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省建省原因探析

2020-05-03 13:48杜然
青年与社会 2020年5期

摘 要:文章拟从历史角度,論述建置平原省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为了稳定地方局势。(2)为了恢复所在地区经济和社会社秩序。(3)为了镇压反革命,肃清敌特分子。(4)为了治理黄河。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建置平原省的原因有一个直观且比较全面的认知。同时,有助于深化了解—变革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原则和规律;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对于地方行政建置相关历史的认识。

关键词:行政建置;平原省;建省;治理黄河

中国的地方行政建置制度纷繁复杂,且不断演进变迁。伴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不断出现郡县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州府制度,等等。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大帝国,如何行之有效的管理广袤的疆域,成为举国关注讨论的政治话题。于是,行省制度应运而生。元朝的行省制度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地方政治建置制度,明清因之,且不断进化和完善。中华民国继承这一制度,又不断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基本继承这一建置特点,且又有所变化。

在解放战争末期,我党逐步开始把解放区政权过渡改置为地方各省,地区、乡村政权,用以统治全国。平原省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建立起来的,与国家的需要息息相关,是历史发展,矛盾变化的产物。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日伪势力于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3月29日最早建置平原省。与此同时,我党在所在地区不断发展,逐步形成冀鲁豫,太行、冀南三个比较大的根据地。之后,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华北地区最终完全解放。

华北地区全境解放,为新中国创建中央政府提供了条件。如何管理华北全境,接管地方政权,都是当时我党必须积极考虑,但是却力有未逮的事情。为了更好的管理地方,党中央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代行管辖华北全境。其范围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察哈尔省,绥远省以及北京市和天津市,职权范围比较大。

平原省所在区域地处华北境域最南端,地区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南省北部三省衔接地区,地缘政治作用突出。该地区同时也是南下中南地区解放全中国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如何管控这一地区,迫在眉睫,却又十分必要。因此,必须尽快筹建一个新省份管理好这一地区,配合全国的革命形势。

平原省于1949年8月20日宣告成立。省域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千5百万,定省会于新乡市。省域下辖6个专区:新乡、安阳、湖西、菏泽、聊城、濮阳;2个地级市:新乡市、安阳市;共56个县、1个矿区、5个镇。

建置平原省无疑意义重大,其建省原因,是矛盾发展,时代变迁的产物。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稳定地方局势的必要措施

当时的政治环境是华北全境解放,中央政府仍未马上建立,我党缺乏管控地方的能力。平原省所处区域为河北,河南,山东三省边远地区,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急需建置新省份,管控这一地区。而且,这一地区刚刚解放,基层政权建设不够完备,土改任务仍然需要进行,全省(平原省)还有282万人口没有进行土改。新生的地方政权立足未稳,且刚刚由解放区根据地政权转化过来,缺乏执政经验。因此,建省无疑是进行地方行政建置的尝试和试验。

此外,建置平原省可以稳定华北局势,做为南下中南地区解放全中国的桥头堡。同时,也可以巩固已经取得的解放区,因而作用巨大。

二、恢复所处地区经济和社会社秩序的必要措施

由于长时间的战争,天灾人祸以及河水泛滥,该地区灾害频仍,贫穷落后。疮痍未复,人民普遍贫困。如何治疗战争创伤,恢复社会秩序,稳定工农业生产,安定民心,都需要建置省份,统一协调管理。比如:修复道清铁路和平汉铁路相关路段,修复和完善公路网,畅通货物运转路径,鼓励商贸,疏浚交通枢纽,等等。而事实证明,平原省建立之后,能够有效管理这一区域,使得破败的经济得以恢复,混乱动荡的社会秩序得以稳定,民心得以稳定,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前提条件。

三、镇压反革命,肃清敌特分子的必要措施

平原省所处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又经过日本人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地主,地痞、反动会道门、邪教等各种势力顽固的附着在社会各个环节,严重窒碍社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国民党败退以后,特务活动猖獗,国民党遗留的各股匪帮约400股5 000余人,反动党团骨干分子约6 000余人,敌伪返乡人员137 000余人,各种反动会道门势力信众百万余人。如何抓捕,处理、遣散改造这些人员,甚至是镇压这些人员,都需要花费诸多精力和时间。因此,形势依然严复杂。

四、治理黄河的必要措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却因水患成为一条害河。其流域地形俗称铜头铁尾豆腐腰。平原省所处位置正好处于“豆腐腰”的位置。在旧中国时代,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黄河水患严重,河道淤塞,改道频繁。从1913年到1949年,黄河平原省省域内河道决溢110次,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尤其是1949年7月的大洪水,给周边区域百姓带来巨大灾害。解放前后时期,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三省省内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待兴,且平原省所在区域地处三省衔接的边远地区,管理不便。而河患严重,又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故需要在沿黄河相关地区设置省份用以凝结全省力量治理黄河。平原省的设立正是为了治理黄河,解决黄河的水患,而且要转害为利,利用好黄河造福于民。

平原省建省之后,既着手整合河务机构,成立统一的河务局和防汛机构。“在全省来说,一切工作服从于治黄”。其工作重点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只有加强堤坝建设,才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溃堤决堤的问题。平原省正是着眼于此,团结全省的力量,确保省域内沿线河堤稳固,最终,一共加修大堤1043.84公里,动员人力达3293.28万工作日,所用费用折合小米48367万斤。可以说,其修筑的堤坝,奠定以后治河的重要基础。

其次:着力修整溢洪堰,确保疏浚洪水万无一失。有效保证抗洪排洪工作有序进行,提高黄河防汛能力。

再次:建设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这是兴利与除弊相结合的产物。除了治理黄河,还要利用好黄河进行灌溉。根据治黄会议精神,国家水利部的规划,平原省领导全省人民开展引黄济卫工程,在武陟县设立工程处,修筑闸口,引导黄河水,终于修成人民胜利渠。这项工程于1951年3月开工,1952年第一期工程竣工,并开始发挥功效。以后又不段改扩建,到1987年,总灌溉面积达88.5万亩。灌溉受益范围,涉及武陟、获嘉、新乡、原阳、延津、汲县和新乡市郊区等几个县市区。真可谓功在当代(当时),利在千秋。

正是基于以上几种原因的综合考量,我党决定建置平原省,并定省会于新乡市,这使得平原省成为新中国最为年轻的省份。平原省的建置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时代的产物,也最大限度完成其历史任务。最终因为诸多原因,于1952年11月30日被撤销,相关地区转划相关省份。时至今日,在新乡市仍然有许多与平原省相关的历史遗迹,比如:平原大道,平原大学(今新乡学院部分源头)、平原省委旧址等等,给人无尽遐想。

中国的地方行政建置,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完善。其发展因果相互作用,不断演进。同样,平原省的建置既是历史产物,也伴随历史矛盾的演变走向历史。这不仅成为学者研究的领域,更对我国的地方行政建置制度的发展演变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平原省简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2] 申志峰.平原省建置缘由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3).

[3] 周舟.平原省时期的黄河治理[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2):11-14.

[4] 刑克鑫.平原省治理黄河的历史功绩和意义[J].平原大学学报,2003(08).

作者简介:杜然(1986- ),男,汉族,河南洛阳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商丘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国际能源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