事项无疑是本次改革至关重要的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投资者日益增长的信息使用需求,在完善市场对审计师监督的同时也增强了社会对审计质量和审计价值的认同[1] 。为顺应世界审计报告的改革趋势,提高与世界审计发展的匹配度,2016年12月31日,财政部批准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简称“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等12项准则,要求A+H股上市公司在2016年审计报告中率先执行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2018年实现对A股市场的全面覆盖。
自2001年证监会批准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以来,国内学者一直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保持高度的热情,诸如罗栋梁[2] 、伍丽娜[3] 等研究了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但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市场内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除涉及政府监管处罚外,较少考虑政府因素的影响,而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为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契机。本文将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发布作为外生冲击事件,借助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简称PSM-DID法)实证检验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实施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研究此问题,一方面可以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定价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经验证据。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①以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为依托,验证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对执行关键审计事项政策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进行补充。②丰富了审计收费的相关文献,为今后探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提供新的方向。③从业务复杂度、产权性质、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分析师关注度四个维度对上市公司进行细分,深入考察不同类型、特征的公司实施新审计准则对审计费用产生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现有文献对于关键审计事项段的研究较为集中,主要涵盖以下领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特点、投资者决策、审计质量及重大错报情况下的审计师法律责任等。
关键审计事项以“新生婴儿”的姿态,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运作体系下的一分子。引入关键审计事项段作为当前新式审计报告改革的核心内容,如何快速、准确地了解其执行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路军、张金丹[4] 从披露方式、行业特征和会计师事务所特征等方面对2016年审计报告中包含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统计分析。冉明东等[5] 研究发现,采用新式审计报告在提高信息含量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出现了关键审计事项信息颗粒度差异较大等新问题。鉴于率先执行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A+H股上市公司中符合条件的仅有95家,为避免样本局限性导致的统计偏差,部分学者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7年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了多维度统计,发现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以文本为主、表格为辅,披露数量较少,披露内容趋同[6,7] 。
对于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否有益于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国内外学者持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有助于提高审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8,9] ,累计超额收益率在披露前后变化显著[10] ,Christensen等[11] 通过对非专业投资者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使用CAM(Critical Audit Matter)段落的投资者比使用标准审计报告的投资者更有可能改变他们的投资决策。另一种观点认为,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未提供有价值的增量信息。一方面,关键审计事项是审计师与治理层沟通的产物,正常情况下,审计师出于维系客户关系的考虑,不会披露影响公司发展的重大信息;另一方面,关键审计事项中所涉及的信息可能已于报表、附注中体现,对决策产生的影响较小[12] 。
国内部分学者也对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展开了研究。杨明增等[13] 考察了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效果,发现相对于旧审计报告准则,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李延喜等[14]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显著降低了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但并未发现对真实盈余管理产生影响。此外,对于本次审计准则修订产生的“涟漪效应”,财务报告使用者及政策制定者也显得尤为关注。鄢翔等[15] 基于审计师的外溢效应视角,发现与A+H股公司共享审计师的A股上市公司,在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后审计质量显著提升。王木之等[16] 发现,新审计报告及其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降低了股价同步性,有助于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还有一些学者针对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情况下法律责任的归属问题展开讨论。韩冬梅等[17] 通过研究发现相对于旧式审计报告,在新式审计报告下,审计人员感知的审计责任更小。Brasel等[18] 的研究表明,在注册会计师未发现重大错报时,披露与未发现的重大错报相关或无关的关键审计事项,很可能不会增加,反而会降低(取决于错报的类型)陪审员认为审计人员负有责任的可能性。与之相反,Gimbar等[19] 研究发现,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在某些情况下会增加陪审员认为审计人员负有责任的可能性。
Control是一组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审计收费波动程度的控制变量,本文借鉴现有审计费用相关研究的做法[23,24] ,在模型中考虑了如下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成长能力(GRO)、收入的自然对数(SALE)、总资产周转率(Turnover)、速动比率(Quick)、资产净利率(ROA)、财务杠杆(LEV)、应收账款比例(REC)、存货比例(INV)、上期审计意见类型(OPI)、亏损状况(LOSS)、是否由国际四大审计(BIG4)。ωi为个体固定效应。μi是非观测效应,代表不随时间变化的非观测因素。εi,t为随机扰动项,代表因时而变的影响因变量的非观测扰动因素。相关变量定义详见表1。
