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超
摘 要:大学新生心理教育对大学生顺利融入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大学新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心理发展任务入手,为大学新生心理教育提供一些理论思考,同时提出了大学新生心理教育应该遵循的方向和原则。
关键词:新生心理教育;心理适应;心理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
大学新生(以下简称新生)面临着从中学到大学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学习方式、人际环境和专业发展等现实生活中,更体现在心理层面的巨大挑战和落差上。入学初,每个新生都面临着心理适应上的艰巨任务和巨大挑战。新生在这个重要的人生转折阶段,一方面,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上的困惑,甚至出现心理危机;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更深刻的心理发展议题,为新生在心理上、学习中,甚至是人格层面的整合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心理发展的转折阶段,新生尤其渴望重建一种心理上的紧密联结感。在此阶段,新生可能更多体验到孤独、焦虑、恐惧和不确定的感觉。这种联结感多存在于安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它最初來源于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互动。当胎儿在母亲身体中孕育,婴儿出生之后母亲的悉心照料,都能够帮助个体体验到与母亲、照料者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结,这样的关系能够帮助个体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外界是值得信任的。新生心理适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重建联结感,获得心智成长的过程。新生的心理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定下基调,对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新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因此,新生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和挑战是在大学这个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体系中重新找到定位,体验和认同自己存在发展的潜能和价值,建立和体验新的社会关系。新生需要在大学这个崭新的社会关系中,在学习、生活、恋爱、交友等具体的人际环境中,不断地得到来自教师、同学、父母和朋友的确认和反馈,这些反馈可以理解为新生在心理适应过程当中,能够促进新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社会支持因素。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整合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人类发展观,提出了自己对于心理发展理论模型的理解。弗洛姆认为,人类并不具备以预设程序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人类的本质不是预先决定的,而是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缓慢发展的。人类个体的生命发展历程,是从完美、和谐的母体环境,进入到一个孤独的、没有明确位置的外部世界。人类心理发展的突出维度是体验和意识到,作为人类个体的本质是孤独、不确定的,生活充满了令人目眩的自由和充满焦虑的隔离感。[2]
弗洛姆的心理发展理论模型,为新生心理教育提供了解释和依据。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该理论对于新生心理教育的启示:首先,人类发展的基本命题是在具体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获得适应和发展。这种适应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个体在与周围的人、环境的互动当中逐步实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地理解和重视,这个心理适应的过程是必然存在、不可超越的。其次,孤独、焦虑和不确定是人类个体的基本体验,能够成为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样的现实状况正是人类生命的现实。在实践过程中被证明的是,人类个体能够学会如何有效、有弹性地适应新环境。只有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个体才能得到新的发展和成长。最后,人类个体在心理适应的过程当中,需要来自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心理支持,需要类似或接近于母亲般的关怀、鼓励和支持,类似的支持环境对于处在环境巨大转换节点上的新生非常重要。这一点为新生教育提供了目标和方向。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新生教育,应注重活动本身所能提供的支持性、滋养性的反馈、支持和鼓励。新生深度访谈、心理咨询等访谈性的工作,是为新生提供深度心理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生的心理发展任务
既然新生心理教育必不可少,那么,新生又面临着怎样的心理发展任务?新生教育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为,新生正处在青春后期,即将迈入青年早期。新生主要面临着两大心理发展任务:一是探索和建立自我同一性;二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挑战。[3]
1.探索和建立自我同一性
在努力探索和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年轻人一直在努力探索、思考和发现—“我是谁?”“我该如何更加清晰地界定存在于这个世界中的‘我?”这个过程充满焦虑和不确定,但是这段自我探索、自我界定的过程,对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意义重大。他们会慢慢地学习到更多有助于发展自我、开发潜能的沟通能力、理解洞察能力等一系列的心理能力。他们对于不确定性和焦虑感的耐受力也在提升,同时也慢慢地走向成熟,能够更加稳健、更加清晰明确地探索和发展自我,以及对自我的接纳和认同。[4]
新生慢慢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内在心理结构的发展,他们需要更多地体验到“我是有能力的”“我有能力为自己做出选择”“我能够得到老师、同学的接纳和认可”“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我也需要朋友的陪伴和支持。”在这个心理发展的过程当中,他们逐渐放弃对外在人物的依赖和依附,并且能够将这些重要人物的特质内化,成为激发、鼓舞自我成长,人格独立成长的资源。[4]新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经历失望、希望,从不自信到自信,从不确定到确定,这个过程帮助青年学生真正地相信自己是能够长大的,是能够继续往前走的。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耐心,也需要适当的鼓励、支持和陪伴。父母和教师的过多指导、建议和控制,反而会带来新生外在的反抗和内心的纠结。青春期没有完成的“议题”也会在这种情况下更激烈地表达出来,外在行为的对抗可能表现为与父母、导师等权威对着干,而内心的纠结可能会怀疑自己,进而感到内疚,但他们依然坚定地要按照自己所想进行尝试和努力。
