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相依,守望相助

2020-04-28 06:22戴睿孙林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附院医学科防护服

戴睿 孙林

四个病床之间

2020 年 1 月 28 日   星期二

安医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费君

因为分组,我和其他同事分开了,防护物资都在他们那里,我们相距比较远,这里的城市交通都停了,没办法拿到物资。同事帮我联系了她在当地的一个朋友,这位热心的武汉朋友二话没说,开车来接我去搬物资。在车上我和他聊天,我说非常抱歉麻烦他跑一趟,他却说,要感谢我们来驰援武汉。为武汉人民的坚强点赞,我们与你们同在,共同渡过难关。

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安医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管护师   黄兵

来到武汉以后,我们每个人都接受了一遍又一遍的防护培训,在医院里自不必说,甚至在住宿房间,消毒和感染控制工作也必须一丝不苟。我们住的房间虽然不大,但是也和病房一样,严格划分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进门先洗手,做好手部清洁,然后在污染区脱下外衣,再用酒精清洁外耳道,同时喷洒外衣裤鞋。

今天,重症护理组50人早上8点去金银潭医院,分成4队,分别是ICU、南5、南6、综3组。在医院熊老师的带领下到各科室熟悉环境。中午,武汉市委书记到达我们医疗队住宿的酒店慰问重症护理组人员,他提出为每人准备单间住宿,详细询问并且部署我们上班的车次安排、酒店垃圾处理等,我们静候每科室的排班安排。

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安医大二附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护师    臧清华

我被分到了综3组(感染科3),这是临时建立的科室,现在共有23名患者,全部为确诊病例,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入院时间在1月 26日至29日。病区分为三区,分别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出入每区都有不同的防护措施。洗手、戴防护帽、戴医用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嚴格执行防护用品穿戴程序才能进入病房,离开病房也要严格执行防护用品脱摘程序。

2020年1月29 日   星期三

安医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ICU 主管护师   俞霞

我已经去过“战场”了,南6是普通病房改造成的ICU,现在有20名患者。今天中午12点进入病房里面工作,每个重症护士要管四五个病人,有创通气、CRRT……工作强度比想象的更大,条件也是蛮艰苦的,在4个病床之间的小区域来来回回操作护理,等下班脱下防护衣,回到房间,拿出贴身衣服口袋里放置的手机,微信运动显示走了1万多步。虽然辛苦,但心里很有成就感,请组织放心、同事和家人放心,一定完成任务。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安医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管护师    闫君丽

今天从早上8点一直到下午3点我都坚守在金银潭医院的南5监护室。早上集合交班后我们就各自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护理确诊的重症患者。我负责看护3名患者,其中两名患者病情较重,在做血液净化和ECMO。另外一名患者神志清楚,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知道我们专门从安徽赶来支援,她向我微笑致意,我给她加油鼓劲,希望她能早日康复。如果说不累肯定是假的,从病区出来后,脱下密闭的防护服,全身都湿透了,半天工作下来已经不知道出了多少汗……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抓紧把里外两层衣服换了。吃完饭,重新穿上防护服,继续工作。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病房,我仿佛看到了希望,希望我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早点康复,更希望这场疫情早日过去。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安医大二附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护师    臧清华

今天是我来武汉金银潭医院正式投入临床一线工作的第一天,上的班次是08:00—13:00。为了更好地适应疫情的变化,我早早地来到了科室。这里排班现在是每日一排,随时待命,以防突击抗“疫”。按照穿脱防护用品规范要求,很快自身准备完善,再经督导老师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隔离病房。穿上这身防护服,我感觉自己像是个“超人”,唯一能看到的只有一双眼睛。在这里,要学会憋气、憋水、憋大小便、憋各种小动作等,因为不能白白浪费宝贵的防护物资,同时,为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更好地圆满完成任务。因此,只有在心中默念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会就好。不忘初心,逆境前行,相信万众一心的力量,一定能尽快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安医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管护师     黄兵

1月31日,第一个夜班,凌晨4点来到武汉的金银潭医院ICU,我想这里是一线中的一线了,必须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调节。到了医院,大家按分配好的组别跟着科室护士长来到各自岗位,与同组队友一起快速熟悉科室环境后就上岗了。很快我们在督导老师指导下穿上层层防护服进入病区,换下6位在隔离间内奋战的兄弟姐妹。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防护区域,隔着玻璃对我们比着爱心的手势,那是感谢,也是爱的传递!

