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长期、系统性工程,既要有超前的设计、协调统筹的能力,又要处理好当下与未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绝非易事,需要有当机立断的胆识、“瞻前顾后”的智慧、从长计议的谋略,三者缺一不可。当三者和谐地集于一身,便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解决任何难题,都能游刃有余。
王海涛从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母校,机缘巧合,来到了信息化处,一干就是近二十年,从2010年起开始担任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处处长。“做了20年的信息化,我最多也就看明白一半。”他用这句话概括当下的感悟。不否认这样说有谦虚的成分,但从中也可以解读出另一层含义:想做好高校信息化建设,看懂门道,吃透规律,非得要花一番功夫才行。没有一二十年的实践,不行;不善于总结提炼,不可;不能够因地制宜,不成;只能边学边干,边看边想,边夯实眼前,边兼顾远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学校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为目标的对外经贸大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水平力争对标国际高校。从事学校信息化建设以来,王海涛就开始探索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国内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时遇到的瓶颈都是类似的,能借鉴的有限。”王海涛说,“欧洲高校情况过于复杂,地域分化严重,又是非英语国家,不适合学习;北美高校信息化建设观念超前,应用深入,与中国高校差距太大,借鉴有一定难度;澳大利亚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领先于中国高校10-15年,中国高校在建设信息化时遇到的瓶颈也是澳大利亚曾着力解决的,可借鉴的地方较多。”
据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澳洲阿德莱德大学、麦考瑞大学均展开了较好的合作。阿德莱德大学曾经派出两名信息化专家(业务系统管理主管、学校信息化系统设计架构师)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信息处及全校信息技术人员、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信息化专项培训。经多方“取经”,结合实际情況,2010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确定了以高校IT治理为基础,数据中心建设、移动化建设为路径,整体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尽管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但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难题,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王海涛有了更多的收获与思考。特别是针对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力不从心”的现象,系统割裂、数据孤岛、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他都逐步摸索出解决之道。
经验一 理顺管理机制和体制是关键
事有轻重缓急,工作顺序确立无误,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王海涛看来,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理顺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机制和体制。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海涛梳理了国内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变革之路:在2005-2015这十年间,以“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形式统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居多,一般都是非实体机构,有的是学校党校办牵头,有的是学校信息中心牵头。从2015开始,随着网络安全工作的日益重要,高校开始成立“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随后大家发现安全工作和信息化建设不能独立进行,又陆续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合并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或者有的学校直接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学校的书记和校长作为双组长,统筹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管理部门,一般都是在领导小组下的信息中心负责统筹工作,但是信息中心从职能定位上是服务部门,在信息化统筹工作上总是“力不从心”。“一直有高校探索成立‘信息处‘信息化管理处‘信息办这样的实体部门、职能部门推进信息化建设,现在看来,统筹管理的效率是最高的。信息化建设实体职能部门成立越早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推进得就越好。”王海涛总结经验时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2012年就在原“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基础上成立“信息化管理处”,统筹全校的信息化建设。2018年又将“信息化智能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改组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管理处”也更名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处”,赋予部门更多的管理职能。在王海涛看来,这个调整是必要的,有利地推进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经验二 规划先行 适时调整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在学校的“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学校均制定了详尽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王海涛表示,在制定规划的同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实行在五年规划的基础上,配合五年“项目实施路线图”的管理模式。将五年规划中,所有项目哪一年启动、哪几年建设、哪一年验收结项,均详细地进行规划,有效地保证了项目的进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2014年年底启动了数据中心一期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数据中心五期建设,现在看我们均是按照七年前的规划在有序推进工作。” 王海涛举例。
规划不是挂在墙上看的,一定要能落地执行;制定规划不能一劳永逸,一定是与时俱进、随需而变的。王海涛有感而发:“信息技术发展快,新技术层出不穷,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使规划信息化建设成为最难做的工作之一。在每一个五年规划的中期,即2-3年的时候,我们都要按照技术的发展、学校的需求,对五年规划进行一次科学的调整和完善,这是规划能在学校落实,并最大限度满足学校发展和建设的保障。”