从模型中不难看出,对于实验组公司(Treated=1),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年份前后审计收费的波动性分别是β0+β1和β0+β1+β2+β3,差异为diff1=β2+β3,这一差异部分受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影响而形成,还受到时间趋势的影响。对于对照组公司(Treated=0),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年份前后审计收费的波动性分别是β0和β0+β3,差异为diff0=β3,这一差异排除了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出台的政策效应影响,仅包含审计定价波动性的时间趋势差异。由上述分析,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收费波动性的净影响效应为ATTPSM-DID=diff1-diff0=β2,即DID估计量。该系数度量了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收费的凈影响效应,应尤为关注其符号和显著性,如果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段会显著提高审计收费,则交互项(Treated×Year_dummy)的系数,即β2应显著为正。值得注意的是,当利用混合截面数据进行OLS回归时,非观测效应Ci往往存在与模型解释变量相关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内生性,使得OLS回归得出的估计结果是有偏且不一致的,故本文借鉴何靖[25] 的处理方式,采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建立组内差分,消除非观测效应Ci,进而实现一致估计的目的。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15 ~ 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剔除研究期间被ST、?ST的上市公司、2016年退市与新上市的公司以及变量存在缺失的上市公司样本。鉴于金融行业企业的经济职能、运行方式等与其他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别,故将其剔除。内部控制质量数据来源于迪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DIB)。研究涉及的其他样本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
为减少潜在异常值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对相关连续性变量在1%的水平上进行缩尾处理(Winsorize),并对个别极端值进行剔除。最终获得初始样本4822个。用Stata 15.1进行数据分析。
根据研究设计,首先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进行样本的匹配与筛选,从样本中选取两类公司作为匹配对象:①在2016年审计报告中首先执行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A+H股公司,称为处理组;②2016年审计报告中未执行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其他A股公司,称为对照组。出于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考虑,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公司规模(SIZE)、审计收费(Auditfee)、成长能力(GRO)、净利润(NET_profit)、资产净利率(ROA)、财务杠杆(LEV)、应收账款比例(REC)、存货比例(INV)、产权性质(SOE)、是否由国际四大审计(BIG4)、两职合一(DUA)等11个可观测变量进行匹配,可观测变量的数值时期为2015年。采用Probit模型来估计倾向匹配得分,并使用核匹配法(Kernel Matching)确定权重,两年共获取1561个样本。
此外,处理组与对照组平衡检验对于考察PSM匹配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表2列示了2016年实施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后的匹配平衡检验结果。原假设为处理组与对照组协变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根据表2可知,匹配前协变量的均值在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匹配后二者差异显著降低,故应拒绝原假设,即意味着样本的选择性偏差基本消除。综上,PSM-DID法是适用的。
五、实证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表3列示了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审计收费(Auditfee)的均值为14.06,标准差为0.614,最小值为12.77,最大值为17.63,表明各公司审计收费差异较大,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区别定价的现象,这为研究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创造了可能性。匹配样本中,有3.4%的公司在2016年实施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有2.9%的公司(年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余各控制变量经Winsorize处理后均在合理范围内,统计结果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
(二)相关性分析
对主要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在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审计收费(Auditfee)与沟通关键审计事项(Treated)的相关系数为0.409,在1%的水平上显著,即实施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可能会引起审计收费的增加;绝大多数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6。为检测潜在的多重共线性,计算控制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最大值为1.94,均值为1.4,因此,本文主要变量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主回归分析
通过PSM对样本进行初步筛选匹配,本文对模型进行DID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法估计面板双重差分模型,由于沟通关键审计事项(Treated)不随时间改变,故在做DID面板固定效应分析时,Treated会因共线性而导致自动删除,但这并不会影响回归结果的正确性。
表4报告了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与审计收费的回归结果。第(1)列中Year_dummy的回归系数为0.027,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存在逐年上涨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受到通货膨胀和被审计企业业务复杂化等因素的影响[26] 。第(2)列回归中Treated×Year_dummy交乘项系数为0.112,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自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发布以来,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会导致A+H股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收费,从而验证了本文的假设。
