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改造“人的相互关系”思想论析

2020-04-30 06:44侯卓沅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平等毛泽东民主

[摘要]毛泽东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系统性地提出了改造“人的相互关系”思想。这一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凝聚着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探究,对于平等、民主的价值追求,对于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思考。文章总结归纳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其理论上的深刻性与预见性,并探讨了其对党和国家现实工作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人的相互关系”;平等;民主

[作者简介]侯卓沅(1993-),男,河北秦皇岛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历史观视野下中国共产党人密切干群关系的实践与经验研究》(编号:SQ1911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4-0004-03

一、毛泽东改造“人的相互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改造“人的相互关系”是无产阶级重要的历史使命

早在1937年8月,毛泽东就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指出:“我们学习辩证法是为了什么呢?不为别的,单单为了要改造这个世界,要改造这个世界上面人与人、人与物的老关系。这个世界上面的人类大多数都过着苦难日子,受着少数人所控制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的压迫。在我们中国这个地方生活着的人类,受着惨无人道的双重性的制度的压迫——民族压迫与社会压迫,我们必须改变这些老关系,争取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①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了“改造人与人的老关系”之任务,并将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视为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础性途径,因而可以讲,此为无产阶级需要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改造“人的相互关系”之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民主关系

在旧中国,人与人之间的“老关系”即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关系。人民大众普遍受到政权、族权、神权的压迫,受到剥削阶级的经济剥削,女性与少数民族群众所遭遇的则更甚一些。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推翻旧中国普遍存在的人剥削人的制度而不懈奋斗,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又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人与人之间不平等、不民主的阶级根源最终消失。1958年2月,毛泽东敏锐地提出:“所有制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就要解决人与人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问题。”②在当年三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认为当前“所有制和分配改變了,相互关系未改”③,其结果就是“工人、农民不感到与我们是平等的”④,“劳动者内部关系”⑤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当年八月,毛泽东再次指出:“所有制改变以后,人们的平等关系,不会自然出现的。”⑥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相互关系应是“平等的关系”⑦、“打成一片的关系”⑧、“是种民主的关系”⑨,“使人们敢于批评,敢于说话,有意见敢于说”⑩,不能是“猫鼠关系”?,而应是“有民主、有纪律的同志关系”?。可见,从改变经济关系入手,最终实现政治上真正的平等与民主是毛泽东改造“人的相互关系”思想的价值诉求,为此,他提出整顿党的作风、“两参一改三结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一系列思路与方法来实现对“人的相互关系”的改造。

(三)改造“人的相互关系”的关键在于干群关系的改造

中国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官本位的封建思想遗毒长期存在。因此,改造“人的相互关系”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干群关系的改造。

毛泽东曾说:“根据地搞民主,无钱、无粮、无枪,孤立无援,必须依靠群众,党必须与人民一致,军队必须与人民打成一片,官必须与兵一致。要搞好这些关系,非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可。”?这表明,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就高度重视改造“人的相互关系”,强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持走群众路线,认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干部和老百姓食宿在一起,劳作在一起”?,并虚心接受群众的各种批评与建议。所以,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人心,最终以弱转强、以少胜多。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官僚主义有所抬头的迹象,毛泽东尖锐地指出:“有些干部的坏作风同国民党差不多,个别的甚至超过国民党。因此,工人、农民就把他们看作是国民党。”?“党政工团和工人农民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五气,不是平等关系,不是普通劳动者的关系,是官与民的关系。”?为了纠正这种不正常的“官与民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人们的工作有所不同,职务有所不同,但是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们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决不许可摆架子,一定要打掉官风。”要“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干部和群众,必须使人感到人们互相间的关系确实是平等的,使人感到你的心是交给他的。”?同时,毛泽东也意识到了这种改造所具有的长期性特点,他曾说:“要使社会主义在相互关系中取得胜利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为此,他要求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改造干群关系,干部是关键,必须时刻注重对党内掌握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始终倡导平等、民主的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与特权思想。

(四)“人的相互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

毛泽东认同斯大林对于生产关系的“三分法”,认为所有制、相互关系、分配关系是构成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并且认为“人们在劳动中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中的主要部分”?。所以,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离不开对“人的相互关系”的改造。

