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海默、阿多诺的辩证启蒙观探析

2020-05-03 13:48刘玉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启蒙理性

刘玉琳

摘 要:与一般认定启蒙观念追溯至近代不同,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把启蒙发源追溯至神话时代,他们认为,启蒙是反神话的产物,即启蒙脱离了神话,启蒙就是解神秘化和理性化。基于此,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同时表达出,启蒙就是表现在神话之中并在其中确立自身。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启蒙表现出一种合理的反思与深刻的批判,对梦想是征服自然与把理性从神话的镣铐中解放出来的启蒙,由于其自身逻辑而走向了反面, 走向自毁的历程作了深入剖析。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启蒙的批判,在其表象是直指启蒙精神,但从本质来讲其针对是工业文明,甚至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史。

关键词:启蒙;启蒙辩证法;理性

一、启蒙辩证法的社会背景及思想来源

(一)社会背景

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1962/1966的意大利版前言”中写道:“德文版的《启蒙辩证法》是一部断片。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准确地说是在1942年,我们就已经开始撰写这本书。当时还处于国家社会主义的统治之下,按照我们原初的设想,他它应当成为一部社会理论和历史理论的导论。”19世纪到20世界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及资本积累的阶段,在这个高速发展阶段中资本主义的矛盾也逐渐显示出来,生产条件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同时生产力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也愈演愈烈,生产关系的矛盾愈发严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人与社会的双重异化逐步显现。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所面对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异化程度不断加深、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空前灾难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的悲惨局面,感受到的是人类在高度启蒙的基础上所犯下的滔天罪恶以及巨大灾难。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与灾难相伴生的双重境况下《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对启蒙提出了历史性问题:“人类没有进入到真正的人性状态,反而陷入了深深的野蛮状态,其原因究竟何在?”

(二)思想来源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西方社会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中现代批判理论的起点,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总判断是社会的异化,他们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同时将这一理论扩展到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现实条件下所产生的各种新异化形式之上,并将异化视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卢卡奇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同时又有所发展,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同时也是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批判来源,卢卡奇将物化与现代社会合理化进程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发现技术异化以延伸于社会异化,这个异化并不仅仅涉及科技方面,在文化方面的异化更为重要,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正是继承了这个思想,做了在文化方面做了关于大众欺骗的启蒙,文化异化成为工业的一种——文化工业。其同时继承了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思想,霍克海默与阿多诺赞成韦伯从形式合理性到实质合理性的转变,并在其中分析了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认识到西方社会所追求实质便是对目的合理性的追求。

二、启蒙的概念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所说的启蒙,并不是专指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而是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便有的一种精神。在《启蒙辩证法》的开篇之初,“经验哲学之父”培根对启蒙的主旨进行的归纳——知识就是力量,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正是基于此对启蒙进行了阐释,其从“人—自然”、“人—人”这两对构成我们全部世界的权力关系入手,给出了“启蒙”的界定。

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初民对外在自然与自身命运存在有着不借与恐惧,故其被禁锢于神话的框架之中,而启蒙则是要祛除神话,树立自主,启蒙是一个祛魅的过程。霍克海默讲到:“启蒙的纲领是要唤醒世界,祛除神话,并用知识代替幻想。”启蒙试图去用知识与理性的力量带领人们打破恐惧,走出愚昧。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启蒙同样意味着带领人们走出禁锢,意味着打破社会中原有的由宗教、血统、种族等因素确立的统治,通过理性与知识的力量,使人们获得应有的权力。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认为:所谓的启蒙精神,就是一种以征服、支配自然为出发点,以科学知识万能、技术理性至上为特征,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以历史进步主义为目标的文明乐观主义。简言之,启蒙精神的核心价值就是,技术理性主义、个体中心主义、文明进步主义。

三、启蒙的辩证法:神话已是启蒙,启蒙退化为神话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认为,启蒙由于其自身内在逻辑最终会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启蒙呈现出一种辩证法式的两重性特征:启蒙从反神话的胜利中确立自身,然而最终将重陷于神话并走向自我毁灭;神话已是启蒙,启蒙倒退为神话。这就是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它正式源于启蒙自身。

