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伏 李林茂
2019年12月7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一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的主题为“跨学科视野下的‘长江学构建”。来自全国2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在本次会上,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忠家教授首先作了题为《创建“长江学”,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支撑》的主旨报告。他结合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学术发展基本趋势的分析,正式向学界提出了创建“长江学”的倡议,并且阐述了创建“长江学”的价值和意义、可能性和现实基础以及“长江学”的学科特征和发展路径。张忠家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各位专家学者纷纷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回应了对“长江学”构建的关切。
一、“长江学”的学科特质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长江学”应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基此共识,专家学者们对“长江学”的基本内涵、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和框架结构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初步勾画出了“长江学”的基本样貌。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忠家教授认为,“长江学”是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经济、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为研究重点,兼涉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管理、法学、文学、艺术等诸多研究领域的区域性、综合型创新学科。“长江学”的研究应当聚焦和回应长江流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关注、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应当成为“长江学”的重要目标。“长江学”的学科特征,主要是綜合与创新。具体来说,在研究时段上,要注重贯通古今;在研究空间上,要上中下游兼顾;在研究领域上,要强调多学科结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盛毅研究员认为,“长江学”研究的范围包括长江干流、长江支流以及长江流域影响的相关区域,研究的领域包括长江流域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生态、水利、治理等。“长江学”要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系统的学理支撑。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长江学”应包括长江经济学、长江文化学、长江社会学、长江生态学等分支学科。
湖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秦尊文研究员认为,“长江学”的构建,一是要设计好学科“屋顶”,二是要立下“四梁八柱”。他指出,“长江学”的构建要体现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要求,必然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门类的诸多学科。但是,“长江学”不能搞大杂烩,要有自己的学科边界和学科体系。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讲,“长江学”的研究内容应包括生态长江、经济长江、文化长江、善治长江。其中,善治长江就是提升长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研究员认为,一门学科的建立,离不开其独有的研究对象和领域。“长江学”具有研究空间广泛、研究内容众多的特点。从学科的属性来看,“长江学”研究涉及的诸多领域如历史、文化、生态、经济等都深深地打上了区域的烙印,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他指出,“长江学”的研究应当重点围绕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展开。
重庆工商大学文传浩教授认为,长江历史学是“长江学”的重要基础,回望长江的历史是牢记“美丽长江”初心的重要举措。建设和发展长江经济学,是为了掌握长江发展的经济命脉和奠定长江复兴的物质基础。长江生态学则是“长江学”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美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是未来治理长江、修复长江、保育长江的核心发展方向。
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江作苏教授认为,“长江学”要建立支撑性的子学科。建立一个学科,既要把握客观现实,也要面向大众传播。“长江学”必须重视传播中的长江,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一种可传播的信息。长江流域既是经济区域,又是博弈场域,“长江学”要从热点问题切入,在博弈中发现问题。研究长江就是深入认识我们的生活环境,应把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有效对接,增加环境的透明性、开放性和公共性。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陈锋教授认为,“长江学”的建构需要注意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并明确其重要内涵。所谓空间范围,是指流域与区域;所谓时间向度,是指不同历史时期流域内的差异与变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流域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反映出特定的自然规律、人文境况和历史脉络,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既需要单独的系列研究,也需要进行多视域的综合研究。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进认为,“长江学”要关注水文、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多样性;要关注长江上游、中游及下游文化和文明发展的特殊性;要关注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差异性,注重长江山水文化、茶文化、道文化以及海派文化、码头文化、红色文化的研究;要关注长江流域本土物种及引进物种发展史;要关注自然灾害对长江文明发展的影响;要关注长江经济带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二、“长江学”的建构路径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的高水平研究机构,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长江研究的高端学术人才,设立了一批涉及长江水域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为“长江学”的创建提供了现实基础。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集聚力量,扎实推进“长江学”的建构和发展,成为本次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忠家教授认为,“长江学”作为一门因回应重大现实问题而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推动“长江学”的建设,必须打造综合性高端科研平台和专业化学术团体,创办以长江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举办以“长江学”为主题的系列学术会议,设立专门资助“长江学”研究的基金项目。
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艳国教授认为,构建“长江学”,开拓了长江研究的新视野、新思路、新境界。要通过探索构建“长江学”,积极打造长江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凝聚长江研究的人才队伍,发展长江研究的理论体系,深化长江研究的学科整合,拓展长江研究的领域,提升长江研究的层次,总结更多长江故事,传播更多长江声音,产生更多长江智慧。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盛毅研究员认为,“长江学”建设要充分依托现有理论作为基础。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长江学”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定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建立概念体系,明确研究范围,提出基本假设和基本方法,揭示学科特征和内在规律,形成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学科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认为,要建立合作网络,联合开展“长江学”的系统研究与应用。要联合建立基于信息交换、人员交往、课题交互的“长江学”研究联盟,组建中国长江学会;联合组织中纬度地球表层系统、生产生活生态耦合系统、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等大科学计划;联合开展以限制、拓展、转型功能区为主体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研究与设计。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王俊研究员认为,构建“长江学”,不仅要纵向整合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横向整合长江流域各省市研究力量,还要整合学科,做好项目招标和引导,形成合力,共同为“长江学”研究发力;不仅要加强学术人才队伍建设,创办专门的学术刊物和开设相应的栏目,还要打造高端智库平台,提高智库服务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水平。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裘士京教授认为,“长江学”的构建,前期可以将区域经济、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等列为研究的重点,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动全流域、全方位的研究。在时机合适时,可以再细分若干分支学科,扩大研究队伍,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构建“长江学”,还应注意拓展视野,在比较中发现问题,以新的思维方式认识长江、保護长江。
