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对失智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2020-04-29 00:44李雪飞黄秋韵李树华陈春玲
关键词:园艺疗法身心健康

李雪飞 黄秋韵 李树华 陈春玲

摘要:隨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园艺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失智老人族群的健康养老问题更是受到学界的关注。通过播种、间苗移植、多肉植物组合、草花植物组合等一个疗程的4次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及其与无活动对照组的组间对照实验设计、两因素实验设计,采用系统性的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HRV、SF-12生理分量表)和心理指标(人脸量表、SF-12心理分量表)以及综合指标MMSE,来探究它们对失智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一个疗程的园艺植物栽培活动能够正向提升失智老人SF生理分量表得分与人脸量表得分,使他们正向情绪得到促进。对HRV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从RMSSD、HF、LF/HF指标的变化来看,一个疗程的园艺植物栽培活动能够使失智老人呈现放松状态;而从SDNN、LF等指标的变化来看,一个疗程的活动没有使他们放松。相较播种活动,间苗活动更能使男性失智老人放松。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对失智老人智能的改善需要更长期的实验进行验证。

关键词:园艺疗法;失智老人;身心健康;园艺植物栽培活动

中图分类号:TU986

DOI:10.16152/j.cnki.xdxbzr.2020-06-002

Research o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effect

of the horticultural plant cultivation activity on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LI Xuefei1,2, HUANG Qiuyun1,2, LI Shuhua1,2, CHEN Chunling3,4,5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Center of Green Therapy and Therapeutic Landscape Research,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Beijing 100093, China;

4.Beijing Floricul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re, Beijing 100093, China;

5.Beijing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ijing 10009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ging trend of Chinese society, horticulture therap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issue of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has drawn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 Through seeding, thinning, combination of succulents, combination of herbal flower plants and controlled group in the control experiment design and the two factors experiment design, using systematic physiological indexes (including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HRV, SF12 physiological subscale) and psychological indexes (face scale, SF12 psychological subscale) as well as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MMSE,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four horticultural activities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The study found that a course of horticultural plant cultivation activity can positively improve SF physiological subscale score and face scale score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so that their positive emotions can be promoted. The mechanism of influence on HRV is relatively complex. From the changes of RMSSD, HFand  LF/HF, a course of horticultural plant cultivation activity can make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appear relaxed. From the changes of SDNN and LF, the activity of a course of treatment did not make them relax. Compared with seeding, the thinning activity can make the male elderly with dementia more relax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by the horticultural plant cultivation activities needs to be verified by longer term experiments.

Key words: horticultural therapy; elderly with dementia;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horticultural plant cultivation activity

失智症是由脑部疾病所导致的一系列以记忆和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综合症。由于大部分的失智症发病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失智老人数量正在迅速增长。2030年, 我国预计将有1 879万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失智症, 达到2010年的两倍左右[1]。

失智老人存在记忆、语言、思维、判断能力等一系列认知障碍,可能伴有不安、激越等行为精神症状。而促进失智老人参与护理单元内的日常生活,开展有兴趣、有意义的活动,增加交往与社会接触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干预措施[2]。园艺疗法作为失智症的重要预防、治疗和康复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园艺疗法是指“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和园艺操作活动,从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3]。

在既往对失智老人的园艺疗法研究中,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个案访谈、活动观察、小组工作研究等[4],并得出长期园艺疗法活动对失智老人的身心健康有显著提升作用[5],然而较少涉及被试个体生理、心理指标的测量。受到技术设备的限制,对生理、心理指标测量的研究主要以测量血压、心率为主[6],很少涉及更精密的生理指标,例如HRV。

园艺疗法对失智老人身心健康影响的评价指标, 大多集中在实验前后的情绪[7-8]、 认知[8-10]、 行为[7-8,10-12]等维度, 且这些指标主要呈正向提升效果。 但是, 这些研究指标较为零散, 且主要为心理指标, 没有采用多种生理、 心理指标同时进行测量。