(一)神话已是启蒙

启蒙以唤醒世界为其不变的纲领,启蒙之下的人类成为觉醒的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自然界进行统治。而通过对调和了神话素材的史诗的研读,我们在神与世界之间同样看到了一种统治关系,看到了“主体觉醒”的启蒙要素。霍克海默说:“造物主与秩序精神在统治自然的意义上是相似的,人类与上帝的近似之处体现在对生存的主权中。”在“主体觉醒”这一共同要素面前,神与人的主体区分已经变得不再重要,神话已经是启蒙。

(二)启蒙与神话的断裂

最初,神人同形论被当做是神话的基础,主体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界的恐惧。启蒙在原初时也就期即体现出人类的主体意识,对神的表示出的称赞同时也就是对人表示出的称赞。最早的先民试图通过神话的神秘性与不确定性,获得对恐惧的去除摆脱,已有一点理性的概念。人类开始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调节和控制自然,人的主体性开始觉醒,主客体便开始分离,世界开始变成对象。启蒙是要使对疑惑的自然現象做出合理化解释,启蒙也可以称之为“去魅”。在去魅过程中,启蒙开始主动逃离神话,亦或是部分神话开始转化为启蒙。启蒙是靠依靠神话摆脱恐惧,神话变为合理化之后又造就了新的恐惧——启蒙是彻底而又神秘的恐惧。恐惧便是造成启蒙与神话相断裂的根本原因。

(三)启蒙退化为神话

霍克海默认为,神话没有与启蒙截然对立,对启蒙摧毁的神话是启蒙自身的产物;同时在祛除神话的过程中,担当审判者角色的启蒙也被卷入到神话之中,显示出愈来愈多的神话的特质,启蒙转变为一种新的神话。霍克海默提出:“启蒙运动推翻神话想象依靠的是内在性原则,即把每-事件都解释为再现,这种原则实际上就是神话自身的原则。”神话中正在发生着的事情被看作是对已有事情的再现与补偿,整个世界都被一种必然性的循环所统治与笼罩,启蒙对神话的神秘色彩加以祛除,认为所谓神话不过都是苍天云雨、生老病死等事实之物的虚幻性、符号性表达。经过理性法则对世界的审判,表面看来神话与巫术的内容在资本主义的现实世界中受到打压与驱赶,但实际上神话与巫术依然稳固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与人们的心理认知之中。

(四)启蒙观的“辩证法”式转向

当启蒙与神话被看作为共谋,启蒙理性被理解为从一开始就自我持存的工具理性,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在多个侧面展现出对人类生存现实更为残酷也更为真实的洞见。启蒙以知识代替幻想,让人们从造就不成熟状态下的神话中摆脱出来,但是在现实中,实证化的启蒙理性重新走向了新的迷信,重新堕落为新的神话。启蒙尽管对人们摆脱以往有所帮助,但是在未来却不能帮助人类摆脱束缚,启蒙所带来问题显示在现代化与工业化之中。而在技术理性统治的世界中,理性和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向康德等思想家期待的那样,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人的普遍自由,相反,技术的发展在经济生产与价值规训的双重层面加强了机器与体系的力量,人们在其中受到束缚并自觉服从。实证主义自上而下地统一了从社会规范到个体行为之间的一切,科学变成了意识形态的一种新的形式,理性下降为一种新的辅助工具,成为扼杀人的自由与个性的普遍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了一种新的破裂,启蒙的本质是一种有关于“统治”的抉择,人们拒绝选择向自然臣服同时选择了支配自然,人对自然的掠夺会带来自然对人的反扑。在技术理性的统治之下,异化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而且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对自然的统治而逐渐走上了统治他人的道路,这表现为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被彻底启蒙的人丧失了自我,唯有制度支配人的权力在不断增长。

四、结语

在野蛮与文明的二元对立中展开的启蒙,将从“反神学”到“成神话”的关系在一个更高级的层次中呈现出来。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旨在解释启蒙是如何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神话已是启蒙,启蒙却倒退为神话。其中的启蒙观体现为启蒙精神自神话起就使人试图努力摆脱恐惧、树立自主。其纲领就是要唤醒世界,祛除神话,根除泛灵论,并用知识代替幻想,以此更好的服务和造福于人类生活。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诺尔,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刘森林.“辩证法”的再启蒙——《启蒙辩证法》的辩证法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57(02).

[3] 毛崇杰.再论启蒙:何为“启蒙辩证法”?[J].甘肃社会科学,2016(06).

猜你喜欢
启蒙理性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言意共生,语文的“启蒙”之美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