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高度,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出了制度性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执政使命的战略考量。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解决起来其实并不容易。苏联共产党探索了70多年也未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最后丧失了执政地位。同时,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其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下台,也给中国共产党以深刻的警醒。这些党执政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一个方面,但最根本的一条,恐怕还是因为缺乏执政能力,在时代剧变之下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因而,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历史方位的变化,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和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重大判断,中国共产党开始高度重视强化执政意识,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必须努力成为善于治党治国的政治家,应该“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讲究领导艺术,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在总结多年探索和认识的基础上,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从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郑重向全党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命题和重大战略任务。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还专门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鲜明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思想,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工作部署。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理论认识已基本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基础上,适应国家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放眼世界,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直面问题,进行重大制度安排与顶层设计,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治国理政水平,全面推进党、国家、社会各方面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新命题,与以往“执政能力建设”提法相比,虽然仅差两个字,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标志着党对新时代党的历史方位转变的认识更加明晰,对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风险的考验把握更加科学,彰显了党对新时代党的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众所周知,一个执政党能否赢得人民认可,最终还是要看国家治理成效好坏。一个政党即使上台执政,如果治理能力匮乏、治理效能低下,社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进步,国内必然问题丛生、社会动荡不安、内部冲突频繁,其结果当然是失去人民的支持而黯然下台。与当今世界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治理状况相比,中国经历了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世界公认。可以说,中国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高超的领导能力和有效治理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
《决定》从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的角度,总结和阐明了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这就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一总体目标是从我们党为谁执政的角度,从我们党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的角度,从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坚定性、纯洁性的角度所作出的精辟概括,指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奋斗方向。
这个《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和坚强的重要标志。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长期执政既要政治过硬、组织坚强,也要能力过硬、本领高强。只有执政本领高强,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正是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高度,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要求出发,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考量,为如何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全面贯彻党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决策制度,严格落实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维护党员民主权利制度、党内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违反这项制度,凡属重大问题,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各项制度,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落实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制度,畅通党员表达意见渠道。
健全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制度。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是决策机制和程序的核心内容。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以及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群众参与、决策论证等具体制度;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坚持“应评尽评、综合评估、风险可控”,从源头上预防矛盾和纠纷的发生。强化决策的执行、评估、监督,完善党委会(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并接受监督制度,探索建立上级党组织在作出同下级组织有关重要决策前征求下级组织意见的制度。健全决策执行制度,切实提高决策执行效力和落实效果;健全决策评估论证机制,进行充分论证和评估;完善决策督查和反馈机制,加强决策执行的跟踪;完善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三个区分开来”对一些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遇到的疑问给出了总的回答,是面对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挑战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地方党委、党组、党的工作机关实施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理顺党的组织同其他组织的关系,加强党对全局重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和农村、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的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规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载入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国有企业、高等学校、有关社会组织等的章程,健全党对这些组织实施领导的制度规定,确保其始终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完善强化各级各类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的相关制度,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优化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积极实施党支部工作条例,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党委(党组)及其成员履职考核制度,完善工作保障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
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是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的内在要求。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建立健全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完善干部考察识别、选拔任用配套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加强考核结果反馈,构建完整的干部考核工作制度体系,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完善和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完善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各项制度,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建立健全增强执政本领的制度。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必然越高。因而,必须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健全需求调研、组织调训、教学组织管理、考核评价、质量评估、督查等制度,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的理论教育,抓好党性教育、专业能力培训、知识培训,引导广大干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建立健全干部实践锻炼激励保障机制,创新干部交流轮岗机制,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区培养锻炼干部,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放到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经受磨炼,引导广大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完善干部到重大斗争一线经受历练的制度措施,引导干部强弱项、补短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真正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