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剑雄 邱治国
摘要:介绍了我国客运索道行业标准化发展的现状,介绍了欧盟索道指令和标准体系状况及其主要特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客运索道标准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我国客运索道标准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途径,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客运索道标准体系,提升客运索道标准化效能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客运索道 标准体系 标准化 欧盟索道指令 欧盟索道标准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passenger ropeway in our country, introduces the statu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U ropeway directive and the standard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ssenger ropeway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standard system of the passenger ropeway in our country,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ed performance of the passenger ropeway.
Key words: passenger ropeway, standard system, standardization, EU ropeway directive, EU ropeway standards
1 概述
客运索道是一种机电类特种设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549号令)和《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2014年第114号)的规定,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作为人们休闲旅游中必不可少的运载工具,客运索道的安全运行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持和促进旅游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都至关重要。近20年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客运索道的建设和更新改造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客运索道数量达到1036条,并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每年乘坐索道人数约3亿人次,大大提升了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我国将客运索道纳入特种设备,实施从设计文件鉴定、制造单位许可、整机和部件型式试验、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到在用客运索道的全面检验和年度检验、使用登记以及监督抽查等的全环节和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督管理;并已形成了由《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客运索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及客运索道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构成的较为完整的客运索道法规标准体系。标准作为客运索道法规标准体系的基石,对于保障设备产品质量和安全运行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是实现法规规定的基本安全要求的重要技术实现途径。因此,系统梳理和分析我国客运索道标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欧洲先进标准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我国客运索道标准化水平,对于保障客运索道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客运索道标准体系及实施情况
2.1 客运索道标准体系
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50)成立于2000年7月,负责管理全国索道游乐设施行业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提出索道、游乐设施和非公路旅游观光车标准化工作计划,开展标准研究和制修订工作。
在30余年的客运索道发展过程中,与客运索道有关的技术和管理标准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经颁布的索道国家标准共计19项,其中9项产品标准、5项安全标准、1项基础标准、1项管理标准、3项方法标准;行业和地方标准共7项。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我国客运索道领域标准体系除国家标准外,还有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如交通部于2007年11月26日发布并于2008年3月1日实施的行业标准JTS196-7—2007《长江三峡库区港口客运缆车安全设施技术规范》,对港口缆车进行了基本技术规定,弥补了国家标准中没有港口码头缆车的要求的不足;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7年11月22日发布并于2008年2月1日实施的地方标准DB11/ 504—2007《客运架空索道维护保养规则》,对北京市客运架空索道的维护保养提出了基本技术要求。这些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都是对国家标准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共同形成了我国客运索道的标准体系。
2.2 客运索道标准实施情况
由于客运索道涉及公共安全,我国将客运索道纳入特种设备进行监督管理,设置了行政许可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制度中涉及客运索道的主要有:客运索道制造单位资格许可,客运索道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资格许可,客运索道使用登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客运索道检验人员考核,客运索道作业人员考核;监督检查制度中涉及客运索道的主要有:客运索道设计文件鉴定、客运索道型式试验、客运索道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在用客运索道的定期检验、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处理、安全责任追究、安全状况公布等。
通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强制性检验以及监督检查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客运索道相关标准得到了强制实施,从制造安装到使用维保,标准的技术要求基本能够得到贯彻实施,保障了客运索道的安全运行。但同时也应看到,也有少部分企业,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质量安全,将标准执行只停留在纸面上,未能有效实施或者在实施中大打折扣。
3 欧盟客运索道标准体系现状
欧洲是世界客运索道发展最早,也是客运索道最多的地区。欧盟联盟的法规根据其约束力的不同主要分为:条例(Regulation)、指令(Directive)、决议(Decision)、推荐(Recommendation)、意见(Opinion)。条例是绑定法案,欧盟各成员国必须完全遵守;指令为各成员国设定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但是实施目标的方式由各成员国决定。在索道标准方面欧洲标准化委员会以欧盟索道指令(2000/9/EC)的“基本要求”为依据,由其下属的客运索道专家技术委员会(CEN/TC 242)组织制定了由23个标准组成的客运索道安全规范,该技术委员会由28个成员国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秘书处设在法国标准化委员会(AFNOR)。
这一系列的要求构成了客运索道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和运行的全部内容。欧盟标准以基础要求、零部件标准、运行、管理等内容为主,没有产品标准,而是把各种类型的索道,如循环式索道、往复式索道、拖牵索道和缆车等统一在一起。这样的一整套标准构成了客运索道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和运行的大部分内容。欧盟标准是欧盟指令的有力的技术支撑,有了这些标准,使得欧盟标准体系更具合理性和适用性。由于指令是强制性质的,不能够轻易更改,而可以通过修订相关的标准来完善整个标准体系。所以标准的存在可以减少对相关技术法规的修订。此外,欧盟标准也有利于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各国之间只要遵循了标准要求,便可互相进行自由贸易往来。
