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至8日,由湖北省屈原研究会、汉江师范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郧阳区屈原文化研究会等单位承办的2019“屈原与楚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屈原研究会年会在十堰市郧阳区成功举办。会议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与会的80余位专家就《楚辞》地理与民俗研究、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屈赋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宋玉及其作品研究、楚史与楚文化研究等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在当地文化广场观摩了郧阳区“非遗展演”,并前往堵河口现场考察了独具特色的端午汉江龙船会活动。另外,本次会议还进行了湖北省屈原研究会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以下结合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和小组研讨,将主要学术观点概述如下。
一、《楚辞》地理与民俗研究
楚辞地理及民俗问题相关研究是本次会议的特色主题,具体包括有关汉北、沧浪、古均州等地望的探讨,有关端午和重阳节俗、屈赋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关系的探讨等。
在《楚辞》地理及汉北历史文化研究方面,蔡靖泉在疏理历代楚辞文献和楚国历史地理的基础上,从楚国政治发展与疆域变迁的角度论述了屈原往居汉北之地的合理性。刘刚结合文献和实地考察,考察了屈原在汉北的具体行经之处,认为《渔父》创作于今十堰市北(古沧浪洲),《抽思》创作于今郧县以西的孤山(北姑)一带。孟修祥对《招魂》中所说的“掌梦”之职进行了细致的考辨,认为“掌梦”即掌管圆梦之官,与当时流行的梦占活动有关。赵逵夫为证明汉北即云梦之地,认为屈原为掌管云梦之官的观点论据不足。钱征将十余篇楚辞文献中涉及沅湘、洞庭、汨罗的多个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屈原投江地在今汨罗江。刘自兵推测西周时期应已开通了武关道,并分别考察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秦、楚在武关道上的交往。以及武关至郢都的陆路与水路交通。凌智民结合自己的专著文编《探寻屈原的足迹》,力求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以取得突破,其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邵文涛结合文献记载考察了汉北之域的地望,指出汉北是屏障江汉的战略要地,也是屈原的魂牵梦绕之地,进而提出研究和传承郧阳地方文化的重要性。丁力先认为,鄂豫陕三省接壤地区是楚国发祥地。胡济生考察了屈原流放汉北的背景、时间、地理位置以及流放期间组织的反秦活动及相关作品。王永国论述了沧浪文化的形成、内涵及其现代价值。袁正洪论述了古沧浪洲的地望和沧浪文化的内涵及传承意义。朱道琼结合文献、考古及前人研究,认为楚都丹阳城即古均州。
在《楚辞》民俗及南方相关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方面,程涛平结合楚史中的“绝地天通”故事、屈原的《远游》以及后世的民俗资料,考察了“登高”习俗和重阳节之名的起源与特殊星象之间的关系。徐少舟从民俗视角提出了《招魂》篇的屬性和屈原自沉汨罗的原因及意义等两大问题。袁咏心、向柏松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四个时期精要概述了中国端午节的形成发展史。张九紫从楚国地域内多族群融合的文化环境出发,论述了屈赋与苗族、瑶族、畲族史诗创作之间的关联性。杜选奉从前人对《招魂》《大招》的误读出发,对比了屈原所处时代的招魂习俗与鄂西土家族今存招魂习俗之间的异同。黄权生、罗美浩考察了端午节俗在水泽、山地等不同自然地理区域以及荆楚、巴蜀等不同文化区域的差异,以及端午节俗在部分地区随移民文化流播的情况。顾久幸对郧县堵河口端午汉江龙船会的屈原因素、民间生产及娱乐功能等文化意韵进行了解读。
二、《楚辞》文化内涵及影响研究
对屈原、宋玉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历史影响相关研究,是本次学术讨论的主体内容,具体包括屈原的思想、性格及屈赋文化内涵研究,屈赋的传播与接受及屈原的历史影响研究,宋玉及其作品研究等几个方面。