回归结果中控制变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27] 。公司规模(SIZE)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规模越大,审计收费越高;企业成长能力(GRO)、总资产周转率(Turnover)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速动比率(Quick)与审计收费负相关,但是不显著;应收账款比例(REC)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说明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越大,审计收费越高;上期出具非标意见(OPI)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表明当企业上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时,本年度的审计费用会提高;是否由国际四大审计(BIG4)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说明当注册会计师来自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审计收费更高。
(四)截面测试
表5列示了公司业务复杂度与产权性质的截面测试结果。第(1)列和第(2)列的回归结果显示,在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后,具有高业务复杂度的企业比具有低业务复杂度的企业,审计收费提高更为明显。可能的原因在于,高业务复杂度往往意味着公司拥有庞大的业务量或者丰富的业务类型,同时,这也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以应对不同种类的审计风险,而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后,注册会计师面对审计报告增大的内容量,无疑会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求证、核实应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故更容易发生审计收费上调的现象。
表5第(3)列和第(4)列回归结果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交乘项Treated×Year_dummy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民营性质时,交乘项系数不显著。这说明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后,审计收费的提高在国有企业样本组中更加明显。可能的原因是,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所涉及的A+H股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一方面国有企业多承担一些政策性负担,更容易支持审计师做出的决定;另一方面在首批参与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实施的企业中,民营公司所占比例较小,政策效果可能难以体现。
表6列示了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分析师关注度的截面测试结果。根据第(1)列和第(2)列回归结果可知,相比于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聘请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其交乘项显著为正,说明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收费的正向作用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可能的解释为,英国于2014年就已规定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故相比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政策缓冲期更长,其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应对举措更加完善、成熟,审计风险相对较小;与之相反,国内事务所首次接触新式审计报告,仍处于探索阶段,故反应较为敏感,加之时间较为紧迫,因此,注册会计师可能通过调高审计收费来弥补政策适应期承担的风险与损失。
表6第(3)、(4)列显示,交乘项Treated×Year_dummy在较高分析师关注度的样本组中显著为正,而在较低分析师关注度的样本组中不显著,表明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作用效果在高关注度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原因可能在于,被分析师关注程度高的企业更易受到社会的监督与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执行A+H股企业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自然会进入大众视野内,审计风险在无形之中被提高,故注册会计师为降低审计失败风险,必然会采取更加稳健的行为和付出更多的审计成本,调高审计收费自然在情理之中。
(五)稳健性检验
1. 安慰剂检验。为排除前文结论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求证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收费的提升效果并非每一年都存在,通过实施安慰剂检验,把虚拟的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发布时间提前一年,即以2015年为“伪事件年”,重新构建主回歸,依然采用固定效应法估计面板双重差分模型。理论上,由于2015年尚未实施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审计A+H股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不应大范围对被审计单位调高审计收费。结果发现,交乘项Treated×Year_dummy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方向均发生明显变化,从而进一步支持了前文的结论。
2. 增加影响审计收费的控制变量。现有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越高,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28] ;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以上研究结论,本文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ICI)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指标,以避免遗漏变量问题产生的估计偏差。在模型中加入ICI重新进行回归,发现交乘项Treated×Year_dummy的系数依然显著为正,说明主回归结果稳健。
六、结论
本文将财政部批准发布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这一政策看作是一次“准自然实验”,选取2015 ~ 201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率先执行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公司设为实验组,其他A股上市公司为对照组,通过使用PSM-DID方法减少模型内生性带来的影响,检验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会显著提高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费用,进一步区分样本类别后,发现当上市公司为高业务复杂度、国有性质、非国际四大审计以及高分析师关注度时,上述关系更为显著。
本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为探究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和审计收费的关系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证据,进一步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在实践中,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制定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调整审计定价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 1 ] 唐建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审计报告改革评析[ J].审计研究,2015(1):60 ~ 66.