4 我国客运索道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客运索道标准体系仍存在着与法规不协调、标准归口部门多、标龄老化、制修订速度缓慢、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索道标准适应性差、竞争力不强,还不能满足索道行业发展、技术发展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需加强客运索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尽快建设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客运索道标准体系。
(1)我国客运索道标准与法规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客运索道法规标准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五个层次构成。我国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主要规定了客运索道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等方面监督管理的办法,单项安全技术规范,如《客运索道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主要规定了某一项具体工作(检验)的要求、内容、方法。目前,我国客运索道的法规,尤其是安全技术规范,与相关标准在内容上还存在不完全协调的问题。客运索道安全技术规范的大部分内容直接引用标准内容,但也根据客运索道多年的检验、使用经验和每年的事故案例增加了部分要求或者在标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符合实际的修改。这些增加或者修改的内容在相关标准修订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标准采纳,而有时标准完成了修订工作,但部门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没有及时修订。上述两种情况的存在最终造成了法规和标准相互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要求企业在客运索道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中,既要满足标准要求,也需要满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今后,在制定或者修订标准时应当与安全技术规范的内容相协调,有技术更新而修订标准后建议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及时修订安全技术规范,使得法规和标准之间良性循环,理顺相互间的关系。
(2)我国客运索道标准制定部门不唯一,存在同类设备有2个标准且内容交叉甚至矛盾问题。
客运索道在我国虽然是一个很小的行业,然而除了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进行客运索道标准的制修定工作外,建设部、交通部也组织制定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等方面的标准,各行业协会和原机械工业部也发布索道基础部件和检测方法方面的标准,个别省市政府还发布有关客运索道的地方标准,这些标准中有一部分标准相互之间内容重叠、要求重复甚至矛盾,使得设计、制造、检验单位执行起来遇到各种困难和迷惑。同时,又缺少配套的索道行业和团体标准,来进一步落实、细化和强化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
(3)我国客运索道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展缓慢,部分国家标准标龄老化,不能适应索道行业的快速发展。
标准制修订速度较慢,标准的平均研制时间为4.5年,而先进国家一般在2年以内。现有个别标准标龄长达14年,急需修订。目前,我国的客运索道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各类新设备不断涌现,国外的新产品也不断地引进国内,比如3S索道、FONITEL索道等正在逐步进入中国。同时,在客运索道的设计建造中,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地被采用,但标准却不能适应这种快速发展,标准的内容主要覆盖老的索道型式。需要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时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紧跟形势,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以标准的发展来促进我国客运索道的快速发展。
(4)我国客运索道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标准科研队伍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客运索道行业科研队伍人才比较匮乏,客运索道标准的科研队伍建设是以行业科研队伍为基础的,行业科研力量薄弱必将影响客运索道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这也导致我国客运索道的高新技术产品标准滞后,具有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标准严重缺乏。很多新产品在投放市场时,现有标准不能适应,缺乏配套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标准制定与科研不同步。
5 我国客运索道标准化发展的构想与展望
标准是支撑客运索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手段。通过标准创新,推动客运索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高端产品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实现与国外领先企业的并跑,以可靠性为核心的客运索道部件和整机产品的安全质量和节能水平的提升,以责任落实为核心的客运索道服役维护与健康管理水平提升,这些都需要标准化发展的助力。因此,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还是创新驱动与国际化竞争,都对未来客运索道标准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客运索道标准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實现客运索道本质安全和质量提升为目标,建设涵盖客运索道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监测、报废等全生命周期,法规标准相互协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核心产品标准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实施与认证有效开展的客运索道标准化体系,有效支撑客运索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完善客运索道法规与标准的协调机制,使我国客运索道行业的标准体系及制修订制度得到优化和完善,标准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机制顺畅,标准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2)制定电气装置、张紧装置、运载工具、钢丝绳末端固定装置等产品标准,制定无损检测、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等使用管理和技术方法标准,填补标准体系的空白;
(3)以客运索道产品制造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显著提高,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4)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使用环境的客运索道国家标准,参与和承担国际标准制定,我国客运索道标准国际认可度得到提升,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推进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爱文,邢友新,张强,等. 我国客运索道法规标准体系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6, 32(7):6-10.
[2] 石静. 我国客运索道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J]. 机械工程师, 2014(5):77-79.
[3] 张海乔. 制定最严苛的客运索道标准[J]. 大众标准化, 201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