在屈原思想、性格及屈赋文化内涵研究方面,尚永亮以《回归:流亡者的心理情结与逻辑展演》为题,从屈骚中的政治流亡者及其对回归的渴望出发,分故乡回归、政治回归、自我回归和终极回归四个层面,通过鸟狐之喻、追忆和“求女”、问卜和对话、“不去”“死直”和“依彭咸之遗则”等不同方式与核心词语,对回归的不同环节进行逻辑展演,对其中对立范畴的文化意蕴及两种力量的冲突纠葛进行分析,深入阐释了弃逐文学中的回归主题。何新文在疏理前人有关《离骚》的题义与诗旨之诸说的基础上,从早期文本和美学思想出发,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并认为诗题即主题。陈玉容分析了屈骚中“媒”“理”的不同出处、四种载体及其取象特点,认为屈原重视媒理是因为他受到了中原文化和楚国巫官文化的影响。左洪涛结合文献分析了屈原的性格特征、从政态度及其在政治上失势的原因。毛庆论述了李陈玉《楚辞笺注》的训诂观点及其意义。刘春丽分类考察了屈原的廉政思想。雷喜梅强调了《天问》的史诗属性,并探讨其作为史诗的本土特色与丰富内涵。院琨和魏赜分析了屈赋中有关气象的表述。
在屈赋的传播与接受,以及屈原的历史影响研究方面,邹福清认为,屈原通过凤凰与凡鸟的对立与错位构建了一个“士不遇”的表达模式,并影响到汉代士人对于“时”“命”的体认,嵇康的处境与选择之表征、白居易的“中隐”、劭雍的安乐境界等,展示了传统文人有关“士不遇”的焦虑及其消解的文学书写。彭安湘从“借塔、庙的诗赋书写追风屈原‘伉直之品性”,“叙高唐、咏风故事菀取宋玉赋作之‘英华”两方面,考察了苏辙对屈、宋的接受,并指出其绾合文、道的接受向度。安敏讨论了初唐经史文献中对于屈赋价值的定位、初唐文人对于屈原其人及其作品的矛盾态度,指出关于初唐的屈赋接受呈现衰败之感的原因在于当时经史文教观念的确立与文人有意识的取舍,并认为这种复杂的接受最终在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上殊途而同归。张思齐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考察了杜甫的“喜雨诗”和“恨旱诗”中与《楚辞》相关的神灵。李征宇结合历代屈原图文献,探讨了图像视域下屈子精神的传播与接受,重点就《泽畔行吟图》《饮酒读骚图》进行了分析。谭家斌从区域性、艺术性、思想性、欣赏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历代吟咏屈原诗词的基本特征。谢葵梳理了历代楚辞题材的书法作品及其特点,并探讨了楚辞成为书法题材的原因。杨世灿谈到了杨守敬自日本携回的《天问》版本情况。
在宋玉及其作品研究方面,程本兴结合自己的专著《宋玉与宜城》,谈到了宋玉故里和屈宋并称两个问题。丁心琴对《宋玉与宜城》的史料利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何志汉针对宋玉生平和作品中的多处疑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申说。余建东从文学审美的角度分析宋玉作品并论及屈宋并称问题。张延朝分析了宋玉作品中的五类思想观念。
三、楚史与楚文化相关问题研究
本主题具体包括楚文化背景下的《楚辞》研究、楚国家族世系与职官制度研究、楚人思想观念及文学艺术研究等几个方面。
部分参会学者将《楚辞》置于楚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或者从《楚辞》文本出发探讨楚文化相关问题。王准从《天问》中的“何环穿自闾社丘陵”出发,结合楚地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关记载,对东周时期的社祀与丘陵地貌的关联进行了阐释。郭成磊对《九歌》和楚简中的司命之神格及相关问题做了深入考察。王琨对《离骚》所见的丧葬礼仪进行了考证,并以此维度对《离骚》进行解读。杨采华探讨了《离骚》“五子用失乎家巷”的要义。王秦江探讨了《离骚》中的巫文化与屈原的文学创作、内心世界和个人意志的关联。
在楚国家族世系与职官制度研究方面,黄尚明对曾国铜器铭文所见的曾国职官进行了考辨。袁在平对鬻熊的相关事迹进行了考证。孙继、陈佳探讨了楚国景氏家族的发展及分化等相关问题。
在楚人思想观念及文学艺术研究方面,王洪强在楚文化视野下对《老子》中的“尚水”观念进行了全面解读。杨名探讨了楚乐舞在巫祭、娱乐及抒情等方面的文化功能及其影响。卢川探讨了楚人“用诗”及楚诗学观念的演进历程。李义芳从民间传说、信仰及宗教世界观等方面对荆州“息壤”传说进行了文化解读。她认为,看似荒诞的传说实际是民俗宗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和对人地矛盾的一种反应。此外,王玉德、徐耀明分别从学科建设和学术增长点的角度谈到了自己对推动屈学及楚文化研究的建议。
四、其它学术评论
