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伏彬 董建梅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没有现成经验,需要放眼世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具有准确的学校定位,高标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庞大的外聘教师队伍,需求导向的专业设置,注重应用的课程体系,实践取向的课程教学,崇尚实用的科学研究以及开放民主的学校管理。借鉴其办学经验,我国转型发展高校应转变传统办学思维,真正将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上来,围绕地方社会发展需求,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应用科学研究,树立开放办学理念,吸纳校外多方力量,优化学校治理结构,从而实现学校真正转型。
关键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1-026-05
当前在教育部主导,省、区、市推动下,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学院)转变的教育改革活动正在进行中。应用转型是全方位、整体性的教育变革,也是人们争议较大的热点话题。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在学校定位、师资队伍、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等方面与非应用技术类大学有何区别?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应用科学大学(1)以其卓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著称于世,尤其被冠以工程师摇篮而享誉全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准确合理的学校定位
二战后,德国面临战后经济全面复苏的任务,由于其有较好的工业经济基础,它依靠科学技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优势,经济发展得到迅猛推进,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升级,德国的企业行业对产业工人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大量层次较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企业技术的革新。为满足这一迫切需求,1968年10月31日,德国从高等教育布局入手,颁布了《联邦共和国各州高等学校协定》,将部分办学历史较长的3年制工程师学校和高级专业学校,在保留其原先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升格,建立本科教育高等学校,这就是应用科学大学的由来。这类大学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避免了与侧重理论知识传授和基础科学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传统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的冲突,实现了错位发展,成为与传统大学不同类型但等值的高校。如1968 年组建的首所应用科学大学明确规定:学校对学生进行一种建立在传统理论知识基础上的教育,最后使学生成为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高级应用型、工程师类职业的实踐工作者,从事产品开发、质量检验、核算、设计、生产、装配、维修保养、营销工作等[1]。此外,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定位也区别于其他高职高专学校的办学定位,1976年德国联邦会议通过《高等教育总法》,明确应用科学大学办学定位是为社会职业而实施科学教育,而不是为实施职业教育而传授某些理论知识[2]。应用科学大学的这种准确的办学定位使其为德国各行各业培养出既有厚重知识基础,又有较强应用技术的人才,为德国经济的腾飞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理实兼备的师资队伍
师资是学校成功发展的基石,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关键作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按照学校的办学定位,对教师队伍的素质具有严格的规定。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师队伍主要由教授、教学专业人员和兼职教师组成。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均规模在4500人左右,专业设置也非常灵活,因此,从行业企业聘用了大量兼职教师,弥补新专业师资的不足。应聘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人员,必须拥有教师资格,参加学校的层层选拔和考核,由学校和院系最终择优而定,专业人员采取合同制管理,其中学术助理主要采取非升即走的学术晋升制度。若应聘教授职位,则需要呈报文化部,由州文化部长确定最终入选者。过去教授是德国高校资格最严、人数最少的人员,必须有博士学位,有5年以上与专业相关的行业经历,并取得骄人的成绩。尽管德国在2002年通过了《大学纲要法》的第五次修订,引入了青年教授职位,缩短了传统教授升等的年限和增加了女性升等的机会[3]。但是其对教授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的要求并没有变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队伍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其大量聘用兼职教师,他们与专职教师的比例在6: 4左右,如德国柏林应用科学大学两者的比例高达5:1[4]。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师资队伍管理的特点对我国转型本科高校而言无疑有较大借鉴价值。我国国内的教师队伍中理论型教师较多,“双师”型教师数量普遍缺乏,而且从行业企业外聘的教师数量也非常少,教学评估中甚至限定外聘教师不能超过专职教师的四分之一,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设置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设置的专业多为自然科学、商科或者偏向应用领域的理工科专业,几乎没有哲学或社科类专业,专业数量一般在20-30个。专业设置的主要原则是“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如德国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尔应用科学大学,因一个校区位于大众公司总部沃尔夫堡,就设立了汽车工程等以机械工程类为主的专业,培养大量汽车行业的工程师[5]。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像我国依据教育部专业目录,严格按照学科体系申请专业,而是不管学科是一级还是二级,主要考虑工程或工艺技术的需要。尤其是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德国修改了专业申请规则,应用科学大学可以申请社会需求较大的有发展趋势的专业。如凯泽斯劳滕应用科学大学看到所在地曾经是欧洲制鞋业和皮革业的中心,其生产和销售开始逐年萎缩,就将“皮革加工和制鞋技术”专业转型为“化学技术”和“塑料技术”两个新专业[6]。尽管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为需求而存在,但是他们在专业申请论证上层层把关,程序严谨,避免重复。专业设置的审核内容之一是资金来源,往往那些能获得企业赞助的专业,州政府相应还会增加资金补贴,反之亦然,这就会促使高校主动围绕企业需求进行[7]。在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上,建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转型本科高校放开专业设置权限,应该由学校根据当地发展规划和行业企业实际需求,设立社会有需求、发展有趋势的专业,并根据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四、注重应用的课程体系
