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与角背的演变原因初探

2020-05-08 04:24廖丽慧
四川建材 2020年4期
关键词:驼峰屋面屋顶

廖丽慧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30)

0 前 言

众所周知,我国古建筑以其源远流长、复杂精巧的木结构闻名于世。传统构架的节点处理方式种类繁多、变化万千,对同一个节点的构造方式从古至今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例如拿斗拱来说,从汉朝的样式百花齐放的探索期,到唐代的结构机能充分发挥的成熟期,再到宋代后结构机能发生退化,朝装饰化发展。这样的变化也同样发生在建筑中的各个部位,我们可以从一个小小的建筑节点中透视出整座建筑经历的改变,以及其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思想文化变迁。

1 从驼峰和角背谈起

驼峰是置于两层梁之间的垫块,是与斗拱配合一同承托梁栿的构件,因外形隆起似驼峰而得名。驼峰根据形式可以分为鹰嘴、两瓣、陶辨、毡笠等。

角背又可称缴背、脚背、合踏,是平梁上置于瓜柱底部帮助瓜柱保持稳定的辅助构件,当瓜柱的高度与直径之比大于2时则需安设角背,脊瓜柱必须安设角背。

2 驼峰和角背的演进历史

2.1 唐

驼峰的运用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唐朝现存的建筑遗迹中就已普遍运用。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的四椽栿之上均有安设驼峰承托平梁,与之后朝代显著不同的是,唐代多用叉手和托脚,因此,平梁上用叉手斜撑捧节令栱,而不是后世出现的瓜柱。

2.2 五 代

至五代时期,梁袱间设蜀柱的手法开始出现,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中就有平梁上设驼峰,驼峰上再立蜀柱的手法,叉手仍旧保留,与驼峰蜀柱共同支撑脊槫下的捧节令栱。

2.3 宋、辽、金

宋辽时期的实例中已出现了蜀柱从驼峰上脱离直接置于平梁和四椽栿上,由角背辅助稳定共同承托上部构件,同时驼峰也依然广为使用,并且辽代建筑在继承唐五代结构的基础上,创新了驼峰与完整的杪跳铺作组合式部件隔承梁栿。在宋《营造法式》中就记录了多种驼峰的形象(见图1),此时已经出现了角背的做法,但《营造法式》此时只有驼峰的叫法。

2.4 金

图1 宋《营造法式》中的驼峰形象

金代的实例陵川龙岩寺(见图2)中央殿出现了合踏、剳牵一体化的手法,并且在之后,这种以合踏稳固蜀柱的方法即将成为大趋势。

图2 金陵川龙岩寺中央殿

2.5 明 清

明、清时期的角背和驼峰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构件的结构作用减弱而更突出装饰效果。

“明、清时期,在继承元代梁架结构的基础上,对梁架结构点进行了创新,……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建筑构件雕刻趋于复杂化,斗栱结构性功能减弱,装饰化逐渐增强。”[1]

我们可以总结出,从唐至清是从驼峰一统天下到角背出现并在运用频率上反超驼峰的一个过程。驼峰最初的原型应是一块方垫木,用来在梁栿上承接上层梁,如此两梁的高度就可组合形成复合梁,加强了抗弯能力。事实上,驼峰和角背的结构作用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蜀柱与角背的组合出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在哪里?为什么角背在之后会超越驼峰获得更多运用?驼峰在之后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和发展?对此,笔者做出了一些设想和讨论,希望从这样一个小小的建筑节点中探索到更多的历史信息。

3 几个猜想

3.1 屋面曲率的需求

古建筑结构之中,最复杂、最奇妙的部分就在于屋顶,包括内部的屋架和外部的形态和装饰。尽管同样是双坡或四坡屋顶,但与西方的直线、折线屋顶比起来,我国的传统官式建筑屋顶运用了多种构思巧妙、做工精细的节点来组织和连接各个层层叠叠的屋顶构架,有序而牢固,遂构成了一个极繁复杂而有序的屋顶结构体系,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极具审美情趣与艺术内涵的木构架空间。

