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中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探究

2020-04-30 05: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吴 雪

(江苏省沛县中医院骨一科,江苏 徐州 221600)

骨质疏松为临床常见骨组织结构改变疾病,患者表现为骨量减少,在老年患者中常见,常出现于胸椎及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为脊柱重建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效果良好,但无法将患者骨质疏松症改善,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优势。本次实践将我院纳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基础上施以中药辩证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纳入的对象均符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标准,患者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腰背部持续疼痛,且疼痛程度不断加重,轻微伤即导致骨折,脊柱呈现后凸畸形,X线检测椎体为压缩性骨折,且骨折稀疏,椎骨间隙明显增大,可见Schmorl结节。CT及MRI检查确定责任椎体,仔细排除脊柱非特异性感染、结核、肿瘤等疾病。同时,对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进行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各观察组,各23例,其中,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4±2.51)岁,男18例、女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常规检测,对照组患者施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为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在6个月的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效果[1]。

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患者俯卧位,胸前垫软枕,在C臂透视下定位确定进针点,并做好标记,常规术区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利用14G骨骼穿刺针取患者腰椎弓根旁双侧穿刺,针尖在椎弓根外上缘,以适当内倾角经椎弓根穿入椎体后缘,更换工作套管,环钻扩开,插入带球囊导向针,向球囊内注入适量造影剂使球囊逐渐膨胀,透视下见椎体高度逐渐恢复,退出造影剂后取出球囊,在连续透视下缓慢注入适量拉丝期骨水泥,注意防渗漏,原有体位不发生变化情况下,等待骨水泥凝固后将穿刺针拔出[3]。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施以中药辩证治疗。若患者为肾阳虚损型,为患者施以右归丸干预,药物成分中含有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标准量为每种药物15g,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加减[4]。若患者为肝肾阴虚型,施以六味地黄丸干预,药物成分中含有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淮山药等,剂量分别为20 g、15 g、15 g、15 g,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加减。患者为脾虚血少型,施以加味四君子合四物汤干预,成分中含有人参、白术、茯苓、熟地黄等,根据患者病情加减。患者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型,施以独活寄生汤干预,成分中含有独活、桑寄生、防风、川芎等,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加减。药物采取水煎服方式,水量为300 mL,患者分2次服用,每天服用1剂,将30 d作为一个治疗小周期,半年作为一个治疗大周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6个月后,腰背疼痛症状消失,活动度恢复至骨折前,骨密度明显增加;有效:治疗一个大周期后,腰背疼痛有所减轻,活动程度优于治疗前。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变,且病情加重。利用VAS量表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疼痛程度对比

在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指标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疼痛程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疼痛程度对比(±s)

分组 入院时 治疗1个月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对照组 7.8±0.45 2.42±0.26 1.95±0.24 1.58±0.21观察组 7.75±0.52 2.05±0.25 1.41±0.22 1.21±0.14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9%,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我国自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此类骨折涉及患者全身,诊治难度较大,若处理不当,将引发严重并发症,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传统药物治疗方式及制动方式治疗效果不理想,骨质疏松将进一步发展,导致病情恶化,疼痛程度提升,患者出现全身无力症状[5]。本次实践中,针对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方式分别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中药,两种治疗方式干预后,患者治疗疼痛程度及治疗有效率显现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指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分别为95.7%、6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入院化后,探讨患者病情,施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保障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