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拓展了传统档案的载体,颠覆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使信息管理呈现一种新的格局,将档案管理结合现代技术,可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在新媒体日渐成为信息传播主流的时代下,人们需更新理念,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功能,全面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大力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力度,发掘档案文化优势。
关键词:新媒体;档案管理;传统档案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档案管理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全国档案事业管理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服务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各级国家档案馆要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有条件的需完成档案建设的同时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档案管理事业发展迅猛,但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档案管理事业的工作环境、服务机制及服务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各方面问题日益凸显,使其发展脚步停滞不前。如今,我们已步入了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生机、新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新媒体技术与国家档案资源融合,成为我们主要的课题。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蒋奇平曾指出:“新媒体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在数据平台上,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新媒体是档案管理的工具,档案的新媒体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档案信息数据,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更大众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将档案管理与新媒体技术结合,有效的实现传统档案管理去中心化、去权威化,促进分散档案传播的构建,最终使档案管理由传统的资源密集型转为数据密集型。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将文件要转化成档案,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方面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文件。正在承办中的文件不是档案,这些文件具有它的现行效用,但要等它办理完毕后,才能作为档案保存起来。一般情况下,文件的处理程序和办理的事情是同时完成的。但有时候文件处理程序结束了,而文件办理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也就是说这些文件还有它的现行效用,这样的文件也可以转化为档案。文件办理完毕是相对的,主要是针对文件处理程序而言。另一方面必须是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件。由于工作需要而形成的文件数量是相当庞大的,有些文件随着工作的结束将会失去它的现行效用,对今后的工作也无参考作用,没有保存的价值,这部分的文件便被淘汰了。而那些对今后工作仍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则要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最后必须是按照一定程序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文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档案,人们要把平时形成的文件经过挑选和集中,按照一定的特点和规律组合起来,才能成为档案。新的档案整理规则,通过计算机随时进行整理、归档。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的档案,都是由文件经过归档程序转为档案保存起来的。
档案管理包含了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及权限划分等内容,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档案是以制成材料为载体的,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档案的形式随着社会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档案事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档案工作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各种问题。现在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通过分析现在档案管理体制中的机构设置、领导体制等。并且在文档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档案工作需抓机遇、乘势而进,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传统的数字档案表现在载体和技术应用上,数字档案具有分析数据和挖掘数据更方便快捷的优势,这为传统数据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数据势必面临结合新媒体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类、相关性分析,探索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新媒体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即包括传统档案的管理、处理以及检索等各项服务,同时又要包含数据的采集、集中化等功能。
传统的档案包括收集、整理、分类、统计、保管、储存、开发利用等过程,这是传统档案的基本环节。传统的档案管理只是简单的资料收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传统档案与新媒体结合,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可以为人们带来更方便快捷以及更精准的数据信息。档案信息收集前,需要对档案的用户进行精准的调查,对用户调动档案的内容和次数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客户端对使用者进行数据收集。通过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传统档案进行更全面的建设,更好的提供网络化与人性化服务。
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档案工作的认知度,扩大档案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为我国档案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档案管理结合新媒体,明确主体,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注重自身建设,开发特色档案资源,为档案的宣传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能.体系伦:中国档案事业体系[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2]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3]薛四新,彭荣,陈永生.档案信心化应用系统建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廣播电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