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丽
“民以食为天”,看似寻常的一日三餐,蕴含人世间种种滋味。烟火氤氲间,总能让人咂摸出生活的喜怒哀乐,感受到追求的酸甜苦辣,咀嚼着人世的悲欢离合……
这是寒假的第一篇作文,试图从寻常的一日三餐中发现并体察出独特的“人世间的种种滋味”。寒假因为疫情延期,不少人自学成了“大厨”。这样的题目,写出来会是色香味俱全吗?
理想无限丰满,现实始终骨感。从作文批阅情况看,我发现作文中至少存在五大问题:
第一,写作本文时,应立足“食”而生发联想,但有的同学没有深入思考便直接写食品安全问题。这可不可以写呢?当然可以,食品安全重于天,写好了可以体现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关键是写出来的文章不能偏离命题意旨。
第二,部分同学热衷于堆砌各种素材,恨不得把《舌尖上的中国》全部插入作文中,但过分铺展未经咀嚼消化的外部素材,舍弃自己的真实体验,不能呈现应有的生活和滋味。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便“虚”,读起来更是无法唤起读者的真实生活感悟。
第三,不少同学刻意追求思想与文化的深刻性,时而孔子对美食的追求,时而中西餐比较,文章忽东忽西,思维过于跳跃,缺乏必要的思维层次。
第四,不少作文看起来洋洋洒洒,实则信马由缰、自说自话,一会儿谈烹饪,一会儿谈营养,一会儿谈饮食文化,缺乏贯穿全文的核心论点或论题。写出来的作文,不是议论文,不是散文,完全是四不像。
第五,少部分学生写作功底较弱,不懂得贴合特定环境选择素材。其作文放着春节不谈,却去写寒食节、端午节,并详细介绍其由来。另有部分作文以例代析的问题比较严重,更有甚者文体不清。
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暴露出日常写作中的诸多病症,根源在于脱离真实而具体的现实生活,空谈虚幻的意义。要避免这些错误,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立足生活,认真审题。拿到作文题,首先需要依托“生活”这一根本而剖析材料意义。必须明白,无论命题材料由几个句子构成,也无论材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最终希望达成的写作目的,一定是考生对生活或者对生命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去揣摩命题者为何会出这样的题目,他需要我们写什么,“我”又该如何去构思……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才可以列提纲,写作文。
2.贴近生活,精心构思。写作议论文时,不妨依照常规的思路组织材料:提出论点,解释核心概念,分析原因或意义价值,反思现实,辩证思考,提出建议,呼应开头。其中,原因分析或意义价值探寻等段落,不要架空阐释,要尽可能多地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并剖析之。
3.呈现生活,写出个性才情。作文不是白开水,也不是私人日记,要想让它具有可读性,便需要在扎根生活的前提下,辅之以对文化、历史、哲学等内容的解析,凸显作者思考的广度与深度。要落实这些,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积淀,把平时阅读过的好句子、好思想适度引入文章中,增加文章的思想与文化厚度。当然,长城不是一天筑成,要想把各类素材灵活应用到文章中,还需要每周坚持写一篇小随笔。要在随笔中尽可能充分地表达时代意识、家国情怀。
下面,我结合作文中的具体案例,和同学们探究落实上述三点主张的具体技法。
技法 1向精神和文化要深度
这篇作文命题材料中的食物代表什么呢?最基本的是生存之需,其次是享受之味,这种享受之味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层面的。当然,食物中还应当体现文化。
一、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
片段示例:据科学考证,舌尖偏爱甜味,而舌根则对苦味最为敏感。这一感觉可以直接折射到人的平常饮食中。孩子爱吃糖一类的甜食,因为孩子总过着令成年人艳羡的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而老人则偏爱有着清苦味道的茶,因为他们经历了人生的沧海桑田,更能了解生活的真谛,他们明白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因而对苦难就没有了逃避,而是主动迎接。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食物喜好。
点评:该片段立足真切的生活体验而展开分析,从人人皆知的现象中挖掘出不一样的价值认知,打通了生活、情感、文化以及精神间的逻辑关联。从意义表达而言,事浅而意深。
二、写文化于意象
片段示例:鲈鱼脍承载起游子的缱绻乡愁,菊花酒寄托着离人的不尽愁思,如月般圆的月饼表达了人们对于团圆的向往,长长的挂面是人们对于寿星的美好祝愿……世间最为美好的情感莫不凝结于食物之中,最后在心底绽放,温暖心田。