工学交替是指导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教学的教学思想或模式,其目的是培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工程师、设计师等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各个州应用科学大学的学制一般为3.5年或4年,即7个学期或8个学期,一般情况下,第1、2、4、5、7、8学期在校学习,第3、6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学习。在实习基地学习期间,采用四天在实习基地学习,一天在学校学习的工学交替方式,使理论与实践做到充分结合。校内校外学习交替时要进行考试,通过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8]。除了在实习基地学习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每年还有项目周,时间在1-2周,主要安排学生外出考察,相当于国内大学学生的专业见习。但有时也安排学生专题学习、举办讨论、案例分析等,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和提高[9]。通常情况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课程体系中课堂讲授学时只占总学时的50%左右[8]。基本上与我国高职院校的比例相当,但远远高于我国转型本科高校。我国编制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类专业质量国家标准中,各个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比例也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五、实践取向的课程教学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课程教学以实践为导向,几乎没有纯理论的课程。即便是高等数学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常常采用实际案例让学生来完成计算与分析。专业课的教学更是将所学内容与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将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各种需求,充分体现了应用技术大学“在做中学”的显著特点。在教学形式上,教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自由选择讲座课、讨论课、习题课或实验课的形式,并且,花园、商场、车站、市政厅都能成为他们的课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允许学生选择课程考核方式,除笔试之外,还可选择撰写专题报告、口试、做项目、讨论考试等。但若不通过,学校会给补考机会,再不通过,则要面临严格的惩罚,要么注销学籍,要么转换专业[10]。应用科学大学的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教学主要在校外实习单位完成。实习实训的组织和成绩考核主要由所在实习实训单位负责。学生毕业设计采用校方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形式,并以企业方为主。最后毕业设计的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完成。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教学闻名遐迩,其原因主要是德国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并给予大力支持,凡是参与校企合作,效果良好的企业将获得一定数量的职业教育基金,未参与培训的企业或公司则将失去教育培训基金[11]。对于德国企业来说,积极吸納学生来进行实习实训,甚至支付他们一定的工作报酬,都是一桩划算的买卖,因为他们不仅雇佣到了成本低廉的高素质员工,而且也可以从这些高素质应用科学大学的实习生中物色企业所需人才,省去了外出招聘的成本。
六、崇尚实用的科学研究
除了实践教学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崇尚实用的科学研究又是区别于传统综合大学的又一标志性特点。直到1985 年,德国在《高等学校总纲法》中才对应用科学大学提出科学研究的规定。尽管如此,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并没有像传统综合性大学开展基础研究那样,而是将应用科学作为自己的定位。为能在科学研究中抢占一席,分一杯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依托社会需求开展各种各样的横向课题,解决当地政府、企业生产和社区生活等种种问题,赢得了各界的支持。据统计,近些年,作为第三方经费,企业资助应用技术大学教授科研已成为发展趋势,事实上,第三方经费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授科研经费中已经占到40%[12]。经过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实施多种科研资助行动计划以及企业提供第三方科研经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科研水平提升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从2008 年到2013 年,应用科学大学所获专利占全国高校的比例从2.32%上升到4.45%,在科技刊物(SCI 和 SSCI)上的论文数量占全国的比例从13.18%提升到了15.72%[13]。基于应用科技大学应用科研的重要性和发展态势,我们相信,在德国原有德国科学基金会(2)基础上,再设立一个与之相对的类似应用科学的基金会,恐怕也是大势所趋。
七、开放民主的学校管理
总体而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校管理是一种开放民主的管理模式,虽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治理结构如同联邦体制一样,采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领导体制,相应由校议会(校董会)、校务会和校监会三方构成,但是各个管理层的成员组成是开放的,不仅仅局限于校内人士。校议会(校董会)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由校外人士,校内教授、管理者、员工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校长人选提名、教授任免以及经费预算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校务会由校长和副校长组成,下设财务部、人事部、后勤保障部和发展与交流部等部门,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对校议会(校董会)负责;校监会由7人组成,人员主要由来自行业企业、州教育部、校议会等,实施对校务会和行政部门的监督[14]。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实行教授治校、学生参与的管理方式。德国高校有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传统,应用科学大学十分注重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让学生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已形成非常严密的制度,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行政事务管理,包括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确定学习进程,调整教学计划,参与教学评价、教授聘用、校系领导选聘、参与科研项目、管理学生专业社团等等[15]。德国高校教授拥有自由研究和教学无限权利的传统,教授治校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如校系正副职领导必须在教授中产生,校议会和系议会成员中教授占多数,课程如何开设、教学如何组织、学生实验实训课程如何开展、科研经费如何管理等教学环节均由教授自己确定,体现了学术自由[14]。我国虽然近些年也开始注重发挥学校教授的作用,但提倡的是教授治学而非教授治校,一字之差,导致教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虽然也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权利,但传统的管理惯性,导致学生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空间很有限。
