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记者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的转型分析

2020-05-06 17:27冯层波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融媒体转型

冯层波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不仅催生了新媒体的出现,同时还促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电视新闻工作面临着转变,对电视新闻记者来说,更应当积极寻求自身角色转型,以迎合新时代下的新闻工作要求,始终保证新闻工作质量,满足受众及市场、社会需求。本文基于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分析了媒体融合给新闻工作带来的影响,就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出自身角色转型,提出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融媒体;转型

一、媒体融合给新闻工作带来的影响

媒体融合指的是以现代信息化技術为基础,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相互整合。当然,这种整合不仅仅局限在技术和信息渠道层面,同时还包括了媒体理念、运营机制的有机整合。如电视媒体,这一传统媒体的代表,目前为了迎合时代与受众需求的变化,其已经实现了与新媒体之间的相互整合,在信息传播技术、信息传播渠道方面,有了很大的扩展,并且在媒体理念、运营机制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都是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影响。

具体到新闻工作来说,融媒体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需要更加注重受众的主体地位,关注受众的主观需求,否则的话便难以得到受众的认可;第二是需要用更加新锐的视角,去分析和判断新闻价值,既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又要具有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第三是需要更加大范围地综合、收集素材信息,更加迅速地播报新闻,要具有高度的时效意识。考虑到上述几点影响,电视新闻记者应当积极寻求自身角色的转型,顺应电视新闻工作要求的变化。

二、电视新闻记者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的转型策略

(一)将受众立场作为新闻采访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对新闻记者来说,必须要明白由于媒体融合的原因,受众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自身的思想感受、情感体验,因此如果新闻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就难以得到认同,可以选择的新闻媒体平台非常多,他们可以随意转换平台,因而要想牢牢抓住受众,使之对新闻产生认同感,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当中,就应当以受众立场作为新闻采访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简而言之,要替受众表达出他们的观点,同时问出受众想要知道的答案。不过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过程当中的舆论引导也非常的重要,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新闻,都应当帮助受众树立起客观、公正的认知态度,对受众有思想和精神层面的启发。

(二)用新颖的视角判断新闻采访价值

在实际的新闻采访工作当中,作为新闻记者必须要对当前的整个媒体信息环境有所了解,大致掌握受众的关注倾向,然后用新颖的视角去判断新闻采访的价值,一方面要照顾到受众的关注倾向,另一方面还要避免跟风逐浪、人云亦云,不要看见其他媒体报道了什么内容,自己就重复进行采访、报道,这并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而是应当顺着受众的关注倾向,创新性的发掘其他新闻信息内容,这样才不会让受众感到疲劳、厌倦,从而针对性满足受众需求,赢得受众的关注。

(三)拓宽新闻素材信息的获取途径

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记者拓宽途径,广泛获取新闻素材,同样是增强电视新闻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所在。如作为新闻记者,除了一线采访得到的新闻素材信息之外,还要合理应用好新媒体,如微信、微博、QQ等,通过新媒体建立起与新闻素材来源的联系,动态更新、获得新闻素材,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索相关的素材,以此作为新闻采访的补充材料,起到充实、丰富新闻信息内容的效果。

(四)始终把握好新闻采访的深度

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与编辑工作,不同于其他新媒体与自媒体平台,其必须要具备高度的权威性,即使在整个媒体市场都在追求高效率竞争的当下,电视新闻记者都必须要守住底线,不能为了追新、求快,而忽略了报道的权成性。一定要保证新闻采访内容的质量,而且要具有深度的分析,始终保持电视新闻的权威性,为受众提供真正有价值、有营养的新闻。

三、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新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电视新闻记者应当积极寻求自身角色的转变,在新闻采访乃至编辑过程中,都应当转变思维、模式和方法,迎合新时代下的新闻工作要求,始终保证新闻工作质量,满足受众及市场、社会的需求。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记者融媒体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如何做电视深度报道节目背后的“孤胆英雄”
浅析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