大多研究认为园艺疗法能够促进失智老人的积极情绪。然而Jarrott等人通过对失智老人进行10周的园艺疗法活动发现,相较于传统的疗愈活动,园艺疗法在提升失智老人情绪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11,13]。

从智能提升的角度,对园艺疗法与失智老人的关系进行的研究文献较少。S.Y. Park等人通过20周、每周一次的园艺活动对失智老人健康的影响,发现实验前后失智老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14]。在诸多园艺活动对失智老人健康影响的研究中,20周属于较长的周期。然而,并没有学者探讨失智老人智能水平得到显著性提升的最短时间。

从既有研究成果中,本研究梳理、总结出的研究问题为:①以精密定量实验和系统化生心理指标为依托,1个疗程前后和1个疗程内的园艺植物栽培活动能否提升失智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②這种影响的机制是怎样的?③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在性别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1 研究方法

1.1 实验地点与被试选取

1)实验地点

选择北京劲松失智老年家园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实验地点。 该地点面积1 076 m2,床位60张。劲松老年家园通过专家指导、智能监护、筛查评估、健康档案、分级管理、手触疗法、激活训练、照护指导等内容对失智老人进行早期干预和精神慰藉。但是,该老年家园没有将园艺疗法作为失智老人的介护手段。

2)被试选取

大多园艺疗法研究没有设置对照组,往往只是每次园艺疗法实验前后的比较[7, 11, 13]。国外有部分研究设置了对照组,但对照组并非为空白对照,而是将园艺疗法组与传统活动组进行对照。而考虑到失智老人病情的不稳定性,有必要进行空白对照的设置,即不参与任何活动。

本实验在劲松失智老年家园随机选取34名失智老人作为被试,其中实验组17名,对照组17名。由于被试智能状况的特殊性,难以独立完成生理、心理指标的测定,因此整个实验过程均有相关的护理人员协助完成相关测量。

1.2 实验设计

对失智老人进行的园艺疗法活动研究中,每周至少一次活动,一般维持在5~20周左右[15]。时间过短,难以看出园艺疗法对身心康复的效果;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被试的流失,使得有效被试总数下降。

国内研究重视每次活动固定的主题,例如采收种子、有机菜园、组合盆栽、绿萝搬家、感受生命、花花草草、叶拓、草头娃娃等[5, 15-16],而国外则主要将活动分为种植、植物烹饪、手工制作、传统活动(例如唱歌、阅读)等[7,11,15],甚至没有涉及主题[14]。

园艺疗法活动的类型多样,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身体活动等[4,17-18]。在一般的园艺疗法活动中,基本都包含了五感和身体活动,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综合来看,本实验选取了四种活动为实验组,分别为播种、间苗、多肉植物组合与草花植物组合,共计一个疗程。不进行活动的为对照组。

本研究共采用2种实验设计方法,一是组间均衡设计;二是两因素实验设计(见图1)。

1)组间均衡设计

经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个人背景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前生心理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可认为两组组间条件一致,均衡可比。对进行4次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后的实验组与不进行任何活动的对照组,进行实验后数据的比较。

2)两因素实验设计

整个实验共计5组:播种组、间苗组、多肉植物组合组、草花植物组合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测量两次,分别在单次活动前与单次活动后测量。对照组在播种组活动前与草花植物组合活动后分别测量两次。

1.3 实验流程

实验组一共进行4次活动,为期1个疗程(见表1)。

每次实验分为准备、前测、活动与后测阶段(见图2)。对照组不进行活动,仅在第一次活动前与第四次活动后测量生心理指标(见图2)。

1)准备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时参与)

实验组:实验员准备实验材料(花材、容器等)、 架设仪器、 布置场地。 待被试到场后进行实验说明, 使被试了解实验流程及需要被采集的数据项目。完成说明后由被试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整个流程约15 min,4次活动流程相同。

对照组:不准备实验材料,但架设仪器、布置场地。只在实验组进行播种活动前、草花植物组合活动前进行准备,具体准备流程同实验组。整个流程约15 min,2次活动流程相同。

