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绍典 林锋
阳光学院以为本地培养应用技术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实施屏南白玉助农项目中,开展专业教育原理与方法在村民导游员学习班中应用的探索项目,在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教学中,以“人、文、地、京、产”五大要素为主线,进行导游学课程教学,为学校课堂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与创新点,并取得不错的成果。
一、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项目背景
首先,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是大势所趋。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加强,使我国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覆盖面得到了有效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能够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开展以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是当前大势所趋,我国正在积极发展农村地区,并鼓励农村地区开展生态旅游,一方面,由于当前城市的人,大多数希望能够去乡村感受原始生态的生活,进而衍生了生态旅游这个行业;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不断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使农村的人们能够利用自己当地的特产环境来发展生态旅游,基于这两种背景,使当前很多村民都开始从事导游这个行业,带领外地的人进村旅游。因此开展以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能够有效帮助村民们了解成为一名导游所需要具备的具体素质,所以通过开展本次课程项目能够利用当地的实际情况,帮助村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行业,快速提高自己的导游背景知识,从而能够使得自己实现快速发展。
其次,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是实际需要。借助阳光学院向应用型转变的东风,落实学院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依托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皮划艇文旅特色小镇创建的案例实施;开展专业教育原理与方法在村民导游员学习班中应用的探索项目。
该改革项目以白玉村皮划艇文旅特色小镇创建项目为例,教师应用专业知识教育体系教学学习体系,进行皮划艇文旅特色小镇项目中村民导游员学习班开办实施教学工作,引领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应用工作,将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村民导游员学习班中,按照旅游文化、导游知识、旅游接待、仪容仪表等知识将村民导游班的项目进行各个模块分类,并按照内容进行模块规划和设计,在村民导游班项目建设过程中,学生按照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成果应用等3个方式将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第三课堂的学习,并通过导游班的开办掌握专业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技巧,通过不同的旅游文化、导游知识、旅游接待、仪容仪表等项目开展可以促进专业知识掌握、理解和吸收应用。
最后,积极开展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是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目前,农村地区需要进一步发展,就必然需要通过开发的手段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而通过生态旅游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的经济收入,并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義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基于生态旅游的概念,我们可以意识到开展以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能够让村民们了解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保护当地的环境,另一方面能够利用生态旅游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所以为了有效保护农村地区的环境,积极开展以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能够使村民在学习了解更多的导游知识的基础上,带动当地的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结合“人”的导游学课程学习分析
在导游学课程项目执行过程中,非常注重人的因素,通过人的因素来设计课程进度和学习过程。通过走访和摸底白玉村村民学习班的学员情况,得出村民对体育赛事、旅游学、电子商务等方面情况的认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导游班的课程。阳光学院学生在导游班学习中也对项目进行跟踪,能够应用其学到的课堂知识结合屏南白玉的学员配合课程开展。
通过这次白玉村乡村导游的培训班,可以将人的因素作为主要内容开展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工作。激发白玉村民导游班学员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提升了其自身的知识与素质。在项目实施的教学中,教师和阳光学院学生也在其中对村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开展教学工作,增强阳光学院学生的知识,同时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了社会应用,是对学校课堂教学的一种衍生和拓展,对学校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都是一种改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结合“文”的导游学课程学习分析
人文因素和文化元素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屏南白玉导游班开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人文因素和文化因素进行课程设计工作,并能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当地文化。例如:通过导游班开展,通过屏南当地从山到海的茶盐古道旅游项目的分析,得出屏南、寿山、白玉在茶盐古道古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通过茶盐古道的现存遗迹和历史作用进行剖析,结合白玉当地的情况进行课程设计,有助于导游班项目开展。
