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地基的建设对房屋建好之后的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地基的稳定性和其承载能力、变形等特点都对房屋建筑的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对建筑施工的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可以提高地基建设标准,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综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房建施工过程中经常用的关于地基处理的一些技术进行分析介绍,并且针对其优势和缺点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
1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特点
1.1 潜在性
建筑工程施工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体的建设效果造成影响,对于地基的施工建设,一般在工程项目结束前无法正确评估工程的施工效果,而在工程项目完成后,这些难以被发现的问题又可能成为遗留的安全隐患,房屋地基建设施工中的存在的潜在性问题,是影响地基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1]。
1.2 困难性
地基建设往往需要结合房屋的建设需求进行施工,在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建设都需要考虑对整体工程建设的影响,然而,由于影响房屋工程建设的因素较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对建设规划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由于地基大多存在于地下,不同于地上的建筑结构,地基很难采取简易的技术手段进行修补,因此,地基的修补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进而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1.3 复杂性
地基建设受地质状况影响很大,而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地区不同位置的地质状况也不尽相同,由于针对不同的土壤状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地质状况的多样性决定了地基建设技术建设施工的复杂性,对于软土、冻土、盐碱土等各种地质,在地基建设中,要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分别处理,这就大大增加了地基建设施工的困难。
2 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技术的分析
2.1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较多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将水泥混入软土地基,利用软土与水泥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能够使地基形成桩体,进而使地基的强度增加,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2]。
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效果可靠的优点,对于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具有十分显著的处理效果,但是由于土壤中的碎石会对水泥搅拌造成影响,对于碎石含量大的软体地基,该技术的处理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对于这种地质状况的地基,一般无法采用水泥搅拌桩技术进行施工。
2.2 强夯法施工技术
强夯法施工技术是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有效手段,该方法适用性广。对于湿陷性粘性土、素黄土、砂土、填土、碎石土以及杂填土等土质地基都有良好的施工效果。强夯法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重物下落夯击土层,进而对土层进行加固。
对于非饱和性土质的处理,通常需要采用连续夯击的施工手段。在强夯法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科学的定位与测量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夯点的确定,通常采用试夯法。
此外,施工前地基的预压处理也十分重要,通过增加地面的平整性,从而便于夯击进行以及再次确认夯点位置是否正确。除此之外,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实际运用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夯击顺序要从边缘到中间、从深层到表层、在进行夯击时要确保落锤的位置的精准性等。
2.3 排水固结法
软土地质是房屋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地质类型,该土质水分含量较多,因此,排水固结法具有十分良好的使用效果,运用该方法排出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固化,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保障良好的承载能力。排水固结法需要在地基中构建排水系统,通常采用在地基内纵向安置排水管道的方式,地基上层的建筑结构会对地基产生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会促使软土内的水分排出,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3]。
一般来说,排水固结法会和强夯法结合使用,通过在地基上部进行夯击可以更好的对地基进行加固,在夯击对地基进行加固的同时,排水系统会将水分排出土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夯击的深度和频率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4]。
3 提高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土钉墙支护施工要点
土钉墙支护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工艺,包含土钉墙的建造与钢筋混凝土浇筑两部分,通过妥善运用此项施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作业人员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3.1.1 在地基基础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勘察,进一步了解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并结合有关规定标准要求,针对不满足施工需求的地区,进行科学处理。
3.1.2 勘察完毕后,施工单位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合理设置施工参数,并定位钻机位置,进行科学调整,防止出现较大偏移。
3.1.3 施工人员按具体的施工要求,有序钻孔,钻孔完毕后,要立即清理,并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有序插入土钉。
3.1.4 按照混凝土喷射施工标准,加强混凝土喷射,提升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2 抛石挤淤法施工要点
此项地基基础施工工艺,主要是在淤泥当中抛出适量石头,在具体的操作施工环节,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严格控制石头直径,保证其满足规定标准要求,同时石头要具备一定的抗风化性能。若施工作业人员所采用的石头风化性能比较差,则特别容易变为土质,降低地基基础施工效果,严重的还会威胁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安全[5]。
在抛石挤淤施工期间,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土层坡向,科学确定石头的抛掷方向,如果地基基础的土层坡度比较低,可以采取自中间向两边抛掷方法。如果地基基础的土层坡度比较高,可以采取自下向上抛掷方法,提高土质摩擦力,确保挤淤施工效果。
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以及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特点,调整抛掷方法,避免淤泥出现回流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此外,为了更好的避免淤泥回流現象的发生,在地基基础四周还要设置隔膜。
3.3 粉喷桩施工方法要点
粉喷桩施工工艺的良好运用,能够明显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稳定性,增强地基基础固结能力,特别是在土质较差的区域,通过运用此项施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满足工程施工需求。
4 结语
地基的建设是房屋建筑的中心部分,只有采用科学地地基处理技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合理规避、综合有效的使用管理和书记手段、严格遵循相关行业准则规范,并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不足,才能保证地基的建设质量,进而提高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和标准,促使相关行业稳步发展[6]。
参考文献:
[1]王晶晶.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8):24-25.
[2]黄苏叶.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低碳世界,2020,10(05):107-108.
[3]周帅.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9):46-47+50.
[4]罗欢.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居舍,2020(13):48.
[5]王晓鹏.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初探[J].河南建材,2020(04):160.
[6]黄宇超.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重点分析[J].智能城市,2020,6(07):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