点评:排比出现的四种食物,既是生活中真实的物品,也是文学中或者民俗中永恒的意象。把这样的论据材料用高度精练的语言并列起来,便可有效彰显作者的内在精神诉求与文化品位。
三、比喻論证
片段示例:古人说:“嚼得菜根,百事可成。”其实,喝得稀粥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稀粥绵软,入口即化,不与舌头绵缠,正像做人,要能屈能伸,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正切合了中国人温柔敦厚的传统秉性。为人应如粥,于清淡中自存灼热,于无味寡淡中自含世间百味。
点评:由喝粥这一最生活化的喻体,形象表达出做人的价值追求。其论据选用,可谓小中藏大,平中藏奇。
技法 2向个性思考和忧患意识要宽度
好的文章必定拥有深刻且独到的思考。当下的人对于食物的态度是什么呢?有学生说“‘食字,上部为人,意为众人团圆,相聚在良好的食材之前,亦可理解为“食”展现出中国人的真切情意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下部为良,意为良好的食材,精致的蔬菜相汇,终究成为上品,让人垂涎”,这是从正向来思考。倘若我们在此基础上联系现状进一步思考,是不是可以对“食”字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食字,下部为良,意为良好的食材,上部为人,可是很多人却忘记了我们人类该去庇护尊重这些食材,而是将“人”凌驾于所有食材之上,口腹之欲,何穷之有。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再去反思人们对于食材的态度,写出来的文章便因为对比而拥有了思想深度了。
下面欣赏一位同学作文中的片段:
在很多人眼里,似乎过着繁华的生活,吃着无比丰盛的菜肴,才不枉人间走一遭。然而,越来越多的事例告诉我们,越接近繁华,人反而越觉得寂寞与浮躁。毕竟再喧嚣的繁华难逃际遇的无常,终会散落成一把尘埃。正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平平淡淡的生活,能让心归于安然平和,让人们体味到另一层意义上的幸福,往往是那些我们看来极其平凡简单的事物。也是那些事物带给我们另一种清淡的欢愉。在那些清淡的欢愉里,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本来的自我,让负重的心寻求一种简单的回归。
点评:从世俗的生活误区中发现了本真,用文字给予世人以具体的忠告。这样的分析,便体现出了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警觉,展示出作者的忧患意识。
技法 3向整体结构和细节雕琢要精度
优秀的作文必然是整体和细节两方面都具有可圈可点之处,既具有起承转合中的自然流畅,也注意细节上的首尾圆合,注意段落间过渡照应的圆润。
下面两个片段,在开头和结尾的处理上都颇有技巧,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
一、小切口叙事法
示例《人间烟火》
开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舌尖上的记忆,离父母远了,就成了思念。离家乡远了,便成了乡愁。思念与乡愁缠绵在一起,谱写出了往来游子的不舍。一碗家乡的味道,引无数在外漂泊之人泪下。无他,只因其满载着回忆与温情。
结尾:小村子里,袅袅炊烟,朵朵流云。灶膛里,炉火烧得正旺。氤氲蒸汽里,弥漫着香甜的米饭气息。锅灶上炖着鸡汤,“咕咕”冒着声,和着噼里啪啦的秸秆爆裂声。待到饭菜都被端上桌,趁着炉灰余温,埋上几个山芋。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多吃点,还有。
点评:文章命题为“人间烟火”,故起笔便从人间烟火切入,突出人间烟火中凝聚的家园滋味。结尾处用形象化描述呈现家园中生火做饭的热烈场景,暗示着游子归家的温暖与幸福。开头和结尾虽表达方式有异,个中情感却一以贯之。此法可谓之“情感贯通法”。
二、宏大叙事法
示例《饮食人间》
开头: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特殊。其中承載的人文情怀和工匠精神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在历史的长河中放出夺目的光彩。
结尾:我们日常的食物中不仅有象征人生百态的酸甜苦辣,还有动人的工匠艺术以及满满的温情。中华的饮食文化,在这浓厚的氛围下继往开来,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点评:该文采用的是宏大叙事的手法。文章从宏大处引入,又从宏大处收拢,体现出视野的宽阔性。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必须拥有一个相对具体且充实的主体论证。如果主体部分也是从宏大处展开分析,文章便容易走向空泛。此法可谓之“文化审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