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莉,李倩倩,杲晓兰,张妮娜,卢志红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异常升高所致的常见疾病。其典型特征表现为患儿面颈部、躯干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临床病因主要分为病理性黄疸及生理性黄疸,依据病征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分类,其中病理性黄疸对患儿的危害更大,临床症状表现也更明显[1]。还有部分患儿会因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生核黄疸,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性较大,救治不当反会并发胆红素脑病,此病会导致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致死。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手段为光照疗法,一般采取蓝光照射。但蓝光是间歇还是持续性的照射方式,在学术界仍存在巨大争议,本文笔者将以使用间歇和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并提供临床指导意见。 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和光疗指征均符合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3]相关标准;②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且患儿家属自愿与院方签署知情协议,③患儿无严重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及全身各大系统性疾病;④患儿无心、肝、肺或肾及心血管等器官组织疾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足月产儿28例、早产儿4例、过期产儿8例,参照组男患儿20例、女患儿20例,足月产儿30例、早产儿3例、过期产儿7例,两组患儿日龄分布在5~26 d,实验组及参照组患儿平均日龄分别为(13.45±3.41)d、(14.46±4.0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胎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补液、口服益生菌等常规治疗。之后褪去患儿衣物,并用黑布对患儿眼部及会阴、阴囊等生殖器官进行遮盖,再平放于双面光疗箱内,调节箱内相对湿度在55%~65%,温度在30℃~32℃,早产儿可适宜提高2℃~4℃。两组患儿蓝光波长范围均设定为450~470 nm。在此基础上,参照组采取持续性蓝光治疗,一次照射时长12~18 h,之后间隔12 h,再行照射。实验组实施间歇性蓝光治疗,一次照射时长4 h,之后间隔2 h,再行照射。两组患儿均进行反复多次治疗直至黄染症状完全消退。治疗期间,要充分保障患儿的营养供应,每3 h给予喂奶1次,并进行水分补充。同时要定时更换患儿尿布,体位,还要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心率、脉搏等生理指征的变化情况,2~4 h/次。若体温≥38℃,要及时中断治疗。
1.3.1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血清胆红素总体回归正常,躯干、面颈部等皮肤或部位黄染消退完全;显效:血清胆红素有明显下降,但未降至正常水平,黄染症状部分消退;无效: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变化,黄染症状基本维持原状且有进一步恶化趋势。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参照组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2,P=0.04),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实验组患者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P=0.02),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新生儿黄疸又称之为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部分组织结构出现大范围黄染,是一种多发于患儿出生28d内的常见新生儿疾病。研究发现,胆红素代谢机制异常导致血液结合胆红素及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是黄疸的首要致病原因。新生儿因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目前,临床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基本原则。在治疗措施方面,临床已取得较大突破,其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已得到学术界肯定,具有简便、见效快等优点。
蓝光照射治疗机制在于利用了血液中胆红素分子对于450 nm波长蓝光的可吸收性,同时在蓝光照射下,ⅨaZ型非结合胆红素物理性质也有较大转变[4]。转变后的异构体与体内自由水有着较好亲和力,可随着患儿新陈代谢及胆汁分泌排出体内,从而降低患儿血液胆红素,有效缓解了黄疸症状。而在照射方式上,有研究发现,间歇治疗可提高胆红素的水溶性,加快血液中胆红素外排进程,在反复多次照射下,患儿黄疸症状改善效果十分显著且见效时间也较为短暂[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综合上述比较结果,笔者认为,在无大样本实验支撑及完善理论论证的背景下,间隙蓝光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更为确切。
综上所述,应用间歇性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疗效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更为少见,值得推荐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