从外观上来说,传统官式建筑屋顶的特点是下凹曲线,越接近中柱的步架举高越高,也就是说屋面越高曲率越大、越陡峭。汉代班固在《西都赋》中写道:“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以纳光。”则明确了此时已经出现了下凹的屋面,并认识到它的优点在于排水和采光。举屋制度和屋面曲线形态最晚在唐代就已定形和被普遍采用。对于屋面曲线这样的变化,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日本学者伊东忠太提出了“天幕说”,认为这样的屋顶起源于游牧民族的帷帐;也有人认为屋顶曲线是由木材的材料特性自然形成的,还有人从文化方面来解释,认为曲线来自于道家思想的“无为”和“贵柔”[2]……总而言之,尽管原因复杂,但柔性屋面已经成为我国传统建筑极富特色的“第五立面”。

另一方面,举屋制度还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我们都知道,唐代建筑的风格以屋面平缓,出檐深远,磅礴大气著称,“唐代的佛光寺大殿,举高与橑檐枋距之比为1∶4.78”; 从宋代起,屋面坡度开始了高耸、陡峻的趋势,《营造法式》中记录了屋顶采用举折法起坡的计算方法;这一趋势在元代更为明显,“元代的上海真如寺,它的举高与橑枋间距比为1∶2.552”[3];至明清采用举架法,屋面之陡峻简直达到了令人难以站立的程度。

屋顶下凹曲线愈来愈陡峻的演化趋势对于内部梁架的影响直接体现之一就是内部屋架为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使得内部梁袱的竖向距离越来越远。作为连接二层梁袱的构件,驼峰若要满足相应的要求变化就要加高加大,但机械地增大又不经济也不美观,“早先常设的檄木或驼峰等也已失去垫层意义,故后来改为童柱架在梁间,遂成常式。”[4]这样梁上立蜀柱的方式就应运而生了。蜀柱最早施用的位置也是屋架中最靠近中柱,屋面曲率最高的步架中缝上。五代时蜀柱最初出现时仍是置于驼峰之上,这样的组合形式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真正的柱子和柱础,我们不妨设想:此时古代工匠是将柱网层的柱子以缩小的形式搬到了梁上,但地面上的柱子垫柱础的主要原因是防水隔潮保护柱子,而内部梁架上的蜀柱显然不需要这样的构件,更需要的是防倾覆的稳固构件,并且柱脚需要直接地落到梁上,如此驼峰就演变成了角背的形式。

3.2 构件简化的需求

正所谓“盛极必衰”、“周而复始”,事物发展的历程往往是螺旋式上升的。古建筑的风格在经历了早期的唐代的朴素简约、硕大雄浑的风格后,一步步发展到宋、辽、金时期的精致化、小巧。到了元代虽然仍旧沿袭宋、辽的传统,但由于游牧少数民族的统治,多种少数民族文化传入中原,建筑风格又发生了转向,梁思成先生曾如此评价:

“……这许多的(元代遗构)例子都明白地指示着中国建筑作风在这时期中正在经过一个急剧的转变。”[5]

建筑减少了复杂的装饰,并且不再完全墨守传统的做法,对结构多有创新,出现了减柱、移柱法等做法,但同时工匠的建造也较为随意,多有曲梁等不合理的构件。与蜀柱相比,驼峰构件对尺寸精度的要求高得多,难以随意切削,蜀柱和角背则可以方便地进行加工处理或替换构件以适应误差。这样的优势也是角背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构件的拆分再组合使用有利于批量生产和扩大适用范围。我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骨架,以墙体为维护结构,因此,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可以说我国传统建筑是秉持装配化的原则诞生和成长的。古建筑构件是组成古建筑主体的基本单位,古建筑构件本身是为装配而设计,木构件固有的标号方法及卯榫机制都是为古建筑的装配而存在的。构件的细分,使之各司其职正是装配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构件分类越细致,功能越分离,则越有利于建筑的快速建造和拆分。近年来多有将明清老宅整体拆分再异地原样重建的案例,充分证明了传统建筑构架的装配化特性。