2)前测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时参与)

实验组:播种活动前采集被试个人背景数据;四次园藝植物栽培活动前均测量血压、心率;穿戴无线生理采集装置,测量5 min心电图,之后脱下无线生理采集装置;填写人脸量表;填写SF-12,MMSE。整个流程约15 min。

对照组:在实验组进行播种活动前,填写个人背景数据,测量血压、心率。其他同实验组。整个流程约15 min。

3)活动阶段(仅实验组参与,对照组不参与)

本实验的活动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播种、间苗、多肉植物组合与草花植物组合。每种活动约30 min。

播种活动即由参与者将报纸垫入塑料盆中,置入培养土,以手指挖洞,分散置入辣椒和生菜种子,覆土并浇水。间苗即准备2~3个塑料盆置入培养土,并将生长情况量好的植株单独移至新盆。多肉植物组合即将多肉植物由原本容器中移入陶盆,视情况整理根系并置入陶盆中调整位置,最后覆土和碎石并浇水至湿透。草花植物组合即选择3株薰衣草、美女樱等植物由塑料盆植入陶盆中,调整位置、覆土并浇水至湿透。

4)后测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时参与)

实验组:4次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后均测量血压、心率;脱下无线生理采集装置,测量5 min心电图,之后脱下无线生理采集装置;填写人脸量表。草花组合活动后填写SF-12、MMSE。整个流程约10 min。

对照组:仅在实验组进行草花植物组合活动后,测量血压、心率。其他同实验组。整个流程约10 min。

1.4 数据采集

1.4.1 个人背景数据 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询问并记录被试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状况。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可认为两组组间条件一致,均衡可比。

1.4.2 生理数据

由于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率(heart rate,HR)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直接反映身体压力状况[19],并且有研究者采用相同指标衡量康复成果,因此测试这3项指标进行失智老人生理状况的评价[8]。

1)血压。血压是最常用的检测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血压反映了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和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PNS)的活性。一般来说,交感神经系统与血压升高等有关,而副交感神经系统与血压降低等相关。

2)心率。心率是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心率加快代表着人体紧张程度和生理唤醒长度的增加。当人体情绪紧张时,心率会加快。

3)心率变异性。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见图3)。HRV的检测方法分主要为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域分析常用指标包括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N (R-R) intervals,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root mean square of the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相差大于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总数的百分比(the proportion of NN50 divided by the total number of NN (R-R) intervals,pNN50)。频域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低频成分(low frequency,LF)、高频成分(high frequency,HF)、低频高频比(low frequency/high frequency,LF/HF)。

心率变异性可有效地反映个体在不同压力下的心血管反应变化[20]。因此广泛用于情绪障碍[21]以及心理压力研究[22]。通过心动周期邻近两个R波间隔的变化计算所得的时域、频域特征等能反映个体在不同任务中的心理压力变化[20, 22]。

压力通常会增加交感神经,减少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控。LF是交感神经调制的定量标志;迷走神经活性对HF的贡献是主要的;LF/HF可以用来表示交感迷走均衡性或反映交感调制程度[23-24]。因此LF增加、HF降低、LF/HF增加则表示被试趋于应激状态。通常认为,SDNN反映心脏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RMSSD,pNN50反映迷走神经的活动。已有研究指出,pNN50数值若显著增加则代表被试趋于平静的状态[25]。相关研究显示,HRV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之间关系密切,一般认为RMSSD、pNN50反映了心率变化中的高频成分,而与HF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这3项指标所显示的均为迷走神经的活性[26-27]。

1.4.3 心理数据 本实验所采用的人脸量表是Andrews和Withey于1976年编著,由7个表情各异的脸部图案组成[28](见图4)。本量表适用于无法以言语理解或表达情绪的被试,如精神智力退化者[29]。记录实验组每次活动前后的情绪变化,以及对照组在播种活动前和1个月后的情绪变化。分析时,将7个表情按逆向转换为0~6分进行统计,分数越高表示整体情绪越正向。

