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齐
摘 要 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当前我国土地储备和开发过程中的各项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需要分析当前土地储备中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有效改进我国当前土地储备开发中的不足,推动新时期土地储备开发快速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 土地储备 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在土地资源储备的过程中面临着两个较为严峻的问题:一是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对土地资源的储备和利用有很大的影响;二是我国土地资源相对匮乏。
一、土地储备与开发中存在的不足
(一)地方政府在土地开发和储备过程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
城市的土地储备和开发政策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在当前我国土地储备和土地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没有起到主导作用,而是依照开发商的规划,导致城市的整体规划存在明显的不足。
(二)土地开发没有进行统一规划
当前土地储备开发往往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地方政府各个部门没有充分进行协调沟通,使得各个部门在土地储备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实现较好的配合,土地储备开发工作相对混乱,这会导致我国土地储备开发的政策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三)土地储备的资金无法得到保障
城市在土地储备开发过程中,往往会需要较长的时间,这要求在对土地进行储备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设立专项资金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和资金链为土地储备开发提供支撑,会导致土地储备与开发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甚至停滞不前。
二、新时期土地储备开发面临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土地储备开发的模式转变为以政府为主、社会企业为辅
由于土地儲备开发工作涉及非常庞大的工作体系,所以在开展土地开发储备工作时,应建立一个统筹部门,合理安排所有相关工作,这对我国政府发挥调控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协作,履行部门职责,结合地方土地资源实际情况,做好长期土地储备开发规划,将土地储备开发工作纳入整体经济建设,转变传统的追求利益的观念,确保能够提高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企业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在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导向的时候,应当注意不能以行政手段粗暴干预市场,地方政府属于服务单位,应避免行政手段与土地储备开发工作形成冲突。因此地方政府在进行土地储备开发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建立政府和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机制,吸引社会企业踊跃参与到土地储备开发工作中。
(二)合理规划土地储备开发
土地储备开发的工作非常复杂,往往会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这需要参与土地储备开发工作的各个部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工作。当前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在土地储备开发工作中不能按照既定的工作方式,需要及时结合市场上的工作理念与制度和实际的工作进展,有针对性地调整开发计划。土地储备开发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立足实际的市场需求,保持足够的理性思考。
(三)加强土地储备开发工作中的风险把控
在土地储备开发工作项目立项前,需要针对土地储备开发工作建立完善的评估与监督检查机制。这是确保土地储备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土地储备开发工作快速开展。在土地储备与监督工作中,需要对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进度进行实时评估,确保各个部门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在土地储备开发工作中,还需要引入风险评估机制,这能够有效地防范土地储备开发工作中的各类潜在风险,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项目内容,确保土地储备开发工作顺利开展。土地储备开发工作规划往往会随着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杠杆往往对土地储备开发工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旦土地储备开发工作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将会导致地方上大量土地资源荒废和土地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出现。这种现象不单单会导致国有土地的荒废,还会对土地资源紧张区域的居民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些风险在土地储备开发工作中应当得到重视,确保对土地储备开发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避免工作计划和市场需求出现错位,切实保证土地储备开发工作与实际的市场需求相匹配,提高地方政府土地储备开发工作的有效性。
三、结语
新时期对我国的土地储备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土地储备开发工作存在较多的不足,往往受到政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以及资金无法得到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对此,应合理地做好土地工作规划,确保土地储备开发项目顺利开展,使土地储备开发工作在新时期下快速发展、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作者单位为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孙梦.中小城市土地储备运行机制优化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
[2] 朱猛.制度与行为视角的城市空间增长研究[D].重庆大学,2017.
[3] 容志.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D].复旦大学,2008.
[4] 康春.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