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们在试验基地上开展中华鳖外塘养殖水质的原位处理试验,在5个月的外塘养殖过程中保持较好的水质条件下实现全程零排放,不仅杜绝养殖污水排放问题,而且养殖过程水质稳定,促进了中华鳖的生长,鳖成活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号塘面积为2亩,2号塘面积为3亩,水泥板护坡,池塘四周设0.5米高防逃板。每池有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于2019年6月10日放养温室中华鳖(日本品系)幼鳖2675千克,其中1号塘放养温室养殖雄性幼鳖1100千克,平均规格613克/只,共1794只;2号塘放养温室养殖雌性幼鳖1575千克,平均规格425克/只,共3705只。平时早晚各投喂1次中华鳖专用浮性膨化料,期间水质和底质管理为主,结合少量添加新水和开启增氧机进行调控,整个养殖过程未出现明显的水质问题。2019年12月陆续起捕,共计起捕中华鳖4920只,总产量4812千克。5个月养殖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平均增重434克/只,实现销售收入29.8万元(均价62元/千克),扣除成本17.5万元(苗种8.6万元,饲料4.4万元,水质调控及内服添加剂1.2万元,塘租金1万元,人工管理费用及电费平摊2.3万元),净利润12.3万元。
1.放养前处理 养殖前两个月,池塘经生石灰75千克/亩清塘消毒和曝晒,放养前10天加水1.2米,施入肥水膏5千克/亩、卵囊藻2升/亩,5天后水色出现嫩绿色,同时每池移入5~8米2的水花生,用木桩固定在离岸2米左右的水面。
2.养殖前期的水质处理 放养后,鳖池使用应激素200克/亩,第2天用聚维酮碘500克/亩进行消毒处理,连续3天。养殖前期以驯化吃料和适应为主,饲料投喂量较小。由于池水较深,水面又有水花生,中华鳖主要在草丛里活动,池水总体变化不大,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池水浑浊问题。
3.养殖中期7-8月的水质处理 养殖1个月后的7-8月,随着中华鳖吃料的迅猛增加,饲料中定期添加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和保肝护胆的应激宁和乳酸杆菌。7月每半月使用1次20%的过硫酸氢钾进行改底,以及1次卵囊藻0.5~1升/亩进行调水。2019年7月因雨水较多,在藻相调控的基础上又增加1次外用光合细菌。8月以后,随着持续的高温,中华鳖平均每天吃料达到7~10克/只,大量投饲容易出现水质、底质问题,基本是7~10天使用1次20%的过硫酸氢钾进行改底,卵囊藻1升/亩进行调水。水色保持深绿色,氨氮、亚硝酸盐保持稳定。但此期间仍出现1次水质变化,由于阳光充足,上岸晒背的中华鳖较多,出现较多中华鳖上水花生草丛晒背,导致水花生丛断茎、断叶逐渐衰败并污染水质,出现连续3天的摄食下降。检测氨氮达到了3毫克/升,水面上出现一层褐藻和蓝藻水华,后用卵囊藻1.5升/亩泼洒,5天后水质恢复正常。故7-8月的水质管理是养殖中最关键部分,水质调控和稳定非常重要,一有差错就会影响中华鳖的摄食。除了上述定期使用调水改底产品之外,还需根据水位变化情况适当添加新水,以及在天气闷热的半夜或连续阴雨天适时开启增氧机,保证水体的溶氧。
4.养殖后期的水质管理 中华鳖正常在9月中下旬停料,到9月以后就进入后期的管理。养殖后期由于气温下降,藻相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总体的水质管理是在改底的基础上,以水色调控为关键。养殖后期仍应保持稳定的藻相,防止水质变清瘦。过硫酸氢钾在停料后再使用1次,但卵囊藻仍需根据水质情况继续使用,保持较好的水色。
中华鳖养殖是高产出、高效益的水产养殖业,在当前浙江省大力开展“五水共治”行动的形势下,研究一种效益稳定、环境友好的中华鳖养殖零排放模式是中华鳖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试验采用以藻相和底改产品调控水质为主,实现了中华鳖外塘养殖水质的原位处理,达到增效减排的效果。
本次试验过程中进行原位水质处理的有效措施,我们认为主要有3点:一是早期放养水花生,水花生早期可供中华鳖躲避,降低中华鳖初期的应激反应,减少对池底的搅动,且本身也能起到吸收氨氮等稳定水质的作用;二是定期使用卵囊藻进行水质调控。卵囊藻是自然水体中存在的微藻,在早期培水、中后期稳水中起到较好的作用;三是定期使用过硫酸氢钾进行池底改良。过硫酸氢钾是强氧化剂,可氧化大多数有机质,减少耗氧因子,修复底泥发黑发臭现象。以往中华鳖开春后常见的底板充血溃烂、裙边缺刻、肝脏发黑,究其原因与越冬期间底泥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较高有关。本次试验进行了1个多月的越冬,起捕时发现池底不黑、底泥不臭、中华鳖底板润泽漂亮,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