1.4.4 SF-12

本研究所使用的SF-12量表是由美国波士顿健康教育研究所研制的普适性简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它是SF-36量表的简化版本,共有12个条目、8 个维度,用于评价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30]。

1.4.5 MMSE 即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是国内外医学和心理学界广泛用来测评认知能力的一种工具,由Folstein等人于1975年推出[31]。

MMSE可以评估失智老人的认知障碍程度。该量表由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及计算力、延迟记忆、语言、视空间等7个维度,30项题目构成。任何总分大于或等于25分(满分30)代表智能正常,少于25分,可以表示严重(≤9分)、中度(10~20分)或轻度(21~24分)失智。

1.5 数据分析

运用SPSS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见图5)。

生理指标,特别是HRV各项指标的分析,既可以采用前测和后测、组间和组内的绝对值[32-33],也可以采用生理指标的前后变化差值[34],以及采用前测和后测之间的变化率[35],甚至可以进行绝对值、变化差值、变化率之间的结合进行分析[34-35]。而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未发现有固定的模式。

数据分析方式有3种:

实验组与对照组1个疗程后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的生理数据的绝对值数据比较,服从正态分布并满足方差齐性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由于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部分生心理数据、1个疗程后实验組与对照组的全部生理数据及部分心理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或不满足方差齐性,因此这些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

1个疗程内的两因素多元方差分析,针对HRV指标。自变量为活动类型和性别,因变量为生理指标差值,即后测前测。活动类型的因素水平有4个,分别为播种、间苗、多肉植物组合、草花植物组合;性别的因素水平有2个,分别为男、女。

1个疗程内的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针对人脸量表。自变量为活动类型和时间,因变量为人脸量表得分。活动类型的因素水平有4个;时间的因素水平有2个,分别为测量前与测量后。

其次,计数数据采用卡方χ2检验。

此外,对于心率变异性的分析,采用BioPac无线生理采集仪的Bionomadix MP160心电模块记录被试活动前后5min的心电信号。标准的HRV分析时间范围为5min,但有研究指出,可以采用更短的时间进行代替,并且不同HRV指标所对应的最短时间从2s到270s不等[36]。鉴于本实验所获得的心电图数据不稳定,因此选取其中稳定的2min左右的数据[37]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个疗程前后身心康复效果比较

就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来看,活动前除了SF-12心理分量表有显著性差异外(p=0.049),其他指标皆不显著。可认为两组组间条件一致,可进行组间均衡比较(见表3、表4)。不将SF-12心理分量表纳入组间比较分析。

1个疗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SDNN、RMSSD、LF、HF、LF/HF、SF-12生理分量表和两项心理指标的差异显著(见表5)。其他指标,特别是MMSE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即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组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年龄增长是影响老年人脑功能衰老的因素[38],而失智老人的智能状况更是会随时间的变化发生下降。虽然实验前后MMSE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组在活动后MMSE得分平均值有些许提高,有可能是园艺植物栽培活动起到了智能水平改善的作用。此外,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的照护到位,对照组被试的智能水平均值虽然有所减少,但是差异性不显著(见表3、图6)。

在HRV时域指标中,对照组SDNN为0.10,显著低于实验组0.04(U=64.000,W=184.000,Z=-2.214,渐进显著性p=0.027,精确显著性p=0.027),RMSSD为0.13,显著低于实验组0.05(U=62.000,W=182.000,Z=-2.293,渐进显著性p=0.022,精确显著性p=0.021),两组间pNN50未呈现显著性差异(U=74.000,W=194.00,Z=-1.860,渐进显著性p=0.063,精确显著性p=0.072)。相关研究表明,人体在压力状态下,HRV时域指标SDNN、RMSSD同时降低[39-40]。对照组的这两项指标低于实验组,由此可以表明实验组具有更加放松。但是,本研究发现了矛盾的现象,在前文HRV基础研究中,SDNN的降低意味着交感神经受到抑制,RMSSD降低意味着迷走神经受到抑制[23],而实验数据表明,这一方面改善了被试的应激状态,另一方面加剧了被试的应激状态。从文献研究角度,可能是不同的学者对HRV指标的变化有着不同的解释;从生理学角度,可能是1个疗程的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引发了更为复杂的生理活动造成的。

