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了,虽然“五四”运动前前后后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五四”精神一直延续到我们今天的新时代,对新时代条件下的青年和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五四”精神的弘扬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团结精神、民主与科学意识以及促进发展与进步意识的培养和加强,除此之外,应该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积极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一名有责任的新时代大学生。因此,在当今的新时代背景条件下,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弘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新时代大学生的力量。
关键词:“五四”精神;责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1.007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到如今的2020年,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多年的时间了,我们作为新时代条件下的大学生,更应该强化对“五四”精神的学习和弘扬。“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样的大环境下,“五四”精神并没有过时,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积极学习和弘扬“五四”精神,用“五四”精神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各方面的品格,使我们成为有责任的大学生。
1 “五四”精神的基本内涵
“五四”精神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一种耳熟能详的精神力量,但是对于“五四”精神的内涵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焦点,虽然学术界对此讨论颇多,但是还是有一个大体的共识的认同,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1919年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学生们群情激奋,5月4日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运动,当时的“五四”运动涌现了伟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其中,理论界一致认为“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运动最根本的精神。”在2019年4月30日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民主、科学、进步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1.2 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7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爆发,给中国如及时雨般地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并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先进分子。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人们心中逐渐传播开来,对人们的吸引力较大,大学生及其他群众之所以能组织起来,发起示威游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初步信仰。
2 弘扬“五四”精神,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百年的时间过去了,“五四”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对我们新时代条件下的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给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为什么要对当今的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行积极地培养呢?因为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快餐文化的迅速传播使得当今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对各种事情不负责任的现象持续增多,我们应积极地用“五四”精神来引导当今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及加强,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该有的责任感。
2.1 学习“五四”精神,培育爱国情怀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给如今我国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们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也作为新时代条件下的一名正式大学生,很大程度上大多數人爱国意识淡薄。简单的就升国旗这件事来说,很多大学生不能做到严肃庄重,鉴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由于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中的核心精神,而且我国民族精神也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其核心的。因此,爱国主义不仅对一个国家,也对每一个中国大学生来说都是必备的。对于新时代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面对他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威胁下,作为一名中国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地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第二,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中,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作为大学生,也不能停止发展的步伐,只有每时每刻都注重发展,才会在平稳的态势中发展得更好。第三,对中国相关历史的学习和巩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学习中国历史,加深对爱国主义深刻内涵的理解,积极学习爱国主义的英勇事迹,用这些来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爱国精神,并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爱国精神。
2.2 弘扬“五四”精神,加强民主和科学意识
(1)民主意识。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其中的民主思想激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们已经开始觉醒了,民主思想的苗头开始出现,从那时的追求自由、平等发展到如今的一系列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邓小平曾说过:“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当代大学生作为民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也作为社会各个阶层中活跃的人群,更要加强对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民主制度发展至今,其中的内涵在逐渐丰富。民主制度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尊重人,不管是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也好,还是职位较高的领导人,他们作为人都应该获得尊重,这是其一。其二,在尊重人的基础上提倡个性解放。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个性和特长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积极提倡每个人的个性解放,释放他们擅长的才能,推动我国民主建设的发展。
(2)科学意识。
“五四”运动时的科学精神是延续新文化运动中的科学思想的,其中主要的内涵指的是对封建糟粕思想的抛弃。“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窮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在当前,我们的科学意识首先指的是科学思想,主要指的便是我们积极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一些进步的科学思想。作为大学生,要做到破除迷信,要积极的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用科学技术来指导我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方式和方法,只要方式和方法得当,我们就可以钻研出更多的新的科学技术,帮助我国获得更持久的发展。
2.3 践行“五四”精神,强化团结意识
“团结就是力量”,不管是对于当时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还是对于新时代条件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都需要有团结精神。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其中体现最明显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如果只是单个人的爱国精神通过具体的事件很难表现出来,但是如果有团结精神作为呼应,爱国主义就很明显的能体现出来。因此,团结意识在当时也是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对于新时代条件下的大学生来说,也确实需要对团结意识进行培养和加强。就我们生活中的小事来说,对于班级内部或个别同学的事情,我们应该团结起来,积极帮助,这样就使得班级和同学的事情得到较好的解决。我们不仅在做事方面要有团结意识,而且在心理上我们也要有团结意识。我们每个大学生作为班级、学院或学校的一名成员,首先在心理上要信服它,把他们当作我们人生阶段中的一个“家”,做到从心理上真正的爱他们。团结意识应该从小时候就开始培养,但是我们的大学阶段也不能松懈。这也是对“五四”精神中的团结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2.4 传承“五四”精神,增强发展与进步观念
(1)发展是过程。
“发展是硬道理”,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不管实施什么措施,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当时是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学生们群情激奋,觉得当时的北京政府是将自己的发展道路毁于一旦。因此才会有北京学校的学生聚集起来进行游行示威,这是为了使我国的发展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他们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发展,必须首先得保证国家主权的完整,也应该积极的排除一切外患,而在巴黎和会上北京政府的这一举动明显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挑战和威胁。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我们当然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当时置之不理,就会使得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当然,作为当代大学生,发展也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既然我们已经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当然是希望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发展得更平顺一点,才会走上更好的发展道路,或者即使对于单个人来讲,过去所做的一切努力或未来即将要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未来的道路发展得更好。
(2)进步是目的。
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最终的进步。“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数十万学生毫无畏惧的走在运动的前头,成为运动的先锋。当时学生是作为先进的先锋的作用存在的,他们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反抗和示威游行活动都是为了一个民族最终的进步。当然进步意识对于当代大学生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后期的蓬勃发展,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技能对大学生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难题就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这也是对我们大学生所提出的新的要求。鉴于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培育这种意识,来面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矛盾,而且这种意识的培养和加强最终都是为了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2.5 胸怀“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我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此马克思列宁主义渐渐在我国传播开来,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绝大多数原因是因为对正确指导思想的坚定信仰。作为新时代条件下的大学生,我们不管学的什么专业,也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岗位,首先我们必须要做到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仰,这是对一名中国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由于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些许偏差,但不能任由其发展,应该积极端正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因为只有理想信念坚定了,才会保证我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不会偏离。
习近平经常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主力军,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我们应该积极弘扬“五四”精神,加强对“五四”精神的学习,将“五四”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满怀深情教导我们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大学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R].2013-5-4.
[2]彪晓红.“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穆宪,王膺.用五四精神培养青年的时代意识[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3).
[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2019-4-30.
[5]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71.
[6]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2.
[7]黎澍.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10,14.
[8]习近平.在十九大开幕会上的讲话[R].2017-10-18.
[9]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讲话[R].2012-11-29.
作者简介:杜变变(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