2.建立亲密关系的挑战
从青少年阶段开始,年轻人就面临着明确性别认同,探索和发展亲密关系的心理发展任务。进入大学之后,新生真正地离开了家庭和父母、熟悉的小伙伴,需要同时面对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上的两种分离。这是充满希望与期待的,令人心情激动的自我成长阶段。但对很多新生来说,这也是一个充满哀伤与痛苦的过程,有些大学生会在这个阶段出现极大的心理上的适应困难,甚至因为无法适应而崩溃。[4]离开家庭和父母所带来的失落感、不确定感以及离开了曾经深度参与的家庭系统中的角色,往往会让这些学生陷入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因此,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心理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建立起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心智模式。这是一个从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朝向真诚地关心他人感受,颇具同情心的充满关怀的心智发展状态。[5]在这个时期,新生主动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他人,并且他人的想法和需求跟自己是不一样的,他人需要被理解、尊重。这样一个心理发展上的飞跃,其实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丧失:离家所带来的痛苦,深刻考验着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这个时刻,新生会很自然地想在家庭之外寻找一份亲密的关系。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新生能够真正地面对现实,舍弃掉心目中对自我、他人的理想化,以及承受和化解这种理想化遭到破灭时深重的失落感。新生需要重新调整对自我、他人、关系以及周围世界的期待、选择与梦想;需要能够接受和容忍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是有局限、不完美的;需要接受會错失一些机会,有些事情是自己做不到的。其实,一个人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遭遇这样的困难。但是,在进入大学这个重要的转折点上,这些困难会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以应对。深深的失落感考验了一个人的抗压能力、感到自责、承担责任、体验内疚以及怀有感激之情的能力,这些能力和个体生命早期是否建立了足够的安全感有关。[6]
只有完成了这个过程,个体才能具备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个体在现实当中建立可靠健康的亲密关系才具有了现实的基础。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旦遭遇了亲密关系的失败,则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撼动他们的情绪状态,甚至呈现出在性格和人格层面的创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有些大学生在遭遇亲密关系的失败或挫折时会陷入严重的心理危机”。
新生心理教育的启示与建议
1.理解、尊重新生的心理发展阶段
在大量的心理咨询实践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新生无法理解和接受其在步入大学之后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的困惑和困难。他们对自己的“颓废堕落”感到自责、内疚,会陷入焦虑、恐惧和抑郁。他们无法理解曾经积极向上的自己在成功迈入大学校门后,为何会出现各种“问题”。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深深的怀疑,也会因家长、教师的督促感到压力重重、失去信心。笔者认为,需要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深刻理解“新生心理适应存在的必然性”,带着好奇和谦逊,尝试理解新生在这个特定阶段所经历的异常复杂的心路历程。作为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我们既要关心和重视新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成长,又不必过分担心和着急。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是努力探索、理解和尊重新生的这个发展阶段,给予必要、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2.重视新生心理适应阶段出现的心理危机,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新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上,离开了众星捧月的高中时代,难免体验到失落感;离开了熟悉的父母和家庭,难免体验到孤独无助;尝试建立亲密关系,但难免遭遇失败和打击。作为高校的教育者,需要高度重视新生在这个心理适应阶段出现的心理危机,它可能来自自我认同的巨大心理落差,可能来自亲密关系失败所带来的心理崩溃,不仅需要及时识别、评估、咨询和干预,而且也需要创造有效的社会支持,帮助新生在大学崭新的环境里体验到来自学校、学院、班级、心理咨询中心及各个新环境的支持和关爱。
3.新生需要在新的环境、新的团体里激发内在的自我肯定和力量感
通过对新生心理适应模型的解读,对新生心理发展任务的阐述,作为高校教育者,更加明确了新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整合资源,尽可能地在学习、生活、自我、关系等方面为新生的顺利发展提供和开拓有营养、有助益的成长环境、人际环境,为新生内在自我的成长发展提供舞台、载体和助力,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自我肯定和力量感,最终帮助新生完美度过入学初的心理适应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杰伊·R.格林伯格,斯蒂芬·A.米歇尔.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M].王立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84-85.
[3]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96.
[4]马戈·沃德尔.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M].林晴玉,吕煦宗,杨方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176-177.
[5]大卫· J.威廉.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M].巴彤,李斌彬,施以德,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5.
[6]亨利·马西,内森·塞恩伯格.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M].武怡堃,陈昉,韩丹,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205.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