在频域指标中,实验组LF为0.0003,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低0.0001(U=68.000,W=188.000,Z=-2.055,渐进显著性p=0.040,精确显著性p=0.041),实验组HF为0.0009,显著高于对照组为0.0001(U=58.000,W=178.000,Z=-2.451,渐进显著性p=0.014,精确显著性p=0.014);而LF/HF则呈现相反结果,实验组为0.55,显著低于对照组1.08(U=179.000,W=299.000,Z=2.332,渐进显著性p=0.020,精确显著性p=0.019)。实验组与对照组HRV频域指标的不同也与通常的认知产生了差异[23],LF指标的变化显示出实验组更加具备压力,HF指标的变化显示出实验组更加放松,而LF/HF指标的变化显示出实验组更加放松。

实验组的SF-12生理分量表得分为39.13, 显著高于对照组37.34(U=63.000, W=168.000, Z=-2.223, 渐进显著性p=0.026, 精确显著性p=0.026)。 数据表明, 实验组被试生理状况更加健康。

在心理指标中,实验组人脸量表得分为4.82,显著高于对照组3.33(U=34.500,W=154.500,Z=-3.835,渐进显著性p=0.000,精确显著性p=0.000)。由此可以说明,被试的主观情绪较积极。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明,在进行完4次园艺植物栽培活动之后,被试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和促进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对失智老人HRV影响的医学机制尚未证明造成的,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失智中老年人、健康人群、学生、工作压力、演讲压力等[41],另一方面可能是系统误差造成的。而通过主观性的SF-12生理分量表评价,可以辅助对失智老人的HRV指标进行解读,例如在对频域指标解读时,主要分析HF和LF/HF两项指标。或者进一步对时域指标、频域指标、人脸量表、SF-12心理分量表四者之间的相关性展开深入研究。

2.2 一个疗程内身心康复效果比较

通过1个疗程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可知,实验开始两组被试出SF-12心理分量表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认为两组被试之间均衡可比。1个疗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SF-12、人脸量表得分产生显著性差异。

由于SF-12为长期性指标,因此对一个疗程内的身心康复效果进行研究时,不将其納入比较。而仅研究在一个疗程前后产生显著性差异的HRV和人脸量表,其分别指示生理指标变化和心理指标变化。

由于HRV时域指标包括SDNN、RMSSD、pNN50三项,频域指标包括LF、HF、LF/HF三项,且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并列与从属关系;同时,为避免多重比较带来的假阳性,采用两因素多元方差分析对HRV进行分析。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人脸量表进行分析。

2.2.1 生理指标变化分析(HRV)

就时域指标的分析而言,交互项中,F=0.622,p=0.777,Pillai′s Trace=0.098,组别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性不显著,即实验组不同组别对时域指标的影响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就组别与性别的单独效应而言,因变量为SDNN时,在男性中,播种组与间苗组的平均值差值为0.140,差异性显著(p=0.046)。组别的主效应中,F=1.558,p=0.132,Pillai′s Trace=0.235;性别的主效应中,F=2.083,p=0.113,Pillai′s Trace=0.105。组别与性别的主效应的差异性不显著(见图7、图8、图9)。

组别因素有4个水平,采用Bonferroni法对其进行两两比较。播种组与间苗组的平均值差值为0.110,差异性显著(p=0.006);播种组与间苗组的平均值差值为0.227,差异性显著(p=0.034)。

就频域指标的分析而言,交互项中,F=0.675,p=0.731,Pillai′s Trace=0.112,组别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性不显著。组别与性别的单独效应差异性不显著。在组别的主效应中,F=1.641,p=0.108,Pillai′s Trace=0.259;在性别的主效应中,F=0.930,p=0.433,Pillai′s Trace=0.053。组别与性别的主效应差异性不显著(见图10、图11、图12)。