经验三 管放结合的信息管理模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与国外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高校保持密切的合作与联系,也一直在研究北美和澳大利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王海涛发现,国外的高校,一般是三种信息化管理模式,集中模式(即学校的IT部门统管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集中度80%以上)、非集中模式(集中度50%以下)、混合模式(两种模式之间)。国外信息化建设水平比较高的高校一般都经历了从“非集中模式”到“混合模式”再到“集中模式”的发展过程,而且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集中管理程度越高。同时,多数都是实行的信息化建设二元体制,即教育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由两个部门独立承担。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但需求迫切。“选择一个什么样的IT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是否清晰,体制是否高效,对于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尤为重要。”王海涛强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从一开始就制定了‘非集中模式的管理模式,由信息处统筹全校的信息化建设,统筹制度建设和队伍管理,统筹规划,统筹技术标准和编码规范,负责网络和‘云计算平台基础建设,负责数据中心和校级业务系统建设;二级职能部门负责自己的业务系统建设。信息处负责学校的管理信息化,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等教学部门负责教育教学信息化。”这样做的好处是显尔易见的。王海涛提到:“信息处统筹管理信息化建设,效率高、资金资源利用率高;职能部门最了解自己的业务需求,具体的业务系统建设在负责学校整体的编码规范、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自己进行建设,能很快地响应业务需求,此次疫情期间校人力资源处自主开发教职工在线打开系统,校保卫处在‘平安校园基础上,自主开发校园人员车辆入校管理系统,就是最好的体现。”管放结合,集中管理和自主开发相统一,既可以保证信息处凝聚实力,抓好重点工作;又能兼顾职能部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根据需求开展工作。
经验四 消除信息孤岛、打破系统壁垒是重点
通过数据中心建设推进信息化一体化,是近十年来对外经贸大学在实践中寻到的最佳路径。早在2010年制定“十二五”规划时,王海涛就意识到消除信息孤岛、打破业务系统壁垒将是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中国高校信息化水平相对还比较低,供应商能力也不足够成熟,短期内很难像国外高校那样,在统一的平台上整体构建学校的信息化架构,各业务系统只能由独立的厂商分别建设,最后由学校的数据中心进行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从2010年开始,制定了10到15年的信息化建设思路。王海涛认为:“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是业务系统建设,数所有数据均源自业务系统,业务系统不稳定、不成熟,数据中心建设就是空中楼阁。”所以,从2010年开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用5年时间,将学校近30个业务系统进行了重建、新建或者升级。2013年末到2014初,启动了学校数据中心规划工作,制定了10年的数据中心建设规划。王海涛计划:“将用1到2年的时间,建成学校数据中心集成平台,并初步建成学校师生的个人数据中心和个人数据应用。在2到4年的时间进行综合数据应用,并逐步提供面向管理、决策的数据支持服务,在4到8年的时间里基于历史数据的沉淀开展数据分析和挖掘,并提供数据管理预警服务。”
经验五 人才——高校信息化建设痛点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信息化建设最需要的是人才,人才制高点决定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制高点。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最大痛点就是人才问题。
部分北美高校信息化员工占比可达到20%。众所周知,信息化可以大幅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但这建立在应用成熟的基礎上。信息化建设初期,大量的业务从线下转到线上,需要管理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并肩作战,一起投入到项目建设中。这意味着初期信息技术人员的增加,并不会伴随管理人员的减少。而且这使本就忙得焦头烂额的管理人员增加了压力。“如果信息化员工占比能增加到10%(目前只有1%-2%),对其他的管理人员的需求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究竟还需要多久,信息化应用才能进入成熟期?王海涛估算,“大概需要5-10年,每增加1位信息技术人员,就可以减少5位管理人员。”
王海涛提到:“国外高校普遍认为,信息技术人员达到教职工比例的4%,是信息化能力为高校教学和管理提供有效保障的基础,这一点国内高校在短时间内均很难达到,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是国内高校信息建设最需要努力的一个地方。”
远水解不了近渴,毕竟眼前的工作有时比为明天打基础来得更紧迫,加上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高校信息技术人员数量大幅增加的期望还只是一个期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极为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人员配置也与“非集中模式”的管理模式匹配,近10年里,学校引进了超过50名以上的计算机背景的教职工,约40%为信息处引进,超过60%的人员补充到各二级职能部门,负责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现在学校主要的职能部门均配置了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极大地推进了所在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在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推进的基础上,学校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王海涛说。
经验六 提高数据质量 倒逼业务 系统完善
早在5年前,大家还不能理解,但当下已达成共识:业务系统不仅是业务部门的系统,业务数据也不仅是业务部门的数据。这些都是属于学校的资产。王海涛认为:“数据共享时国内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数据质量问题。我们的管理还不够精细。数据背后暴露出的是管理漏洞。数据不准确,真实性差,只能在对接数据、应用数据的过程中逐渐校正。”
对外经贸大学的师生已告别重复劳动,所有信息都只需要提交一次,在无更新的情况下,可一劳永逸。手机号、身份证号、政治面貌、受教育经历……相比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同样的信息要反复提交多次而言,对外经贸大学的操作实在太暖心。这得益于其完善的数据维护机制,有人可能会说,这看上去不难实现呀?
