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军
“牛郎和织女”列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故事之首,深受人们的喜爱,后经叶圣陶老先生整理,有了文字版的《牛郎织女》,并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不料,2019年七夕节前,有人在网上发文,批判牛郎是“流氓”,因为“牛郎偷走织女的衣服、偷看织女洗澡”,行为龌龊下流。还说此行为会对小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而建议将《牛郎织女》一文从教材中删除。
按现代人的道德标准,牛郎“偷衣”“窺浴”确实不地道,非君子行为。但解读人物形象,要立足于文本。牛郎出生于穷苦家庭,从小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整日跟老牛待在一起,没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也没有现代社会的法律观念,他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单纯的。“偷衣”之举,是老牛授意的,此举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妻子,而没有任何思想不良的成分。对于老牛的指点,单纯的牛郎是不会去也不可能去思考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偷衣”后,牛郎就“转身走进树林”。严格来讲,牛郎并没有“窥浴”。可见,牛郎的内心没有任何龌龊、不健康的思想。反倒是那些无端生发牛郎在欣赏织女们“活色生香的沐浴图”的人,思想有点不端正。织女发现衣服不见后,牛郎才“从树林里走出来”,把衣服还给她——这是老牛告诉他的认识、接触织女的必要步骤。虽然这种做法不道德,但也属于“乐而不淫”的范围,人们并不觉得牛郎很“猥琐”。总而言之,在追求织女的过程中,牛郎完全是按照老牛的指示行事的,他的内心是单纯的,品性是憨厚的,完全没有“龌龊”“猥琐”的想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俘获织女芳心的有利条件,也说明牛郎并不“流氓”。
2001年版教材中,编者删除了“窥浴”“偷衣”的情节,将其改编为织女们在林间嬉戏,织女看到牛郎后,主动过来和牛郎搭讪,彼此了解后,他们结为夫妻。如此改编,虽没有破坏故事的完整性,但既不尊重原著,又有损民间故事的原汁原味。况且,改编后的情节过于简单,存在漏洞,经不起推敲——穷小子牛郎凭什么获得美丽的织女的注意?简单交谈后织女又凭什么以身相许?而原著的情节设置是层层深入的,虽然离奇,却也严谨,令人信服。牛郎按照老牛的指示,一步步接近织女。发现自己的衣服不见后,织女肯定是又气又羞,此时牛郎及时地把她的衣服交给她(织女并不知道她的衣服是被牛郎拿走的),可谓帮她解了燃眉之急。如此,织女自然对牛郎有了好感,接下来自然是两人开始交谈,在交谈中两人互道身世增进了解。相同的悲苦命运让牛郎和织女惺惺相惜,两颗心渐渐走到了一起,最终两人结为了夫妻。这样的情节设置,既有事理上的合理性,又契合人们乐见主人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心理。
《牛郎织女》很多年前就已进入教材,千千万万的学生学习过,但之前并没有人说“牛郎是流氓”,也没听说过哪个学生因为读过这个故事而道德败坏变成“流氓”。可见,将牛郎认定为“流氓”,属于主观臆断。即便是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一般都有十一二岁了,他们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并不会将故事中的情节模仿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于这样的“传说”,他们只是当有趣的故事阅读而已。况且读过故事后,留在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精彩部分,对于故事中一笔带过、简省得不能再简省的细节,多是不以为意的。所以,没必要夸大它的负面影响,因噎废食,导致编者、教者无所适从。
经典是学生思维培养和精神成长的有效载体,既然牛郎非“流氓”,原著更精彩,那么将作品完整地呈现在教材中又何妨呢?
【简评】作者立足于文本,从牛郎的品性和大多数读者的阅读感受出发,论述牛郎非流氓。对牛郎“偷衣”“窥浴”之举,作者是从其在故事情节中所起的作用来论证其合理性。除此,作者还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论及“将牛郎认定为‘流氓,属于主观臆断”。文章双管齐下,论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