采用Bonferroni法对实验组组别之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4个组别之间的差异性均不显著。

2.2.2 心理指标变化分析(人脸量表) 实验组组别对人脸量表得分的主效应差异性显著,F(3,48)=5.711,p=0.002。其中,播种组与间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194)播种组比多肉植物组合组低0.676(p=0.047),播种组比草花植物组合组低0.853(p=0.013);间苗组与多肉植物组合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1.000),间苗组与草花植物组合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1.000);多肉植物组合组与草花植物组合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1.000)。测量时间点对人脸量表得分的主效应差异性极显著(见图13),F(1,16)=20.692,p=0.00。实验组前测的人脸量表得分比后测的人脸量表得分低0.618。组别与测量时间点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3,48)=0.699,p=0.557。

此结果表明,测量前后,4种园艺植物栽培活动能显著提升失智老人的积极情绪,但是不同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对失智老人人脸量表得分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1.1 一个疗程园艺植物栽培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失智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 1个疗程后,失智老人的SF-12生理分量表得分和人脸量表得分均得到提升,而且差异性显著。因此可以判定,1个疗程的园艺植物栽培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失智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本研究结论与之前的研究结论一致[5]。

目前为止,医学界始终未能真正研究出彻底治愈失智症的药物和方法,药物治疗没有办法控制失智老人智能水平的退化,而且存在大量副作用。因此,众多学科开始研究改善失智症的方法,其中康复训练被认为是改善失智症的有效的、无副作用的有效辅助手段。

园艺疗法作为一种康复训练的介入方式,正日益受到关注。在养老机构中,采取园艺疗法的个案活动和小组活动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失智老人的智能衰退的状况。园艺植物栽培活动不仅锻炼了失智老人的动手能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动脑能力。具体而言,通过将培养土植入塑料盆、浇水、移植能够锻炼他们的肌肉能力;而薰衣草的香味、美女樱的色泽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他们的嗅觉和视觉;多肉植物组合和草花植物组合能够使发挥他们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从播种活动开始后,失智老人便对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充满了兴趣和期待,这种情绪并不是短暂的,而是贯穿了整个实验过程。

所以,從实验结果来看,失智老人的SF-12生理分量表和人脸量表的得分均得到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也由此获得提升。

3.1.2 一个疗程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对失智老人HRV水平影响的复杂性

失智老人的SF-12生理分量表显示出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升,然而其客观生理指标并不像主观生理指标表现出相同的指向性,这很可能由失智老人特殊的身体状况决定的,也有可能来自于系统误差。

具体而言,在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中,不同的指标对应着不同的身体应激状况的变化,例如1个疗程后,被试SDNN与RMSSD同时降低,而SDNN反映心脏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其数值的降低意味着身体趋向于平静状态,RMSSD数值降低意味着被的应激程度加剧,但是其主观生理指标却标识着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而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针对失智老人的HRV研究,分析最多的指标为HF,但是对HF的分析结果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不一致性[42]。本研究中的HF指标的变化显示出失智老人更加放松,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园艺植物栽培活动能够提升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

3.1.3 不同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对应激状态的缓解具有性别差异

通过对1个疗程内4种不同的园艺植物栽培活动的两因素多元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HRV中时域指标SDNN的差值比较显示出,男性失智老人在播种组与间苗组的平均值差值为0.140,差异性显著,而在女性失智老人中这种差异不显著;测量后的人脸量表得分比测量前的得分高,并且差异性极显著。证明4种园艺植物栽培活动能显著提升失智老人的积极情绪,且男性失智老人在进行间苗时相较播种时更加放松。

究其原因,推测男性失智老人比女性失智老人对新鲜事物更加具有好奇心,且播种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播种后的植物种子会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主要由老人自己看护,因此播种后盼望种子萌发的期待感一直延续到下一次活动。进而使他们的生心理水平发生正向改变。

