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
2月底,就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即将取得胜利之时,这一流行疾病在日韩、伊朗、东南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相继爆发,为原本已经十分黯淡的全球经济增长雪上加霜。2月24日,欧美股市均出现了恐慌性下跌,资本嗅到了不详的气息。如果在天气转暖之前境外疫情仍未获得有效控制的话,2020年全球经济的表现很难会好于2019年。
目前,疫情重点打击到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位于东亚和东南亚。这里是全球制造业集中之地。如果说此前中美贸易战爆发,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原因,那么在这次疫情期间,制造业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地方可以转移,其产品市场,特别是欧洲,目前也出现了状况。全球制造业存在被按下暂停键的可能,其中ICT产业以及能源、造船、钢铁和汽车等产业受到冲击比较严重。服务业中,旅游和物流受到重创,已经是一个现实的状态。
在疫情过后如何迅速恢复经济,现在通用的做法是以宽松增加流动性,确保企业不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但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中,日韩和新加坡因2019年经济状况不佳,宽松程度已经很高,可操作的空间有限。过度宽松是否会导致本币贬值,资本外逃或者引发一场区域性的金融危机,这些都会是决策者们的新考量。
在所有变量中,最为可靠的要素,仍旧是中国的经济复苏。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到30%,GDP占全球比例在16%上下,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全国产业门类齐全,一旦制造业重新开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供给都会增加,区域和全球贸易也就获得生机。中国经济另一特点是,经过了疫情的考验,部分产业运行模式将会发生新的调整。这场疫情客观上提升了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等领域的需求,正在进行的5G商業化受此影响将会加快,制造、零售和物流等领域的智能化变革会加速提升。正如2003年的非典促进了电商的迅速发展,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使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物流配送以及电商零售成为关注热点——这还不算因为疫情本身带动的医疗健康领域的变化。这些新的结构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当然,这一溢出效应会相当长尾,需要时间来观察。
3月份将是转折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正在处于逐步复工的状态,距离全面开工还有一段时间,湖北作为制造业大省和疫情始发地,全面复工要晚于其余省份。这使3月份经济整体恢复程度可能不如人们希望的那样迅速。另外,由于日韩许多产品本身处于产业链的终端,如果日韩因疫情而停摆,将牵制他们向中国的订货。这可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干扰因素。但无论如何,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只是我们还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一边努力工作,一边防止病毒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