3.3 结构与装饰的分离

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尽管不同的文化会发展出不同的美的形式,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会发展出及其丰富的装饰文化,这样的装饰文化会广泛地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服饰到绘画,从家具到建筑,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我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在装饰上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彩画。以清式彩画为例,清式彩画中的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都程式化地包括有箍头和藻头(见图3)的部分,实际上这是有历史来源的,有人考证,箍头和藻头的图案形式都来源于一种叫做“釭”(见图4)的建筑构件[6]。从西周时期起,大型的宫殿建筑是以木框架为骨架,版筑土为墙体,在榫卯构件的发展尚未成熟的时期,为了加固建筑骨架的节点,古人选择了青铜器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青铜来铸成“金釭”以连接大木构件,包括柱、梁、壁带等。一直到了我国古建筑发展的晚期清朝,尽管榫卯结构已经高度成熟不再需要釭的加固,“釭”这一早期木结构建筑中的重要结构构件仍然在建筑中留下了它的身影,那就是彩画中固定的箍头和藻头。

图3 旋子彩画藻头

图4 金釭[7]

与釭共同的是,驼峰原也是一个用以加固建筑节点的构件,而且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中也朝着高度装饰化发展,安顺府文庙中的驼峰就运用了多种题材样式的驼峰,其精美令人赞叹折服。通过观察多个建筑实例我们不难发现,明清时期许多官式建筑梁架上同时运用驼峰和角背,但实际上,角背取代驼峰的结构作用的趋势至少从金代就开始了,且明清时期的驼峰往往雕刻得极其精美,其华丽程度表明驼峰绝不仅仅是结构构件,而是室内装饰的重点之一。也就是说,驼峰的结构上的机能发展后来由角背来延续,而驼峰自身则朝着装饰的道路发展,二者各有倚重。

人们的审美意识引导了建筑艺术的前进方向,从而引导了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人们通过自身的审美意识来选择建筑艺术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从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建筑技术来实现建筑艺术的表达。好的艺术构思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否则就是制约阻碍技术的发展。建筑的发展正是在二者的协调过程中成熟、完善的。

3.4 对构件受力的认识提升

最初以方形垫木形象出现的驼峰,人们或许只是出于经验的直觉,后来演变出的大多形态也都是下大上小的形状,很符合人们对稳定的认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梁架受力分析的提升,古代匠人开始能够分析出驼峰构件的内力分布主要是竖向的支撑力和水平各向的摩擦力。随着力的分解,构件也很自然地发生分解:提供竖向支撑力的蜀柱和抵抗倾覆的角背。

驼峰和角背的作用虽然相同,但构件形状不同,受力原理也有很大的区别。襻间或铺作置于驼峰上时,与驼峰垂直相嵌;瓜柱和驼峰组合时,一方面瓜柱插接于梁上,另一方面角背与梁和瓜柱同时连接,在两个垂直角度方向上稳固了瓜柱。角背辅助瓜柱的组合又为加固节点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然而尽管能够在结构上有新的进步,但古代工匠对技术的认识往往只是来自于经验。事实上我国古代的科学尽管历史悠久但仍处在经验的层次上,而没有上升至理论的层次。我国古代的科学实际——是实用科学,也就是技术。实用科学是人们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又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注重生产实践和直接经验,却很少进行归纳和分析,缺少逐本溯源的动机,这是实用科学的特点也是缺点。只有在实践和理论结合,即工匠和科学家结合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有源源的动力,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哲学是儒家哲学,而我国古代的哲学与科学是严重脱节的,有关自然界的知识没能得到总结而形成哲学理论体系,故而阻碍了古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9]。

4 启 发

驼峰的和角背尽管只是传统构架中小小的两个构件,我们却能从它们的演变中看到建筑历史的发展和古人的审美与技术观的变化。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也是我们学习建筑历史理论的路径之一。学习和总结古代的建筑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建筑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能对我们当下的理论和实践产生极大启发。

[ID:009392]

猜你喜欢
驼峰屋面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探讨老旧小区屋面防水修缮工程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驼峰场雷达受牵引回流干扰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屋顶屋
驼峰场编发线向到发场交授权电路探讨
驼峰信号机与驼峰辅助信号机显示不一致问题分析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
屋顶的雪(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