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2020-05-06 09:16刘凤鑫
科学与财富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共管理新常态管理体系

刘凤鑫

摘 要:新常态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渐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共管理事务为满足新常态产生的影响,应采取实效措施完成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在政府部门当中,公共管理事务属于主要职能,同时关乎社会大众的基本利益。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新常态背景下,公共管理事务的开展遇到重重阻碍。因此,为化解公共管理组织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应提高公众的主体地位,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管理体系

一、我国新常态的核心内涵

(一)社会新常态

将健康有序的发展社会作为构建发展国家的前提基础,相比较而言,法制社会属于一种理想且稳定的社会状态,为法制国家营造一个全民信法、全民守法的社会环境,有序推进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等工作,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其中建设法制国家。因此,提高全面的法制观念,加速法制社会的建设,是我国社会领域发展的新常态。借助法律赋予社会治理主体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合法性,保证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强化对社会主体权力的监督。

(二)环境新常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水污染、雾霾天气、食品安全等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到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加大了政府部门治理环境的经济成本与政治成本。因此,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根本保证生态环境,对于损害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借助制度的规范性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逐渐成为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常态。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

(一)缺乏丰富管理手段

相比较而言,市场机制优先于政府机制,为提高政府绩效水平,应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将丰富的技术手段应用到公共管理当中,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政府难以有效利用现代化公共管理技术,所利用的管理技术操作难度不高,但实施过程较为稳定,导致政府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模式逐渐僵化,降低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公共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部分管理人员习惯性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在公共管理中弱化了数字化的技术,降低公共管理水平。

(二)尚未完善管理体系

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应将政府层面作为切入点,注重发展经济提高生产效率,价值需求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渐向着多元化发展方向过渡。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治理体系当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无法将法制建设的作用充分凸显出来,需进一步提高社会民主化,政府内部机构为提高工作效率,应进行必要的改进与调整,因分配社会利益存在不均匀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治理能力,难以保证最终的治理成效。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已经具备成熟的经济体系与完整的政治局面,只有进一步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大众才会积极参与其中,否则难以体现公共管理的价值。

(三)管理改革难度较大

在新常态下对公共管理的改革的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因我国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应着重加强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顶层设计需要考虑全面的因素,对公共管理过程中进行改革,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开展各项工作的顺序。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因难以协调基层实践与顶层设计之间的关联,导致地方政府并没有将公共管理改革落实到实处,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难以保证公共管理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起到约束作用。

三、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出路

(一)创新技术手段

当前的公共管理应紧紧围绕着新常态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各项先进技术手段,对公共管理现代化建设进行完善,合理利用现代化公共管理技术,对政府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进行优化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体制与模式,对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不断提高公共管理工作效率。另外,合理利用各项先进技术,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互联网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都能够不断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最后,为从根本避免信息孤岛等问题的出现,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合理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分配各项公共资源,在新常态下提高公共信息的智能化与透明化,减少腐败等情况的出现。

(二)增强治理水平

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需建立必要的纽带关系,才能够保证各项制度的完善性,提高执行力度,不断提高主体的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针,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另外,政府还应对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创新,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方式。第一,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创新,构建科学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公共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第二,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考核,明确工作人员的思想变化,开展培训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与工作效率,增强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

(三)提高公众地位

在新常态下,因公共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困境,会直接影响到公共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应寻找全新的出路,保证工作在公共管理当中的主体地位。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需要提高社會大众的自治能力,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其中,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当中,并定期向大众宣传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知识,增强社会大众的民主意识。另外,政府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信息共同平台,了解当前环境下的公共管理要点,及时掌握社会大众的诉求,利用相关方式提高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民主化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管理工作属于政府的一项职能,与每位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新常态下,政府应采取实效措施提高自身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加强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开展多元化的公共管理工作,社会组织与社会大众都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当中。除此之外,在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当中,还应将公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研究——非政府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功能定位研究[A]. 冯伟.“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3

[2].城市人防公共事业与公共安全工程建设研究基本结论——结合北京市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A]. 张皓健,刘凤祥,宋建林,闫杰,刘鹏,董水生,王倞,赵炳坤,李景元.对接京津——时代特色 战略航标论文集[C]. 2017

猜你喜欢
公共管理新常态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