在主题报告和小组研讨之外,蔡靖泉、徐文武、何新文等专家分别在开幕式、学术总结、闭幕式阶段进行了学术阐发。蔡靖泉在开幕词中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发表了学术引言。他首先高度评价了伟大诗人屈原的历史地位,回顾了端午节俗的演变过程及“端午为屈原”中的民族精神,然后在疏理郧阳历史文化脉络的基础上,结合楚文化的发展轨迹,就“屈原在郧阳”这一会议主题进行了重点解读。徐文武在就论文内容及研讨情况进行学术总结时认为,本次会议主题报告内容丰富,小组讨论气氛热烈,不仅看到了数十篇与会代表的论文,还看到了郧阳本地专家的作品,以及凌智民先生的专著文编。郧阳屈原研究会的集体亮相,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文武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此次会议的学术特色。首先,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是本届学术年会的一个亮点,比如凌智民先生用数学二叉树的理论建构起来的鄂君启船队航行路线的水道模型,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虽然其理路和结论还值得进一步探讨,但其学术创新的勇气值得肯定。其次,论文的研究主题集中在楚辞地理学、楚辞民俗学、楚辞诗学、楚辞文献学以及楚辞传播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多篇涉及汉北、武关、沧浪等历史地理问题的论文,对于破解早期楚文化研究谜团,推动楚辞地理学深入开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作为我省屈学研究的强项的楚辞民俗学研究,在此次会议上出现了多篇具有深度的相关研究论文,说明这一研究领域的热度还将持续下去。此外,徐教授就当前屈学研究中的问题谈了一点个人想法。比如,他以《元丰九域志》一书中对孟嘉落帽之龙山地望记载的矛盾之处为例,说明在历代地记、地理志、地方志等材料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对这些文献不加甄别的信任和取用,将使研究工作陷入泥谭之中。总体而言,本届学术年会论文质量较高,研究有深度,视野有广度,思想有维度,将湖北省的屈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何新文在闭幕词中表示,在端午假期,在屈原曾经生活过的极富深厚楚文化传统的汉北郧阳召开了一次具有特别意义的学术会议,省内外各界人士共计一百余人出席了这次会议,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旧雨新知,齐聚一堂。一是推进了“屈原与楚文化”的学术研究。研究者以科学的方法,从文学、美学、历史学、民俗学及多学科交叉等不同视角切入,研究探讨,发表己见新意,取得了相当丰厚的学术成果。其中,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学术增长点,比如关于“屈原与汉北、屈原与郧阳”的研究,就发表了一批新的成果,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二是擴大和深化了“屈原与楚文化”的传播。会议期间,主办方组织研究者实地考察观赏了郧阳人民的“非遗展演”和“端午汉江龙舟会”,同时组织专家学者走进汉江师范学院分会场,面向两千多名师生讲解屈原辞赋与楚文化,传播屈原精神和楚民族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故事,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诚欢迎。三是规划了湖北省屈原与楚文化研究的学术未来。这次会议不仅热烈讨论了屈原与楚文化研究的现状和下一步的发展,还选举产生了第九届湖北省屈原研究会理事会及其领导机构。
“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郧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地处屈原往居的汉北之地,不仅具有汉江龙船会等端午节俗活动,而且具有一批热衷于屈原文化相关研究的地方学者。2019“屈原与楚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屈原研究会年会选择于端午节期间在郧阳召开,对于弘扬屈原精神、丰富地方文化、促进非遗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王洪强,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责任编辑 庄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