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刘峰认为,“长江学”的研究,要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文化支撑体系。要实现多学科结合,形成生态、文化、经济等学科领域的联合体。要构建学术发展平台,建立“长江学”的学术体系和运用体系。要遵循长江流域的基本特征及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三、“长江学”与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长江学”的构建紧扣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满足时代要求,必须也一定能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原副主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杨淳认为,长江流域立法十分必要。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办法、新理念、新要求需要在法规中得以贯彻。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态保障,是全世界最大的黄金水道、全世界最大的水能基地,需要专门的立法予以保护。流域综合管理不等于流域机构综合管理,从长江保护法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形成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长效机制。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建军教授指出,区域一体化发展包括政府间的合作与市场的一体化两个侧面,在长三角核心区域的沪苏浙三角地带打造超“区域—行政”边界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政府间的区域合作行为与不同属地的企业面对面的合作竞争置于同一空间,构筑起有实体空间依托的协同创新平台,为突破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制度障碍提供了试验性实践基地。
三峡大学党委书记李建林教授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离不开水利等方面自然科学的应用。三峡大学因水而生,与水利工程结缘,水利是学校固有的优势和特色。目前,三峡大学在岩土力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生态防护、水工程安全、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水污染控制、生态水利与应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长江大保护等方向进行了大量研究,希望在“长江学”的构建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贡献一份力量。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张董敏副教授指出,长江大学是与长江息息相关的省属高等院校。目前,长江大学有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楚文化研究院等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责任也有平台开展“长江学”的研究,可以为“长江学”的构建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白洁副研究员指出,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全面把握、统筹谋划。推进“长江学”研究,就是要用系统思维,聚合多个学科的力量,系统解读长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探索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形成学科融合、文理交叉的综合性研究体系,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四、“长江学”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城市最密集、产业规模最大的流域,因此生态保护至关重要。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也是“长江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大学术关切。
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周维研究员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中央和地方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污染控制监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发展差距大,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未来,要建设生态保障工程体系,形成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大格局,同时要强化以水资源优化调配和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流域综合管理,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认为,长江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对标中央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建设思路,处理好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对考核奖惩机制进行大胆创新,将生态环境保护嵌入发展的全过程;要因地制宜,建设美丽长江。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徐旭东研究员指出:目前,在生态环境方面,长江干流近岸水域和部分支流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在管理方面,对水体开发利用的限度认识不足,对生态服务功能认识不全面,保护治理多限于局部区域和少数物种,缺乏水系尺度的整体保护战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需要坚持整体保护原则、系统修复原则、绿色发展与综合管理原则。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戴胜利教授指出,湖北省在推进“河长制”的过程中,在政府内部建立了横向部际协调、纵向层级联动的机制,在政府外部形成了企业、社会组织、专家智库、大众传媒等补充支持体系,但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没有解决,目前仍面临着多重困境。未来应积极借鉴国际河流治理经验,建立多元参与、目标任务驱动的政府主导型网络化河湖治理模式,并且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
重庆工商大学文传浩教授指出,长江作为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关系国家发展命脉的“经济带”、关系亿万人民福祉的“生态带”、关系民族振兴大业的“文明带”。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生态账户透支严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態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流域各省市应牢记“美丽长江”初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环保政策。
五、“长江学”与长江流域文化传承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的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以“长江学”为依托,保护和传承好长江文明,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续发展,也能够为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熊召政指出,秦的政治与楚的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江学”就是“长江文明学”。 古圣先贤、文人墨客、国家领袖和寻常百姓都对长江有着深厚的情怀,他们共同创造了长江的历史。研究“长江学”,一要对症,二要对路。爱长江是一个感性问题,研究长江则是一个理性问题,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便是长江的福气,长江流域人民的福气。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刘玉堂研究员认为,中华文化在总体上是多元复合的,但在主体上是以长江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的二元耦合。长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可从屈原风骨与中华民族精神,止戈为武的理念与人类和平思想,长江流域稻谷种植与中华农耕文明,长江铜矿与中华青铜文明,楚辞汉赋与中国文学,四大发明与中国科技创新,张仲景、李时珍与中国医药,陆羽与中国茶文化,理学与中国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探讨。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潘洪钢研究员认为,应该从文明和文化史的视角认真研究长江流域各时期的文化。长江源头地区有青藏高原文化,上游地区有巴蜀文化,中游地区有荆楚文化,下游地区有吴越文化,其间充满了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质。长江各支流上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不仅有平原农耕稻作文化,也有山地“游耕”文化,它们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长江学”,就应该充分研究这些综合性的文化,探讨其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贾海燕副研究员认为,“长江学”研究要关注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如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还要关注区域间的交通勾连,主要是航运和古栈道。其中,古栈道对今日而言就是文化沉积带。对这些文化沉积带,如武陵山区的盐道、古村落和方言等等的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副所长路彩霞副研究员指出,长江文化研究经历了两次高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明起源理论催生了长江文化研究热潮;2008年,长江文化系列丛书出版掀起了新一轮长江文化研究高潮。今天,在国家战略效应下,区域性、综合型学科“长江学”孕育待生,长江文化研究的巨浪即将到来。在跨学科的“长江学”的构建过程中,学科间的相互启发将会使长江文化研究的对象和视角更加丰富多元。
作者简介:刘龙伏,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李林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
(责任编辑 陈 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