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胡艳秋
摘 要:本文以我国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为大背景,从当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困境出发,分析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推动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实现的对策,旨在促进高校内部审计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高等学校 内部审计 审计职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实现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9C0517。
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基础,其监督作用不可替代。2018年3月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实施,为规范、引导内部审计机构有效履职提供了基本遵循。
高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风险控制常态化的一种体制机制设计,对促进完善高校治理、实现高校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审计职能固化、弱化问题,制约了高校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已经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创新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高校内部审计要实现新发展、新作为,必须立足新时代、适应新要求,破解制约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实现的障碍,以促进高校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困境
本文通过网络检索、文献查阅及案例,对我国部属、部分省属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定位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主要包括“确认”、“评价”、“咨询”三大职能。其中“确认”和“评价”主要是通过对高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经济活动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确认,作出客观独立评价;“咨询”主要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通过提供意见和建议帮助高校和被审计对象提高效率和改善运营,达到增加价值并改进高校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的。
内部审计的确认和评价活动在高校更多地体现为监督与评价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而咨询活动在高校更多地体现为建议职能,是由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衍生而出的职能。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居于高校内部的审计组织,本质不仅是监督与评价,更需要从服务的角度提供建议,帮助高校改进内部控制与加强风险管理,实现审计价值增值。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履行监督与评价职能时存在权威性不高、独立性不强、级别不对称等问题,且随着高校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和复杂,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难度大,在审计实务中显得力不从心,也难以审深审透,其监督和评价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由于独立性不强、审计建议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履行建议职能时常常陷入两难。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面临困境。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实现的影响因素
(一)高校的组织结构特点
高校的组织结构是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实现的首要因素,当前高校机构的设置不利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一般而言,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由高校自行设置,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对象属于高校内部同级机构,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甚至还隶属于纪检监察部门或财务部门。内部审计除了服务于高校党委和行政,还往往服务于高校所属的其他同级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失去了其应有的客观环境,导致内部审计地位不高、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容易受到高校管理层的影响,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了不利于高校管理层或者相关部门的问题,那么审计建议往往难以被采纳,甚至有时还会出现舞弊情况。
(二)高校內部审计的方法手段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革新缓慢,主要依靠传统方法手段,显然已难以满足高校治理的需求。一方面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到来,高校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传统手工审计无法与信息化的环境相适应,难以发现隐藏在计算机里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快速增长,高校经济活动日趋频繁,传统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审计的需求。同时随着重大教育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新常态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评价等新的审计业务类型的出现,传统的审计方法手段难以适应新的业态。
(三)高校内部审计的沟通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在履职过程中,容易给高校管理层留下“挑刺、纠错”等形象,难以成为他们的合作者,往往所提供内部审计建议,也激发不起他们改进工作的兴趣。高校内部审计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执行测试和评价程序,这会打断被审计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同时内部审计通常会将审计中发现的错误、低效的管理报告给高校管理层,被审计部门害怕对自身不利,往往不愿意主动配合审计工作。部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由于缺少与职业相匹配的沟通技巧,刻意营造神秘审计氛围,与被审计部门人员沟通时采用消极沟通策略,容易使其产生抵触情绪。这些都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四)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高校内部审计实务经验来看,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审计职能实现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一方面由于当前高校教职工招聘机制的限制,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组成中具有审计专业背景的人员严重不足,一般是财务、资产、基建部门转岗人员,缺少审计实践经验,不少高校存在内部审计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失调现象,制约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很难控制,特别是受到高校管理层或者相关利益方的压力影响,甚至是利益诱惑,影响了其客观判断,在很多情况下,高校内部审计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推动新时代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实现的对策
(一)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体系
进一步完善高校治理结构体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保障机制,强化高校党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成立高校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统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内部审计直接向高校审计委员会报告。以此强化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减少内部审计受到的干扰,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二)加强国家审计对高校内部审计的指导、监督和成果利用
新的《规定》明确国家审计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审计可以通过推动高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对高校内部审计业务指导、监督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职责履行情况、检查高校内部审计业务质量,以此推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新《规定》中关于“审计机关在审计中,特别是在事业单位审计中,应当有效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和成果,对内部审计发现且已经纠正的问题不再在审计报告中反映”的条款,解除内部审计的顾虑和束缚,调动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
(三)改革和创新高校内部审计方式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内部审计方式,主动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通过积极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引入“互联网+内部审计”理念,主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为高校内部审计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提高内部审计效率,扩展审计层次和审计领域,助推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使内部审计始终融于国家和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增值。
(四)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沟通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及“内部人员要妥善处理各方关系”,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高校内部审计要提升内外沟通能力。一是要做好与外部审计的沟通,担当好高校管理层与政府审计之间的桥梁作用,为外部审计提供相关信息,并就外部审计的建议向高校管理层提供建议和对策,实现与高校管理层的良性沟通,营造高校管理层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履职的环境。二是要做好与审计对象的沟通,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提升沟通技能,在履职过程中主动沟通其工作目标、计划、内容、制度等,帮助审计对象正确理解和认识内部审计,为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三是要做好与高校内部职能部门的沟通,加强与财务、纪检等监督力量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共同推动整改落实;做好与组织、人事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审计结果“一审多用”。
(五)培育“专家型”高校内部审计队伍
新《规定》中对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工作背景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胜任能力要求。高校要重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建设培育工作,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促进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一是要引进既熟悉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改善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二是要重视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类审计业务培训,鼓勵内部审计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职称评定和学历教育,使其具有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知识水平和审计业务能力。三是要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合作交流,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项目,到社会审计单位挂职,以审代训,让内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接受新理念、新方法,丰富内部审计人员实战经验,提高其职业胜任能力。四是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简介:张勇(1986—),男,湖南邵阳人,硕士,湖南工学院审计处工程审计科副科长,工程师,研究方向:内部审计、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李越冬.内部审计职能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J].审计研究,2010(3):42-47.
[2]王海兵,吴珍臻.基于新常态的企业内部审计创新路径探讨[J].财会通讯,2017(25):86-89.
[3]时现.最新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特点分析—基于修订前后比较的视角[J].中国内部审计,2018(3):4-7.
[4]梅丹.机构设置、沟通与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基于内部审计冲突的视角[J].财经论丛,2018(5):66-75.
[5]黄宏杰.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属高校为例[J].会计之友,2018(24):130-134.
[6]程家旗.高校内部审计职能与工作理念再思考—基于内部审计的本质属性和功能转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69-74.
[7]张庆龙,韩菲等.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新发展—2018年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学术年会观点综述[J].审计研究,2019(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