[ 2 ] 罗栋梁.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决定因素的一般性研究[ J].证券市场导报,2002(12):28 ~ 32.
[ 3 ] 伍利娜.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披露的证据[ J].中国会计评论,2003(0):113 ~ 128.
[ 4 ] 路军,张金丹.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初步研究——来自A+H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J].会计研究,2018(2):83 ~ 89.
[ 5 ] 冉明东,徐耀珍.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改进研究——基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试点样本的分析[ J].审计研究,2017(5):62 ~ 69.
[ 6 ] 柳木华,董秀琴.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特点——基于2017年上市公司新式审计报告的统计分析[ J].证券市场导报,2018(11):12 ~ 19.
[ 7 ] 张呈,陈丽红,张龙平.我国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现状及改进[ J].证券市场导报,2019(5):66 ~ 72.
[ 8 ] Sirois L., Bédard J., Bera P.. The Informational Value of Key Audit Matters in the Auditor's Report: Evidence from an Eye-Tracking Study[ J].Accounting Horizons,2018(2):141 ~ 162.
[ 9 ] 张继勋,韩冬梅.标准审计报告改进与投资者感知的相关性、有用性及投资决策——一项实验证据[ J].审计研究,2014(3):51 ~ 59.
[10] 王艳艳,许锐,王成龙,于李胜.关键审计事项段能够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吗?[ J].会计研究,2018(6):86 ~ 93.
[11] Christensen B. E., Glover S. M., Wolfe C. J.. Do Critical Audit Matter Paragraphs in the Audit Report Change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Decision to Invest?[ 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14(4):71 ~ 93.
[12] Lennox C.. Did the PCAOB's Restrictions on Auditors' Tax Services Improve Audit Quality?[ 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5(91):1493 ~ 1512.
[13] 杨明增,张钦成,王子涵.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审计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J].审计研究,2018(5):74 ~ 81.
[14] 李延喜,赛骞,孙文章.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否提高了盈余质量?[ J].中国软科学,2019(3):120 ~ 135.
[15] 鄢翔,张人方,黄俊.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溢出效应研究[ J].审计研究,2018(6):73 ~ 80.
[16] 王木之,李丹.新审计报告和股价同步性[ J].会计研究,2019(1):86 ~ 92.
[17] 韩冬梅,张继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审计人员感知的审计责任[ J].审计研究,2018(4):70 ~ 76.
[18] Brasel K., Doxey M., Grenier J. H., et al.. Risk Disclosure Preceding Negative Outcomes: The Effects of Reporting Critical Audit Matters on Judgments of Auditor Liability[ 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6(91):1345 ~ 1362.
[19] Gimbar C., Hansen B., Ozlanski M. E.. The Effects of Critical Audit Matter Paragraph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 Precision on Auditor Liability[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6(6):1629 ~ 1646.
[20] Simunic D. A..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161 ~ 190.
[21] 鐘凤英,范晓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 J].会计之友,2018(10):18 ~ 22.
[22] 陈高才,谢汗青.事务所和客户的策略选择及监管变动效应分析[ J].管理世界,2018(7):180 ~ 181.
[23] 徐露莹,汪方军,王璇子.放松卖空管制影响审计定价吗?——基于融资融券准自然实验的分析[ J].预测,2017(6):30 ~ 36.
[24] 韩维芳,刘欣慰.非标意见内容是否影响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收费?[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4):22 ~ 32.
[25] 何靖.延付高管薪酬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政策效应——基于银行盈余管理动机视角的PSM-DID分析[ J].中国工业经济,2016(11):126 ~ 143.
[26] 王建玲,常钰苑.企业腐败风险与审计定价:一个准自然实验[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10):113 ~ 126.
[27] 李云,王菲菲,尹天祥.CEO权力、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与审计费用[ J].审计研究,2017(6):91 ~ 98.
[28] 蒋学洪,王瑞华,杨艳文,毛腊梅.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费用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10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