作为生产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相互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指出:“如果干部不放下架子,不同工人打成一片,工人就往往不把工厂看成是自己的,而看成干部的。干部的老爷态度使工人不愿意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不良的相互关系所造成的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而“干部整改,解决了领导与被领导的相互关系问题。使工人觉得真解放了。工人生产情绪大增。”这就体现了平等、民主的相互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毛泽东改造“人的相互关系”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为此,马克思与恩格斯提出了通过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构想。列宁则更为深入地指出:“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这里除破坏任务以外,还加上一些空前困难的新任务,即组织任务。”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往后的任务更艰巨、更伟大,马克思、恩格斯侧重于强调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列宁则关注到了进行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组建问题。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改造所有制僅是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第一步,此后还要进行“人的相互关系”的改造。这一思想使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得以延伸并更为具体化,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从理论上预见了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毛泽东曾对斯大林及其领导下的苏联做出这样的评价:“斯大林这位同志有点老爷味道”,“脱离实际,相互关系没有搞好,相当僵硬。”这表明,毛泽东看到了苏联在“人的相互关系”改造上的不足。毛泽东认为,若不主动进行这种改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不会自动实现,这样的后果十分严重。再观苏联,斯大林时期就对“人的相互关系”改造有所松懈,到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这种改造更是被弃置一旁,于是苏共出现了脱离群众、以权谋私、严重腐败的现象,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积弊难返,一个官僚特权集团赫然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最终造成了亡党亡国的政治悲剧。实践告诉人们,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人,如果将革命任务仅停留在建立政治统治或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的阶段上,放弃对“人的相互关系”的改造,长此以往,官僚主义就会横行其道,特权阶层就会出来兴风作浪,公有制即使搞得再纯,最终也难以摆脱苏联式命运的窠臼。这些问题毛泽东在当年就已经作出了十分清晰的理论预见。

(三)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党的建设贡献了具有长远意义的理论认知

一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描绘了方向。毛泽东站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整体视角上,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描绘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道路。他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单纯是改造所有制的问题,还涉及改造“人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的问题。对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应当学习与继承,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坚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逐步消灭三大差别,直至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实现。

二是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曾极富远见地指出:“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毛泽东所提出的改造“人的相互关系”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干群关系的改造,为此,他毫不留情地向官僚主义与特权思想宣战。苏联恰是由于放弃了这种改造,最终黯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只有坚守这样的干群关系,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注重党内的相互关系与干群关系的改造,才能预防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的滋生,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了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者的大家庭,人与人之间应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同志式关系。因此,改造“人的相互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此问题,毛泽东不仅率先提出了构想,还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这些都是他为人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应当倍加珍视、充分发掘。

三、毛泽东改造“人的相互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要坚持不懈地抓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改造“人的相互关系”的执行者与示范者。党风正则民风正,党风不正,则民风更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净化政治生态,对党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改造,成效显著;坚持群众路线,狠刹“四风”,干群关系得以进一步密切。这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毛泽东改造“人的相互关系”思想的最新实践。习近平指出:“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就抓住了改造“人的相互关系”的长期性特点,盯住目标、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才能有所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总有一些“反腐消极论”冒出来混淆视听,认为反腐影响到了经济发展,这实属荒谬之言。在中国共产党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天起,就明确强调:“越是搞活经济、搞活企业,就越要注意抵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越要注意克服那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并提出“以整党促进经济,以经济检验整党”的工作思路。惩治腐败是改造“人的相互关系”的重要方式,而“人的相互关系”的改造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打击腐败,不平等、不民主的现象得以消除,人民群众心顺了、气畅了,劲儿就大了,个人的才能得以自由而充分地施展,这其中怎有阻碍生产力、影响经济发展的丝毫道理呢?对此,应理直气壮,保持定力,将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推向纵深,不断巩固和发展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

(二)要循序渐进地提高群众觉悟

列宁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因此,完成“人的相互关系”的改造离不开群众觉悟的普遍提高。一方面,要注重价值引领。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就涵盖了平等、民主的价值诉求,并包含了其他多层次的基本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的价值取向,这一实践过程能够带动群众觉悟的自发提升。另一方面,要注重在行为方式上进行引导。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注重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使群众在现实的工作与生活中找到标杆、找到方向。群众觉悟的普遍提高,带来的是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为实现理想的“人的相互关系”创设了重要的条件。

(三)要务实有序地推进制度设计

在毛泽东看来,改造“人的相互关系”的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平等与民主的关系,为此,他曾提出用“大民主”来“对付官僚主义”,“提高群众责任心”,并将其视为社会主义民主的独创形式。可是,事与愿违,突进式的“大民主”带来的是大混乱。实践证明,美好的设想无法通过“跃进”来快速实现,只能依靠制度设计来铺就一块块基石,向着既定的目标日趋接近。制度问题是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完善的制度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得以建立与保障,为此,必须以为民、务实为基点,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而细致的制度设计。另外,还应兼顾到制度落地的有序性,成熟一项推进一项,避免急功近利地“大干快上”。制度建设日臻完善的过程,就是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对于最终建立人与人之间平等与民主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毛泽东哲学思想资料选辑(上册)[G].北京: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243-244.

②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01.

③④⑤?在成都会议上的插话(1958年3月)[G].毛泽东思想万岁(1968年内部资料版):49.

⑥⑦⑧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17.

⑨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16.

⑩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23.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27.

?在成都会议上的插话(1958年3月)[G].毛泽东思想万岁(1968年内部资料版):427.

??在汉口会议上的讲话(二)(1958年4月6日)[G].毛泽东思想万岁(1968年内部资料版):62.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173.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5.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05.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17.

?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上册)[G].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455.

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下册)[G].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80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4.

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3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1.

列宁全集(第5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00.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9-70.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9.

列寧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7.

猜你喜欢
平等毛泽东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