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后,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不停地按医嘱完成各项诊疗,在操作的间隙和病人多一些沟通,为他们加油鼓劲。口罩和防护面具虽然挡住了我们清晰的脸庞,但发自内心的关爱,我想一定会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4个小时后队友们又来了,换下我们回去休整,好继续参加明天的战斗。我们来到医院大门口时,同回住所的老师们还有辛苦的大巴司机师傅已经在寒风中等待许久。

到住所后,按要求我们要再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回想在这里的工作情形,想到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重症病人,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早日康复,更希望这场疫情早日过去。

只要我们有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安医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管护师   闫君丽

我今天第一次上中班,一连上了7个小时的班没有外出透透气。之前我一直担心中间要是想去卫生间怎么办,还特意买了尿不湿,现在看来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穿着层层包裹的防护服,身上一直在出汗,根本不存在上厕所的问题。

今天我看护的病人仍需要做CRRT,但与昨天不同的是,我要自己“上机、下机”,在这里,病人病情都很危重,不用担心自己所学的技能派不上用场。这里最缺的就是ICU护士。晚上看护的一个患者阿姨,因为病情和隔离导致脾气特别急躁,我一直在和她沟通,做心理护理,但效果不佳,最后实在不行,我就对她说:“阿姨,我们都是从安徽特意过来支援武汉的,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着你们,没有放弃你们,你的家人也都在外面等你,所以你一定要好好配合。熬过这一关,我们就可以一起回家了,我也想我的家人。”听了这些,她终于愿意好好休息,好好配合治疗了,末梢血氧饱和度也从85%上升到96%。

下班后,换好衣服已经是凌晨1点50分,而骑车回到住宿酒店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手、洗澡,然后一口气喝了3杯水。抹了一点保湿的水乳后,手和脸都火辣辣地疼,因为脸上脱了一层皮,手上起了很多的疹子,可我觉得自己比以往更美了,因为无私的付出,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安医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主管护师    俞霞

昨晚我上中班(17:00—01:00)。交完班是一点半左右,换好衣服,消毒好自己,出门就两点了,因为摆渡车最后一班是一点半,所以我只能和小伙伴走回来了。去的时候是骑单车的,夜里太冷就没骑车了,走了四五十分钟。这个时候大家都很忙很累,所以一点小事能克服的就自己克服。上班的过程中,为了节省物资,大家都没有因为不舒服而出来透气,但是防护服真的太闷太热了,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等坐下来写护理记录的时候,夜里又冷了。这样的冷热交替加上疲惫,一瞬间让我鼻子酸酸的,特别想家。但是很快又告诉自己要打消这个念头,我们是人民的白衣衛士,带着家乡父老和全国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一定要坚持下去。想到这里,我顿时感觉倦意全无,浑身充满了能量。武汉加油!我也会加油的,不是简单地喊口号,我一定也会保护好自己,请大家放心。

武汉方舱医院的歌声

自湖北疫情爆发,安徽不断派医疗队前往湖北支援,下面是来自援鄂医疗队成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凤娇,为我们讲述的她在武汉的战“疫”故事。

大家在一起战斗的模样真让人感动

今天是我随医疗队到达武汉的第六天,也是正式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工作的日子,我的班次是 20:00—02:00,也就是8日晚上8点到9日凌晨2点。

