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人的冠

2020-04-29 09:38张崇琛
读者·校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诗经头发男子

张崇琛

冠,又稱元服,是古代头衣的一种。古人的冠与今人的帽子不同。帽子的主要功能是保暖,而冠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即古代贵族成年男子的标志。

古代冠的形制也与如今的帽子不同。《说文解字》云:“冠,絭也。所以絭发,升冕之名也。”古代中原人蓄长发,所以要将头发绾起来,而冠就是用来绾发的。其具体的做法是,先将头发在头顶盘成髻,用一块黑帛包住,然后将一个竹子做的冠圈套在髻上,再用一根冠梁从前到后覆在头顶上。而冠圈两旁有两根丝带垂下来,可以在颌下打结,从而将冠固定于头顶。垂下来的两根丝带叫“缨”,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叫“”。所以《史记·滑稽列传》说“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而《庄子·让王》也说曾子在困窘时“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戴冠时还须用簪或笄横穿过冠圈和发髻,以便让冠更加稳固。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所谓“簪”,便是用以固定发髻和冠的。只是因为杜甫的头发太稀疏,所以才会产生“不胜簪”之感。簪一头锐一头钝,可用竹子或金、玉、象牙等制成。用碧玉制成者,即所谓“碧玉簪”。妇女所用的簪亦称“笄”,如果发笄锐的一端有分叉,即是“钗”。钗上钝的一头常饰有凤的图形,故被称为“钗头凤”。如饰有宝石,便是“宝钗”。又因为钗为古代女子习用之物,所以古人也常以“钗黛”(黛为画眉用的青黑色染料)、“裙钗”来指代女子。

古代小孩子是不戴冠的,童子的发式是自然下垂的,称为“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老人,“垂髫”即指小孩子。待头发长了,便紧靠着发根扎在一起,垂于脑后,称为“总发”。如扎成两束,形成两个抓髻,就称“总角”(谓如兽之两角)。《诗经·卫风·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其所谓“总角”,即指少年时期。也称“两髦”,如《诗经·柏舟》:“髡彼两髦,实维我仪。”意谓扎着两个抓髻的少年才是女孩所喜欢的对象。

古代男子要到20岁才能加冠,届时尚须举行一种仪式,即冠礼。《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又曰:“男子二十,冠而字。”冠礼是由父亲在宗庙中主持的,而加冠则是由来宾即父亲的朋友进行的。加冠后即由来宾取“字”。加冠取字后便标志着男子已经成年,可以娶妻生子和进入社交领域了。此后,除君主、父辈、师长以及自称外,其他人皆不得直呼其名,而只能以字相称。而“冠者”遂为成年男子的代称。如《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男子的冠礼相类,贵族女子则在母亲的主持下,于15岁时举行笄礼,即结发(将头发在头上盘成发髻)加笄,也表示成年,可以结婚了。

冠礼是由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演变而来的。成丁礼是氏族社会中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的必经礼仪。最初成年人的标志不是冠,而是用树枝或兽皮编成的一个圈,直接套在头上。有这种标志的人就可以参加劳动和战斗,没这种标志者尚属未成年人,不能参加劳动和战斗。可见,冠礼的实质,一是保护未成年人,二是让成年男子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此礼至魏晋以后就停用了,但近年来各地为18岁以上的青年男女所举行的“成人礼”,实际上成为古代冠礼的一种延续,只是不再加冠而已。

古代,贵族男子的头衣为冠,而天子、诸侯、大夫之冠则称“冕”。《说文解字》云:“冕,大夫以上冠也。”冕为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冠,故后世有“冠冕堂皇”之称。

冕的形制与冠不同。冕的下面是一顶帽子,直接戴在头上;而上面则覆一块长方形的木板,最外面包上麻布或丝织品,叫作“延”。延的前沿有一串串小玉珠,称作“旒”。垂旒的目的是遮蔽眼睛,有“非礼勿视”之义。自汉代以后,只有皇帝之冕才能有旒,并规定天子12旒,每旒12玉。所以“冕旒”遂为皇帝的代称。如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其所谓的“冕旒”,即指大唐皇帝。

“弁”也是比较尊贵的一种冠,有皮弁、爵弁之分。皮弁是用若干块鹿皮拼接而成,每片皆上锐下广,缝合之后,颇似后世之“瓜皮帽”。《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便是说一个少年几时不见,突然戴上皮弁了。弁的各块鹿皮缝合之处常缀有小玉石,看上去似小星,所以《诗经·卫风·淇奥》说“会弁如星”。皮弁无延无旒,而爵弁则是有延无旒,故或称为无旒之冕。爵弁也是皮制的,因颜色红里带黑,与雀头相近,而“雀”“爵”二字在古代读音相同,故而得名。

冠、冕、弁三者皆是古代贵族男子的头服。所不同的是,冠一般指缁布冠,是冠礼上加冠时首先戴的(次为皮弁及爵弁),当然平时燕居在家时也可以戴。而在正式的礼仪场合,如祭祀及出聘等,则应戴皮弁。至于冕,虽然在春秋战国以前一般士大夫也可以戴,但自汉代后就为皇帝所专用了。

古人平时戴冠、冕、弁,打仗时还要在冠上加胄。胄,后世又称兜鍪和盔。鍪是一种炊具,因胄之形状似鍪故名。因为古代士兵都要戴兜鍪,所以兜鍪又常常被用来指代士兵。如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古代戴头盔见尊者、长者是不礼貌的,因此遇上该施礼的人应“免胄”。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写秦师过周(洛阳)北门,“左右免胄而下”,便算是对周襄王表示敬意的方式了。

猜你喜欢
诗经头发男子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染头发
头发剪坏的你可以这么办
年轻男子
巧用《诗经》解难题
谢谢你
头发
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