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视角下医务社工对疾病治疗康复介入的思考

2020-05-06 09:17迟梦霞
科学与财富 2020年5期
关键词:社区居民

摘 要: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国家善治的根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面临着诸多困扰,尤其是在医务社会工作方面,要想改变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医患关系的现状,可以从社会工作的视角下引入社区营造的方式和方法,深入了解社区营造的本质。站在全球视野层面,我们要从社区营造“人、文、地、景、产”五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深入了解社区营造的本质并不是单纯的建造与规划,而是改善与提升社区居民之间的"社区凝聚、融入感",从而才能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区营造的新方式。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社区营造视角;社区居民

一、研究背景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在医疗领域为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的专业性服务,医务社工不仅要关注服务对象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在全人照顾模式的理念下,还需关注其心理的调适、康复和社会融入。针对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和声誉日益受到威胁的医疗卫生机构,医务社会工作需要积极介入緊张的医患关系、医疗服务效率、医疗卫生声誉等方面。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不仅是对疾病康复方面或者是情绪、适应方面,还有非医疗健康干预,医疗是面对疾病的一个必要手段,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做得不仅仅是之前的工作还有在疾病发生之前和之后的非医疗健康干预。在社区营造层面,强调社区营造是社区自组织的过程,强调营造人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从社区营造的视角出发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二、社区营造的现状

(一)社区营造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城市化绝大多数规划都是自上而下的,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居民对社区环境和社区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社区环境能风景优美,秩序井然,生活便利,居民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社区活动愈加灵活有益。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非医疗健康干预”,所谓健康干预就是指针对个人或者群体实施的活动,旨在评估、改善、维持、促进或改变健康状况与身体机能。ICHI认为其应该被包含在整个保健系统范围内,包括急性护理、初级保健、康复、机能复建、医疗和公共卫生。那健康干预-“医疗”=非医疗健康干预。社区营造更侧重“人”的层面,包括医务社会工作者、社区管理者、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等相关群体,对此,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更应该向非医疗健康干预的层面转变,定期到案主社区进行回访,与居委会协商合作,提升医务社工的影响力,让大家有更深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一种“有病寻医生”与“有难找社工”的互爱互助模式。

在医务社会工作对疾病治疗康复的介入中要逐渐加入非医疗健康干预的理念,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与社区社会工作相结合。目前社区工作不断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与居民有效的信息沟通。目前社区卫生的服务项目单一,领域狭窄。与社区居民缺乏有效沟通,不能准确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社工在服务过程中更注重家庭关系的重建、资源的链接,而忽视服务对象最基本的需求。

2、功能缺失。我国社区医院或诊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受限,很多居民不能就近获得医疗资源,这增加了社区居民的看病成本,同时加重了大医院的医疗设备资源的负担。

三、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医务社工特色

我国目前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未被认可,推行困难;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医疗机构并没有完全接纳,医生的理念受到冲击。目前,医务社会工作对疾病康复的介入主要是适应服务,以重大疾病介入为例:

介入目标:1、正确认识疾病,缓解案主不合理的情绪反应。案主在了解自己患病后,情绪上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医务社工会协助案主及其家属通过正当的途径帮助案主了解疾病成因、治疗手段等医疗方面的信息,帮助案主正确认识疾病本身以及带来的变化,从而改变案主及其家属不合理的认知和情绪。

2、积极从容的面对疾病即将带来的改变。疾病是否治疗,都会带来一些生活和情绪的变化,医务社会工作者对案主进行心理疏导,使其逐步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

3、提高案主的适应力,维持生活质量。适应力的提高有利于案主面对生活,了解生活中的人与事物对自己的重要性。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对案主的引导会起到重要作用,避免案主为了治疗而忽视身边的一切。

介入策略:1、尊重与自决。提倡对案主保持尊重,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其慢慢了解与接纳自己的真实病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病后的生活方式等,自己掌控人生。

2、提供情感支持与陪伴。应注重情感支持的重要性,鼓励家属多表达对案主的关心和爱护。多陪伴案主,有助于缓解无助、焦虑与恐惧的情绪,使其能顺利度过适应期,更好的适应“病人”这一角色。

3、增强社会支持网络。协助案主了解更多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分析自己的社会网络现状,寻找所需要的支持网络。

四、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医务社工介入建议

对此,社区营造视角下医务社工可对提升社区参与的方式有五个层次:

1、明确社区健康服务目标。社区健康服务与医疗服务不同,主要集医疗与预防保健于一体,医务社工可以协助弱势群体、劣势群体适应就医环境及医疗康复服务,为病人、家属提供社会支持,包括经济支持、情感心理支持等服务,与社区工作者合作让案主能够顺利回归社区。

2、协调资源。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为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将现有的社会服务体系与社区目前的现状结合起来,形成社会服务的专门渠道,尽最大能力提高社区资源的整合性,实现居民和社区服务的有效沟通,尽最大努力满足服务对象及其家属的需求。

3、大力宣传社区健康内容,协助社区管理者开展相关的社区健康教育和预防的讲座。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医生开展预防医学、卫生监督类的宣传教育,促使居民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可带动社区组织者一起开展宣传活动,使他们参与其中,并起到带头作用。

4、加大对志愿者的宣传力度。通过多媒体方式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来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者的群体,提高社会认同度,链接各种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到医院志愿者的行列,在全社区营造积极参与医务志愿服务队伍中的氛围。

5、建立社工社区合作服务站。目前虽然有需要,但是没有一个正式的渠道,服务站的建立可以让两者的服务内容更全面,加深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推动发展。从社区营造的视角出发,通过调动社区的资源及社区居民的参与感,能够更好的提供服务,也能更好的建设和谐的小区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天洁,李泽.新加坡高层公共住宅的社区营造[J].建筑学报,2015,(6):52-57.

[2]张婷婷,麦贤敏,周智翔.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政策及其启示[J].规划师,2015,31(S1):62-66.

[3]唐雅雯.国内社区营造实践与研究[J].科技.2019.

[4]朱静宜.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社区营造[J].社会发展,2019.07.

[5]梁灼彪.社区为本医务社会工作模式探索-以南海桂城“健康到家”医务社工服务项目为例[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3(33).

[6]黄启月.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医患矛盾的模式创新及其优势[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

[7]刘馨.医患关系紧张问题的医务社工工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8]孙玉军.SD医院投诉管理及患者满意度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6.

[9]沈思佳.特色小镇中社区营造方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

作者简介:

迟梦霞(1995-),女,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族:汉,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妇女儿童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社区居民
江苏省南通市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四川部分高校体育场馆服务于乡镇居民的现状与分析
社区居民主动输液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案例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的居民社区安全现状分析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相对剥夺感成因分析
全科医生制度对社区居民就医行为影响路径分析
广州市小洲村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参与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