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职药物学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2020-05-07 00:11韦翠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药物

向 敏,韦翠萍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药物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临床医学与临床护理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学科。本课程主要涉及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学生通过学习,应当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为临床用药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护士处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遵照医嘱,而且要运用所学的药物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观察药物的疗效,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能正确地进行预防和处置。与医生密切配合,对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医生制定医嘱。因此,学好药物学对提高临床医疗和护理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药物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内容繁杂,对基础不好的学生是一门较难的课程。笔者在多年从事药物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药物学时候,普遍反映知识枯燥、药物作用机制难以理解、大量药物名字记不住,从而产生焦虑感和挫败感。作为专业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一个巨大挑战。笔者尝试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思维导图与药物学学习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于20世纪70年代初所创建的,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1]。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大脑建构一种全新的“图像思维模式”,用极简的文字、清晰直观的逻辑,像地图一样去呈现大脑思考的整个过程。

药物学内容涉及大量概念、药物性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禁忌,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正好符合学生对药物学知识的建构顺序。采取思维导图,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由中心(某系统或具体药物)向外(各种概念)发散,中心可以引出一系列与中心相关的子主题(如药物作用、临床应用等),用思维导图表现出来,让学生从一张图中掌握各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使得药物学内容由点到面,分层次逐一强调,引导学生建构起药物学整体知识体系。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知识的内在关联构建系统化、网络化、条理化的知识体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也为后续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奠定了基础[2]。

2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2.1 大系统药物分类中的思维导图设计

药物学内容与药理学相似,按照大系统分类法,内容涵盖总论(药效学与药动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抗微生物药物和抗恶性肿瘤药。每个大系统又涉及多个章节。由于我校高职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上只有两年,药物学课时只有50学时(含实验10学时)。如何在有限的理论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建构起药物学知识框架,熟悉每个大类中药物分类及其名称,而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布置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之前,先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绘制培训,教会学生使用常用导图绘图软件如Xmind、Mind map等,让学生知道如何绘制。由于药物学章节繁多,如果每个小章节就布置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频率过多,反而失去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每讲完一个大系统药物,让学生绘一张思维导图。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这个章节一般是在总论之后,药物多,药名难记,学生绘制导图后,需要拍照上传蓝墨云班课,以小组互评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借鉴。教师也从学生作品中选择优秀作品供学习借鉴(见图1)。通过这样的系统训练,学生在绘图过程中,不断归纳知识,能较好地从整体上掌握各系统的药物分类,需要时候可以按图索骥,知道药物大致情况。

图1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思维导图

2.2 重点药物作用的思维导图设计

由于药物学中每个章节都涉及许多药物,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每个药物。一般是选择某一类具有代表性的具体药物进行教学,其他药物在此基础上进行简要介绍。重点药物讲授时会包括其药物性质、药物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需要对上述知识点进行归纳、简化,抽离出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绘制。比如中枢镇痛药吗啡,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如果学生对吗啡相关药物学知识掌握完全,则对其他镇痛药物有触类旁通的效果。将吗啡的药物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绘制成一张浓缩的思维导图(见图2),在绘图过程中就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归纳、总结能力,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遵循自愿原则,教师会罗列重点药物,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些药物,利用课外时间整理思维导图,但不作为强制性课后作业。

2.3 药物间作用对比的思维导图设计

图2 镇痛药物吗啡的思维导图

药物学课程中药物种类繁多,一些药物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或临床应用又有较大差别,学生往往对这些药物在学习的时候就一知半解,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药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的地方?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难点,以一张导图罗列比较药物之间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对这些药物的理解能力。比如,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有7-氨基头孢烷酸的基本结构,由于取代基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这些抗菌药物抗菌特点是有所区别的,但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各代头孢类的特点,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一目了然将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见图3)。用思维导图能促进学生思考掌握药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形象化。同时,思维导图注重知识构建的具体过程和探究性学习,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理学的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及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分析题[3-4]。

图3 头孢类药物特点的思维导图

3 讨论

教学实践证明,笔者在药物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其归纳、总结、凝练的能力,学生也反馈思维导图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对学习帮助很大。思维导图中的图片、符号、色彩的使用,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使信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和掌握。从教师教学层面,思维导图对教师授课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主动去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能力才能应对学生随时可能提出的问题。因此,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师生间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药物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处于中心地位。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绘制童话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作品赏析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绘制世界地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