在导游班项目中,充分发挥人文因素和文化元素的作用,学生在项目的实施中也通过文献翻阅、村民访问、实地走访、古物参观,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茶盐古道的作用和文化信息,同时也对白玉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同时利用茶盐古道文化元素进行现今白玉社会、经济、生活活动的研究,得出现有的白玉文化信息。这种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导游班中突出文化,学生在实践项目中也能将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和分析,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四、结合“地”的导游学课程学习分析
项目开展与推进必须考虑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白玉村交通便捷,通过几轮的乡村扶贫建设已经建成了较好的住宿、道路、供水、供电体系,环境优雅。其村庄的特色点在于,承接了省运会皮划艇赛事,建成了一座皮划艇赛道、训练场与配套设施。
在本次白玉村乡村导游的培训班中,邀请到多位省内创新创业专家、旅游资深从业者和阳光学院教师参与课程教学,通过旅游基础要素介绍、导游解说与演讲技巧、导游员形象设计内容的教学结合寿山白玉实际的旅游村情,注重体育文化赛事、乡村民宿、乡村特色餐饮等内容开展教学工作。授课的内容以传授旅游行业新动态、学习基础旅游专业知识、培训乡村导游员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为基本环节,并结合屏南白玉的皮划艇赛道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旅游发展介绍,引导学员对白玉的发展提出实际建议,加以讨论与认证,期待形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项目,为白玉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白玉村乡村导游班的学生团队,在实际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白玉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在项目的实施、应用中非常注重自身知识与白玉村情的结合,按照白玉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项目开设、引导学员按照村实际情况推出金点子项目,同时在项目考核和领导考察展示上也依托村情开展,充分显示了白玉村乡村导游培训班的学习效果,学生也能够在实际的项目中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开展任务,实现了自身知识在乡村实际环境中的应用,体现了高校教学的应用型目标,有利于智力助农项目开展。
五、结合“京”的导游学课程学习分析
实现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来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以及落实有关政策,开展以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需要积极以党的相关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主要方向,从而能够根据市场以及形式的实际情况,发展乡村经济。在白玉村乡村导游培训班实施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政策面的研究,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大的乡村振兴的整体策略研究,到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三级地方政府在扶持农村、大力发展农村方面的政策研究中可以看出。同时针对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导游培训班进行分析,通过屏南全域旅游的概念,针对寿山、白玉如何融入大屏南的旅游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政策面的研究,进行课程教学信息设计,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可以充分让学生接触、分析、研究党和国家的政策,更好地将自己所学知识与国家方针相结合,更好地为地方服务。
六、结合“产”的导游学课程学习分析
注重产业的融合与培育,通过村民导游班的项目开展,给屏南白玉村留下一些可以投出经营的产业,切实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实现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利用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生态旅游行业,开展以村民为对象的导游学课程,有效地带动农村的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开展农家乐、自然果园等,吸引城市的人前来旅游,从而为村民们从事导游这个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本次白玉村乡村导游的培训班中,通过实地解说讲解形式考核让村民成为一名掌握基本导游技能的乡村导游员,引导学员在课程学习中结合村情提出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金点子,可在短期内形成落地项目,促进村庄旅游经济发展。在乡村导游员培训班中按照学生的设计思路,使培训班学员能够结合村庄实际状况设想出几个可实施性的金点子,以便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经过小组各自商讨,有的提出了建设一些受欢迎的场所,比如咖啡屋;有的提出了可以将自己空闲的房屋改造,结合乡村养殖特点,开设农家乐民居;有的还提出户外烧烤、游乐设施规划、皮划艇体验项目等,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将这些想法以海报的形式展现出来,用所学的导游解说技巧将这些金点子解说出来。
这种结合村情实际的设计原则,突破了学校传统的教学思路,将专业知识与现有的农村资源、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加突出了专业知识在不同利用环境的处理工作,需要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将知识、项目与村情进行融合,形成合理的执行方案。在方案实现后还需要引导乡村方面对所讲方案进行升华,达到建设目的,对学生的水平要求很高,對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提高很多。
七、教学改革成果总结
在村民导游员学习班项目实施中,突出专业知识应用,突出专业知识的实际场景使用,充分强调屏南白玉村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导游班的项目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感、提高学生做事效率。教师指导下提供真实项目平台供第三课堂开展以及以实施成果导向为主的教学改革,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学习状况都得到了改善,取得了教学改革的一定成果。同时通过乡村特色导游班项目实施可以体现出阳光学院的文化扶贫、实践育人与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工作。
(作者单位:阳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