我们医疗队所在的 C 区住着138个病人,虽然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不重,但繁琐的小事却很多。“护士,护士,我带来的药需要吃吗?”“护士,我需要更换口罩,你们有吗?”“护士,我什么时候能出去?”“护士,这边饮水机没有水了。”……患者一个接一个地询问,我们的队员都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并给予相关帮助。

在我照料的患者中,有一位年长的阿姨很少说话,总是眉头紧锁。我边照料边尝试着安慰她,原来阿姨的老伴也在住院,已经两次下达病危通知,她很担心。听着她的话我很揪心,虽然知道我的安慰很苍白,但还是握着她的手说了句:“一定都会好起来的!”阿姨没说什么,但重重地点了点头。

还有两位病人,我也是时刻关注着。一位患者呼吸急促、指端血氧饱和度较低,经过处理,患者在吸氧的情况下氧和指数逐渐上升至97%;还有一位患者夜间发烧38.7℃,我立即告知医生予以用药,在下班前复测体温37℃。看到这两位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我们医生和护士心里都松了一口气。虽然我们的工作很琐碎,但这些小事做好了,可以让这些轻症病人不发展为重症,少受些苦,早日出院。

一个班次结束后,我浑身湿透了。返回住地洗手、漱口、冲洗眼睛、沐浴,在凌晨5点10分躺下休息。虽然很累,但第一天的工作以及来到武汉的这几天,我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场全社会都参与进来的战斗,大家团结一致,在一起战斗的模样真让人感动,我相信,我们一定很快可以打赢这场战斗,早日回归平凡、普通的生活。

方舱医院患者高唱《感恩的心》

今天是来到武汉的第8天,我的班次是08:00—14:00。接过班之后,我给自己所负责的40名患者测量了生命体征。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我们组织大家跟着视频进行了肺保健操的练习。与前两天相比,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患者的心态、神情都放松了很多。

早饭时间刚过没多久,就听到隔离病区传来歌声:“感恩的心,感谢命运……”原来,患者为了表达对医疗队的感谢,特意播放了一曲《感恩的心》,还编排了动作,整齐地列队表演了起来。歌曲唱完,大家一起举起手臂,高喊:“武汉加油!武汉加油!”

一刹那,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一次是被患者深深地感动。疫情面前,我们医患携手,以科学的方法、积极的态度,心贴着心,相信这场阻击疫情的战争一定很快就会取得胜利!

“感受到了妈妈般的关心”

今天是我来武汉的第9天了,我的班次为14:00—20:00。接班之后不久,发觉自己喘闷得厉害,双手食指也有点麻木。我不停地活动并揉捏自己的双手,休息一会后,喘闷感较前好转,但双手食指仍然麻木。在为所负责的40位患者测量生命体征之后,我回到病房门口的护士站,写完护理记录单后,再次揉搓我的双手食指,慢慢地双手食指恢复了知觉。

这时,358床的阿姨走过来问我:“小姑娘,你们是安徽来的吧?你们挺辛苦的,听说你们穿着这个衣服(防护服)后就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

“是的,阿姨,我们怕上厕所,一般在接班前两个小时就不喝水了。”听到我这么说,我看到了阿姨眼中流露出来的心疼和担忧。“看着你们,我就想起自己的孩子,你们应该和我家儿子年纪差不多,你们爸妈该多担心、多心疼你们啊!”

我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内心却很暖,感谢她的理解,让我们出门在外,也感受到了妈妈般的关心。

为了给我留下纪念,这位358床的阿姨便说帮我拍几张工作照。微信上阿姨留言说:“我应该感谢你们所有的医护人员,你们辛苦啦!以后你及家人们来武汉旅游,我接待你们。”

下班后,脱下手套,我的手指已经在汗水中捂得发白发皱。但当我看到阿姨的留言,想到我照顾的患者日渐康复,一天的疲惫顿时消失了。病毒无情人有情,我相信,全国人民心连心,众志成城,抗“疫”战争一定会很快取得胜利!

猜你喜欢
附院医学科防护服
专家集体跳槽
集成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发挥工会参与职能 推进附院建设文化