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原来数据源质量不高,出现了每个部门都只相信自己收集的,而不相信学校数据中心数据的情况,数据多头收集、重复采集使师生不胜其烦。王海涛决定下大力气和数据“较劲”。他把全校所有数据都梳理了一遍,廓清了数据治理思路:本着谁产生的数据由谁维护的原则,明确每项数据的归属,给每项数据指定了一个权威数据源部门。“任何一项具体数据,比如教师性别、职称、身份证号,都只能归属于一个部门。只有拥有该项权威数据源的部门,才能产生和修改这项数据。其他部门都只能应用,如果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不能擅自修改,需反馈给此项数据的权威数据源部门进行修改,再推送给所有应用部门。”
王海涛举例,比如教师职称这项数据的权威数据源部门是人事处,它的修改和完善就归人事处,人事处要在教师评定完职称的七天内更新数据。而教务处、科研处、校办等部门都可以引用教师职称这项数据,但不可维护,更没有权力再去重新收集这一数据。这就杜绝了师生被反复打扰的情况。
看似云淡风轻,实则“煞费苦心”,数据校正不能一蹴而就。“这一步迈得非常痛苦,大概两年多,我们都在梳理流程,校正数据。为此人事处专门聘请了2名员工,天天校对,查原始资料表,花了近三年时间,才将1500名教师信息数据梳理完毕。”王海涛补充道。
改变习惯和思维方式是艰难的,甚至要有“壮士断腕”的决绝。刚开始在惯性的作用下,有些部门或领导还延续旧思路,在需要数据时,仍旧重新发通知、逐一打电话,收集最新数据,各部门汇总后,完成填报工作。遇到有部门“非合规”收集信息的时候,信息处就尽力沟通协调,逐步形成使用学校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推送的习惯。规矩立起来后,各部门就都开始依靠数据中心的数据填报了。“博弈的过程是艰难的,但结果是好的。怕出错不敢用,又怎么能发现错误?这一步如果不迈出去,一遍遍手工收集数据的日子就没有尽头。”
如果权威数据源部门对某项数据进行了校正,全校近40个核心业务系统,通过近1000个数据接口,当天夜里会实现近万个数据字段的海量自动交换,及时完成更新,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全校所有的数据都集中到数据中心后,王海涛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感觉如履薄冰。“需要花更多精力做好數据安全和管理工作,只要有一条数据出现问题,可能会波及所有业务系统,严重时可能全崩溃。”
业务中心与数据中心建设本来就是一机两翼,相辅相成。从2015年至今,对外经贸大学在数据整合和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业务系统。王海涛提到:“在业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启动了数据中心建设,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逐步开展数据应用。数据只有应用才会活起来,才会发现产生数据的业务系统不完善的地方,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也是业务系统完善的过程。目前已经把最基本的、常用的数据完善了,随着数据应用的深入,业务系统建设工作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不断有新数据的产生。”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对外经贸大学在建设数据中心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加强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以整体推进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经验七 基于微信企业号 做好移动化应用
在2015年前后,各高校都在思考布局移动化应用,当时移动化应用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APP的移动应用,一个是基于微信的移动应用。“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我们经过考量,选择了基于微信,特别是基于微信企业号的移动应用,现在看我们‘赌对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可以说是国内高校最早基于微信企业号开展应用的高校之一,也是基于微信企业号应用最深入的高校之一。”王海涛总结。学校基于微信企业号,将各种业务系统的应用深度集成,利用微信企业号的特性,在学校数据中心推送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个性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推送,以2019年为例,每年向师生推送的数据超过3000万条。微信企业号在这次疫情期间,也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师生多以在家在线办公为主,经统计,学校的信息浏览99.4%是通过微信的移动端进行的。技术与管理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更好的应用体验,相较而言,管理往往更重要。“刚开始从事这份工作时,我觉得信息化建设只是技术问题,越做越深入后,我发现信息化建设核心是管理。而且信息化建设做得越深入,管理优化占的比例就越高。所有的技术、平台都可以实现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更多时候是管理跟不上,导致应用效果不理想。我们学校应用体验好,系统完善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校办非常配合,积极梳理管理流程。”王海涛强调。在记者看来,作为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化建设者,王海涛更有优势。因为这是他的母校,他比别人更了解、更热爱这里;也因为更熟悉,无形中他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而这恰是做好高校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