八、几点思考
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的几个方面的介绍,与我国应用转型高校相比,可以明显感受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之处。
1.准确定位是转型发展的前提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成功发展,首先得益于其准确的办学定位,并能使学校各方面工作紧紧围绕这一定位扎实推进。反观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尽管学校在教育政策的分类指导下,确立了应用型办学定位,但是由于传统的办学思维没有及时彻底改变,在办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科研追求高大上,师资引进追求高学历,师资培训追求高深理论,课堂教学依然满堂灌等现象。这说明,办学定位与办学实践是两张皮。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紧紧抓住应用型人才这个“牛鼻子”,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着力,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上来。
2.应用取向是转型发展的重点
应用型与研究型相对,也是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特征。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升本时间相对较短,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无论师资水平,还是生源素质,均非常薄弱,搞基础研究、做理论创新都不是自身优势。地方本科院校大多设在非省会的地级城市,地方性成了天然的优势,应扬长避短、避虚就实,紧紧围绕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应用科学研究,解决和服务当地政府、行业企业乃至社区居民需求,培养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突出、富有集成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实现从“新建”到“新型”的华丽转身。
3.开放办学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校、院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的比例不低于50%。这些要求说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绝不是自演自唱的“独角戏”,而应该成为开放合作办学的“典范”。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无论是在外聘教师的聘用、专业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场地的选取、实践教学设计、科学研究的选题,还是在学校治理的结构上,都体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而这些都是地方本科高校的“软肋”,需要在转型中深思和改进。
注释:
(1)关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称谓,目前还有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等多种,甚至早前因为翻译的问题,还有人称其为德国高等技术学院,导致很多人误将其与我国的高职高专联系在一起。1976年德国联邦会议通过《高等教育总法》,明确应用科学大学是一种与综合大学等值的高等教育类型,这类学校由于是为社会职业进行科学教育,实践性培训又比在综合性大学更为强调。因此,1998年1月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HRK)就FH在国外的名称问题形成议案,并提交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KMK)审议通过,同意FH的英文译名为Universityof Applied Sciences,并可以在对外时和FH并列使用。笔者尊重这一议案的提法,将其翻译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
(2)德国科学基金会(UTB),是1951年成立的主要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非政府协会,成员主要由综合大学以及重要的科研机构与研究院组成。
参考文献:
[1]张庆久.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31-33.
[2]薛晓萍,刘玉菡,刘兴国.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社科版),2015(3):96-100+106.
[3]李继刚,张益刚.德国新《大学纲要法》实施后教授升等制度改革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8(6):78-88.
[4]谷丽丽.德国职教兼职教师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9):100-102.
[5]王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6):88-92.
[6]冯理政.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办学特色的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7]张磊.“双元制”在德国高等教育中的延伸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92-95.
[8]黄炳华,刘跃明.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教学模式及其特色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5):89-93.
[9]张翠琴.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研究[D]. 西南大学,2008.
[10]吴琛,詹友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课堂教学特点及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5(1):62-66.
[11]楊荣.德国“双轨制”应用科技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J].河池学院学报,2014(4):75-80.
[12]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and culture[EB/OL].(2018-05-10).[2018-8-23]. https://www. destatis.de/EN/FactsFigures/SocietyState/EducationResearchCulture/EducationalCulturalFinance/Tables/PprofessorLaender. html.
[13]赵凌.应用科技大学如何提升科研水平:德国的探索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16(6):59-63.
[14]杨建国.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对我国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启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5.
[15]谭谊.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探析——以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1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