3.1.4 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对失智老人智能水平提升尚待探明

针对第一次活动前和最后一次活动后所填写的MMSE量表进行分析,实验组平均得分由14.35提升至15.65(t=-1.431,p=0.174),对照组平均得分由18.41下降至16.71(t=1.100,p=0.291)。活动前后的分数显示,被试均处于中度失智状态。虽有量表得分增加和减少,但皆未达显著差异。

虽然本次实验期间两个组别的反应未达统计显著,然而仍可看出园艺操作活动对于提升智能精神状态有较为正向的影响。若未来能进行更长期,例如20周、每周一次[14]的园艺植物栽培活动并结合追踪调查,则有更大几率探明园艺疗法活动与失智病情康复的关联。

3.2 讨论

相较于国外对失智老人与园艺疗法之间关系的研究,本实验采用了HRV指标等客观数据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方式上,实现了从单纯的访谈、行为观察、影音记录到定量对照实验的转变。

本实验采用了4次不同的活动进行研究。然而,最好的方式是采用相同的4次活动进行实验,以实现变量的控制[4]。在实际的活动中,往往采取的是不同方式。权衡之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实验设计其实也更贴近现实。

在景观空间中,作为一种软件手段,园艺植物栽培活动能够对失智老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康复花园设计时,充分考虑人群的需要,为园艺植物操作活动设计满足其功能的硬件环境,设置播种、间苗、多肉植物组合及草花植物组合分区。

参考文献:

[1] XU J F,WANG J,WIMO A, et al.The economic burden of dementia in China, 1990—2030: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olicy[J].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1): 18-26.

[2] LAWTON M P. Quality of life in Alzheimer disease[J]. Alzheimer Disease and Associated Disorders, 1994(8): 138-150.

[3] 李树华.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上)[J].中国园林, 2000(3): 15-17.

LI S H.Call for efforts to establish the horticultural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in the near future (part one)[J].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0(3):15-17.

[4] 刘亦中.对养护机构失智老人进行园艺活动适用性的初探[D].台北: 台湾大学,2010.

[5] 张莹莹.园艺治疗活动对轻度失智长者的干预研究[D].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017.

[6] 修美玲,李树华.园艺操作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园林, 2006(6): 46-49.

XIU M L, LI S H.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horticultural operation activities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J].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6(6): 46-49.

[7] GIGLIOTTI C M, JARROTT S E, YORGASON J. Harvesting health: Effects of three types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activities for persons with dementia[J]. Dementia, 2004, 3(2): 161-180.

[8] GIGLIOTTI C M, JARROTT S E.Effects of horticulture therapy on engagement and affect[J].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 2005 24(4): 367-377.

[9] 劉明冉. 基于园艺疗法的失智老人干预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6): 226-227.

[10]LEE Y, KIM S. Effects of indoor gardening on sleep, agitation, and cognition in dementia patients:A pilot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008, 23(5): 485-489.

[11]JARROTT S E, KWACK H R, RELF D.An observational assessment of a dementia-specific horticultural therapy program[J]. Hort Technology, 2002, 12(3): 403-410.

[12]THELANDER V B, WAHLIN TB R OLOFSSON L. et al.Gardening activities for nursing home residents with dementia[J]. Advances in Physiotherapy, 2008, 10(1): 53-56.

[13]JARROTT S E.GIGLIOTTI C M.Comparing responses to horticultural-based and traditional activities in dementia care programs[J]. 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Other Dementias, 2010 25(8): 657-665.

[14]YAMAKI Y,PARK S Y,YAMANE K, et al.Effects of horticulture activities 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to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cases of dementia[A].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orticultural Practices and Therapy for Human[C]. XXVII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IHC, 2006: 41-46.

[15]JARROTT S E,GIGLIOTTI C M.From the garden to the table: Evaluation of a dementia-specific HT program[J]. Acta Horticulturae, 2004: 139-144.

[16]马宇强. 失智老人园艺疗法介入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17]沈瑞琳.绿色疗愈力[M]. 台北:麦浩斯资讯股份有限公司,2010.

