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听课时,常听执教的青年教师潇洒地说:“请同桌交流一下吧。”随后,只见一对对同桌迅速地头碰头开始交流起来……我很好奇,到底同桌在交流些什么呢?
于是,每每有“请同桌交流一下吧”的时段出现,我就有意坐在某同桌身边,听他们交流。这下才发现:同桌交流,大概有这三类内容:
第一类:同桌之间什么都没说,发出人类听不懂的“嗡嗡”声,一直在等下一个指令“好吧,时间关系,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此话一出,同桌立刻坐得端端正正。
第二类:同桌之间热闹地交流着,准确地说,是看起来热闹。因为实际上同桌没有真正的交流,只不过是各说各的,你说完你的接着我说我的,一时间,整个班级都在说,同桌交流,营造着浓浓的学习氛围。
第三类:这类就比较“假”了。同桌之间,说交流就交流,交流得很有次序。不过一听就知道,双方都在演,可能是有人来听课,老师有交代,事先有准备吧。
多次现场听课的实际结果来看,“请同桌交流一下吧”这样的环节,暂时没有发现其真正的价值。可是,这个环节至少耗时三五分钟,因此出现的结局是“耗时低效”。或者说得偏激点,“高损无效”。当然,主要原因是我听到的课,质量不够。因为我坚信,“请同桌交流一下吧”这样的设计,一定有效,否则怎么会如同“咒语”一般,高频率出现?要知道在《西游记》中,唐僧唯一能制服孙悟空的,就是那句咒语。
追踪思考:为什么“请同桌交流一下吧”这样的设计,一下变得如此火爆,如此频繁出现在课堂上?从什么时候起,老师爱上说出这句话呢?
课改以来,这句话就如影随形了……教学中,大概在三个时候,此话会出现,如同定海神针,又像拐角的指示牌,一下子让课堂教学次序得到改变:
第一个时机:教师抛出一个问题,看起来有点难,于是老师会说“请同桌交流一下吧”。
第二个时机:课堂推进中遇到争议,一时难以决断,于是老师会说“请同桌交流一下吧”。
第三个时机:原本就有这样的设计,于是时机一到,老师坦然說“请同桌交流一下吧”。
可见,同桌之间交流是必需的。因为,有的问题确实一个人解决不了;有的时刻需要同桌互助;有的设计,就在于实现生生互动。因为同桌交流至少带来三个不可忽视的功效:
实现破局。教学沉闷时,用“请同桌交流一下吧”可以打破这一沉闷格局,转为“你说,我说,大家说”的民主新格局。破除课堂上教师的一言堂,交流成为一道学习风景线。
进入缓冲。“请同桌交流一下吧”可以成为前后两个教学板块之间的缓冲环节。特别是即将进入一个难度梯度大的学习环节,可以设计“请同桌交流一下吧”,实现缓冲。更何况,即便是再好的教学,也需要改变一下。采用“请同桌交流一下吧”犹如带着师生共同进入一个缓冲区。从此出去后,可能转为自主学习,或者探究式学习,这是一个转接口。
本应如此。实际上,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合作式学习,原本就是需要进行的学习方式,是对旧方式的改良与升级。即:“请同桌交流一下吧”原本就是应有。有,则达标;无,则失格。评价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指标,也可以参考“请同桌交流一下吧”。
然而,在看到的大量课例中,如此重要的“请同桌交流一下吧”仅沦落为一种应景式的流程,基本没什么用。长期这样教,还形成反效——走过场,浪费时间。
继续思考: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先看看一个重要原因——同桌交流的时候,老师都在做些什么?大致有三类:走来走去,老师在全班巡视,不断走动;听来听去,老师听完这一对同桌,再听听那一对同桌;说来说去,在这桌说说,到那桌说说。之后呢?之后就轮到同桌汇报交流。指导不力,也造成“请同桌交流一下吧”无法产生新观点,无法实现两个思想的碰撞。会说的那一位“同桌”,在交流时依然雄霸天下,没有交流也能说;不会说的那一群“同桌”,在交流时依然成为听众,之前的交流对其而言,没有起到实效;也有个别突然语出惊人的,显然不是交流的结果,而是汇报时临时起意,之前的同桌交流成为鸡肋。
糟糕的结果是:刚才经过老师指点,停留时间较长的“那一桌”,说出关键性的答案。而这样的糟糕结果,时常出现……
这样看来,“请同桌交流一下吧”就不设计,不开展?当然不是,我们提出一个建议,让“请同桌交流一下吧”发挥作用,变得真正有效——让交流与讨论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而不是附属。
从时间上看,让交流与讨论成为课堂的主要环节,确保给足时间。
走过场,就是因为给的时间不够,交流不透,急于拿出交流结果。同桌交流,其实是一个依附在主要教学环节中的“附件”。殊不知,真正的交流与讨论,耗时多是必然的,没有时间的保证,就没有效果的保障。
从形式上看,整个教学形式要因为组织交流而改变。
同桌交流有没有效果,教学的主体形式存在影响。要确保交流真正有效,课堂设计可以这样改:首先,抛出问题;之后,进行同桌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然后,初步得出结果,进行交流汇报;最后,师生共同梳理、总结,共同得出结论。请注意,这样调整,从形式上确保了交流与讨论是教学的主体环节,而不是“不痛不痒”的附庸。
从评价上看,善待交流的结果,去除差别心。
交流的结果一旦出现,不应给予对或错的评价。既然是交流结果,既然源自“同桌”,是学生的学习结果,都要珍爱。只要是思想交锋,就不存在对错之分。评价,直接考验老师的儿童观、教学观、审美观。三观要正,学生才有发展,下次才更加愿意交流。
“同桌交流一下吧”,是个好的设计形式。好设计,更要执行好。否则,它即将成为课程改革中一道“靓丽的人造风景”。
责任编辑 敖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