[18]李树华.园艺疗法概论[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19]严璘璘, 骆宏, 危静,等.心理压力的测量方法及新技术[J].应用心理学, 2019, 25(1): 32-47.

YAN L L, LUO H, WEI J, et al. The measurements of mental stress and new methodologies[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9, 25(1): 32-47.

[20]THAYER J F ,HS F, FREDRIKSON M,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neuroimaging studies:Implications for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s a marker of stress and health[J].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2, 36(2): 747-756.

[21]阎克乐, 张文彩, 张月娟,等.心率变异性在心身疾病和情绪障碍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 2006(2):261-265.

YAN K L, ZHANG W C, ZHANG Y J,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o study psychosomatic disease and emotion disorder[J].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2): 261-265.

[22]CASTALDO R,MELILLO P,BRACALE U, et al.Acute mental stress assessment via short term HRV analysis in healthy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J].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2015,(18): 370-377.

[23]CAMM A J, MALIK M, BIGGER J T, et 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use[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1996(17), 354-381.

[24]劉旭峰.心率变异性等多项生理指标对情绪稳定性的评价研究[D].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2.

[25]TAELMAN J, VANDEPUT S, SPAEPEN A, et al. Influence of mental stress on heart rat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C]∥JOS V S,PASCAL V, MARC N, et al. 4th European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Berlin:Springer,2009:1366-1369.

[26]尹先国, 李上共,张怀勤,等.心率变异时域与频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 2000(8): 47.

[27]陈柯萍.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

[28]ANDREWS F M, WITHEY S B.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M]. New York:Plenum, 1976.

[29]汪向东, 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3.

[30]WARE J E, KOSINSKI M, KELLER S D. A 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Construction of scales and preliminary test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 Medical Care, 1996, 34(3): 220-233.

[31]FOLSTEIN M F, FOLSTEIN S E, MCHUGH P R. "Mini-mental state": A practical method for grading the cognitive state of patients for the clinician[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1975, 12(3): 189-198.

[32]ALBINET C T, BOUCARD G, BOUQUET C A, et al.Increas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executive performance after aerobic training in the elderly[J].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2010,109(4):617-624.

[33]林娟, 凌雪唯,刘晓东.健身气功六字诀对高龄稳定期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8,24(6):713-716.

LIN J, LING X W, LIU X D. Effect of  "Six Healing Sounds"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f the elderly 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J].Geriatrics & Health Care, 2018, 24(6):713-716.

[34]黄剑雅.运动干预对40~49岁男性HRV及运动中心电图某些指标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35]巴敏.大舞和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人群HRV及STI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8.

[36]BAEK H J,CHO C H, CHO J, et al., Reliability of ultra-short-term analysis as a surrogate of standard 5-min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J]. Telemedicine and e-Health, 2015. 21(5):404-414.

[37]SHAFFER F,GINSBERG J P. An overview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metrics and norms[J].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17(5): 1-17.

[38]WOO J, HO S C, LAU S, et al.Prevalenc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elderly Hong Kong Chinese aged 70 years and over[J]. Neuroepidemiology, 1994,13(1/2): 50-58.

[39]VISNOVCOVA Z, MESTANIK M, JAVORKA M,et al.Complexity and time asymmetry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re altered in acute mental stress[J].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2014,35(7): 1319-1334.

[40]CASTALDO R, MELILLO P, PECCHIA L. Acute Mental Stress Assessment via Short Term HRV Analysis in Healthy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M].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5.

[41]KIM H G, CHEON E J, BAI D S, et al.Stress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Psychiatry Investigation, 2018,15(3): 235-245.

[42]SILVA D V P,OLIVEIRA B R R,MELLO R G T, 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dexes in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a quantitative analysis[J].Current Alzheimer Research, 2018,15(1): 80-88.

(编 辑 亢小玉)

猜你喜欢
园艺疗法身心健康
泰州人民医院康复花园设计探讨
康复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与应用
园艺疗法在特教学校的应用案例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论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园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